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土房内,床上坐着一个人,他手中拿着本黑色的书籍。这人就是柳良了,手中拿的书籍正是赵文英给他那本秘籍。
这书不知用什么做的,入手光滑带有韧性,书的中间写着三个血红的字,柳良把书放在鼻前闻了闻,字的周围还有丝丝腥气。
翻开书页,里面与外面差别不大,漆黑的书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血红文字,看上去显得邪恶妖异。
看了几页,柳良合上书籍。
这书着实怪异,什么材质先不说,字全是用不知名的血液写成,且字不是柳良所知的任何一种,难以清楚写的什么。
哎………
放下手中所谓的秘籍,柳良感叹一声。这本秘籍不知害死了多少的人命,辗转周折到了他的手里,与他有救命恩情的赵文英因它而死,也因它与宗门反目成仇,要时刻躲藏,更是因它自己丢失武功,可悲可叹。
不管如何,此物始终是赵大哥临死前托付的东西,我必须好生保管。
只是不知这秘籍里面记载的是何种事物,是能一步登天的高绝武功?还是记载着让人富可敌国的宝藏?或根本就是以讹传讹,可夺取性命的几页废纸。
打开房门,外面艳阳高照,屋子外面的斑驳大树独自立着,阳光洒下,一簇簇的叶影投在地上,在清风的拂动下摇摆不停,时而飘下两片落叶。
算一下时日,来这也有月余了。盛夏已过,进入了夏末,院里的大树,地上的青草还是散发勃勃生机,没有丝毫的败意。
走到中间屋子的门前,门缝轻掩,柳良推开门走了进去。
入眼所及的是简便的厨房,中间放着桌子,供吃饭用,桌子四周摆满长形凳子,两人使用也不显拥挤,桌子靠门的方向上坐着一个小女孩。右边的后墙角有一个灶台,灶口正冒出阵阵火光,锅里满是热水,热气直上房顶。
阿秀,在做什么呢?
盯着灶口的小女孩回过神,站起身说,“叔叔,是你啊!没有热水了,我烧一些热水,爹娘忙完回来可以解渴”。
“阿秀真勤快,可要注意别烫着”。柳良关心的说道
“嗯,我知道的。”阿秀走过来对柳良嘻嘻一笑。
叔叔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是有些事。阿秀你知道附近有没有什么读过书,学识渊博的人?
阿秀低头沉思一番,不一会儿抬头说道“叔叔你要找的是苏先生吧!他是这最有学识的人呢,附近好几个村的有钱人都把孩子送他那儿,让他教学呢”。
喔,阿秀知道苏先生住哪儿吗?柳良惊喜的问道。
嗯,知道的,苏先生住在村东,现在应该在村里的学堂教学。
见柳良就要去找苏先生,阿秀忙说道“叔叔能不能等等我,我也好久没去偷听课了呢,水烧好了我们一起吧”。
绕过几户人家,七拐八绕之后来到了阿秀说的学堂。学堂不在村东苏先生家,反而是在村子的中心,想来是为了学子的方便,不至于有的路长有的路短。
说是学堂,不如说顶覆青瓦的木屋。屋子周围有着大小不一的窗子,应该是为了采光好,方便读书认字。木屋在夏天还好,可要到了冬天就非常寒冷了。
柳良和阿秀就站在屋外,为了不扰乱课堂,并没有进入打扰。
屋子里的学子正在读《论语》十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篇《学而》读完,柳良品味片刻,读书声洪亮而又整洁,算是学堂中读书的标准,不过在柳良看来这种读法效用不大,危害倒是不小,比望天书强不了多少。
四书五经这种圣人之言讲的是思想,是作者个人的感悟,要想解其中味需独自细想沉思,放一壶清茶静坐方得体会,只顾声音洪亮,朗朗上口整齐划一,是难解其意的。
《论语》十二章篇幅不大,字字却是含义深刻,不可轻慢。过去了千年时光流传至今,物是人非事事休,其中有些言句已不能用于当今事物,但对做人修身还是很有帮助。
声音不断,《为政》《雍也》一篇篇读过,旁边的阿秀跟着屋中的声音轻轻默念,虽没有片字书页,倒也读的专注出神。
最后一章《子张》读完,屋中陷入了沉寂。过了片刻,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响起屋中,应该就是阿秀口中的苏先生了。
你们为什么来学堂读书?苏先生朝在做的学子问道。
中三元,光耀门楣。在座的一个学子率先回答说。
“嗯,还有吗?”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博学多识,中兴国家。
我就想读点书,出去不至于被欺骗。
每位学子都说出了自己对读书的想法,吵闹声不绝于耳…………
嗯,你们每人的说法都是对的。苏先生制止了吵闹说道。
你们当中有为自己也有为国家的,为自己的不能算是错,为国家的也不能算是对,读书没有对错,却可以分对错,知大小。为自己是小,为国家是大,为百姓则“仁”。
“那你们可又知如何读书?”,苏先生再次丢给在座的学子一个问题。
如学堂里这般读。这声回答才毕,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嘲笑声。
有何不对?这位学子不服气地反问一句,讪讪坐了回去。
“当然是读圣人之言,朱子所注分的四书了”。又一人回答说。
“读自己喜爱之书”。
“书中浩瀚无涯,应读百家之长”。
后面接连说出自己认为对的见解……………
“我注六经,百家所长”。看着在座跃跃而起的学生,苏先生淡然说了句。
读书需带有怀疑批判,哪怕是圣人说的话也不尽全对。圣人最终还是人,不能至善至美,只要是人便带有自身的劣根性,后天的学习增加善美,消减劣根,但这不过是此消彼长,不能穷尽,圣人也是如此。这便是“我注六经”的含义。
“百家所长”则是希望各位没有局限,儒释道,程朱理学,守仁心学,周易杂学皆可习的。你们学习在于特定用处,一家言论难以囊括天下之势,必有山穷水尽。
感谢搁浅↗訫的推荐票,我上传的章节还不多,但你的推荐票让我肯定了自己,希望能够写出我心中可与大家共鸣的“仙侠”。大家如果看见本书请不要吝啬手中的推荐票,一本好书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谱写完成的。
在此鞠躬表示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