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队护卫簇拥着几顶软轿来到清江侯府门前,汪老太君在霖儿和三娘的搀扶下走近大门,程式则从另外的一顶轿中由仆役扶着走出。
数匹烈马上的矫健身影落下,七个仙风道骨的道人手拿拂尘跟上,走在汪老太君侧首的乃是一个啃着棒棒糖的邋遢老头。
老头抢上前,穿着一双露出脚指头的鞋,一步两蹦地来到大门处,用手肘对着朱红的大门咚咚咚地横撞,口中连连怪叫:“小寿寿乖乖……小寿寿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贝爷要进来!”
震得门楣上的灰尘落下,有榫头断裂的声音,再砸几下的话,就会倒塌。
“吱呀”一门,大门由内而开,有人撞在老祖手肘之上,倒跌入府中,没有倒地,而是直直地站在三丈开外,嘴张得大大的,望着门口。
汪老太君在三娘、霖儿的虚扶之下进得院来。
“xiǎo jiě!呜呜……”一声哭喊声响起,姜婆婆跌跌撞撞地跑向了老太君,跪着抱住其双腿,号啕大哭。
至刚随后奔出,跪在老祖面前:“老奴给贝爷请安!”
老贝瞪大了眼,围着至刚团团转:“你是……你是……好像不认识啊,声音倒挺熟的。”
“那是至刚,与小茹一起服待小九的。”奶奶赶忙介绍。
“噢……噢?噢……!”老贝啧啧称奇,用手在至刚脸上拍拍摸摸,竟将其眼皮翻了起来,“至刚!好……好……好!”
我慢慢从后堂转出,远远向奶奶甩了个飞吻,搞得在一边的霖儿脸上绯红,摇了摇手,看向了老贝。
两丈的距离。
“大哥……”
“九弟……”
两人表情夸张,双手白鹤亮翅,脚走太空步,逐渐拉近距离,先击击掌,后撞撞屁股,再直立跳三下,拥抱三分钟。
里里外外的人都看得呆了,奶奶、三娘笑眯眯,霖儿却看得“呸!呸!呸!”表示不满。
程式上前行礼:“拜见九祖!”
“程夫子不必多礼,请入内堂暂歇。”
“梅山七子见过九祖!”
“奴婢们见过九祖(爷)!”
“唉唉唉,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将数百下人交给帅府管家和至刚,婆婆和我则陪奶奶等人入客厅奉茶。
奶奶将我抱在她的腿上打横坐着,笑眯眯的问我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倒是姜婆婆在一边替我应答。
老贝凑在我身边蹲着,叽叽咕咕地讲着炼制玄黄丹的事。
“轰……”震天价的一阵响,地面抖动,茶几上的茶杯呛啷啷一阵响,茶盖尽皆滑落,前门处有喊声响起,紧接着乒乒乓乓似有什么东西扫在地上。
人声鼎沸,其间夹杂着喊杀声。
至刚从客厅外急奔而入,在我们面前站定,手中提着药锄。
“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难道有人敢打shàng mén来!”姜婆婆冲着至刚吼了声。
“启禀侯爷,真还是有人打shàng mén来了,我已吩咐府中护院列队相抗,对方人多,天师府和国公府的人也赶了过来,似还有人源源不动涌进,江湖各大门派都有人参与!”至刚简明扼要将事情说清。
“朗朗乾坤,江湖中人竟敢冲击帅府,还有没有王法啦?小茹,咱们出去看看!”奶奶将我放下,牵住我的手。
“小寿寿哪去了?怎不见他的影子?好大的架子!我和汪太君来了他也不见面,别人打shàng mén来,总该出现吧?”老贝扯着嗓门,满脸的不高兴。
“谁是小寿寿?大哥,你是说的清江侯吧,他这两天出门去了,过几天才会回来。”我给他解释道。
“怪不得不来迎接我和汪太君,原来是在府上,倒情有可原。”老贝少有的出言正经。
“咱们都出去看看吧,到底所为何事”奶奶发话了,一行人还没坐热乎,又起身向帅府大门而去。
客厅至大门只有五十余米,远远地就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府里出来的人这边推压,嘈杂声一片,好在只是口水仗和推搡,还没有发展到大打出手。
原先的大门处早已成了个大大的豁口,进入府中的有两百来人,府外还进入的人更多。
姜婆婆走在前面,运足真气,声音远远盖过嘈杂声,一波一波向前传去:“清江侯外出公干,数日后便回,现府中只有南浦侯九爷暂居,况今日有贵客盈门,不便接待,但请退回,可既往不咎。若是惹得九爷发火,你等就怕是回不去了。”
“这贼婆娘瞎嚷嚷也不怕闪了舌头,什么南浦侯九爷,听都没有听说过是什么玩意,让主事的人出来!我等有要事相商,不然群情激愤,怕不是砸坏一扇门这么简单。”有人在人丛中高声叫嚷,显然怕大家认出。
“侯府岂是撒野之地,江湖中人就没有王法吗?府中护卫听好了,我数一二三,大家往外冲,如有阻挡者,格杀无论!”被别人骂了老婆,至刚一股无名火起,召集护卫反击。
“都打shàng mén来了,还有要事相商,各门各派是要与朝廷作对吗还是置南浦仙宫于不顾。你们会给宗门带来灭顶之灾。”帅府管家也不是弱者。
“我等各门各派,何止数万人,隐世宗门也不止南浦仙宫一家,想一门派而对抗整个武林,你们也太高看自己了,弟兄们,冲啊!谁先抢到八歧大神骸骨就是谁的?这八歧可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凭什么他清江侯府独占!”人多了,总有人在其中点火。
“至刚,将洞玄找来,让他在客厅见我,我有吩咐。”
待至刚去寻洞玄时,看到前面局势暂时平稳,我和老贝等人退回了客厅。
奶奶虽有点生气,但她来此主要是见我,只要我安全,其他的事她都不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这种可控的民间纠纷不可能酿成大的事端或变得不可收拾。充其量就是想分杯羹,但天下门派众多,也不可能分给大家。清江侯府以南浦仙宫为背景,也断不会因为这些小门派的要求而有任何让步,说到底,还是实力决定一切。
她真正关心的是我文试是否中举的事,听我说到文武试双双中了解元是,她抱住我的头,在额上狠狠亲了两口。
洞玄很快就来到客厅,职责所系,没有我的吩咐,他一刻也不敢离开第一进院落。
老贝、奶奶、程式、霖儿都围着我,看有什么妙招来应付眼前的危机。
鉴于帅府前门已被推倒,两边的墙壁损毁严重,随有人拥得越来越多,我决定将大门完全撤除,左右两边各留出五丈,整个帅府前部成了一片宽阔的广场。
在客厅前五丈处,设报名处,聘请清江县县衙师爷负责报名事宜,由第三方清江县衙门操办比赛事宜,县令孔道辅具体负责。
报名工作七日内完成,第八日将报名处改搭为擂台,各门各派选出优秀弟子按顺序上台比试,最终角出前十名,而后向第一进院落闯关,闯关成功者方可进入第二进院落。
进入第二进院落后,依房间号进入体验区,经历十八个体验区后可进入第十九房间,凭自己的造化抽取八歧大神骸骨,南浦侯在帅府还设下重赏,对能获取骸骨者配套奖励不低于仙品灵丹的丹药。
参赛者年龄必须在三十岁以下,有超过三十岁者刻意欺瞒者,一经查实,废掉修为,有生之年在帅府为奴。
大家对我分化瓦解和择优录取的办法表示赞同,将一场乱轰轰地针对帅府的争斗化为帅府成了主办方、普惠各门各派的大善人,通过此次比赛增加知名度、提高江湖地位,并和优秀选手的门派形成共赢关系,可谓一石数鸟。
奶奶对我有如此急智感到非常欣慰,老贝则在旁边摩拳擦掌,将炼别天品灵丹的活承接了下来。
至于现场秩序的维护,则根据到来各派的情况,由各派的带头人组成监察委员会具体负责,标准的来个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擂台裁判由天师府和定国公府共同负责,梅山七子本就修为高深,程式则精于阵法,足可应付。
最后,在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中,我将参赛选手的范围扩大到了外国友人,只要年龄符合条件,都可报名参赛,不设任何地方保护主义和前置条件。
奶奶和我作为现在帅府的实际负责人,则以奶奶为主负责接待各门各派高层,诚心结纳,打造自己的势力范围。我给奶奶赋予了充分的自主权,拿出一万枚地品丹药由其支配,也下达了目标任务,笼络凝丹境以上人士一百名,如有古波境以上人士有心归顺的话,我可出面开列价码。
至于两府随行的仆役,除了照顾好两府高层外,和帅府杂役混编,搞好第三产业fú wù业,所得纯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归个人所有,根据业绩情况,待huó dòng结束后给予适当奖励。
fú wù团队由至刚和姜婆婆负责,我给他们灌输了一些现代fú wù业的经营项目和经营理念,二老顿时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
孔县令到来后,拜见了诸人后,提出了几点想法:世家子弟和散修应该允许参加比赛,朝廷军官加设绿色通道,广邀社会各届精英组成风评团,一是参观比赛,二是作好宣传,三是评出最佳运动员、教练员和比赛风尚奖。
还有颁发奖项时,可邀请朝野牛人颁奖,提升比赛的档次。
经过组委会成员单位热烈讨论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孔县令还另派衙役负责社会治安,严惩小偷小摸和乱丢乱扔等行为,号召市民全民参与,鼓励自愿者tí gòngfú wù,为打造活力清江、开放清江、魅力清江而奋斗。
大家提出的很多建设性意见,我都一一采纳,而后就一些细节做了修补和完善。
制订好详细的行动方案后,孔道辅组织县学师生制作了大量的告示和宣传海报四处张贴,秩序迅速恢复正常。
我打开紫金丹中的电脑,将扩音器的制作方法找到,把老贝和梅山七子叫到小院中,一天之后,一个简单的手持喇叭成型,再半天之后,手持喇叭增加到十个。
孔道辅和县衙师爷一人一个,有修为的人根本就用不着,虽没有猛张飞嗓门那么夸张,但要数百人听清自己的话还不是难事。
老贝吃中饭的时候看到了在报名处单手举着喇叭神气活现指挥排队的师爷,软磨硬泡地从我这里要走了一个挂在腰间,一走路前后摆动,别提有多骚包了。
由于涌进清江县城的人太多,房间有限,一些势力弱小的门派只好选择在城边搭建帐蓬,从附近的山头往下看,一如来到了蒙古草原。有些灵性的人,打起了帅府校场的主意,可守在校场的兵卒在展昭等人的支持下一点不给面子,严禁闲杂人等靠近,被拦在了围墙之外。
道元和尚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兰桂坊,带给李燕儿一个好消息,随着郑侠的离开,他以养病为由留在清江县县衙,和喜欢探究佛理的孔道埔颇谈得来。此次帅府因八歧大神骸骨一事组织比赛,他受邀成为孔道辅的助手,另外,此次比赛限定参赛者的年龄,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并无国别的限制。
李燕儿赶紧将上衫诚信和荣西禅师叫来,作了一番布置,由他们夫领队,挑选岛国勇士参赛,明夺八歧大神骸骨,日后一并带回岛国。
奶奶还是多年前回过清江县,随着人们安居乐业,各处的变化非常大,不仅高楼林立,城区面积扩大了近三倍,而且市井繁华,商业氛围浓厚,闲来无事,在我和三娘、霖儿的陪同下来到了街上。
在霖儿来到侯府之后,接替了采儿的工作,采儿则随至刚和婆婆一起忙得脚不沾地。
兰桂坊也在十字街附近,和山茅居斜斜相对,占住了十字路口的另外一只角。
我们四人在富娘的带领下来到了临街的一人包间坐下,看到兰桂坊大门开处,一个美丽中带着野性的女子,将道元和尚送了出来。
三娘看到那女子的一刹那,仿佛被人使了定身法,目光痴痴地放在女子身上,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
富娘招呼她坐下她也没听见,我们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女子待道元和尚离开后,转身拉shàng mén,竟向山茅居走来。
富娘回头对奶奶说:“老夫人请稍坐,饭菜一会儿便上来,我下楼去看看李老板,她好象有事找我。”
两个女人的谈话被我捕捉,李燕儿向富娘打听楼上靠窗的女眷是谁家的,在得知是从清江侯府外出的之后,和富娘一起上楼径直向我们走来。
李燕儿不愧是做往来生意的人,没几句话就获得了在场女人们的认可,特别是三娘更是对其亲热,在饭菜摆上桌子的时候,两人已好得像亲姐妹。
细看之下,两人还真长得有七八分相像。
大富之家的女眷吃饭都是伴有酒水的,两三杯酒下肚,李燕儿脸泛桃花,跪在地板上磕了几个响头,老太君成了她的干娘。
老太君本是江湖儿女,膝下儿女都已成年,久未在外走动,遇到嘴像抹了蜜的李艳儿,也不忌讳她的出生,疼爱得不得了,在李燕儿谈及她的身世后,更是将搂在怀中抹起了泪,三娘等人也陪着掉泪不少。
李艳儿自诉是太原人氏,系唐太宗李世民嫡传十七代长房所生,父母本在泉州做营生,但天降一场火灾,父母双葬生火场,那一年,她只有七岁。
父亲生前与同在泉州做生意的山口义源交好,李燕儿从小即认其为义父,山口无儿无女,对其亦视为掌上明珠。
父母丧事由山口义源操办后,泉州发生饥荒,义父带其一起回到岛国,山口义源经商几十年,给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成为了家族继承人,因山口家族在岛国势力不俗,改名为山口千代子的李燕儿也成了豪门名媛。
几年前,大宋海上丝绸之路日渐繁华,李燕儿所在的家族受到冲击,山口义源所经营的酒楼茶肆已无法支撑家族的开支,被族中之人免去继承人,山口义源气怒攻心,改名换姓,乘海船又来到大宋。
李燕儿带着父亲及亲信的一帮人,无颜再在沿海经商,后随李燕儿将父母骨灰起出,来到清流县寻找李燕儿亲叔叔,在将父母灵位迁入宗祠后,叔叔以其混迹外邦,丢了族人的脸为由将其赶出家门,幸好回来时带有不少银两,随行有少量歌伎,就近在城区开起了兰桂坊。
李氏族人听闻她做下如此丢人的事,数次来人冲击,幸得兰桂坊恩客大多为富贵之人,几番较量之后,终于妥协。
李燕儿起早摸黑,打理生意,一个弱女子,要在男人的世界里立足,何其难也。
后来,李燕儿从街上的告示得知比赛之事,想到随行的人也有几个会武艺的人,不妨参赛试试,也为兰桂坊打打广告,得知此事是由老太君主事,如得母亲支持,凭真本事夺得八歧大神骸骨,应该不是太大的难事。
老太君笑着答应,比赛绝对公平,断不会发生赢了被别人掐掉资格之事。
晚上将李燕儿带到府中,娘儿俩从此天天粘在一起,李燕儿每天只抽一个时辰回兰桂芳安排装修的事。
三娘跟在她们身边,不时走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