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教走了贼人!”一时间,院内人声鼎沸,值夜的侍卫们打着火把四处奔走,万家主把左右驱退,“不抓住那贼人,休来见我。”听着左右称“是”,他领着孙老爷到了这房中被分隔开来的后半部分,到书架旁一个暗处一按,就听得一阵滑动声响起,这书架侧面的墙壁竟然分开出一条能容两人通过的出入口,内里的石梯通着地下。
万家主带着孙老爷来到了这一处地下房间内,这里有一人被关押在铁笼内,奇的是,他身上竟无一个伤口,“这就是万越山?”孙老爷饶有兴致地对比着笼中人与笼外人,笼外这个竟然是个假货,不仅学得像模像样,连对待万家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叫人认不出真假来。
笼中人见有人来,不停的叫唤起来,“杀了我!杀了我!杀了我啊……”真正的万越山已不记得自己被困在这里多久了,等孙老爷走到了他面前时,他一下子从地上爬了起来,手扒拉着铁栏,叫道:“是你!是你!”
孙老爷微微一笑,用手指了指他,又换个角度指了指侍立一旁的“万家主”,“认不出来,认不出来,万越山,想不到吧?”
“孙张李!你把我家人怎么样了?你把万古楼怎么样了?”万越山扒着栏杆说话,看他那样子,也不像是绝食过的人,假的那个每日好吃好喝供着,真的那位却也安安静静待在这地牢之中,孙张李心中就有一把火在烧,“有道是,各为其主尽忠,万越山,你不是一直以风骨标榜的人?你不是一直都瞧不起我孙张李,今日一见,万兄的骨气真是让小弟佩服啊!”
万越山回敬他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怎么,你来求我了?”孙张李“哈哈”一笑:“求你?求你?万越山,你恐怕还不知道外间是个什么光景吧?”孙张李在他面前来回踱步,悠哉游哉。
万越山想起了自己万家那一门老小,还有自己那层说不得的身份:“你做了什么?”孙张李一转身,走出去几步对着那假的说:“看好他!”左右称是,孙张李从万古楼出来后对副手说:“你看着有人来救万越山,就把这楼给我点了,切记不可走漏了风声。”副手反问:“主上,那林大爷怎么办?”孙张李想起了那位自己都分不出真假的“万越山”,对着副手作了个手势——“斩草除根”,副手再拜告辞。
孙张李最后看了一眼这万古楼,也不由得感叹道:“好楼啊!好楼啊!可惜了,可惜了……”
万古楼自万越山敛聚财富建造起来,已有三十载,三十载间,无数士子文人雅客争相题笔,连今上也题了这万古楼的牌匾,可惜,可惜,付之一炬。
客栈里,张白跳对辛绿衣说:“辛大哥,你可知我方才到万古楼看见了什么?”辛绿衣一惊,问:“你去了万古楼?去做什么?”他眼中多出了疑问,这让张白跳觉得他有些陌生,此时没时间管那么多了,他应答:“我在万古楼内院见着药王孙了,正是孙张李本人,说来奇怪,请他的是万古楼主人。”
不等辛绿衣说话,孟红锦一拍桌子,说:“不可能!万越山和孙张李是世仇,他请他?不可能,不可能,你定是看错了。”张白跳坚持原话:“分明就是万古楼主人请的药王孙,你不信算了,辛大哥,你有什么看法?”
辛绿衣看看两人:“你们各执己见,我能说什么?”
三人间顿时陷入沉默,忽然,外间传来大喊声,“走水了!走水了!”“快来人呐!大家快来帮忙啊!”街上一下子亮起来了,不知多少人打着火把来回跑动。
辛绿衣离着窗子最近,他转身过去把窗挑开,只见城中央那最大的建筑——“万古楼”已经烧起来了,这一把火惊动了万古城防备,还有城外不远驻在佑江边上的新到万古城加强防备的佑江水师管大钧部,“大人!大人!”小将军从瞭望台上下来,顾不得提前请命,闯进了管大钧书房,管侍郎今日才到万古楼地界上接任王秭归。
“哐!”小将军进门还被绊了一下,摔在地上,管侍郎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他:“慌什么?出了什么事情?”小将军不顾摔得有多疼,径直跑到桌前跪倒道:“大人,万古楼烧起来了!”管侍郎没听明白,知道是万古楼的事情,从书桌后面绕到小将军面前把他扶起来:“你细细地给我说。”
小将军仔细地说起来:“今夜当是末将值夜,眼见西方一点红芒起来,过不久,那红芒越来越大,万古城里也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末将见万古城防备点燃了烽火,这才来报与大人知。”
管大钧心里无名火起,他刚到任,万古城里就要翻天了,眼下不是生气的时候,他沉吟片刻,对小将军说:“好,你来的很及时。走,带我去看看形势。”小将军不敢表功,只是带着管大钧往瞭望台去。
万古城内,守城大将自然还是王秭归,今朝不同往日,历经数朝变革,守城戍边的大将都已由兵部外派各地的侍郎担任,兵部由上至下世代由军户担职,已不是士族大家可以左右的。
王秭归面色铁青地听着属下来报,“东、南、西、北、水路五门都已关闭,守备军已站上城头……”王秭归打断了他的话:“没用的,我已知晓这幕后之人了,不是手底下的儿郎们可以抵挡的,点烽火罢,请管大钧部进城。”
管大钧是王秭归这一门的大师兄,学院以诗派分人,那些亘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为文人墨客所作诗词结成的风格派系,被本朝开国皇帝朱师定为“诗派”,起初为门客划等所用,之后,皇帝欲要压制江湖势力,命人广搜武学,立学院,同太学一般设置,但直属皇家,且有教无类,千年来,学院高手无数,远非门派可比,但,也带来了弊端,本朝文治天下,却尊武力至上,各地的侍郎们手握重兵,对着治州父母官听调不听宣。
如今万古城势力错宗复杂,王秭归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既是本地父母官,却还兼着万古城守备将军的位置,手中兵员有限,根本不是那些势力的对手,只能请管大钧部进城镇压。
城里城外都进入紧张时期的时候,在城东一个小院子里,一主一仆正在对话。
“主上,城门都关上了,王秭归还下令点了烽火。”这下,连孙张李都摸不清楚情况了:“烽火?点烽火作甚?西羌土司暴乱了?”
正在疑惑时,门外又有探子来报:“主上!管大钧部进城了!”只这一声,就吓了孙张李一大跳,他一下子从座椅上弹跳起来,满脸不可置信:“你说什么?”等探子重新说完话,孙张李知道事情要遭,起码他是没希望能活着走出城去了,那么问题来了,管大钧何许人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