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宋朝烟雨 > 第二十一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宋朝烟雨》 第二十一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公元957年十一月,雄心勃勃的柴荣第三次出征南唐。

    十一月四日,后周大军来到濠州城下。

    六日,周世宗亲自攻破十八里滩。当时南唐军结寨在濠州东北淮河中流,四面隔水,周世宗命令数百名披甲战士骑着骆驼渡河。赵匡胤领骑军泅渡,于是攻破敌寨,获取他们的战舰而回。

    十一日,周世宗率领亲军进攻濠州,夺取关城,攻破水寨,南唐军大败,烧毁敌舰七十余艘,斩首二千级,接着进军攻打羊马城。

    十九日,周世宗从濠州率大军水陆并进,沿淮河而下,命赵匡胤领精锐骑兵做先锋。

    二十一日,在涡口大败淮南敌军,斩首五千级,收投降士卒二千多人,夺取战船三百艘,接着击鼓向东,追击逃寇,昼夜不停,沿淮河一带的敌军城邑营寨,所向披靡。

    二十三日,到达泗州。赵匡胤乘势进军,焚毁外城门,夺取城外小城,周世宗冒着弓矢炮石亲自攻打敌城。

    十二月六日,周世宗从泗州率领部队东下,命赵匡胤领兵在淮河南岸,与世宗夹淮河而前进。

    七日,后周大军到达清口,追上淮南南唐军,大军前进呐喊的声音,十里外都能听到。

    九日,后周大军到达楚州西北边,大破敌军,敌军从水路陆路奔逃,有几艘敌船,顺淮河逃走。周世宗率领骁勇骑兵与赵匡胤追赶数十里,赵匡胤活捉南唐军大将伪保义军节度使、

    显德五年(958)正月二十三日,周世宗亲自攻打楚州州城。当时赵匡胤在楚州城北,昼夜不卸甲胄,亲身顶着弓矢炮石,指挥战士登城。

    二十四日,后周军攻克楚州城,杀死南唐守将张彦卿等人,六军入城大行抢掠,城内军民死亡一万多人,房屋几乎全被烧尽。

    三月十二日,周世宗到江边望见敌船几十艘,命令赵匡胤率战船追击,贼军退去,今上赵匡胤直抵南岸,焚烧敌营而回。

    十五日,江南李景派他的臣子兵部侍郎陈觉奉表陈述心意,陈觉来到世宗所在地,看见战船已停泊在长江岸边,以为是从天而降,愕然大惊。

    十八日,赵匡胤领水军在瓜步攻破南唐军船只一百多艘。这天,李景派他的臣子刘承遇奉表将庐、舒、蕲、黄等四州献上,又请求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割江淮之间十四州六十县土地,并付犒军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万贯、茶五十万斤、米麦二十万石。同时,答应了后周除去南唐皇帝帝号,只称“江南国主”的要求。

    周世宗回信说:

    “既能这样,我又复有何求。边陲战尘立刻平息,我朝大军马上回京。常州、润州一带沿江部队战船,现已指挥撤退;两浙、荆南、湖北的水陆兵士,也各令他们罢兵;庐、蕲、黄三路将士,将在近期撤走,等那里各处将员及军中家属调遣上路完毕,只请派人召唤在那里的将校,交割州城就行。”

    淮南平定,共得到十四州、六十县、二十二万六千五百七十四户。

    五月十一日,周世宗加封赵匡胤为忠武军节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挥使。淮南之战,今上赵匡胤的功劳最大,现在的任命,虽然说是赏报功勋,也只不过移镇他处而已,赏赐太轻,舆论认为不妥。

    三次南征取得了全胜,不仅得到江北土地,还震慑了南汉、北汉和后蜀,此后它们再不敢轻举妄动,为后周进行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柴荣在取得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后,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战略布署,把目标瞄准了对后周构成威胁的北方辽国,将对北方辽国的战略防御改为战略进攻,决心收复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燕云十六州(今北京,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区)。

    显德六年(959)三月,周世宗离开京城,亲自率领李重进、赵匡胤、韩通诸将北伐,一路上后周军锐不可挡。

    四月,柴荣领兵至宁州(今河北青县),辽国守将刺史王洪献城投降;领兵水陆俱至益津关(今河北文安县境内),守将终廷晖献城投降;领兵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内),守将姚内斌献城投降。其后,不等柴荣的大军到达,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刺史刘建则望风主动来降。

    五月,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也献城归顺。柴荣北伐四十二天,“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连收益津、瓦桥、淤口(今河北霸县境内)等三关和易(今河北易县)、莫、瀛三州,共十七县,关南之地全部平定。

    当时的辽国皇帝沉湎于酒色,无志南侵。当关南各州失守时,他对左右大臣说:

    “燕南本中国地,今仍还中国,有甚可惜呢?”

    五月二日,周世宗与众将商议进攻幽州,众将都认为不可,世宗不听。这夜,世宗生病,进攻幽州之事才作罢。

    柴荣的病情由于在军中医药不及时而被延误。

    六月,世宗班师回到京城。返回汴梁后,又恰逢他心爱的小女儿夭折,深受打击的柴荣病情更重了。自知不起的柴荣开始安排后事。

    柴荣北征时,曾在文书囊中发现一块长三尺左右的木块,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当时,正好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引起了柴荣的疑忌。

    张永德(928-1000),字抱一,五代并州阳曲人。

    张永德家族饶财豪富,世代行武。其父张颖,曾为后晋石敬瑭麾下武将,官至安州防御使,与当时的石氏侍卫使,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过从甚密。所以,在张永德年轻时便被郭威知晓和赏识。郭威赏识张永德并不是因其武功,而是因其德行。因为永德年幼时生母病逝,后来父亲续弦再娶,永德奉侍继母如生母,以贤孝而闻名于故里,深得乡民赞许。待永德年方弱冠即20岁时,郭威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于他。也就是同一年,郭威被后汉隐帝提任为枢密使后,上表举荐自己的女婿张永德,作了供奉官押班。

    950年,郭威称帝建后周,永德作为其婿,擢升左卫将军,加附马都尉,领和州刺使。第二年又升永德为殿前都虞侯、领思州团练使。未几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两年之内再三提升,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显德元年(954年),51岁的后周太祖郭威驾崩,其养子(郭威妻侄)柴荣临位,为周世宗。张永德作为其妹夫,自为心腹。张永德跟随周世宗打败了**的进攻,征讨南唐,屡立战功。957年1月17日,张永德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于是,马上解除了张永德军职,改任宰相。

    同时,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册立自己的第四子(符宣懿皇后之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定为皇储。以第五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这时,大符皇后三年丧期已满,柴荣将柴宗训的姨母小符氏册立为皇后,定为未来太后。小符后,与他姐姐一样,也是一位丽人,聪慧贤淑,深得柴荣喜爱。

    然后,周世宗拜范质、王溥为参知枢密院事,魏仁浦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执掌朝政。

    公元959年6月29日残阳如血的日落时分,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的柴荣,带着他的抱负,带着他的遗憾,永远离开了人世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其子柴宗训柩前即位,时年七岁。

    柴宗训,也叫郭(随郭威姓)宗训。公元953年(后周广顺三年)出生于澶州(今河南濮阳)之府弟,柴宗训原有三位哥哥。公元947年(后晋开运三年十一月),三位哥哥与柴荣的发妻刘氏一起被后汉隐帝刘承佑诛杀。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郭威称帝,授柴荣以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不久,大符氏成为柴荣的第二任妻子。两年后,柴宗训出生于澶州之府弟。公元956年(后周显德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大符皇后病逝于汴梁皇宫中的滋德殿,时年仅二十六岁。柴宗训三岁失母,十分可怜。好在柴荣满足了大符皇后临终时要求立自己mèi mèi为继后的愿望,柴宗训便由姨母小符皇后在宫中抚养。柴荣去世后,年仅七岁的柴宗训柩前即位。由于年龄小,不能亲政,只好由自己的姨母小符太后垂帘听政,宰相范质、王溥等辅政,主持军国大事。

    范质(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范家营人,生于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范质自幼聪明好学,九岁能诗文,十三岁攻读诗经,十四岁开始招生收徒做教师。五代后唐长兴四年考中进士,由此出仕。

    其后周太祖自邺起兵,进取京城,范质为避战乱,藏匿民间,经四处查访,被周太祖找到,当时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周太祖脱下龙袍给范质披上,以示关心敬重。随后便让他为太后起草诏书,虽为仓促撰成,周太祖阅后甚是满意,于是禀报太后,封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后周广顺初年,范质被封中书侍郎,兼集贤殿大学士,后兼枢密院事,位进右朴射,兼门下侍郎,兼修国史,位极人臣。周世宗病危,范质作为顾命大臣,入内接受遗诏,扶持周恭帝继位,被封为萧国公。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出生于官宦世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mì shū郎,953年,官至宰相。王溥禀性宽厚,风度优美,王溥好学,手不释卷,喜欢提拔后进,被他推荐官位显达的人很多。王溥任宰相时,王祚以宿州防御使官衔居家,每有公卿到他家,一定先去拜见王家,王祚摆酒宴庆寿,王溥穿着朝服侍奉左右,坐客不敢安坐,都起身回避。王祚说“:这是我养的豚犬而已,不必麻烦诸君起避。”王溥劝王祚请求退休,王祚认为朝廷不会同意,得到朝廷批准后,王祚大骂王溥说:“我体力未衰,你想保固自己的名位,而断我的官路。”举大梃想打王溥,亲戚们劝阻他才作罢。

    十一月,把后周世宗柴荣皇帝安葬于新郑(今河南新郑)郭店村西北陵上村的庆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宋朝烟雨》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宋朝烟雨》 第二十一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罚天铭 连载中图标 罚天铭
  • 分手后写给你的情书 连载中图标 分手后写给你的情书
  • 一梦万古间 连载中图标 一梦万古间
  • 网游之副职业传说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副职业传说
  • 上下路 连载中图标 上下路
  • 极武天魔 连载中图标 极武天魔
  • 欧皇 连载中图标 欧皇
  • 火影之失落一族 连载中图标 火影之失落一族
  • 阴阳侠仕 连载中图标 阴阳侠仕
  • 协议离婚后大佬她野翻了 连载中图标 协议离婚后大佬她野翻了
  • 一剑屠灵 连载中图标 一剑屠灵
  • 妙妻上岗:方少多指教 连载中图标 妙妻上岗:方少多指教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