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长长叹了口气,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来到宣妃面前。宣妃却好似现在才看到他,转过头来愣愣的看着他,直到箫乾伸手扶起她,她才像大梦初醒般哇的一声哭倒在箫乾怀里。这深宫中的女人,所能依附的就只有皇帝还有孩子。可皇帝高高在上,他的心不可能分给每一个人,所以在那么多个寂寂长夜难熬的岁月中,孩子无疑就是她们生活的全部盼头,她的丧子之痛也定然强过他太多。
所以他任她在自己怀里失声痛哭,并收紧了手臂,把她紧紧的圈在了胸前。欠儿子的,就只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补偿给他母亲了,想必这也是儿子在天之灵所希望的罢。
数日之后,前往民间体察民情的太子箫少寒听闻皇弟去世的噩耗,匆匆赶回宫里,亲自主持了箫少尧的后事。在他一力恳请之下,皇帝同意将箫少尧以太子之礼下葬,谥号孝德。
太子的贤明大度让景帝倍感欣慰,也让失去儿子的宣妃感动不已。在办完皇弟的后事之后,太子一脸诚恳的请求景帝立宣妃为后。
“父皇对母后的情义之深另儿臣也一直铭感五内,可母后毕竟已仙去多年。一来后宫不可长久无主,二来,”他抬起头深深的看着父皇:“儿臣也希望能为三弟做些什么,不枉这多年兄弟一场。”
景帝若有所思,其实真正怀念一个人,放在心里也已足够。自己为了贤玉多年来这一意孤行的坚持,想来贤玉若是知道,也会感不安吧。说到底,这也就是个名分而已。
“好,太子一片赤子之心,父皇又岂能不成全,朕一心思恋着你母后,确实对其他人亏欠良多。这么多年了,也是该立后了。”说到后面,景帝亦是百感交集。
箫少寒下跪行礼:“儿臣替三弟谢恩了。”语罢,却身形一顿,一口乌血吐出来。
“寒儿!你怎么了?”景帝大惊失色,忙扶起儿子。
箫少寒轻喘了一会才回道:“儿臣不瞒父皇,此番出宫体察民情,儿臣一时大意落入山贼手中,幸而得一高手相救才得以脱困,不过还是中了毒。”
景帝面色一紧:“那现在怎么样?”
“救儿臣的是一位隐世高人,现下已经无碍,只是尚有些余毒未尽。又得知三弟不幸的消息,一时急着赶回宫中,没能调养好才会如此。让父皇担心了。”
“原来如此,此番苦了你了。”景帝舒了一口气“你说的高人可就是此次与你一同回宫的那人?”
箫少寒浅笑着点头:“正是他,儿臣回宫后忙于处理三弟的事情,还未来得及向父皇引荐。此人名叫灵岐,隐世多年,亦是缘分使然,让他出外游历的时候正巧救了儿臣。之后儿臣与他相处中发现此人不仅医术精湛,还懂得不少奇门遁甲,是个难遇之才,便已拜他为师,说服他随同儿臣回了宫。儿臣希望他能留在宫中协助儿臣,还望父皇答应。”
“哦?有这等奇人?太子能在民间结识良师益友,那是好事。只要他愿意,便留他在宫中当差吧。”景帝很是欣慰,太子进退有度,甚少让他操过心。他做的事情,做父皇的一向很放心。
一个月后,景帝下旨立宣妃为后,封号懿端。宣妃成为懿端皇后的半年后,亲自做主替太子娶了与他青梅竹马的苏将军之女苏琦沄。太子与太子妃伉俪情深,在京城一时还传为佳话。
而关于当时那场莫名燃起的大火,谁也没有再去追查,也无从可查,剩下的就只有那一柸尘灰而已,还能指望从中得出什么答案么?至于那个宫人的鬼魅之说,更是无从考证,那人已然疯癫,便只能当做疯言疯语,随他去了。的确,所有人都这么想,逝去的,就只能让它过去了,不管其中还有多少蹊跷多少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