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 第十二回

《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第十二回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弈海苍茫仙家弈棋钓鱼台

    能工巧匠棋痴刻子赵家庄

    从临淄地图上看,南从东西古城、粉庄、王青一带,向西北有一条空旷的宽带,少有村庄。西边有:崔、杨二官庄,东西两胡家,北石桥有点突出,毛家屯、辛路、刘家庄、大夫店、魏家庄子、罗家庄、外加陈营;东侧有:褚家、泄柳、岳家、东西官庄、大、小寇家、白兔丘、陈家庄、河沟、东、西姬王、田家庄、直到李家庄。这条宽带,宽者七、八里,窄者四、五里,几乎无村庄,这便是著名的渑水河流域。过去是否是因地势低洼长发水涝而村庄稀少,还是怎么不得而知,过去泉水丰富,日涌量大,渑水河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泽国,汪洋一片更无法想象了。渑一字也念mian,无它讲,多用于地名和水名,在这里念sheng。

    渑水河不大却很著名,多见于诸史册,据说是王母娘娘泼洗脸水形成的,他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这里平地出泉,水量充沛,汇集成池,名“申池”,池水溢而成河,从长胡同村东顺城墙北流,河上有一座石桥名“普济桥”,著名的齐城排水口就在附近,道口分三层,巨石垒砌,叠次排列,内可排水,外可御敌,东西长42米,南北宽7至10米,深3米,从桓公台东转入渑水河。史书载:渑水、系水同源,北流者为渑水,西流入康浪河者为系水,也有学者认为上游为系水,下游为渑水,说法不一。从王青附近西去之系水,经柴家疃,过温家岸,在东梧台村东汇入康浪河。一般认为“宁戚饭牛处”在这里,其实此事不确,“宁戚饭牛处”在康浪河发源地西河头处,如今的康浪河面业附近,现已立碑为证。这里也有东来之系水,此地东距故城小城西约有四、五里地的光景,泉水既然平地涌出,非指一处,又沟汊纵横,距离又近,有西流之系水,便无啥疑问。西河头离东梧台却有七八里地呢。地图上看,渑水河分东西两股,东股从邵家圈附近,向北经王青东、粉庄西、一直北去过崔、杨官庄东、再西北流至西姬王西南,与西股汇合,西股则从长胡同村东,经督府巷,穿东西石桥间,一直西北去,绕土桥,过柴家,流至**西,穿毕家赵家之间,分东西二胡而过,穿北石桥至西姬王西南,东西两股汇合后,西北入广饶地,切一地边流向博兴地,入预备河,从右岸注入小清河,地图上东股标到邵家圈,西股标到毕家庄。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故城西门有申池,凤凰镇的东申、西申附近也有申池,不知咋回事,是否东西申桥处,是一皇家园林,便模仿故城西门之申池而建,这只是猜测而已。另据刘向《别录》一书记载:齐有稷门,齐之西门也,此处有学堂,即齐宣王立学所也,故称“稷下学堂”。这就是稷下一词的由来。1946年在邵家圈附近出土了一有“稷下”字样的石碑,更证明了此说。《水经注》载:系水傍此城北流经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又载:系水又北经临淄城门,西门北而西流,经梧台之宫如今渑水河早已干枯多年,渑水系水也再难复流。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却说敬仲镇的苇河村正好坐落在寿济路上,是陈氏于元朝傍康浪河而建,以河为界有东西之分,因盛产芦苇而得名。东苇河现有村民830人,西苇河现有村民1335人。该村东距白兔丘15里,南距辛店30里,西距朱台6里,辛店正北略偏西,大体就这么个方位。西苇象棋名手王洪恩别章已做了介绍,健在棋手有王熙禄(1941-),他务农,擅当头炮盘头马布局,先后手基本全走此布局,他以此局在邻区县夺过大赛冠军,区内赛事也夺过冠军,大小比赛或前或后多次进录取名次。经常代表镇参加一些象棋比赛,成绩尚可,他是目前区内最著名棋手之一。朱恒柱(1944-)务农,棋艺也擅长当头炮棋,村内棋艺较高者。年轻一点的要数朱海泉(1973)棋艺水平较高了,他务农,擅长五、七炮局,获得过镇赛第一名,进过区赛前十名,是该镇棋艺较高者。另外朱新刚、李炳吉棋艺也具一定水平。东苇要数贾来贵(1954-)和朱佰功(1963-)棋艺水平高。俩人都务农,前者擅长仕相棋,中、残局功力深,是区内著名棋手。后者擅长五七炮、当头炮等炮棋,大小赛事时进录取名次。他是该镇棋艺水平较高者。业余时间爱好书法,有一定造诣。西苇河村略偏西南去2里,即钓鱼台村,该村位在康浪河西岸,西北去3里,即朱台镇的花沟村(与西苇呈三角状),距正南凤凰镇的北曹村2里,现有居民704人,古迹村名。在早,这里四面环水,芦苇茂盛,环境幽静,多湾坑,数量以十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内中村西有一大湾,周围水草茂盛,芦苇成片,湾中有一土台,高约10米,长满酸枣树,荆棘丛生,并有很多洞穴,黑咕隆咚深不可测。村东有一大湾,阔10余亩,湾东建有关帝庙,再东去便有三五户人家,草屋十几间,古树成林,小路弯曲,安静而优雅,宛如仙境。村南也有一大湾,湾中也有一台,芦苇茂盛,更有奇者,有南湾子,冬不结冰,并冒热气。另外如莲藕湾彭家湾、区台湾等诸湾,也各有特色。由于河沟纵横,湾泊众多,水产便丰富,人们闲暇之余便捉鱼摸虾,临水钓鱼,悠闲养神,传说村名“钓鱼台”就是由此而得名,是否是一处古建筑古墓还是有更深的历史背景,不得而知。如今这里已是水枯湾平,痕迹全无。钓鱼台近代著名人物为张永魁,他是清朝最后一批武秀才,练武的大刀重达150斤,置石有200余斤。日伪时鬼子进村骚扰,逼他拿粮,他一脚踢飞敌枪,手攥敌腕一使劲,敌便嚎叫救命,待他松手,腕已红肿变粗。

    钓鱼台的象棋棋手以王寿春(1929-2000)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他是临朐五井煤矿工人,退休后在家赋闲,下象棋就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家里常年设棋摊,供棋友享用。他的棋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具有一定功力,一方名手。在矿上参加过何种赛事,成绩如何很难得知。健在棋手有巩胜昌(1936-),他务农,懂木工,年过八十仍在家打撑子,赶四集卖。棋艺以当头炮棋为主,有时也走士角炮,中、残局功力深,王琳圃健在时多次去拜访他,并动员他出来参加棋赛,曾在几次苇河村组织的赛事中荣获冠军。巩银昌(1953-)务农,当头炮棋为擅长套路,棋艺尚可,一村一地知名棋手。巩秀明(约1980-)务农,在新店做生意,常有空便光顾各棋摊,铁杆棋迷,擅长当头炮布局,艺尚可。另有一名叫巩芳真的好赶四集摆摊事,听人说的拿不准。另外巩连昌、巩立波棋艺也很不错,村中佼佼者。

    梧台山又名“梧台冢子”,位在西梧台村北约400米处,西距北王村1里许,东南距西刘家庄大半里,占地面积11440平方米,高达28米,周长约220米。虽无石,人们却以山称之,由此可见规模之大,这里是古齐国宫室建筑遗留下来的一处最大的台基。《水经注》载:“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之梧。”即指此,楚使指屈原,他受楚怀王派遣到齐国做使臣,被招待于梧宫。梧一字,是指此处多梧桐树而得名,后宫毁台存。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台西旧有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立碑,上刻‘梧台’二字,今碑已无存。”由此推断,东汉时梧宫已废。据不完全统计,临淄有156座大墓,多处台基,如:坛台、遄台、栈台、鹿台、路寝台、长康台、桓公台、雪宫台、梧台、酅台、晒台、钓鱼台、听事台、梳妆台、玄武台等等。有民谚语:“临淄城外看冢子,广饶城外看岭子。”广饶多盐碱地,条上一道道岭子,用淡水压盐碱,故多岭子。民国初年,村民捐资,在梧台冢子上建庙宇,正殿三间,供奉玄武,真武二帝,东有文昌阁、西有道士房。台顶南侧有石佛一尊,周身又雕若干小佛,人称“石姑姑”台南坡又有灵官庙一座,内有镇山神,民谚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之说。梧台山上多酸枣树,荆棘丛生,很适合仙家居住。据传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部队,来到临淄,人们纷纷躲到梧台山上避乱,起义军未曾骚扰,人们误以为是神灵保佑,于是定阴历三月和九月的二十五日为香火日,到这天善男信女纷纷去烧香磕头,焚烧纸钱,祈求平安。求神问卦,希望得到美好姻缘。随即各种玩意,叫买叫卖的商人也接踵而至,形成了庙会。唯有这里的庙会为香火会,有别于它处。2003年附近村民又捐资在山上盖庙宇,修了60多级台阶,周围还建了围墙。1988年11月23号梧台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却说敬仲镇在寿济路以南的村庄,从钓鱼台向东成一溜状,直到辛广公路东才多了起来,下面逐一介绍一下辛广公路以西诸村庄的棋手。

    钓鱼台东南去1里,即北霸王庄。该村位在康浪河东岸,元代立村,初称“霸王庄”,后分南北两霸,也称“北伯”村,“伯”通“霸”,《荀子儒效》有“一朝而伯”之语,为古代五等爵位之一。明末庄内铸造的土炮上铸有“坝王村”字样,村曾名“坝王村”。据传古时大禹之父治水时,曾在村南位置筑一拦水大坝,故得名。该村现有居民668人。过去村周围著有围墙,东西各有一寨门,墙外有护城河,引康浪河水入河。庄东北角建有一庙,建筑不俗,有人曾收藏建庙空心方砖一块,上有浮雕游龙做工精细,建庙背景不详,过去龙是皇帝的象征,不能乱用,用则犯上。另外这里还有类似于水牛庄“海眼”的传说,故事大同小异,在这里不再重复。该村象棋棋手以刘振玉(1937-)水平较高,他务农,棋艺以仕相棋为擅长套路。虽已80岁高龄,仍断不了下棋,常去南霸村找王金铭下棋,二人关系很深,要好棋友,他就是王金铭推荐。年轻一点的当属刘沣(1955-)棋艺较高,他是区空调风机厂职工,常在辛店各棋摊大战,棋艺擅长仙人指路棋,中、残局具有一定功力,一般棋赛有时还进录取名次,区内中游水平,一方一地知名棋手。

    北霸王庄北去半里,即蔡店村,蔡氏元末由蔡王庄迁徙此地立庄,以姓氏名庄,现有居民760人。在村中南北大街西侧,有古槐一棵,枝繁叶茂,据传是明末清初所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仍生长旺盛,象征村中诸事兴旺,大吉大利之兆。蔡店去世老棋手有崔良玉(1922-2007)和耿芳盛,俩人都务农,均擅长当头炮布局,都是一方名手,在当地较有影响力。前者膝下2子4女,后者由于去世多年,后人不愿意提及,故未访到生卒年份,只知道与崔良玉是同时代棋手,且是对门亲家。健在棋手有曹玉亭(1961-)务农,初中文化,棋艺喜走当头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曹光明(1960-)务农,高中毕业,也擅长当头炮棋,中、残局有一定功力。王志明(1962-)务农,初中文化,当头炮为擅长套路,村中棋艺较高者。该村棋手有一共同特点,均喜走当头炮棋,属进攻型棋手。

    蔡店东去4里略偏南点即西胡家村,两村中隔河辛路。该村方位和辛店成正南正北方向,据《胡氏族谱》载:“临淄胡氏者,冀之枣强人也。”元代迁此居住,以姓氏名庄称“胡家庄”,后以渑水河为界,分为两庄,东胡家现有居民565人,西胡家420人。该村有大刀英雄胡春梅(1916-1940)烈士。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胡家庄西的公路,对这条路叫法不一,有叫“辛孤”路(到孤岛),还有叫“辛东”路到东营,如今名231省道,区委大楼向南名雪宫路,向北到高速叫中轩路,再向北叫河辛路,即河口至辛店。先介绍西胡家的棋手。胡春荣(1923-1986)多年大队会计,棋艺以仕相棋为主,兼走当头炮棋,棋艺较全面,中、残局功力较深,在胡家一带很知名的老一代棋手。他兄弟六人下有一妹,他为行六,膝下六男,行大建武(1944-),社办企业职工,通周易懂八卦,棋艺也很不错。村中棋艺较高者。陈发富,区广播站干部,棋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已去世,走访去他家时子女都没在家无法得到生卒年份。胡春奎(约1917-1998)务农,享年82岁,当头炮棋,中、残局功力深,一方名手。李祥海(约1965-)务农,擅长当头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胡春纪(1949-)务农,喜走仙人指路棋,村中棋艺较高者之一。胡志贤(1955-)务农,士角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胡春清(1932-)务农,擅长当头炮布局,已经84岁高龄,健在棋手最年长者。另有胡建春、李子久,已记不清了。东胡棋手去世的有两位:王希田(1921-2006)和崔玉文(1911-1992),均是高寿老人。前者国家干部退休,他兄弟仨,为行三,膝下有二子三女,长子德才,次子德亮。问了几位棋手也没说出他擅长何棋,只知道他是老一代棋艺水平较高者,在当地很是著名,寿享86岁,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后者务农,村中账房先生,无论红白公事,操心受累不计报酬,乡誉很好。他膝下一子一女,棋艺以当头炮为擅长道路,中、残局也不错,一方名手。健在棋手有:李方庭(约1951-)务农,与人对弈喜走当头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王金标(1950-)务农,士角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崔士学(1953-)务农,喜走士角炮棋。崔兴文(1948-)务农,擅长三步虎棋,中、残局功力较深。王立新(1966-)务农,穿宫马、仕相棋为拿手套路。以上三位健在棋手均是当地小有名气之棋手,艺尚可。

    崔、杨、李三官庄,均是因落居“官田”而得名,崔家在南,李、杨在北,略成西南东北向,李家在西,杨家在东,乍一看成一个高三角状,现在三庄已经连成一片,位在渑水河西岸,正东过辛广路是岳家庄,相距约4里地。东胡家东南去2里,即李家官庄。明初李氏从枣强县迁此,因落官家之田,故名李家官庄,现有居民275人。该村的舞龙队很是著名,春节前后村人争相参加此huó dòng,在早据说只有该村的舞龙队能舞过临淄城门。新中国成立初期,王立存曾是京城腰鼓队成员,嫁到李官后,她把此技也带了过来广为传播,后临近几村都会此技,成为美谈。小李家的棋手有崔永发(约1947-)、崔学亮(1955-)、崔乐亮(1955-)三人都务农,均擅长仕相棋,都是村中棋艺较高者。

    李家官庄东侧即杨家官庄,杨氏于明朝初期,自枣强县迁此立庄,因坐落官田而得名。另有传说,某年瘟疫流行,是由红头苍蝇所传,染上必死,一杨氏娶媳妇用油漆漆了嫁妆盒,因为油漆有味苍蝇远离,故众人免死,后村名改为杨家官庄。现有居民435人。传说庄东有一姑子庵,清朝时有一村人盖房出地脚,挖出了一尊铜佛,名“玉皇爷”,村中无处安放,便放在庵中。旱时以此佛祈雨,往往灵验。就是耗费巨大,程序繁琐。后此佛被日寇掠去。该村的子弟戏也很有名,代表作有“放下鞭子”“识字班”等,另有军乐队,《二鬼摔跤》等也很著名,二鬼摔跤类似于木偶戏,区内独有。杨家官庄的棋手以王永庆较早,水平也较高,若健在当在110岁左右,寿享80余岁去世,他是清末出生的棋手,水平甚高,李冠一生前曾多次找他下棋,切磋棋艺。健在棋手有:杨连成(1937),务农,擅长仕相棋,虽说只有高小毕业,却很有文化修养,家中屋内挂满字画,已近80,思维尚算敏捷,很是难得,一方一地著名棋手。崔希贤(1940-)务农,棋艺擅长当头炮布局,村中棋艺较高者。崔兆书(1941-)、张振华俩人均务农,都喜欢走仕相棋,都是村中棋艺较高者。张振华年轻,40多岁的年纪,棋艺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尺。

    崔家官庄位在三官庄最南边,正南距凤凰镇的王青6华里。扈王庄王志夏后裔于明初迁此立庄,因属官家之田,故名“王家官庄”。后白兔丘村崔次中于清初迁入,崔氏逐渐繁衍昌盛,成为村中旺族,故于1949年改为崔家官庄,现有居民298人。村东南2里处,有齐庄公之墓,庄西800米处有无名冢一座,东北有上文说的姑子庵,现是三个官庄的墓地,墓地东侧就是渑水河东支故道。由齐都镇故城排水口处分流向北流。在早,这条渑水东侧有条临淄通往广饶的官道,道东旁有一村庄,名“石王庄”,一年发大水,一股巨大的洪峰向崔家官庄铺天盖地的涌来,眼看村庄被毁,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穿红袍的红脸大汉,用手向洪峰挥去,水头立刻改向石王庄扑去,崔官庄得救了,石王庄却踪迹全无。事后人们以为是关爷救了全庄,于是在庄东南角盖了一座关帝庙,庙内常年香火不断,人们逢年过节都去供奉祭祀。1966年以前,崔家官庄四面有围墙,墙外有水环绕,南面左右两扇大门,东北有一大车门。东南、西南、西北各有一个大湾,村北有龟形高地,据传是风水宝地。崔家庄不大,却很有革命传统,有“小莫斯科”之称。当时180人的村庄,竟有45人参加革命,多人成长为党的干部,有9人为革命牺牲,区内独有。崔家官庄未访到老棋手,当代棋手以王立德水平最高,也最为著名。他务农,生于1946年,1960年后的初中毕业生,棋艺以当头炮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也非常有实力,布局有时喜走士角炮棋。棋友相传他能看七步棋,这虽说有点虚传,也可想见他棋艺之高。他很少参加比赛,是区内著名棋手。估计见过某种棋谱,以他是六几年的老初中生打谱无任何问题,由于谦虚,他并不详说。另外王立贞、崔天立、崔天训、崔继舜等棋艺也具一定水平。

    崔家官庄西南去3里,即**村,再西南去2里即凤凰镇的王青屯。该村位在蝇水河西支东岸。许氏于清初在此屯田,故名“**”,现有居民777人。1926年,为了防土匪,村四周筑起围墙,设寨门3座,东门上题“永和寨”,西门上题“保安门”,西北门上题“太平村”。今已无存。**多革命烈士和革命干部,抗日战争中,为保护村内所藏八路军武工队战士,竟有7人惨遭杀害。该村多崔氏居民,是从白兔丘村迁居于此,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的象棋棋手有:崔曰会(1957-)务农,棋艺以当头炮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亦好,村中棋艺较高者。崔慧图(1995-)和崔向岗,俩人都务农,均擅长当头炮棋,一方一地知名,崔向岗年轻点,30余岁的年纪,是同龄人中棋艺较高者。另有崔景清者,人民教师退休,70多岁,酷爱象棋,每每观人对弈一般不下场,估计亦有一定棋力。另有李昆升者(1942-)工人,棋艺水平不知高低。

    **西北去大半里即赵家庄子。该村位在河辛公路以东2里处,渑水河西岸,与公路以西凤凰镇的史家庄子东西相对,现有居民300人。据传这里是清康熙年间进士赵执信的庄园地而得名,后来赵执信的后人又把庄园卖与崔崇,崔氏仍依旧称未作改动。赵家庄东北方不远处即毕家庄,两村在早只隔着渑水河,如今两村已经基本相连,不以里计。毕家清初立庄,原为淄川毕道远的“田庄”,后来庄客留居,逐渐形成村落,称“毕家庄”,现有居民200人。渑水河在这拐了一个弯,从毕家村西转到村北,才继续向北流去。河水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干枯。毕家庄有一位去世老棋手,棋艺甚高,学历也不凡,大学毕业,他姓车名重照,生于1891年逝于1985年,享年95岁。大学毕业后,回家行医,年轻时教过学,施教于临淄大书法家路子润为校长的学校,一生坎坷。棋艺以仕相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极深,当地鲜有对手,在敬仲一带十分著名。他是清末出生的老一代棋手,并很为高寿,95岁是多么高不可攀的年龄。又是在过去动乱困苦的年代。车重照也是区内少有的高学历,有文化的棋手。他兄弟俩,为弟,膝下1子2女。子车秉乾(1932-)务农,棋艺亦高,一手仕相棋神出鬼没,变化多端,守中寓攻。车秉乾膝下三子二女,本人已经84岁高龄,身体仍很健康,十分难得。他的棋艺在当地很为知名,各村老一点的棋手都知道他。毕家年轻一点的有崔子华者,棋艺也甚高,50多岁的年纪,也擅长仕相棋,一方名手。

    赵家庄的象棋手最早当属崔云亭(约1880-1940),再早已经无可考证,没人知道了。他务农,享年61岁,若健在当在140岁左右。据87岁的赵青山(1929-)老先生回忆,在他八、九岁的时候,村中有一关帝庙,庙前有一石刻香炉,香炉底座上刻有棋盘,人们都是自己刻棋子,用兜提着到这个棋盘上下棋,那时没有机制棋子,都是自己雕刻,材料各异,有用木头的,有用干沟石的(此石头易刻),几乎凡下棋的都会刻,赵青山本人就会刻。他们村棋风鼎盛,以云亭为代表,他擅长仕相棋,中、残局也很有功力,水平到底多高,如今已经很难考证,反正本村和邻庄很少有胜过他的。他的人生经历已经无人能想着了,其子崔敦和,也于1989年去世,享年88岁。云亭兄弟俩,膝下一子三女,二孙一富德、一俊德,德字辈。稍晚一点的棋手有:崔敦仁(1901-1986)和崔敦化(1907-19981022),前者享年86岁,务农,膝下三子一女,从兄及弟依次为广德、文德、留德,棋艺以仕相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深。据后人描述,他有一生活习惯,每顿一壶小酒,多一点也不喝。这是在问他高寿有什么好的养生之道时他的后人说的。后者也务农,享年92岁,更厉害。他兄弟俩,为长兄,弟敦诚。敦化膝下三男四女,棋艺擅长仕相棋,也时走当头炮,棋艺全面。中、残局功力极深。据传当年他迷棋时,一次去西胡村下棋,半路割了块熟肉,用手托着到了棋友家,像久渴逢甘露一般摆棋就杀,啥也不顾,等到几盘棋弈完,那块肉还在手上托着,对肉香闻而不闻,熟肉视而不见,成为笑谈。敦仁和敦化是当时当地棋艺水平很高的棋手,声名远播,外地棋手大都知道和认识他们。健在棋手有如下几位。赵青山,姊妹六人,三兄弟三姐妹,他为行二,膝下四子,当兵8年复原回家务农,自8岁习棋,已经有七十余年的棋龄了,棋艺擅长仕相棋,中、残局功力很深,如今年高87岁,仍家设棋具,以备棋友造访聚会。他个不高,精明干练,待人诚恳热情,记得去他家时,他兴致勃勃的介绍赵家的象棋,老少棋手都在他肚子里装着,如数家珍,领着跑满庄去找去世棋手的后人。激动之余,深感老先生对象棋的酷爱,虽年近九十,腿脚十分利落,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余暗地里给他找个“拜交”的,——皇城镇崖傅庄“小八路”王东村,无论长相、经历、性格、健康状况都很酷似,还比赵春山大四岁哩!擅长仕相棋,村中棋艺较高者。赵继昌(1948-)务农,擅当头炮棋兼走仕相棋,赵玉昌(1978-)务农与人对弈喜走士象棋,担子炮也是他常走套路,棋艺尚可。赵金昌(1966-)务农,擅长仕相棋,屏风马局也很拿手。以上三位棋手在当地均小有名气,棋艺相对来说较高一些。

    赵家庄的棋手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均擅长仕相棋,临近村庄擅长仕相棋的也比别处多。老一代和近代棋手棋艺水平也较高,是有传承的,可称象棋之乡。

    赵家庄的老一代棋手,都能自己刻棋子,这在区内是不多见的。雕刻一般有九种手法,分为旋、刻、插、划、转、画、削、抠、镂空,印章一般刻成凸形的阳文,也称朱文,石碑和棋子一般刻成凹形的阴文,也称白文。刻棋子所用木质,以檀木、黄杨、红木、黄花梨木最为名贵,帝王之家也有用虎尾骨刻棋子的。农村可就没那条件了,当地木头以枣木、槐木、榆木质地密而结实,但都有裂纹走形的毛病,杨木、柳木、梧桐木等易刻,却不耐用,只有楸木最好,结实而不易变形和开裂。不知赵家庄从前这些老棋手都用啥木头刻棋子,手法又能会几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临淄百年象棋史略》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第十二回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随机系统嗨异界 连载中图标 随机系统嗨异界
  • 超级火爆天王 连载中图标 超级火爆天王
  • 九州方家志 连载中图标 九州方家志
  • 迷城盛宴 连载中图标 迷城盛宴
  • 在无聊的古代,我该做些什么 连载中图标 在无聊的古代,我该做些什么
  • 莫莱希尔:北辰 连载中图标 莫莱希尔:北辰
  • 我的神灵分身 连载中图标 我的神灵分身
  • 限时婚约:总裁请靠边 连载中图标 限时婚约:总裁请靠边
  • 小姐姐,快到我怀里来 连载中图标 小姐姐,快到我怀里来
  • 木谨落秋沫 连载中图标 木谨落秋沫
  • 重生之富在深山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富在深山
  • 异界之位面大穿越 连载中图标 异界之位面大穿越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