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张丹青吃上烤土豆的时候,孙平两口子也陆续回了家。刘蕾中午也要盯班,下午下班早,孙平进门的时候饭已经做好了。
对门的黄老师两口子正洗菜做饭,黄老师羡慕的对孙平说,“孙老师,你爱人真能干,天天变着花样给你做饭,这菜香的,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孙平掩住得意,笑着说,“就是做个家常菜,她就是放油多呀,一斤油吃不了三五天,败家娘们一个。”刘蕾在屋里听了,开门出来笑着说,“黄老师,刘姐,没做饭到我家一块吃吧。尝尝我的手艺。”
黄老师夫妇客气的婉拒了。黄老师家刚搬来对门没多久,以前住在这里的常老师夫妇经常和孙平一家一块儿吃饭,对刘蕾的手艺那是赞不绝口。黄老师刚搬来时间不长,彼此之间还没那么熟悉,对孙平两口子人品如何还不确定,只觉得从农村出来的,没必要走那么近。刘小芸一向是谨慎的,才来没几天,这两口子就要把自行车放在他家的小屋里,她因为初来乍到没好意思拒绝,如今要是再走的近了,对门这两口子还不定要给他们添多少麻烦呢。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希望对方识趣点,不好太过分。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和孙平一家打好关系,毕竟住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把关系弄僵。刘小芸决定和黄老师商量商量,找个周末和对门两口子一起吃顿饭,意思意思。
孙平和刘蕾进了屋,坐下吃饭。今天学院里发了文件,如今各家住着的房子可以买下来,办了产权证,房子就是个人的了,将来可以传给儿女。不像以前只要从单位调走,房子就要交出去。孙平和刘蕾住的这处房子只要拿出一万元就可以买下,可他们两个每月加起来的工资才四百多元,这还是有了几年工龄,工资涨了几次的结果,一万元差不多是他们全部的存款了。要拿出全部积蓄买房,是要好好商量一下的。
孙平觉得房子一定要买。他和刘蕾在城里没有根基,单位的房子虽然免费分配给教职员工住,有人也许会选择不买,单位分的房子不是一样的住?但是对孙平来说,虽然变成了城里人,但祖辈的农民意识深入骨髓,自己的东西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全,这样心里才有着落。这种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连栖身之地都随时可能被收回去感觉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他的头顶,令他的时刻灵魂不安。如今能够把房子完全变成自己的,可以传给子孙后代,‘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种安全感和满足感是别的东西无法给予的。了解文件的那一刻孙平从来没有这么拥护过,几乎是想大声欢呼。
说服刘蕾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刘蕾虽然比孙平外向活泼,在同事和邻居间更有人缘,但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城里被人看不起的经历是相同的。好像他们就低人一等似得,她不服气,可她也深深知道没有根基的凄惶,对能够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有着相同的执念和热望。她马上就同意了拿出所有的积蓄把房子买下来,还激动的计划再攒点钱把房子也装修一下。她们医院同事结婚的时候她们去参观新房,那房子装修的真漂亮,看着就像电视里的星级酒店。她当时就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在这样的房子里住上哪怕几天也行呀!如今房子要变成自己的了,自己也可以装修一下,能住的舒舒服服,多花些钱也值呀。
吃过饭孙平点上一根烟,正要划着火柴,刘蕾从厨房回来看到了,一把夺过烟盒和火柴,“到楼道里抽去。一天到晚抽烟,睁开眼就抽,要睡觉了还抽,把屋里熏成了烟囱了,全身油烟子味儿。晚上好好的刷牙,要不不许上床。”
孙平小声嘀咕,“不洗脚不让上床,不刷牙又不让上床,你那床成了龙床,这样高贵。”
刘蕾偏偏听到了,过来提着他的耳朵,“刚才嘀咕什么了?”
孙平挤出谄媚的笑容,“我不抽了还不行吗。我马上去洗脚刷牙,今天高兴,我们努努力呀,早点让你怀上一个,将来这房子也好有个传承人啊。”
刘蕾一提到这个马上没了脾气,松了手,“你去吧。我把床铺好。”
这一晚孙平从所未有的努力,刘蕾也尽力配合着他,最后孙平筋疲力尽的从她身上翻下来后,她拿了个小枕头垫在屁股下面,就这样仰躺着睡了。流产过两次后她在医院检查过身体,她的身体没有毛病,可能是太劳累了,孩子才没保住。她一向是活泼的,她想她可能没注意走的快了,或者一时忘形跑上几步,都是可能的。因为这个没了孩子,她感到自己对不住孙平。虽然孙平没有怪过她,但她知道他多么喜欢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要停步看一会儿,眼里的渴盼是那么明显。她下决心再有了孩子一定会好好注意,这次一定要保住。
然而,这已经两三年还没有消息。她本不喜欢弄那回事,孙平在房事时粗鲁没情趣,只知道用蛮力,每次都弄的她不舒服,不仅没有快感,还很觉厌恶。刚结婚的时候她很排斥房事,孙平为此还闹过情绪。后来为了生孩子刘蕾尽量忍耐着,孩子保不住,她对孙平有了愧疚,在房事上也就开始迁就他。要生孩子就必须多弄几回,她听了老同事的建议每次弄完都把身子垫起来,让男人的精华更深的进入身体,不要浪费。这样努力都不见成果,难道她的子孙缘真的这么薄么?
早上一起来,孙平精神抖擞,浑身使不完的劲儿。他看着刘蕾不知想起了什么,一直傻笑。刘蕾被他笑的不好意思了,瞪他一眼,“像个二傻子,一个劲儿的笑什么呢。”孙平凑过来,从后面抱住她,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媳妇儿,昨个黑些儿你真好。”
知道他一激动就会说家乡土话,刘蕾的脸红起来,踹了他一脚,“去,洗脸去。”孙平嘿嘿笑着去了。
吃着早饭,孙平跟刘蕾商量,“媳妇儿,学院有支农的任务,谁肯去,每个月下乡两、三趟,一趟给二十元的补助。有一个咱县的名额,我想去呢,媳妇儿你看行不?”
刘蕾停下筷子,看着他认真的说:“支农,那你的工作耽误不?要是耽误工作,咱不挣这钱,让人说闲话。咱的钱够买房了。”
“媳妇儿你放心,我的工作耽误不了。学院不是我一个人下去,再说支农不是好差事,没人愿意去,谁眼红这个?我还可以顺便回家看看,是好事。”
“那行,这样那就去。”“嗯。”
孙平吃完饭,躲到厨房抽了根烟,上班去了。像支农这种差事没人愿意干,他也不用担心有人抢走,只要到院里说一声就行了。他自愿支农,今年年底后勤处评选先进应该就轮到他了吧。评上先进,明年每月工资又能涨个十元。科室里为了公平起见,每年的先进都轮着来,这次怎么算都应该轮到他了。加上支农,工资每个月增加个几十元,一年下来就有几百元,到时候给家里添置个洗衣机。刘蕾肯定会喜欢的,去年买电饭锅的时候刘蕾那亮晶晶的眼神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刘蕾尝过电饭锅蒸出的松软白米饭,当即就把用了几年蒸饭的铝锅扔进了小屋,如今倒是正好给张丹青用上。
刘蕾能干,可是就是不愿意做这些琐碎的家务事,孙平经常说她是“小姐的身子丫鬟命”。有时刘蕾用羡慕的语气说起同事家里的洗衣机,只要插上电,把衣服放进去,自己就能洗的干干净净,大冷天不用把手泡在冷水里了;还能甩干,什么天气,都不用担心衣服干不了。真是太方便了。孙平说要买一个的,又是她先舍不得。
要说刘蕾这个媳妇儿,真是没得挑。每年给孙家父母买东西寄钱,花上几百元眼睛都不眨,孙平都没她上心,买个洗衣机却舍不得花钱。孙平经常觉得娶到刘蕾是他的幸运,“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刘蕾对他的好他都记着,他也时常想着一定要好好对待她,自己多努力,让她过上别人羡慕的好日子。明年有了这些活泛钱,他应该能说服刘蕾买个洗衣机。
孙平上班走了,刘蕾张罗着洗衣服,打扫卫生。刘蕾在医院工作,平时科室几个人轮休,今天轮到她休息。她把孙平的脏衣服收起来,又到床垫子底下和沙发背后找臭袜子。孙平不喜欢洗脚,袜子脱了随便丢,为此刘蕾和他不知道吵过多少次,他自岿然不动。刘蕾也吵累了,成天为个臭袜子吵架说出去也让人笑话,自己给他收拾的多了他也知道不好意思,难得的偶尔也自己洗上一回两回。
刘蕾也是比较传统的女人,虽然不喜欢,家务干多干少她也没有怨言。和孙平的同事们一起住着,总要顾着孙平的脸面。孙平骨子里有股大男子主义倒是真的,在人前总是要表现出当家作主的户主派头。刘蕾便在人前给他留着面子,回到家里关起门来刘蕾可不会惯着他这些毛病,做饭、打扫的活计两人谁方便谁来。双职工家庭不都是这样的,女人也要上班,也拿着工资,挣得不比男人少。有的女人下班还要带孩子,比男人还累。洗衣做饭的活都推给女人,男人在一边享清闲,这是农村老爷们的做派,这种福气孙平这辈子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