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 第十一回

《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第十一回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四县四方四四十六齐帮衬

    六天六人六六大顺勇夺冠

    话说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改元朝的益都路为青州府,辖三州一十六县:潍州、胶州、莒州、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后将潍州、胶州、高密、宜昌、即墨规划莱州府管辖,仍领一州十三县。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宜风化,平狱讼,均赋役。同知辅之,通判则负责粮运农田水利之事,分工尚算明确,管理也挺周到。至清初,青州府除辖上述13县以外,又加安东卫和沂州。雍正年间设立沂州府,划出沂水、日照、蒙阴和安东卫归沂州府管辖,同时析出益都县的颜神镇和孝妇、怀德两乡成立博山县,这样青州仍辖11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存县道,设胶东道,益都县隶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改省。以上是青州归属的历史演变。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机构撤离,中国**建立清河行政区,临淄县便归清河专区管辖。1938年10月建立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边县,原临淄西部村庄划归该县。1939年10月建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原临淄二区及三区(全县分五区)淄河以东的各村庄划归该县,同时将广饶的三区归临淄县管辖。1940年4月益、寿、临、广四边县撤销,临淄二区、三区仍归临淄县。1942年益、寿、临、广四边县第二次建立,1945年8月益、寿、临、广四边县再度撤销。有句俗语道:“说四边,道四边,益、寿、临、广紧相连。”何以介绍以上内容,因有一次象棋盛会与这有关,再说这些内容,一般人不屑去注意他,较少知道。关于这个益都路,是元朝初期,定十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隘者,虽不及十万户,也列为上路。上路为政者,一般为正三品,下路为政者,一般为从三品,略矮一级。元朝我国版图最大,广至2000余万平方公里,地域之阔,历史之最,可是层层机构分明而又清楚,管理繁杂而又不乱,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路就是其中一级政府,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级。

    临淄敬仲镇的呈羔村,有一位象棋名手,姓张名士慎,他生于1910年,病逝于1959年2月5日,年仅50岁。张士慎向上两代单传,至他这一辈也是单传,只有一妹,他膝下三子二女,三子从兄及弟依次是:忠铃、忠光、忠一。长子忠铃的铃字带金字旁,据说他生前父母曾梦见一黄铃铛,后来给他起名梦铃,大名也带铃字。忠铃膝下四子:敦继,敦经、敦顯(显)、敦绶,忠光无后,忠一膝下一子名敦绍,后一字全带丝旁,再下一辈即本字辈,敦经子本金,敦显子本铸,敦绶膝下二子长子本锋,次子本铂,全带金字旁。据村中年纪大的描述,张士慎个不高,圆脸膛,长的儒雅娴静,潇洒利落,是一教书先生,有空就背一大荷包烟,上面系一旱烟袋出外下棋。因近处鲜有对手,往往跑老远寻人下棋,比如去齐都镇的葛家村等,白兔丘集就算近的了。他下棋十分投入,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中午不吃饭以烟当饭是常事。棋艺擅长当头炮布局,进攻犀利,变化多端,灵活机动,不拘一格,变招特快,尤精中、残局,功力极深。本身有文化,到底见过何种棋谱现已很难知晓,以其棋艺水平判断,定是见过某种棋谱无疑。他代表了当时临淄棋界的最高水平。他参加的象棋比赛大多在民国,进过几次录取名次,详情不知。本县和青州举行了几届,或几年举行一届,均不清楚,确凿知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在青州府的四县第一。据其孙敦经回忆说:他的一个姑想着,获冠军那年张士慎26岁。另有一人则想着是24岁,农村俗大多以虚岁计算,这样算来就是1933年或是1935年。前面已作介绍,那时没有四县组织,只能是就近县份组织的,四方豪杰齐聚青州。其实33年、35年这已经不是很重要,这两年都有可能,“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37年后兵荒马乱战争年代是不大可能组织象棋比赛的。这四县四方有了,四四十六齐帮衬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次比赛以三战两胜决胜负,经过几天的激烈角逐,只选出了张士慎和青州的一位高手,俩人对局争夺冠军,当时围有多人参观。据说那时棋赛规程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可围观,甚至还可点步帮棋,当然了大型正规比赛民国时早已有了规程,只不过下边小比赛没有那么严格就是了。当时到底多少人在场,现已无法知道,16是一个估计数字,无它,取题目对应之意。观者分两派,临淄去的和青州当地的,各代表对弈双方。决战第一局,张士慎以微弱优势险胜对方,第二局经过激烈搏杀,由于水平很是接近,杀成平局。又摆第三局,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对方观阵的就有点急,开始有帮棋的,因只能取胜才有加赛的可能,战和就等于输了。经二十几个回合的对抗,盘面上已经进入中、残局,双方大子还都全,真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难分高下。临淄跟着去的人,因是客队,起初都也没怎么开口,任凭对方七嘴八舌的议论棋局,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人不紧不慢的说:“这棋兑了车倒是个和棋”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张士慎瞅了个机会马上与对方兑了车,俩人都无取胜之可能,被逼成和棋,张士慎夺冠。棋艺水平高者,帮棋不用点出具体走法,只要稍微一点,对方就能明白,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者哼一声,都能成为点棋的前奏和xìn hào,对方便知有lòu dòng或有棋。凡对弈者都知道,要想和棋,只有多兑子,子力兑光,任你神仙也无治。两子不和三子一样,三子不和四子一样,比如都余车马炮士象全,假若一方三子占位好,便可组成各种杀势,可是一旦兑去车,只余马炮,取胜便极难。只有马后炮、卧槽不出门,或是单鞭劈才能胜,可是对方也有马炮士象全,要走成上述胜局几乎不可能。别章也提到过,临淄举行的比赛都是在舒孝先任县长时组织的,在青州的几次到底是guān fāng组织还是民间自己组织就不太清楚了,肯定不是一次。张士慎夺冠,据说去了六人,崔松芳也去了,排名第三,另一次崔松芳也去过,却是七人,并照了相片,名次也不一样,棋友有见过那张zhào piàn的。张士慎夺冠后,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往年都是一个满族棋手获得冠军,这年不知是由于年迈还是身体不适,没有参加比赛,冠军一旦决出,早有棋迷跑去给他报信道:“几老爷哎,坏了事了,咱那冠军让临淄一个青年夺了去了,您老快去看看吧!”于是乎,这位老棋手被几位棋迷搀扶着到了现场,交谈了几句,他便想试试张士慎的棋艺,俩人战了几盘,勉强打成平局,约好晚上再战,众人回到住处一商量,事情不妙,晚上再战,是输也不好赢也不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众人连夜打点行李落荒而逃。

    张士慎夺冠后,奖给他了一副精致棋子,关于棋子的材质,说法不一,有说是黄杨木的,有说是檀木的,为此查了些资料,简单介绍一番。檀,梵语是布施的意思,檀木质密而坚硬,香气芬芳,绚丽多彩,百毒不侵,能辟邪,提神醒脑,有益身体健康,故称万古不朽之圣檀,世上仅存沉檀、绿檀、紫檀、黑檀、红檀等,尤以绿潭、紫檀最为名贵。无黄檀,与檀木相仿的檀香木,有黄、白之分,木质不如檀木。张士慎之孙敦绍,开车拿着这副不寻常的棋子,来辛店火车站广场拍了照,三十二枚棋子一个不缺,就是饱经沧桑,油漆脱落,看不大清楚了,更不识啥木的。对敦绍的热心,我感动了好几天,虽说几十公里路,对于轿车来说,算不上里数,但毕竟得麻烦一下吧。关于这副棋子的失而复得,动人故事,棋友已有稿件描述,这里不再重复。据敦经回忆,他听老人们说,rì běn鬼子在他村建有炮楼,常年驻有部队,有一rì běn兵,也许是三本鬼子,平时把这副棋子看在眼里拾在心上,临撤退,他便把棋子拿走了,幸亏发现及时,撵出庄去又要了回来。张士慎自从得了这副棋子之后,十分珍惜,每每外出下棋总是用一布兜拎着,人到哪棋子到哪,那个年代一副机制棋子何等了得,比现在的电脑、宝马都金贵。那时的农村象棋爱好者,大多自己用木头或是干沟石刻棋子,比如该镇赵家庄子一带,下棋的几乎人人会刻。张士慎的棋艺到底高到何种程度,因与他对弈过的人大多过世,已很难了解,这里据朋友传说举一例子。

    话说张士慎痴迷象棋一生,棋艺高超,声名远播,便常有高手向他挑战,找shàng mén了无论何种情况都得应战,这个故事是他晚年下棋的故事。由于下棋,饥一顿饱一顿,后期他得了痨疾,就是气管炎,已经躺在炕上了,一天北乡里有一象棋名手打听着门去了他家,意在切磋盘棋,实际是shàng mén挑战。张慌忙让孩子们给他泡上茶,弹抹椅桌,让到上座,由于久卧病榻,无法对弈,便让摆上棋具,由他口述,孩子给他走棋,与那人对弈,结果连败那人三盘,随罢棋不战,那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成为好友。这个北乡是人们对广饶、博兴、寿光一带的统称,非指一地一村。

    据张敦经回忆,他小时候听说,他爷爷获冠军那年,临淄共去了六人,在益都一个开饭店的老乡家里,住了六天,得到了盛情款待,却分文没取,这位老乡就是呈羔邻庄张王庄人。为这一义举,我还特地跑了两趟张王庄。该村位在呈羔东北约2里处,辛广公路东侧,距东北郝家2里,西北二张家庄1里,再向北和东都是广饶地了。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046)张王庄(在朱台镇)张氏分支东迁到此立庄,沿用旧村名“张王庄”,又称“东张王庄”,现有居民655人。此村人称铁匠村,过去几乎家家都有打铁的,所打农具既好使又耐用,名闻遐迩。据传,当年许世友部队上用的枪锥就是该村铁匠给打的,令敌闻风丧胆,头疼不已。张王庄象棋棋手以徐保左(1919-2000)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并且高寿,寿享八十有二岁,他务农一生,弈棋一生,棋艺以仕相棋为主,过宫炮、当头炮也时常走,艺较全面,他是敬仲一带较著名的老一代棋手。当代棋手有户本功(1951-)、徐相成(1966-),俩人都务农,前者擅长仕相棋,曾获村中象棋赛第二名,村中棋艺较高者,后者擅长士角炮棋,曾获得镇象棋赛冠军,是该镇棋艺水平较高者。关于这个士角炮别章也有提到过,有些地方把过宫炮叫做士角炮,也叫过五炮、单边炮,还有的地方名偏重炮,叫法略有差异。张王庄老书记徐学读(约1936-)很热爱象棋,任职期间组织了多次村中象棋赛,对象棋运动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功非小。

    第一次去张王庄,大约是在2014年吧,顺开饭店这一线索打听,很快便问出了结果,张王庄徐学诗(1911-1972)解放前在青州开过饭店,他已经于多年前去世,其子名永兴(1945-)。这天开车直奔张王而去,庄不大,紧靠辛广公路,进村没怎么费劲便问到了门,进门一问正好在家,并有六、七位客人,像是一个亲友聚会的样子。永兴人很热情,慌忙让进屋里,又是倒水,又是让座,说明事情原委,不错,其父学诗确实在青州开过饭店,不过那是1948年。余略一算计,48年和35年年头不对,便说不是,三言两语说明事情,即便告辞出来,众人还都送出大门。骑车跑出老远,才觉得事情不对,事办的有点仓促,大为不妥,即便时间不对,也不能当着那么些亲友的面说不对,改天说行不。急性子到老也是急性子,光办后悔事,办个事,待趟里和枪攮着腚一般,毛头毛脑。明知亲友聚会,也不问问啥事,该花就得花两个,碰上就是缘分,况且和他们几人交谈,知都是些有修养之人,和他们坐坐,也许会学到不少东西,圣人云“三思而后行”,已近古稀都学不来,看来这辈子是学不会了,愧疚之情伴随了一路。头一趟去未有结果,心有不甘,转过年来,又去了一趟,才知道了个大概,原来徐学诗的父辈,早就有人在青州,学诗父亲宝吉,亲叔伯六人,他为行大,膝下二子学诗、学书,行三保民,膝下二子学勤、学俭,行六保昌一直在青州行医,他就是著名中医大夫徐保昌,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惜冤逝于文革。他最擅长妇科病,无论怎么不孕不育,三付药下去,保证子女会接踵而至,比求仙拜菩萨灵验多了,无近道远,人多求之。张王庄别再没打听到有在青州的,估计是错传成开饭店的了。

    六天六人的吃、喝、睡,悉心的照顾,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那可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啊,物资的匮乏,粮食的奇缺,无一不是揪心烂肺的事情。这一义举,就是对象棋运动的莫大贡献,和无限的关爱。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临淄的象棋运动才有了众多的名手和蓬勃的发展。四县冠军非同小可,震动了山东,誉满了棋界,人们一说,就是临淄人得的,那是何等的荣耀。正是有了稳固的后防,才有了前方的巨大胜利。六天六人,六六大顺又是多么吉祥的数字啊。下面介绍一下呈羔其他的棋手。

    呈羔位在临淄城正北24华里处,辛广公路西侧,北略偏东2里,即二张王庄,再北去1里和正西均为广饶地。该村周代立村,分东西两个大队,东呈羔现有居民795人,西呈羔现有居民995人。据传此地是齐国的牧羊场,繁殖羔羊专供君王使用,故名“呈羔”,至今尚有羊栏地、饮羊场、草道子等称谓。该村最著名人物为张中立(1867-1958),他是中国同盟会会员,积极投身革命。其子张敦讷(1895-1979)是著名教育家,庄学家。东呈羔棋手稍晚一些的有张敦福(1933-2013)、张敦河(1933-2010),俩人均务农,高寿,一人寿享81岁,一人寿享78岁,前者膝下一子三女,擅长当头炮布局,中、残局也很有功力。后者膝下三子一女三孙,棋艺和敦福差不多,也擅长当头炮布局。俩人是继张士慎之后又一代象棋名手,棋艺甚高,一方名手。有意思的是敦河三子三孙,其兄敦础则是二子二孙二孙女,真是人丁兴旺。东呈羔当代棋手以张敦岭(1950-)、韩祥平(1969-)棋艺较高,前者务农,擅长当头炮布局,村中棋艺较高者。后者也是务农,高中毕业,棋艺擅长当头炮出横车布局,该镇棋艺较高者。另外呈东还有张本超,棋艺也甚高,与敦河、敦福同时代棋手,艺不在二人之下。当代棋手西呈羔有张同岭,30余岁的年纪,棋艺甚高。西呈羔还有张本建,字雨亭,生于1893年逝于1951年元月24日,它是目前所知呈羔唯一一位陪同张士慎去青州比赛的人,他有文化,下棋不下棋,棋艺之高低一无所知,虽去他家找着了他的后人张云富,由于那时他太小,想不着什么,他父亲去世时他才十几岁,如今也已80岁高龄了。张本浅,西呈羔人,兄弟俩,弟本招,均因成分高而未娶,本浅棋艺和敦福、敦河差不多,可能还略高些。按年龄推算,也比二人还要稍早些。据村人说:本浅父张敦晋,兄弟四人,其父为行大,私塾功底深厚。书法十分了得,一手毛笔字写得又快又漂亮,人又很聪慧,与抗日名将李人凤熟识,李人凤曾经两度请他出山,参加抗日,终因家室拖累,未能成行。他三弟在东北讨生活,棋艺也十分高超,每每来家探亲,便和村中的棋手对弈,其子年方八岁,在旁观战,便能帮棋点步,他父亲还得听他的,按他点的招走,往往取胜和占便宜。后来此子成了象棋名手,打遍半个东北无敌手,到沈阳山海关等地参加比赛,名嗓一时,可惜如今已经很难打听到这位棋手的下棋特点和姓名、年龄。

    以上故事是2015年春节,偶然机会在医院陪老母亲住院,正和西呈羔的一位患者同住一室,闲聊而得,这人姓张名允斌(1937-),与他同在医院过的年。此人很谦虚,不善言辞,也懂棋,因他不愿意说自己,难知艺之高下,以他对呈羔几位棋手的了解,不像一般爱好者。其子兆华,至孝,床前床后接屎端尿,甚是勤快,实在难得。据兆华说:其父文化程度并不太高,可是知道很多东西,也教了他一些为人的道理。由于治病期间,不宜长谈,终未了解更多东西。时至暮年还又交了一位至朋好友心中甚是畅快,把一冬伺候老母亲的劳累一扫而光。母亲年高95岁,右股骨头折断,幸亏如今医院医术高明,给做了人工关节置换术,非常成功,因吃防血栓药,又至肠胃大出血,险丧性命。这是二番住院,得遇良友,也算得到了补偿,幸甚。话说呈羔村这几位去世的老棋手,棋艺均很高,吸引了众多名手去造访,从本区到邻县,断不了有人去该村切磋棋艺,皇城曹村名手李冠一,生前便去得很勤,往往一下好几天,晚上就住在棋友家,据传那时土炕上的席都铺不到边,条件之艰苦,无法想象,尽管这样,也阻挡不了棋迷们下棋的热情。下面介绍一下寿济路以北,属于敬仲镇各村的棋手,扈王庄和朱家庄除外,介绍白兔丘时一块介绍。共计20村,已介绍呈羔和张王,尚余十八村。

    呈羔略偏东北去2里,即二张家庄。该村位在辛广公路西侧,北、西两面接广饶地,现有居民341人,明朝中叶立村。据张氏族谱载:张氏祖于明洪武年间由枣强县迁居临淄城西北张王庄(朱台镇)后生二子迁城北张王庄(敬仲镇),明中叶分支北迁,另立新村名“二张家庄”。该村棋手以老书记张俊宇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一方名手,棋赛组织者,他生于1933年,如今已经80有余矣,仍断不了下棋,身体康健。村中正职30余年,方才退休,政绩颇著。他多姊妹多子女,兄弟四人二姐妹,他为行三,膝下三男五女均孝。2015年秋骑车去拜访他,意在给他照张相片,结果去的不巧,大门紧锁,无缘得见,只好怏怏而回。张树林(1957-)务农,棋艺擅长担子炮布局,就是上中相,使二炮成担子之势,属于仕相局类,内中变化颇多,但凡走担子炮者,多擅长运马,威力不可小视。张红军(1971-)务农,与人对弈习惯走当头炮棋。袁方杰(1965717-)务农,大车司机,当头炮为擅长套路。以上三位棋手在当地比较著名。另有常有年、张守法棋艺也很是不错,俩人均务农60余岁的年龄,村中棋艺较高者。

    二张家庄东北向去2里,即郝家庄。该庄南距白兔丘6里,位在辛广公路东侧,北、东两面与广饶地相接,东距淄河约3华里。地图上看,这一块三五个庄向广饶地突出,离辛店约40余里,略成西南东北向。郝家现有居民402人,元朝立庄。1926年该村修建善宝寨一处,位在庄北,占地约3000平方米,正门朝南,四角建有岗楼,并架有台枪。据传盛时抬枪有30余杆,人有200余口。同时村中兴起一种“好字道”,信奉者络绎不绝。修寨、信道不知何人发明。郝家未访到老一代棋手,当代棋手有赵永林(1964-)和赵允贵(1982-),前者务农,后者大专毕业,在企业上班,俩人均喜走当头炮布局,村中棋艺较高者。成光和务农(约1934-),商本芝也务农,俩人均善仕相棋,商本芝60余岁的年纪,二人一方一地著名棋手。

    郝家西南2里处,即张王村,前面已有叙述。张王庄西南里半处,即小东王庄,三庄西南东北向在一条线上,均在辛广公路东侧,公路从小东王村西也偏向东北而去。小东王村原名“小王家庄”元朝立庄,后因为在辛广公路东侧而改称“小东王”,现有居民440人。村东200米处,有一古墓占地60余亩,俗称“石人坡”,据传是晋代蔡总兵之墓地,以石刻多而得名,如石龟、石羊、石牛、石人、石马、石碑等,均雕刻精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上世纪中叶,村民为保护这些石刻,均深埋地下。清道光年间,围村筑了城墙,高五丈,底宽三丈,外有壕沟,四角有烽火台,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有四个大门。城墙有垛口,防身墙。农村这样规模的城墙实不多见。小东王棋手以许泮水(1910-1987)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他务农,棋艺以仙人指路棋为擅长套路,变化繁多,招法犀利,一般人难窥其全貌,他是当时敬仲镇很著名的老一代棋手,并且高寿,78岁而逝。张本溪(1947-)务农,棋艺擅长小列手炮,单鞭炮等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单鞭炮即过宫炮,叫法不同。张允庆(1962-)初中毕业,擅长巡河炮棋,与人对弈巡河炮忽东忽西,飘忽不定,让对手防不胜防,曾在村中棋赛获过亚军,镇中棋艺较高者。许桂杰(约1953-)务农,擅长当头炮棋,镇级棋手。另外冯涛棋艺亦很不错,小东王村每年都组织村中棋赛,一般在九月九举行,有时几个村联合组织,小东王村头有一棋摊,常年供棋迷享用,聚会。以小东王庄为中心,这一带象棋huó dòng搞得较好,这与以张本国为首大队村委大力支持有关。

    小东王庄偏东南去3里,即蔡王庄,该村东接广饶地,东距淄河约3里地,距略偏西南的朱家庄4里。现有居民331人。据传,元代蔡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大路沟西侧立庄,初名“王庄”,后改为“蔡王庄”。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蔡曰津,名奉勋,蔡王庄人,幼学儒业,长习史事,时方用兵江南,大帅选杰士自卫,曰津与焉。宋平,赐爵镇抚,衣锦还乡。”赐有丰厚田产,病故后葬于村西北1000米处,因赐有总兵爵位,当时称为“御葬”。这就是上文说的“石人坡”。大路沟是过去专供官员走的交通道,沟起保护作用,互通县城和府地。这里的大路沟在村东600米处,淄河西岸。蔡王庄未访到老棋手,当代棋手有蔡允祥(1959-),他务农,初中文化,棋艺擅长运马,中、残局颇有功力,运起马来,闪展腾挪进退自如很见功力。他曾获得过一届区赛亚军,有说是季军的,无论是亚军还是季军,作为区赛均不易得,毕竟高手云集。据棋友说,他在白兔丘集上常遭些高手围攻,他全无惧色,力战众人毫不胆怯。他是区内较知名的棋手,在当地也很有声誉。另外蔡锡良、高建刚、张玉宾、徐保安、高太岳、陈学勤等棋艺也具一定水平。内中以徐保安棋艺水平较高。

    蔡王庄略偏西南去2里,即刘王庄,该村位在辛广公路东侧,西北距小东王庄2里。刘王始建于明初,现有居民568人,据传庄原名“龙王庄”,因村四周地形高低起伏,酷似四龙环抱而得名。日久年深,历经变迁,村东、西两面现丁字形深沟,龙形无存。村内大姓刘氏便把村名改为“刘王庄”。清中晚期,村民在村东南方筑起一城堡,以备乱世藏身。筑城时又在北墙的北侧挖一大湾,方圆百米有余,深达3米。村东北又建一庙,名神庙,避祸祈福,求神灵保佑之地。如今城堡、神庙踪迹全无,大湾尚存。该村未访到老棋手,村长李荣章(1966-)擅长当头炮棋,有一定棋艺水平,在村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另外刘慎来、李荣杰、宗树林、赵建功、刘延忠、李荣春、赵方明、李荣升、李荣安、杨修信、刘进步、焦文明、王刚、刘正文、赵长明等人,棋艺均具一定水平。内中以徐保安水平较高。

    刘王庄西去2里略偏南点,即双庙村,该村东临辛广公路,距西北呈羔村2里,南距镇政府驻地约4里许,现有居民507人。徐氏元代立村,因位在呈羔村南而初名“南呈羔”。明正德年间,在村北街相对建立两庙,一名“观音堂”,一名“泰山奶奶行宫”,遂改名“双庙村”。村西有商代文化遗址,1984年进行挖掘,大约东西长80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为25米左右,大体分为6层,出土器物有龙山文化遗物,多为商代器物。双庙村的棋手,以张允新(1946-),棋艺水平最高,他擅长“三步虎”“过宫炮”“仙人指路”等棋路,尤对“三步虎”棋最为精熟,大车出动迅速,边炮甚有威力,往往中局发炮去边卒,或砸顶炮或沉底,布局正规,中、残局细致,该镇著名棋手。允新曾在村中负责正职17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乡誉很好,乡里之间,德高望重之人物。退休后,继续在某公司发着余热,有空与棋友切磋几盘棋为乐。另外张本雷、张兆颜、张兆新、徐光华、张允顺等棋艺也很不错,均具一定水平。

    双庙略偏西南去2里,即陈家庄,以上二庄和刘王庄、蔡王庄,略偏东北西南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距离也相等,均为2里。陈家庄,陈氏明初立庄,以姓名庄,因与凤凰镇陈家庄重名,故又名“北陈家庄”。据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陈家祠堂碑载:“明初,山东有红蝇之难,始祖陈中礼由河南颍顺迁此。”一直以陈家庄为名,繁衍生息至今。陈家庄原有逢五排十集日,日伪时被迫解散。该庄以陈洪文(约1946-1980)和许进年(1951-2014)棋艺较高,前者务农,擅长当头炮布局。后者擅长仕相棋,膝下一子一女,务农。年龄大一点的有陈昌武(1934-),也是务农,当头炮棋是喜走套路,膝下有二儿二女,虽说已至耄耄之年,仍断不了下棋,一方一地著名棋手。2015年秋去他庄,意在给他照张相片,顺便了解一下邻村的老一代棋手,问着门到家一问,正好他已卧病在床,子女已经倒班伺候,不便相见,只好怏怏而回,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不几天前还听说很壮实。陈学新(1945-)、许奉新(1952-),二人都务农,前者擅长仕相棋,村中棋艺较高者,后者习惯走当头炮棋,镇知名棋手。许立年(1962-)务农,在苇河经营小生意,酷爱象棋,常年在门头房前设棋摊,供棋友享用,本人棋艺也有一定水平,一手“五七炮”棋,走的象模象样,很有威力。另外陈长明、许永常、许奎文、陈长启、许奉莹等人棋艺也具一定水平,每年村中均组织一次象棋比赛。

    陈家庄西北去1里,即冯家庄,该村西南连着河沟,不以里计,距东北呈羔2里,西北去2里即广饶地。明初,冯氏祖自枣强县迁徙此地定居,以姓名村,现有居民581人。冯家棋手以孟凡祥(约1936-2013)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他务农,与人对弈擅长屏风马、士角炮棋,行棋细腻,中、残局功力较深,是该镇较为著名的老一代棋手。张方德(1943),供销社退休职工,棋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基本功扎实,是该镇棋艺水平较高者。艾振城(1959-)务农,擅长仕相棋,“起马局”、“仙人指路”是他喜走套路,一方名手。河沟明末立庄,张氏族谱载:张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临淄城北的乌雅堂村。至明代末年,因遭兵燹(xian),迁移至村北,另立新居。因地势低洼,池塘、水沟到处都是,故名“河沟村”。现有居民680人。多为张姓。张春晓(1964-),区水利局机井队队长,区内著名棋手,擅长当头炮棋,中、残局功力极深,行棋稳重,审棋细腻,弈德弈风颇佳,曾获得过水利系统象棋比赛冠军。各种大小比赛或前或后多次进录取名次。目前区内棋艺水平较高者之一。2016年10月当选为区象协副主席。张友德(约1943-)务农,棋艺擅长士象棋,一方名手。许建中(1962-)务农,初中文化,棋艺喜走当头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另外高年增张维林棋艺也很不错。河沟略偏西北去里许,即东姬王。该村北去半里为广饶地,周代立村,村西北约700米处,有一墓冢,传说是周文王后裔姬荧之墓,守墓人为纪念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定村名“姬王”村,姜姓居民为多,元末明初移民时,许氏兄弟二人由江西迁居此村,后分东、西两个村。东姬王现有居民1451人,西姬王现有居民1340人。过去姬王爆仗很著名。逢年集市上卖爆仗的一般会说:“姬王货啊,又点上了!”一边放一边招揽生意,以姬王货为荣。东姬王棋手以许纯孝(约1938-2012)较早,他务农一生,兄弟四人,他为长兄,终生未娶。棋艺以当头炮盘头马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极深,是该镇很著名的老一代棋手。许广明(1949-)擅长士角炮棋,艺尚可,村中棋艺较高者。徐广亮(1963-)东营建安公司职工,棋艺擅长当头炮盘头马布局,中、残局亦好,是基层棋艺较高者,曾在东营市组织的大赛中力克众多高手荣获第七名,在本区中轩集团组织的象棋大赛中获得冠军。另外许广元、许纯连、许学刚棋艺亦不错。西姬王棋手有以下几位:许洪涛(1982-),朱台原造纸厂职工,擅长士角炮棋,2009年在本厂组织的象棋邀请赛中获得冠军,该镇棋艺较高者。高玉堂(约1965-),务农,村中象棋赛组织者,擅长当头炮盘头马棋,村中棋艺较高者。许学俭去世时70多岁,若健在当在80有余,务农,村中棋艺较高者。许方祥,60岁左右的年纪,人民教师,棋艺亦很不错。另外许兴芳、许谓良、许淄滨、许文祥、许宝祥、许玉义等棋艺也具一定水平。

    西姬王西北方向半里处有一小庄,名“小田家庄”,属于李东大队,距离西北李家1华里。李家北邻广饶地,李氏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徙至此立庄,以姓名庄,称“李家庄”。早在1958年一划为三,李西、李南、李东。李西现有居民1008人,李东现有居民976人,李南现有居民423人。李西庄南100米处有齐国时期太医黄苟墓,坐落于渑水河旁。村内有李氏家庙,有梁无檀,青砖砌顶。李家庄东北200米处传说是古代大运河,平地下就有沙层,厚达3-5米。李家庄的舞龙和京剧很是著名,远近皆知。李西村侯庆令(1930)务农,兄弟俩,他为长兄,膝下有四子两女,棋艺以仕相棋为擅长套路,他是敬仲一带很著名的老一代棋手,棋艺水平很高。2015年秋去他庄,想给他拍张相片,听棋友说,已经在秋前去世,成为憾事。李觉忠李西人生于1969年初中文化,务农,擅长当头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李敦喜(1968-),务农,初中文化,擅长仕相棋,镇中棋艺较高者。李乐吉(1968-)、李东人,务农,初中文化,棋艺擅长当头炮棋,片中棋艺较高者。李保宾(1969-)、李南人,务农,擅长当头炮棋,残局功力较深,村中棋艺较高者。李延祜、李东人联合厂退休,赶集摆棋事,精多种残局。李登俊、李南人、李安乐、李东人棋艺也较高,详情不明。

    以上介绍的九个村庄,在一弧形线上,远者相距2里,近者半里,中者1里,就像一颗射出的子弹划出一弧形,从西北的李家庄开始,经小田家庄、西姬王、东姬王、河沟、陈家庄到达顶点,再落向双庙、刘王庄、蔡王庄止、渑水河则从陈家庄西南一直到李家庄,都是从庄西南流过,进入广饶地,再流向博兴地。

    北石桥位在寿济路北侧,辛孤路以东,东距白兔丘8里,北距西姬王4里。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刘氏立庄,初名“刘家磨”,因渑水河上有一石桥而改名“芙蓉桥”后因南边有东、西石桥,故名“北石桥”。在早渑水河从村中穿过而北去,如今芙蓉桥保存完好,十分难得。该村现有居民920人。未访到老棋手,当代棋手以熊本义(1952-)和崔元国(1969-)棋艺较高。前者务农,高小毕业,以仕相棋为擅长套路,屏风马、仙人指路走得多一些,与人对弈行棋稳重,是北石一带知名棋手。后者也务农,初中文化,棋艺先手一般当头炮棋,后手一般用屏风马应对当头炮。中、残局尚可,镇中棋艺较高者。崔兰平(约1965-)务农,初中毕业,村中棋艺较高者。

    北石桥西去5里,即毛家屯庄。据传此村为明代军户毛氏始居于此,名“毛家屯”。后毛氏随军远征未归,但村名仍存。现有居民1002人。该村有一位百岁老人,离休干部朱文斌(1917-),他兄弟俩,上有一哥,膝下有二子。他是目前所知区内年龄最大的棋手,生活尚能自理,实在了不起。弈棋很细,稳重,中、残局功力很深。其孙凤吉(1962-),人民教师,擅一手“过宫炮”棋,变化多端,招法奇特,很有特色。常代表镇参加比赛,战绩尚可,镇中棋赛常进录取名次,该镇著名棋手。连亮46岁左右的年纪,与人对弈稳重老成,喜跳边马,棋艺很是不错,他务农。另外连法光、朱锦艺棋艺亦不错,均具一定棋力。

    毛家略偏西北1里处,即辛路村。该村位在原康浪河东岸,南距寿济路1里许。据传明崇祯年间,大夫店路氏设庄园于此,初名“路家庄”后改称“辛路庄”。清同治三年(1864)崔氏碑载:祖讳家邹,顺治二年(1645)由王家官庄迁居路家庄。村内现有一棵200多年的流苏树,很是著名。流苏又称“四月雪”,农历四月初开花,花白似雪而得名,俗称“白桧子树”。据传是清代名医崔芳田所植,树是人家当礼物送给他的。辛路棋手以崔心源(1938-19911025)较早,他务农,膝下有二子一女,棋艺先手顶炮,后手屏风马棋,一方名手。崔传保(1957-)擅长当头炮棋,中、残局亦有功力,村中棋艺较高者,另外崔志礼(约1955-)、崔建胜(1957-)棋艺也具一定水平。

    辛路西北去2里,即刘家庄,该村南距寿济路约3里,西去2里,即朱台麻王庄。刘家明代立庄,原名“好汉城”,现有居民330人。据刘氏墓碑载:始祖刘子焉,邹平县刘家庄人,自明初迁居乐安(今广饶县小张庄),十二世祖徙居临淄好汉城。因村名不雅,于1930年改名“刘家庄”。这里有句谚语“苇子河赛铜关,插翅难飞大夫店。”刘乐宾(1965-)务农,与人对弈,一般喜走仕相棋。棋艺在当地算高的了。近几年在村长刘志钦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文体huó dòng也搞得很好,临时未联系到棋手。刘家庄在康浪河西岸,正南去1里,即谢家屯。过去康浪河从村东流过。谢氏于明末从临淄城迁此立庄,名“谢家官庄”,亦名“谢家庄”又名“保安官庄”。清光绪十九年(1893),修关帝庙,碑刻:“临淄城北保安官庄,距城二十七里”。赵有亮(1964-)务农,大车司机,镇中较著名棋手。至此敬仲镇寿济路以北各村庄棋手介绍完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临淄百年象棋史略》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第十一回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随机系统嗨异界 连载中图标 随机系统嗨异界
  • 超级火爆天王 连载中图标 超级火爆天王
  • 九州方家志 连载中图标 九州方家志
  • 迷城盛宴 连载中图标 迷城盛宴
  • 在无聊的古代,我该做些什么 连载中图标 在无聊的古代,我该做些什么
  • 莫莱希尔:北辰 连载中图标 莫莱希尔:北辰
  • 行厄之年 连载中图标 行厄之年
  • 龙魂至尊. 连载中图标 龙魂至尊.
  • 名门星妻 连载中图标 名门星妻
  • 英雄联盟之逆转人生 连载中图标 英雄联盟之逆转人生
  • 道断修罗 连载中图标 道断修罗
  • 傲笑江湖 连载中图标 傲笑江湖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