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故里山花此时开 > 第16章 陈三元·三元桥

《故里山花此时开》 第16章 陈三元·三元桥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在伍不凡看来,新能源电池虽然目前存在这诸多技术上的限制,但是前景十分广阔,加大投入全力以赴,必将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投资举措。

    可关键是投资环境太成问题了。在外地,你做大了,工商税务以及政府部门都来了,安排个人事都算稀松平常的,最怕摊派,你不干,那就拿这个拿那个卡你,什么环保不达标呀,用工存在不规范呀,毕竟树大招风嘛;做小了,又很容易被人家兼并掉,总归一个字:难!

    韩成功盯着伍不凡,像能在伍不凡脸上发现破绽一样,看了一会儿才说:我有个搞充电桩的朋友,也是引进风投,这几年在省城里就是砸钱布局充电桩,政府不仅鼓励,还因为企业纳税多给予奖励呢——怎么,你那里投资环境就这么差?

    伍不凡叹了口气继续说:这几年好不少了,但是,我毕竟是客卿,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单力薄——还是想回家乡发展,何况,你刚才说的,省里也确实在大力扶持这类企业……

    那现在的问题是不是和这个陈三元谈如何合作的问题?韩成功问道。

    伍不凡点点头,有些忧郁地说:如果和人家真正谈合作,那也就罢了,大家合作互赢互利互惠,可是我听说,这个陈三元是以讨债公司起家,早些年他们打着帮人讨债的名义,强行入股,参与每个商家的年末分红,现在把手也插到了蒋家楼开发区,你们说,接下来拿地建厂之外,还要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我如何敢轻易拍板呢?

    韩成功有意缓解气氛:人家是地头蛇,讨债起家,你和他合作,至少不用担心回不了款。

    邵为军也哭笑不得,老同学帮忙走一遭出点力都是应该的,只是他也耳闻,这个陈三元不简单,自己和人家素来没有交集,即便自己出马,也未必管用。

    看到伍不凡蹙着眉头,为军又笑了起来安慰道:别急,这种事你可以找孔班长帮忙呀,他现在可牛了,都做派出所所长了!

    孔赞国?孔班长——做所长了?这次同学聚会怎么没见到呢?不凡眼睛放光,有些激动地问道。

    你呀,尽和女同学讲话了,压根就没听主持人的介绍,孔班长在忙一个上级催办的案子,对这次同学聚会不能到场感到很是遗憾……

    他管哪个辖区?能不能说上话?韩成功帮着不凡问了一句。

    这个不敢保证,要见了面详细谈才知道。为军的话让伍不凡沉默下来了。

    好在家乡的绕城公路顺畅便捷,车沿着为军指示的方向,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在沙湾派出所担任所长的老同学——孔赞国孔班长。

    当年的大高个越发魁梧,只不过褪去了书生气,现如今已经是警服在身,威风凛凛的一方都头捕快了。

    老同学见面,自然热热闹闹,在所长办公室里,虽然进进出出不少人,但是来人都对所长的老同学客客气气。

    几个人一番笑谈和戏言过后,就转入了正题。

    听了邵为军的介绍,孔赞国也表示为难,原因无它,实在是因为这个陈三元并非一般的人。

    早年间,商品经济刚刚兴起那会儿,陈三元的师傅就带着一帮如陈三元一样的小兄弟以各种名义向盛世镇的商家收取保护费。这当中,以陈三元最狠不说,还最聪明,他看到单凭打打杀杀风险太大,闹出人命要吃官司不说,还动不动就成为严打对象,因此就改变了思路,一改过去空手上门的形象,找了一辆车,装上一车啤酒,以每瓶10元钱的价格卖给商家,商家要是不买,也可以,他就找人隔三差五上门滋事,让商家生意做不起来,就这样,商家没法子,只能买他的啤酒,他也不多卖,每次一家一箱,这样一路过去,一车啤酒很容易就卖光了。

    为何政府不打击呢?不凡愤愤不平。

    怎么不打击?派出所经常告诫他,甚至还好几次把他拷到所里来,但是,苦主没有敢于出面的,何况,那时生意好做,你要来趟所里,耽搁生意不说,还要做笔录,搞得像自己犯了事似的,这商家都图和气生财,哪里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何况,这陈三元对他们来说还有一个好处!

    好处?就这样的害群之马还有好处?听了老同学的介绍,不凡的心直往下沉,这做生意,最怕这种地痞无赖了,现在一听说陈三元还有好处,他又简直要气炸了。

    你听我慢慢说,成功,你是远方来的客人,能到我这个小庙来,今天无论如何不要走了,我们晚上一醉方休!似乎要故意逗逗伍不凡,孔班长话头一转。

    韩成功憋住笑,只埋下头去喝茶。

    伍不凡急了,指着孔班长说:快说,否则我就要跟成功和为军把你当年的好事都抖落抖落了。

    这一招果然管用——老班长似乎也有秘密——他苦笑了一下,还对韩成功摊了摊手,装出无奈的样子继续往下讲。

    陈三元发现商家往往会有一时的现金急需,也发现还有一些彼此甚至三方的债务纠纷,当时,钱也不多,商家之间也就百把块钱来去,但是,搁着毕竟是一桩心事不是?不催要,时间一长说不定就要不着了,急着要,可能人家一时还不上,这个陈三元有做生意的头脑,就果断揽下了这些连工商部门和法院都头疼的事情,他代催要欠款,也在人家缺钱的时候帮着垫付,利息也只比银行一年定期高那么一点,商家也都乐意——毕竟方便快捷嘛,你有跑银行的功夫多做几笔生意这点钱也就出来了——这样一来二去,陈三元俨然成了商家之间的保护神和资金拆借中转站,你们说怪不怪,这样下来,反而少了很多纠纷和麻烦,那条商业街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治安模范街。

    孔赞国当年还是个普通的民警,也就对陈三元的情况知道得非常清楚,近些年,因为当了所长,忙于和社会上流打交道和应酬,反倒对陈三元知之甚少了。

    问问下属,也知道的不是很详细,只是说他神神秘秘,虽然开了个讨债公司,但一年365天,倒有300天不开门的。

    而老蒋家楼所在地区,现在已经划归了市里直管,小小的派出所只负责向他们商家每年收点治安管理费什么的,讨债公司每次可都是一分不少地上交,根本找不出一点毛病来。

    得,找你也是白找!我们还是走吧,我直接会会他,看他到底想要什么条件,也罢,只要我能承受,我就许了他,不给老同学添乱不说,也为孔所长身后墙上锦旗上所说的“构建和谐辖区”做点贡献。伍不凡听了介绍,心里有了计较,嘴里却挖苦起来。

    别别别!我可担当不起,你先谈,我再帮你想想辙,这样,今天都不走了,下午我还有一个会,晚上大伙一起聚聚,我再把附近乡镇几个老同学一起请来,我做东,不醉不归!看得出,老班长对于没能帮上老同学有些愧疚,就想拿请客喝酒来弥补。

    那太好了,你尽管把这次几个没去的都请来,你一个,还有我的老同桌虞美人,我再把干妹妹喊来,今晚,咱们就来个梁山好汉小聚会。不凡见事情毕竟有了眉目,又恢复了原本的直爽和豪气。

    好,咱们一言为定!中午我就不留你们了,你们先忙!看到孔所长还要忙公务,大家起身告辞。

    接下来的时间里,伍不凡一定要拉着两个同学给自己助威,下定了决心要会一会那个大名在外颇为不可一世的陈三元。

    没有想到的是,等到好不容易见了面,韩成功竟然大笑了起来,而那个陈三元,竟然也睁大了双眼,在手下人惊诧的目光里,快步上前,狠狠地抱住了韩成功……

    韩家在县城里买房定居一住十来年的三元桥街道临河原本确实有座桥。

    历史上,三元桥地处全省四大米市之一的仙女庙米市的咽喉要冲,桥南北各有一个繁荣的街区,因此这里也就成了连接南北陆上交通的枢纽,而桥下通行的船到了这里,也需要缴纳过桥税费,因此,凭着这座桥,三元桥地区曾经热闹非凡。

    但是,乾隆二十九年,三元桥毁于洪水。

    之后,只能以船代桥,在此设了一条渡船过河。

    后因相关经费没有着落,17年后,渡口又被裁撤。

    到乾隆五十九年,在士民、商贾一再要求之下,三元桥得以复建。

    又过了76年,因为年久失修,三元桥自然倒塌。

    时r县令命王履礼重理桥务,他临危受命,不仅多方筹集资金,还自己拿钱出来,补了资金上的不足,最终让大桥重新贯通南北。

    阖县上下感念其恩,不仅立碑记事,还定下一条规矩:今后只许王姓后人在此罾鱼。

    其后,三元桥又几度被毁,几度重建。rb人打来的那年,国民党军烧毁了大桥,可是依然没有挡住日军的铁蹄,侵略者在桥北大肆屠杀,昔日繁华街衢几成一片废墟。

    rb人走后,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又用飞机炸毁了三元桥。再后来,为了保证解放军渡江南下,县城刚解放,新政权就动员人民修复了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路改道h县城的发展,在三元桥上游不远处建了利民桥,在下游又建了龙川桥,这样就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而老桥因为不堪重负,也就被拆除了。

    直到这次三十年同学聚会,韩成功才得以踏上最新的一座三元桥。

    而当年韩家居住在这里的时候,桥并不在。

    因此,三元桥在少年韩成功的眼里,就是有名无实的地方。他对于桥下的河也有着怪怪的感觉,总觉得她是断了臂膀的维纳斯。

    断臂的维纳斯给了一群三元桥的孩子极大的快乐。

    每到夏天,孩子们相约着下河游泳,韩成功和弟弟,对面陈家的三兄弟,还有往北边走几家的王家那个身材颀长水性极佳的儿子,靠近码头边专做豆芽生意的老赵家的儿子,六七个人浩浩荡荡,就自然组成了一支游泳队。

    说来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条运米运盐的河水流向来湍急,大小漩涡不断,船夫们每每驾船行至此处都要倍加小心,也不乏历史上有船沉没于此的传说。

    除了上游的水奔流而下外,在三元桥街道西面百十米处,还有一条与街道平行的、不知源自何处的激流,它以急转90度的方向加入到自西向东奔流的运米运盐的河中来,这就极大地加剧了河流的流速。

    所以,一年中绝大多数时节,三元桥是绝没有一个人敢于下水的。

    此时,只适合罾鱼。

    罾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宋人罾鱼的场景。还是在北方的时候,韩家有一块在水边可以种土豆的黑土田,每到春季,父亲就带着姐弟三人步行到水边,父亲、姐姐种土豆,他就在浅浅的水边拿着父亲做的小罾网鱼玩,没想到,历经了奔波流离的苦楚之后,上天竟然让这一幕又活生生地再现在韩家人的面前。

    那时,三元桥的居民成分很杂,既有县里的达官显贵,又有贩夫走卒,当然也绝不缺乏拿一份死工资,按时上下班的工薪族。老赵家卖豆芽,陈家是运输工人,而王家自然是罾鱼的渔家。多年以后,等韩成功学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明白,游泳队里的这些孩子之所以能玩到一处,跟经济地位相似密不可分。

    河宽水急,罾鱼需要大罾。王家的大罾是用白色麻纱织成的,不用时高悬在河面上,有时也会从竹竿上褪下来再拖回到家门口的空地上支起来晾晒。大罾呈正方形,面积倒和韩成功当时用功读书的书房兼卧室差不多大小,总有十个平方以上。王家的主妇当时很喜欢读书认真勤奋的韩成功,不仅送过韩家罾来后加工煮熟冒着诱人香气的鲜鱼,而且还特别允准韩成功也可以罾鱼,因为韩成功力道不足以扳动粗大的竹竿,不少时候起罾太慢,眼见着入了网的鱼划着水花逃离了大罾,而王家主妇并不怪罪,反而哈哈大笑。

    夏天到来的时候,早早地王家就收了罾,一般要到傍晚时分,看心情好才再罾上几网,而此时,一群孩子则在离开大罾十数米的地方下了水。

    奇怪的是,到了此时,天气酷热,一切都懒洋洋的,河水竟也陡然流速变缓,仿佛有意成全这群孩子似的。

    韩家夫妇原本是不愿让韩成功兄弟俩加入到这群当地孩子当中去的,但是,看到每一个三元桥的孩子都精熟水性,而且,陈家的三小子还拍着胸脯保证安全,夫妻俩也就慢慢放松了要求,弟弟韩成峰小,不敢多下水,即使下水,也就只是在河边水浅处泡泡,而韩成功则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并且逐渐还大了胆子,在王家、陈家小子们的带领下,试着游过八九十米宽的河去,有时要在对面歇上一会,有时则立马游转回来。

    每年暑假,这样的游戏都吸引着韩成功,连续多年的训练后,他不仅从一个北方来的旱鸭子彻底变成了一个精通水性并敢于在真正的江河里搏击的弄潮儿,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和当地小伙伴的差距。

    这之后,只要是和这群孩子一起玩,韩家夫妇照例是不会多管的。

    小伙伴们交会了韩成功许多东西:赌白果、打玻璃球、玩扑克、算24点,甚至拿尿和泥并伪装成陷阱……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故里山花此时开》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故里山花此时开》 第16章 陈三元·三元桥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读者爸爸饶命 连载中图标 读者爸爸饶命
  • 我有一座博物馆 连载中图标 我有一座博物馆
  • 亿万宠婚:总裁爹地有点酷 连载中图标 亿万宠婚:总裁爹地有点酷
  • 噩梦照进现实 连载中图标 噩梦照进现实
  • 一世坏人 连载中图标 一世坏人
  • 豪也是一种生活 连载中图标 豪也是一种生活
  • 盟:血契 连载中图标 盟:血契
  • 公主不要犟 连载中图标 公主不要犟
  • 大极乐天 连载中图标 大极乐天
  • [综]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 连载中图标 [综]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
  • 书生为帝 连载中图标 书生为帝
  • 侵掠星空 连载中图标 侵掠星空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