餘姚地處長江南翼,接近錢塘江,自古便是商旅往來之勝地,龍泉山臨著姚江,遊人如織,但中天閣位在山壁幽深之處,倒也僻靜,多見是方巾儒生往來,行走間安祥肅靜。
十月初八這日,夏冕立在中天閣樓壁間,讀著陽明生前所書,致諸生的一段文章,有幾句話讓他注目反覆咀嚼:「相會之時,尤須虛心謙遜,相互親敬,大抵朋友之交,以信任柔軟為益,如果有議論不合,要在從容涵育中,相互感通,不得動氣求勝。」
正讀間,中天閣裡鳴鐘響起,諸生先向著中堂上王陽明的坐像靈前,焚香祭拜,接著一群童子歌詩撫琴,歌樂聲裡眾人端坐靜息,接著登堂的是王畿和錢德洪,他倆人向大家行禮,眾人回禮後,兩人又互相禮拜。
這王畿長得方臉大耳,粗眉寬嘴,形容豪邁,而錢德洪則顯得秀氣,和王陽明一樣削瘦的身形,細眉長眼,形容敬謹謙和,他兩人是王陽明生前所指定的教授師,如今,儼然是王學的掌門之人。
講會先由王畿談起四句教,但他並未對此四句多加說明議論,反倒談起在先生離開越城前往思田的征途上,他追到嚴灘,舉佛家實相幻相的說法來印證他對四句教的體悟,先生聽完後對他說:「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王畿說當時他便將先生的教示,詮解出來,跟著說:
「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從本體上說功夫,在工夫的修持上關鍵處在真誠有心;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是從功夫上來說本體,本體無執著,一落入執著便是表象幻影。」先生聽完他的話,也表示贊同。
夏冕聽見王畿居然引佛家語來印證王學,著實大感驚愕,這四句教是王陽明總結他的致良知學說所標舉的教旨,原來他只道是平實易守,但此刻想來,或者是自己輕忽了王門所謂的「聖學之秘」。
王畿講完後,接著往下講的是徐樾,他提及的也是王陽明前往思田的路程,他說:
「先生啟程後,一路渡錢塘江、過常山到南昌,沿途不斷有學生求見,因為兵事無暇,一律辭免。但我緊追不捨,搭著小舟從貴溪跟到了餘干,從白日跟到入夜,先生看了不捨,只得讓我上船,我跟先生說在白鹿洞打坐時,有禪定的體會。先生定睛看著我,說:『你說看看。』我說:『身心像空氣一般輕盈!』『不對。』先生駁我,我又說:『像清泉流淌過身心!』先生又說:『不對。』我再說:『像心中有光!』先生說:『稍靠近了。』此刻先生站起身軀,說道:『此心體那裡可以執著?好比這燭,光無所不在,不可以只認為光在燭上。』接著隨指船內說這是光,指天上說這是光,又指著船外水面說這也是光。當下聽得我熱淚直淌,行舟江上,恍然若有光,只感到天地與這心體全打成一片。」
原來王陽明所講的心體,無善無惡,是禪家所說的空性!
夏冕大感詫異,不禁思索,若由此論聖學,甘泉先生的學說較之切實、也較之廣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