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开了,也是短暂的别离,慧云把蒸好的发面玉米饼塞了满满一包给大春拿上,然后,和别的女人一起去海边送别出远海打鱼的丈夫,这得感谢民国,清国时这样做会让人耻笑的。
想想家里还有瘫痪在炕的小叔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女没人看护,就没和别人一样等那船帆隐没在天际,提前回来了。
慧云也是桃花开时嫁过来的,人都说她是丧门星,因为来了不到两年公公和婆婆就患疟疾先后而亡,她也自叹命苦,和自己一般大的,先天瘫痪的小叔子也不得不由她来照顾,可辛苦还不算,却有着太多的难为情……为此她皈依佛门,青灯下默默念佛是她每天的必修功课。
桃花谢了,青果结了,别人都在迎接丈夫回家,可她却等来了噩耗,丈夫和那条船一共六个人都沉没海底,永远消失了。
孤影涕血足有一年的时间,她不得不和男人一样下地播种、收割,傍晚再和五岁的的儿子、三岁的女儿一起铡草,喂那两牛一马……她忍了,这冤自己命硬,先克公婆再克丈夫,真的和女巫没有区别了,如果没有累赘,她会毅然决然地遁入空门,让寂寞和清苦了却这一世罪孽……
可是,首先忍不住的是小叔子,这个眉清目秀的大男孩,生下来就没有了行动自由,天生的拐杖——爹娘没了,唯一的肩膀——大哥走了!老天!如果我不以死来告知,您就不知什么叫公平……
侄女的惊天一哭,哭来了慧云,那吊着的几乎僵硬的身体让她使出女人所有的勇气,她救了他,对他发誓:我是嫂子也是姐姐,有我在一天,要我扔下你除非江倒流,海枯干!
丈夫烧完第三个终年,终于有人来提亲了,一个邻村的老光棍。慧云认命,只要他不嫌弃这一家人就没挑的,她实在是受够了,累够了,没有男人的家谁都惦记,只惦记女人不惦记其他,难道我就是那禽兽处处发情吗?!没人男人的家谁都轻视,不轻视的只剩下田里的野草,茅坑的苍蝇,只有它们除了还来,赶了还在!男人啊,不图你的智慧,不图你能干,只图你是个男人!
可是,老光棍不让带小叔子,慧云说,不!我在佛和他面前都起过誓,佛经里说菩萨行者发的愿犹如刻在石头上的经文,几千年也不风化!我说到做到!
又过一年,一个闯关东的死了老婆的男人老魏带着三个孩子来了,男人是男人,还有一把力气,也许是拖油带**,应承了一切,这一家子又多了四口,就这么种田又开荒,冬天打海蛎子,夏天抓乌贼,两个苦难的家就像砖头摞石头,虽然都是又冷又硬,可终于凑到一块了,有一把火也就都温暖了……
慧云感谢眼前的一切,看见孩子们光滑的笑脸,小叔子冒油的头发,还有男人微微上扬的嘴角,她觉得活的真值!
桃花又开了,慧云绽开了笑脸,这会真的是应该仰天长笑了,因为大春回来了!
原来,他被一条洋轮救到了南洋,洋人就不管他了。没办法,他给当地财主做了三年的长工,才凑够了路费,一路上又是马车又是帆船又是步行地回来了。
当他看见自己坟头的茅草已经可以当柴烧,不由得俯下身来,长跪不起,坟里的衣冠如果有灵也会流下泪水再破土而出和主人紧紧相拥……
“我和弟弟单过,你还和老魏在一起。”大春对慧云说。谁还敢再说农民自私?这还没完,那边老魏说,“你们两口子团圆,我们回老家。”
如果能选择就不是慧云了,她说,“你们谁都别走,我们一起过!”这话让两个大男人都一愣,慧云又说,“人活着不过都是为了这个家,有儿有女,两爹一妈,挺好!佛也会原谅我们的。”
慧云拍板了,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以大春为主,老魏为副,这就是当年老东北“拉帮套”的套路。
一家和和睦睦,从不争执,三人死后,儿女们把他们葬到了一起,虽然这不合惯例。
——————————————————
老东北的“拉帮套”,大多数的情况是家里的男人因为伤病等原因失去了劳动能力,比如瘫痪,而女人可怜丈夫又舍不得孩子,就会招来能干活的老光棍凑合成一家,这样取长补短就将就下来。建国前官民都不干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还能见到这种婚姻,不过不再公开,以亲戚的名义,以后再未听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