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宋朝烟雨 > 第二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

《宋朝烟雨》 第二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属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小符太后为周太后。

    宋太祖颁布圣旨,赏赐内外百官军士,流配边疆的人全部释放回家。宋太祖论功大封功臣,以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余领军者并进爵。

    二月,尊母南阳郡夫人杜氏为皇太后。以周宰相范质依前守司徒、兼侍中,王溥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仁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吴廷祚同中书门下二品。

    宋太祖有两个mèi mèi,一个早已不在人世,追封为陈国长公主,另一个mèi mèi曾经嫁给米福德,不幸夫君也已经去世,独自寡居竟致寡居,宋太祖封她为燕国长公主。公主韶年守孀,寂寞兰闺,时增伤感,对着春花秋月,尤觉悲从中来。

    赵匡胤是个细心人,他看在眼里,也为mèi mèi犯愁。可巧他的知心哥儿们——殿前副点检高怀德丧妻,也正鳏居。赵匡胤想把他俩撮合在一起,就去问母亲。

    母亲(现在是皇太后)说:

    “这事怕是做不得吧!”

    高怀德(926年-982年),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人,生得一表人才。后周恭帝即位,升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又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但为什么太后又说怕是做不得呢?那是按照中国的封建老礼法,“男得重聘,妇无再嫁”,更何况宋祖初登帝位,礼乐制度正待振兴,哪能办得这等事。

    可赵匡胤是个性情中人,手足情深,他对母后说:

    “我妹华年,不过逾笄(女子十有五而笄。逾笄,过了笄,整二十或稍多之谓吧),怎忍她长守空闺,抱恨终身。”

    太后回答:

    “待问明女儿,再作道理。”

    待问到女儿时,她含羞应曰:

    “兄贵为天子,一言九鼎。女儿岂敢违抗。”

    赵匡胤得知妹有允意,乃着赵普、窦仪二人为媒,前往高府说合。

    这高怀德曾见过公主,姿色可人,又是天子胞妹,娶为继室,结了婚就是皇亲国戚,自无不应的道理。

    赵普、窦仪回报后,当由太师择定吉日,行合婚礼,并赐第兴宁坊(城内左军第一厢内),结婚之日,赵匡胤诏书颁下,拜怀德为驸马都尉。

    面对新政权,后周旧臣中识时务者则俯首称臣,但也有不甘任人摆布者,尤其是昔日与宋太祖一样手握兵权的将领们。周世宗去世后,怀有帝王野心的人又何止赵匡胤一个?只是赵匡胤捷足先登,使其他人失去机会,但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念头,他们仍在等待时机去实现自己的帝王梦想,李筠和李重进便是其中代表。

    李筠,初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后周大将。

    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100斤的硬弓,连发连中。

    后周世宗屡次与北汉作战,李筠驻潞州,以奇兵屡破支援晋阳(北汉)的辽军,因功加封兼待中。

    李筠镇守潞、泽、沁等州达8年之久,他为人骄横跋扈,连周世宗都不放在眼里。宋太祖继位后,曾遣使者去封李筠为中书令,欲用高官厚禄来笼络这位后周老臣。

    李筠竟下令将使者拒之门外。经过幕僚反复劝说,他勉强接待了使者,但却在招待使者的酒宴上挂起周太祖的画像放声大哭,表示对宋太祖的强烈不满。此事被北汉国主刘钧所知,便许诺帮助李筠起兵攻宋。李筠长子李守节不同意父亲的做法,但劝阻无效。

    宋太祖得知李氏父子意见不一,任命李守节为皇城使以探李筠意图。李筠也趁机派儿子入京,以窥伺朝中动向。

    李守节刚进入皇宫,宋太祖开口便叫他为太子,吓得李守节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表示效忠新君。宋太祖让李守节回去劝李筠打消造反的念头,哪知李筠不听儿子劝告,于建隆元年(960)四月正式起兵。

    然而,李筠狂妄无谋,他没有采纳幕僚们的一些正确建议,他的第一战即夺取了泽州城,竟率军直捣汴京。太祖派大将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等人率军平叛。此时,曾答应出兵相助的北汉刘钧却坐山观虎斗,竟按兵不动。石守信在两军的初次交锋中大败李筠,打击了他的锐气。同时,宋太祖又率军亲征,李筠连遭败绩,退入泽州城。太祖亲自指挥各军攻城,泽州城破,李筠投火**。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可是一点不守节,小伙子很聪明的选择了投降,受到了赵匡胤的厚待。李筠之乱被平定。

    当李筠反宋时,南方的李重进欣喜若狂,连忙派幕僚翟守珣星夜前往李筠处联络南北夹攻之事。哪知翟守珣却去了汴京,将李重进的计划详细告知了太祖。当时由于应付李筠之事,为避免分散兵力南北作战,太祖让翟守珣回去设法拖延李重进起兵的时间。翟守珣回去后施展巧舌,诋毁李筠不足与谋大事,劝李重进不要轻举妄动。志大才疏的李重进果然中计,没有及时起兵,错失了良机。

    李筠之乱平定后,太祖便全力对付李重进,改授他为平卢节度使,守青州。

    李重进拒绝离开扬州,于建隆元年九月起兵。太祖命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和宋延渥(wo)等领兵平叛,并再次亲征。这场叛乱不过50天便被平定,李重进自杀身亡,其党羽多被太祖处死。

    二李叛乱的平定,不仅慑服了后周旧臣,更重要的是警示那些武将们必须服从新政权。但是,五代时那种朝为比肩之臣,暮有君臣之分,骄兵悍将们将弑主篡位视同家常便饭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太祖心头。二李的相继叛乱使太祖更加确信拥有重兵的武将和藩镇是国运长久最大的威胁。然而,国家处于建立初期,天下四分五裂,进行统一战争和巩固边防都需要武将统兵征战。太祖心中忐忑不安,遂找心腹赵普来商量此事。

    宋太祖问赵普:

    “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这是为何?我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有何方法?”

    赵普说:

    “陛下能如此考虑,天地神人之福也。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其原因无他,只因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别无他法,惟有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宋太祖便表示已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太祖精心设计了一场夺兵权的酒宴。

    961年七月,宋太祖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

    酒酣之时,赵匡胤却闷闷不乐。

    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

    宋太祖遣走左右,说:“若非你等出力相助,我怎能有今日?你们的功德,我铭记于心。只是今日做了天子,却常常难以入眠,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

    石守信等人纳闷,忙问为何。

    宋太祖答道:

    “其中原由极易知晓,做天子如此风光,天下谁人不想?”

    石守信等人听到往日鲜有隔阂的义社有关杯酒释兵权的记载兄弟话中有话,顿觉气氛不对,均表示如今天命有归,无人敢怀有异心。

    不料,宋太祖却说:

    “纵使诸位无异心,若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也由不得你们了。”

    此言一出,石守信等人都冒出一身冷汗,皇帝的话分明是怀疑他们有夺位之心。他们都知道臣子一旦被猜忌,后果很严重,便磕头请太祖指点明路。

    宋太祖见时机成熟,便直截了当说: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罢了。你们何不释去兵权,购买良田,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饮酒作乐,颐养天年。如此,我们君臣间毫无猜嫌,上下相安,岂不为好?”

    石守信等人跟随太祖多年,深知他说这番话来是经过深思熟虑,便一齐叩头谢恩。

    第二日,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纷纷上书,称自己有病在身,请求解除兵权。

    宋太祖十分高兴,立即同意请求,赐予大量金银财宝,授予他们有名无实的节度使官衔。之后,太祖又与这些将军结为儿女亲家,他的长女昭庆公主下嫁王审琦之子王承衍,次女延庆公主下嫁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皇弟赵光美(廷美)娶大将张令铎的女儿为夫人。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同时规定,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而且把禁军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三衙的将领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五代藩镇之乱的教训削夺武将兵权,巩固了帝位。但他并没有采用历史上屠杀功臣的做法,这对于皇帝和武将来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也充分显示出太祖在政治上杰出的御人之术。然而,过分削夺武将兵权,是导致宋朝武事不振、形成积弱局面的重要原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宋朝烟雨》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宋朝烟雨》 第二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罚天铭 连载中图标 罚天铭
  • 分手后写给你的情书 连载中图标 分手后写给你的情书
  • 一梦万古间 连载中图标 一梦万古间
  • 网游之副职业传说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副职业传说
  • 上下路 连载中图标 上下路
  • 极武天魔 连载中图标 极武天魔
  • 星际流量群 连载中图标 星际流量群
  • 我,反派,开局薅主角圣女! 连载中图标 我,反派,开局薅主角圣女!
  • 全能修仙高手 连载中图标 全能修仙高手
  • 超品仙尊 连载中图标 超品仙尊
  • 道天途录 连载中图标 道天途录
  • 永恒圣王 连载中图标 永恒圣王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