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市真大,一行四人东瞧瞧细看看,晃悠了两个时辰,才堪堪逛完一半的地方,临近中央地带的时候,人潮更为拥挤,一群群少女们簇拥在一起,极为养眼,如同百花齐放一般。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女子还是很会打扮的,衣衫服饰什么的也颇为精致,算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若是将那几个头戴红花、脸上抹粉的小白脸移出视线的话,就更好了。
这恶俗的时尚品味啊,好好的一个大老爷们抹什么粉,弄得跟农村卡哇伊乡村非主流一样,一股子娘泡味儿,别说闻了,看着就反胃。
这会儿那些少女们却并非在乞巧,而是聚在一起放飞祈天灯。
楚风今日也算是从柳子衿那里,狠狠的恶补了一下这个时代的七巧节风俗。
其实主要就两种,乞巧和祈福。
人们相信月亮上面住着神仙,所以就有了拜月乞巧,希望神仙可以赐予她们心灵手巧的能力。
至于祈福,则与后世一样,深受牛郎织女的那一段佳话影响,祈福祈的是姻缘,相传七巧节这一日,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两人一解相思之苦时,还会赐福于世间未出阁的女子。
当然,首先你得引起两位大神的注意,不然谁认识谁啊?
那到底该如何引起他们的注意呢?这便有祈天灯。
祈天灯飞呀飞,若是一不小心飞到鹊桥边上,且刚好被两位正在卿卿我我的大神注意到的话,那么好了,这位姑娘你可有福了,来年嫁个如意郎君,定然不在话下。
听着玄乎吗?反正楚风觉得挺玄乎的,偏偏这年头的少女们还就信这个,将这一日视作今岁的头等大事。
天空中早已亮如白昼,无数祈天灯如同一只只小船样,荡漾在天河之中,数都数不清,天知道这一夜又有多少地方要发生火灾了。
“xiǎo jiě,咱们也去买祈天灯来放吧?”小玉昂着小袋子看了好一阵儿,早就按捺不住了。
“好。”柳子衿应了一声后,四人便向着兜售祈天灯的商贩行了过去,做这生意的还真不少,估摸总有数百家,也并非所有商贩的生意都好,竞争太激烈,这时就得拼手段了。像是那家雇了两个巧嘴嬷嬷的商贩,生意就好得紧。
选了一个角落里的老叟照顾生意,一听要买两个,把那老叟给乐的,接过二十文钱后,赶紧取了两盏灯,顺带着还将笔墨给奉上。
意思是说可以在祈天灯上捎两句话,带给织女姐姐。
小玉是不会写字的,柳子衿接过毛笔后瞪了楚风和铁牛一眼,两人会意,苦笑着转过身去。姑娘家写的情话,自然不可给旁人瞧见。
“咦?那边挺热闹啊,干啥的?”刚一转过身来,楚风正好瞥到一处灯火通明的地方,看模样不像店铺,但周围一圈却围满了人。
一旁老叟答话道:“公子是第一次逛七巧夜市吧,那是春阳诗社的台子,兜售七巧诗词的,题在祈天灯上是极好的,就是价格不便宜。”
“诗社?兜售诗词?”楚风诧异,心说这年头的文人才子不应该视金钱于粪土么?商贾地位这么低,怎么就干起了买卖?
当下便向老叟询问起来,一番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被人逼来的,当然,并非严刑逼供那种,据说是官老爷开的口,真要不来也无碍,但这年头官家最大,谁能不给点儿面子?
反正来都来了,自然不能白干,些许的润笔费还是要收的,不然哪里忙得过来呀!
“公子再瞧瞧那几处,”老叟伸出手来指给他看,说道:“咱们平阳郡四大诗社都来了,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有点儿意思。”楚风不禁嘿嘿一笑,官府逼着文人才子们来给百姓祈福,说来也算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好事了。
“子衿姑娘可否写完了?若没写完便不要写了,咱们过去瞧瞧,碰上好的诗词买上一两首便是。”楚风没敢回头,对着空气问了一句。
柳子衿这边还没开始动笔呢,如此重要的祈福话儿,自然要好好酝酿一番,一听到要去买诗词,便放下手中毛笔。她这临时发挥的句子,自然比不上才子们的佳作好。
如此一来,一行四人便提着两盏祈天灯,奔着离得近些的春阳诗社的台子行了过去。
台子不大,里面就两个人,一个负责收钱的小厮,一个负责往祈天灯上题字的书生,题的似乎都是词,这年头流行这个。
让楚风纳闷的是,排队等候的少女们还真实诚,那题词的书生写来写去就那么几首,难道不会一人花了银子买到诗词后,其他人照抄一遍吗?何苦要花这冤枉钱?
询问了柳子衿后才知道,原来这种行为属于‘剽窃’范畴,犯了两大忌讳。其一,织女是不会赐给剽窃女子好姻缘的;其二,若是被诗社知道,还得吃官司。
“这就有了知识产权的概念?”楚风哑然。
有心了解一下这买卖到底是怎么做的,几人便规规矩矩的排起队来,等候了好一阵儿后,才终于轮到他们。
“甲乙丙丁四种七夕词,几位要选哪种?”那书生接过柳子衿递上的一盏祈天灯后,淡淡的问道。
“有何区别?”楚风倒是来了兴致。
“丁等乃本社康少全公子所作,售价一百文;丙等乃本社吴麟公子所作,售价三百文;乙等乃本社孟秋公子所作,售价一贯钱;甲等乃本社魁首,也便是平阳四大才子之一的钟愈公子亲作,售价纹银五两。”
“啥玩意儿?”楚风一听就懵了,要说一百文、三百文还能接受,毕竟这时代文人地位高啊,可一首pī fāchū shòu、甚至连版权都没有的诗词卖到一贯钱,就未免有些夸张了,更变态的还是最贵的那首,居然要五两银子!然后往天上一放就没了,这不是坑人么?
“几位到底买不买?不买就让开,别挡道。”那书生一看他这表情,瞬间便有些不赖烦了,特别是留意到一旁美艳至极的柳子衿后,更加没了好脸色。心想,如此佳人怎会与这等穷酸粗人为伍呢?
“谁说我们不买了?”楚风瞪了他一眼,掏出一锭银子拍在桌子上,道:“就四大才子之一的那位,五两银子的那首!”
“楚公子,这……”柳子衿被他的豪气险些吓出内伤,五两银子啊,这要搁以前可是一笔她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如今家中虽然赚了些钱,但五两银子依旧不是小数目。
小玉就更不用提了,满脸的心疼表情,摊上这么一个败家公子,吃一顿饭花十二两三钱银子,买几个字都要花五两银子,也是够了。
铁牛倒是乐呵,杵在一旁傻笑,瞥了一眼那位正在题词的书生后,只觉得公子真爷们儿,像这种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就该拿银子狠狠砸他!这不,刚才还一脸不赖呢,这会儿不还得乖乖的拿起笔写?
只是这回铁牛可想歪了,其实楚风压根没这想法,他的心眼儿不说有多大吧,但还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小屁事就上火,主要是刚才脑子里突生一计,说到底还是商人习性,嗅到了商机就不想放过。
一首名为《晓月知情》的词很快便题好了,楚风接过来一看,就算他的诗词品位并不算高,但也能看出这首词一般得紧呐,跟他脑子里还记得那几首经典七夕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就这,也能卖五两银子?”楚风乐了,奸笑一声后,一个大好的挣钱点子,迅速在脑中成型。
“铁牛,开工!”一声吆喝后,楚风便火急火燎的带着三人从人堆里退了出来,时候不早了,再不趁机捞一笔,这七夕节可就过完咯。
口袋里有银子,不愁办不成事,寻到一位卖小食的商贩,直接问他买了一张桌子,然后又让铁牛快马加鞭的去买了笔墨,顺带捎回来两盏灯笼。
楚风的诗词小铺,就这么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