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宋朝烟雨 > 第十七章 高平之战

《宋朝烟雨》 第十七章 高平之战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公元954年三月十一日,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军由汴梁出发,行军途中,禁军将领赵晁派人向周世宗进言,劝阻亲征。周世宗大怒,将其囚禁,这说明后周军内部并不稳定,不少将领存在畏战、避战情绪。而此时,北汉军则已乘胜逼近潞州城。北汉主刘崇并不知道周世宗柴荣敢亲自出征,初战告捷令其轻敌急进,竟绕过潞州不攻,挥军直指后周国都汴梁(今河南开封)。

    三月十九日,两军的前哨部队在高平(今山西晋城)猝然遭遇。经过试探交锋,北汉军退至巴公原列阵。巴公原是一个开阔的平原,非常适合大兵团会战。北汉军列出一字长蛇阵,刘崇亲自率领中军,大将张元徽率部居东,契丹骑兵则在杨衮的率领下居西,军容极盛。

    杨衮是辽朝大将,燕云人,契丹名耶律敌禄,随耶律德光南征时被耶律德光赐名耶律敌禄。北汉和后周作战的时候,曾经驰援北汉。

    杨家将的先人火山王杨衮字君爱,由北汉宋初时的杨信演变而来。金刀杨会之子,是大宋杨家将的先人,金刀令公杨继业之父。杨信是五代时麟州新秦的地方豪强,以武力称雄于一方。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河东步军都指挥使刘崇为麟州刺史时,杨信命长子杨业(时名杨重贵)追随左右。

    后周军由于前锋推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尚未跟进。面对敌重我寡的局面,后周军将士颇感畏惧。不过周世宗柴荣十分镇定,他也命令后周军列成三阵与北汉军对峙,白重赞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此外,周世宗还派李彦超(李彦超曾担任过泽州刺史,熟悉此地地形)率两千兵马埋伏在北汉军的后路,准备等北汉军败退时,伏击全歼。从这番布置来看,周世宗的军事素养颇高。而周世宗本人也全身披挂,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北汉主刘崇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

    “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

    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同意。

    大将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

    “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

    北汉主不以为然的说:

    “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

    杨衮乃五代名将,见刘崇如此轻敌,心知不妙,“默然不悦”。杨衮沉默了,他想我到看看你北汉怎么破敌。

    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令左军张元徽率骑兵猛攻后周军右翼。张元徽乃北汉第一骁将,接到军令后,他即身先士卒,以四千名铁甲骑兵逆风而进,直扑周军右翼。

    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急时刻,周世宗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

    这大大鼓舞了后周军士气,稍稍稳住了阵脚,但形势依然非常危急。

    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此时为禁军骑兵将领,见形势危急,乃大呼:

    “主公不怕危险,带头冲锋,我们还怕什么?冲啊!”

    赵匡胤又对另一禁军将领张永德说:

    “你们军中有很多善于射箭的人,请你率领他们占据高坡为左翼,我引兵为右翼,我们同时出击。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

    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

    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

    虽然北汉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

    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汉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

    从战场上溃败的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

    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后周取得了高平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唯一遗憾的是设伏的李彦超见到樊、何两将的败军,误信了全军溃败的消息,撤离了设伏地点,使刘崇的败军得以逃回太原。

    战役结束,周世宗柴荣不仅奖赏了有功将士,更从严惩处了作战不力的将校,杀樊爱能、何徽等70余人,“由是骄将堕兵,无不知惧”。有效地整顿了军纪,大大提高了战斗力,随后的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一直打到太原城下,太原城的高大坚固,加上后周军队纪律的败坏使战局进展缓慢,后来契丹军队赶到和久雨致士卒疲病不得不撤军南返。

    在高平战役中,赵匡胤崭露头角,周世宗一战稳定了局面,使新立的后周朝廷转危为安。诛杀宿将樊爱能、何徽大大打击了五代以来骄兵悍将的气焰,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绝对权威。

    周世宗回到开封,开始整顿纪纲,亲揽大权,痛定思痛下决心整顿军队。对群臣说,兵贵精不贵多,一百农民还不够养一个甲士,竭农民的脂膏养老弱无用的兵丁,如何使得。他下令检阅禁军,留用精锐,斥退老弱,又募天下壮士到京城,令赵匡胤考较武艺,选取优异,成立特精军队,称为殿前诸班。全国步骑诸军,令将帅照禁军例挑选。通过整顿,禁卫军成为一支威震邻国无比强大的军队。赵匡胤升为殿前都虞侯,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从此士卒精强,历朝莫比,征伐四方,所向克捷,周军的强大精锐为以后比较顺利的统一南方诸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955年四月,周世宗柴荣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

    其中枢密使王朴写得最好。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生于唐天祐二年(906),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状元。

    王朴的《平边策》展现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

    《平边策》大意说:要用兵首先要改善政治,“民心既归,天意必从”。用兵之道,先取其易,因此,宜先取南唐国江北诸州,既得江北,再取江南。得江南,岭南巴蜀自然畏威来降。南方既定,燕地(石晋所割诸州)必望风内附,如辽兵据守,出师攻取,并不困难,因为民众是汉族人。只有北汉一国,与周为世仇,决不肯归降,但高平败后,不敢再为边患,可留待最后,俟机一举消灭它。王朴的计划是想先平定南方,用南方厚雄的财赋,养北方强大的兵力,然后攻取幽燕,最后取得河东,完成统一大业。

    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十一月一日,周世宗采纳了王朴的建议,攻取南唐。周世宗下诏后周军队南征,于是拜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行府事,王彦超为副,率韩令坤等十二员大将伐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话说唐末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其中,杨吴(南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藩镇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吴国大权。海州人徐知诰,少孤流落,后来被徐温收为养子,并且借助徐温的势力掌握了吴国的政柄。徐知诰一方面对杨氏旧臣竭力怀柔,“高位重爵,推与宿旧”;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持自己的势力。大力招徕、奖拔北来士人。

    南唐政权中著名的北方人士如韩熙载、常梦锡、马仁裕、王彦铸、高越、高远、江文蔚等,都于此时聚集起来。其次,江南一带的著名人士如宋齐丘、陈觉、查文徽、冯延巳、冯延鲁、边镐、游简言、何敬涂等,都是此时由徐知诰一手扶植起来。经过20年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的敌对情绪,而且拉拢起支持他的北方人与江南人两大势力,所谓“羽翼大成,伸佐弥众”。终于在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国号大齐,年号昪元。

    938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与邻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同时结好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江南地区于是保持了较长时期的hé píng,社会生产逐渐复苏并迅速发展。

    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璟(公元916~961)李璟,字伯玉,初名李景通,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母元敬皇后宋氏。李璟继位后,改年号为保大。尊奉其母宋氏为皇太后,妃钟氏为皇后。

    李璟秉性庸懦,爱好文学,多才艺。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李璟重用了5个擅长文学和专事谄媚的大臣,他们是陈觉、冯延巳、冯延鲁、查文徽、魏岑。他们改变了烈祖保境安民的国策,先后趁闽国、楚国内乱之际,出兵攻打它们。并先后攻灭闽、楚两国。不过这也损伤了南唐的国力,南唐政权开始走向衰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宋朝烟雨》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宋朝烟雨》 第十七章 高平之战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罚天铭 连载中图标 罚天铭
  • 分手后写给你的情书 连载中图标 分手后写给你的情书
  • 一梦万古间 连载中图标 一梦万古间
  • 网游之副职业传说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副职业传说
  • 上下路 连载中图标 上下路
  • 极武天魔 连载中图标 极武天魔
  • 进化英雄 连载中图标 进化英雄
  • 养匪 连载中图标 养匪
  • 圣掌神 连载中图标 圣掌神
  •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连载中图标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 一梦恒古武尊系统 连载中图标 一梦恒古武尊系统
  • 方寸的世界 连载中图标 方寸的世界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