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森雨空漠海 > 第八章:思考(二)

《森雨空漠海》 第八章:思考(二)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还有什么比无知更堕落,更停滞?但,无知却是人类世界唯一且永恒的创造者。它无比强大,故也充满邪恶!

    最了解的只能是最爱的。

    哪怕你多爱一个人,也无法因此停止去爱你自己。

    未来就是对过去的探索所得,人生就是无时无刻的自省。那里不存在一个“我是谁”的问题,目的也不是关于“我”的诠释,人介于思想的所有行动之间,不断理解已发生的再不停希望未发生的,以此而梦过这一生。

    我们所臆想的未来,需靠现在去创造,那時才可知晓,非此刻一时的需求可以断定…

    没有一个年轻美丽的人愿意致力于平凡并繁琐的事业,除非他的心灵恰如他的外在。

    人类对未知抱以恐惧或希望,在于其内心重于欲求或想象。受累于自身**的囚徒们是没有未来的,而单纯的天才必成为新世界的创造者,世界的拥有者。

    没有为了未来而行动的此刻,只有为了此刻而打造的未来。

    充满了谎言和愚昧的世界,人能依靠的只有真理和对于他自身而言永远只可能暴露无遗的真实的自己。

    越是卑微的人越渴望得到,而每当他又越愚蠢,则会无限挣扎在获得一切的途中,他不在乎得到了什么,他需要“得到”这种看似充满力量的感觉去一次次催动他的内心去相信自己已经远离了曾卑微的事实,需要“得到”时的快感来告慰以致征服他那颗不受他控制的对生命和世界充满误解和质疑的脆弱心灵,直到他从一个人变为一个万物可以从其身不断进进出出的空洞容器,他或许才会相信自己的不满足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探索上而是仅仅为了不让这懦弱无能的自己莫名被世界夺去了灵魂,而且那灵魂是一种由他自己发明用以给他生之幸福的存在感,为此,他必须不断吞噬他周围的一切使自己“得到”再“得到”,并深信最终他会安心地活在“得到”的堡垒中,坚守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荣誉,而后他注定要向世界宣布他的到来,他的存在。

    懦弱之辈,即使持有更为专注、刻苦的精神和非凡的行动力,也永无力突破现实,改变和提升自身的命运,因为这群乌合之众始终都在严格并积极地服从他人的指挥,活在他人的思想之下,为他人的意志拼尽全力而丝毫无觉自身的需要和追求。打工仔就是其中的典范,不会为了理想寻求挑战,有时他们是在选择一种简单的方式去静观身边的一切,有时就仅仅为了抓住一种好似应该属于自己的轨迹,安全而无害地行走于人类整体的洪流里,渐渐淹没了其身所有曾或许被什么点燃过的热情。

    一旦思考起来,就不能摆脱人的命运,他终其一生自顾自的愚蠢。

    人的虚弱和怯懦足以使他向一切未知待解的事物坚定地说不。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在不可信的现实里他们同创了一些能让彼此和我们可以去相信的东西。生死无妨,只因爱走进了被无知和畏惧占据的生命。

    生命本身的自由使人生处处充满选择,但不是选择去争取什么或者放弃什么,不是选择希望或者绝望,而是选择做怎样的人,并对生命做属于自己的诠释,孰轻孰重,孰是孰非,爱亦不爱。

    说一声我爱你多么难啊,因为我们时常都不是这样想的。

    时常,我们都不知道他人在想什么。一个充满质疑的猜忌的心不是陶醉于自我的臆想就是轻易受害,决定他人心理的不是他人而是我们一时的心情,此刻快乐就意味着他人也快乐,此刻沮丧就意味着他人也沮丧,就好像全世界也不过自己的影子一样。谁也不会去问:“你爱我吗?你在想什么?”因为dá àn或许连对方也并不真的知道。人,多么敏感而又善变。故此,他是多么危险呐。可是为什么他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又是他的内心时刻惶恐或麻木,对自身的潜质强烈的逃避,而对呵护一个不疼不痒的人生保持最高的热情!想到这里,人又怎么去ài rén?他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索他的离奇和愚蠢。

    人和世界很有趣的地方是,人通过自己了解世界,同时也通过自己去逃避世界。前者的勇敢造就后者的畏惧,是去毁灭,或者变作一场雨,洗去所有污浊,承担命运的重力。

    做怎样的人?创造怎样的人生?倘若不每天都专心思索这两个问题,人怎么可能有价值地活下去,而若不遵照思考实践自身又怎么可能面对自己时不感到丝毫羞愧?

    人生是用来面对和选择的,不是逃避和耽溺。

    从不怀疑的东西,就该选择它,比如我的孤独以及思想深处我对完美孤独的渴念,而我心知理想的孤独只属于强者,作为一个强者需要抛弃的东西太多,多到绝不可能被任何人独自承担。这意味着,一个弱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是他清楚地发现他根本不能承担他所承担的而毅然执行了抛弃一切的意志所达到的自我的超越…

    diàn yǐng《斗牛》里可爱的台词,“什么都别怕,一切都会过去的。”即使不会过去,就真的存在任何值得恐惧的事物吗?毕竟受伤的不过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心灵所依托的一个借助幻觉创造一切的**。唯可令人振奋一时的是人体内自己与自己的距离,了解自己这条路,它验证了一些事实,一些毕生追求也难得的致命、可敬的真理。

    依赖和信任另一个人,也是在摆脱和怀疑自己。拿出投身孤独的力量吧,人总是需要学会一个人生存。让对自己的毁灭如同对自己的创造般颠覆命运。

    人想幸福和勇敢,那就纵使质疑世界和信仰也不怀疑生命和自身。只有如此,才能拥有探究、寻觅,以及实践真理的顽强毅力和不尽热情。

    无愧于生命才可令死亡成为一种荣誉。

    有时,比起给人以依靠,不如使其恐惧。贪婪的人总是需要一次直接的警告,以便使他们的恶臭绝无飘散开来的可能。对待愚蠢的人,爱只会纵容他的愚蠢并给他堕落的理由和机会。正确的是,要么毁了他给他再生的可能性,要么杀了他。

    一个人的真诚往往不被他人在意或者不被他人相信,一切都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有利于人才能使人信服与重视,无利于人则无论如何也终变得毫无意义。不是世界背叛了人,是人背叛了自己,生命也看似一个替代时间的玩具。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只有卑微可怜,冷漠傲慢的索要和评判,如此便活得快乐自在,唯有自以为努力付出却从无所获的人和拥有真诚之心的人是痛苦的。前者愤然离去,后者沉沦于孤独和死亡。

    人性能走多远不仅在于人是否勇于屏弃过去曾坚持的一切,也在于人能否坚定相信人类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当过往充满了痛苦也意味着未来一片黑暗,伤害不能延续幸福但它也不能因此就掩埋了希望,因为生命之永恒根本不是活着也不是死亡,是生命有目的的变化,它不同于其它任何事物的变化,它是自由的。

    唯有付出最多努力的人,才是怀抱最大希望的人。悲观源于一个异常贪婪却格外贫穷的心,它知其想要的永不可能被自身满足,故此它往往无所作为,终在自身愈加严重的堕落和虚伪中一无所成。一个活着的人,必须做到:坚持不断深入地了解自己并绝不放弃。

    比起许诺去爱一个人,更困难的是决心去伤害一个人。因当我们越能更深的伤害到一个人,表明这个人越多的在乎着我们。我们往往可以忘记对自身的要求却难以不介怀他人对我们的需要和期许。

    人无时无刻思索和在意着的不是自己,而是给予其力量和希望的人和事物,当然也同样给予其伤痛和悲愤。人,像是空洞的深渊,首先需要着,无所谓得到什么,继续需要着…

    关于生活,他人并没有要求人,但人却在模仿他人。人要适当地排除异己才能拥有不被他人谴责和鄙夷的生活。他人的思想并非全值得人学习和信赖,他人也并非时刻满足于自身现状。对他人思想上的在乎常使人迷失自我。可重要的是能否通过自身努力给予在乎之人想要的生活。故此人需做到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对于身边的人,别再管他们怎么想,只要给他们想要的生活。人,倘若你不愿敬重自己的思想,就停止愤恨他人对你的厌弃和妄语。因为所有他人对你自以为是的评判,其实都是你自找的。他人的思想,是这样一种东西,若你不能坚定地信仰它,就狠狠地践踏吧,因为你要从中发现和坚持你自己!

    力量所要求人做的就是摆脱作为人应拥有和应展现的一切,渐渐地,丧失人性,其实是所谓的“人性”,那种人畜难分、苟活于世的本性。若一个人想要幸福,那力量于他则毫无必要,他只需要躲在人群中,自在地wěi zhuāngchéng rén的模样,生活就会为他敞开怀抱。可若一个人想要力量,他就要认清自己的真相,征服自身的兽性,忽视一切所谓人之常情的表象,而永远服从于他的本心,他真正确定的事实。抛开所有模糊不清的令他动摇和挣扎的愚蠢的人和事物。不断地要求自己,不断地实践自己。停止喧嚣,不再逃避。不成为任何一种被世界和他人捏造的东西,只成为他自己。

    只有心灵美丽的人,才想要时不时地探寻自己的本心。另外的人,皆由于羞耻与罪恶感而不得不忙碌于各种杂事中来躲避肮脏的自己。

    看起来注定会赢的人之所以常常惨败,就像一个人跑步很快,就觉得自己擅长跑步而信心满满地参赛长跑,开始时他是第一可最终只得了第三第四这样的成绩,若他参赛短跑或许就是第一了。人所擅长的事给人以傲气,使人相信自己在此处拥有不凡的实力,故人也总是渴望在此处可轻易取得傲人的成就。但现实世界却不会在意人一时的辉煌,并且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无暇顾及他人为理想而抗争的过程却仅仅注重个人的成就,也就是结果。能把一件事做得很好会吸引众人一时的眼光,而把自己擅长之事坚持做下去直到足以影响到他人时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再没有人能否认他努力过的事实。现实所以残酷,是因为奇迹都是日积月累的创造而非个人逞一时之勇就可实现。只有人不断磨练自己,不骄傲,不放弃,持之以恒,才有可能真正拥有和依靠他的才能去向世界宣告他活着的奋斗的样子。了解自己只是创业的开始,坚持付出,不断进取和突破自身,才有可能战胜一切阻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或许罪恶感是人对自身的一种悲观误解,人无法改善自己时总会对自身怀有怨恨和敌意。人只有荒诞不羁的**吗?为什么不承认那只是一种有些愚蠢的感情呢?

    狭隘的人短浅的地方在于,在人的思想中,事物的重要性不是就其事物本身去探讨,而根据事物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去决定。

    思想的延伸是个人内心愈加不安的表象,思想所以充满疑虑,是因为难以忍受自我的空虚。一个人对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他所能感受到的自身的局限和无知。正在变强的人,注意力总是高度集中而无瑕探讨所谓的价值和意义,思想不再在痛与乐即虚无和实在中游离,它拥有了需要绝对关切的东西:它的目的。

    只有在哲学这里,人才有可能始终面对自身唯一的、真实的敌人,自己。

    **,在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时就可生存下去。精神则不然,尤其灵魂,它是如此挑剔,倘若没有一个不断趋于完美的人格,灵魂将在人所有清醒的时刻对**和心灵无休止地进行绝对致命的伤害和打击,这是诉求道德之人在遇到阻力时常常生不如死的根由。因灵魂被满足之前,人的思想绝无安宁可言。

    不要去妄断他人,尽情地评判自己,一个人的全部目的只是这个人自己而已。在探寻中,一觅即中的关键仅在于停止逃避。

    理性重要的一点是做到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目前格外钟情于某人或事物的最大原因是曾经苦苦希求却不可得。

    有时认定了自己只是因为长时间跟自己相处而得到了对自己一时的理解。一个人不是没有可能变成另一个人,而是习惯了此时的自己和以往反复醒悟后对自己的了解,却难以适应和接受改变,以及幻想中变动所能带来的多种不同伤害。唯相信自己时,未来才会令我们向往而不是恐惧,我们也才停止逃避,学着面对,勇于突破。

    过去是一面镜子。透过它,看到自己,他人和幻想。此刻的心因过久凝视它而被扭曲和捆绑。当思想停滞,过往的一切都变作伤痛。却很少人知道,不是镜子的问题,是自己失去了想象力与行动力,镜子里的内容才越来越遥远和空洞,自己也更加狰狞和疲倦…勿守着回忆,去创造它。

    爱了便沉默,在有所需求时才急切表达。

    走进一个人的心很容易,在一个人心里留下真实的自己却很难。

    当一个人有所作为,他的行动能改变的是被动且虚弱的善者,而思想能震撼的是游手好闲却敏感多情的患者。世界中并没有多少人愿为他人的存在而付出自己的理解和信仰,人时常都连照看自己的机会都异常缺失。如果我们善于观察、感受和学习,我们的心将理解生活,改变自己,在有生之时必定有所作为。

    不是某件事,在去做它时特别艰难,而是任何一件事,想要把它做到最好都是不易的;永远不要试图鼓动他人去做某件事,因为那些能完成一件事的人首先就必须是主动的。随波逐流的人群淹没了不尽的个体,个体也有过理想,却无力坚持,终放纵、妥协于他人的思想洪流。所以天才,总是少见的。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孤独无依,谁也帮不了谁。人之间因互相理解而产生羁绊,却永不会出现替代关系,人的所有,无论感受或思想都是独立的。自强不息的秘密在于学习,不是模仿更不是信仰,而是观察和探索,以发现事实。除了真理,没有什么更值得无知的人去追寻。

    有没有某些事、某些人或其它任何事物让你觉得你还活着,或者说你需要活着。倘若有,就不要找寻借口,分明依仗着这些去生存却又自顾自地放纵自身去对**的弊病妥协。有尊严的人要实践每个明知自己能完成的想象,停止逃避做纵辛劳却诚实的自己。试问,谁不懂如何成为一个好人?是有些人不愿罢了。

    谨言慎行些宝贝,当你被爱。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至深地动摇、影响以整个生命注视着你的人。

    人若不能理清自己的思想,那即使冲到人类发展的最前方也无济于事,不过是顺应时代,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而已。

    最想表达的,永远都在内心被紧紧地锁着。

    质疑与斗争的冲动时刻左右着他,致使无论面对任何思想地出现他都只是即刻求索出不同的角度以理所当然的自信姿态去表达他对此思想的不满足,不断另辟蹊径地否定着对方而根本不去思考事实究竟是什么,心中毫无信仰的他仅仅是善于思考罢了。这就是思想家中的诡辩者。

    贪婪之心时刻要求得到dá àn,可甚至难以找到哪怕是一种可能性。纯真地陶醉在哲学界无惧生死的天堂,用不能理解生命而发生的疯狂去驾驭不能挣脱生命而持有的悲伤,感受所有瞬间撕裂心肺的漫长,固执向往最初的紧张,不甘孤独的心绪格外慌忙,急于躲藏,怯于想象,人的模样,会多么让人没有希望。

    何不收敛起谨小慎微的愚昧?并肩渴望成为英雄的人,共同颠覆世界的黑暗,单纯造就生命的光明!

    对完美的不竭追求有时不过是对自身愈加堕落的强烈反抗。

    有时,人不愿认可一个满足他人的人却乐意接受一个满足自己的人,前者表明了人的自私后者突出了人的贪婪…如此可悲,愚蠢。

    人看到、感到的一切都源于人的内心。要敢于相信每一个人。尽管一个灵魂总能第一时间就识别出另一个灵魂,理解他人也是不能间断的,毕竟这是一个恒变的世界。

    **会一直动摇和压制你的信念可你也要时刻保持清醒,做你所有思想的主人。再强烈的恐惧与绝望对于相信自己的人而言也不成威胁。

    生者当以最有活力的jī qíng致敬永恒的魂灵。

    无助的人不在乎自己能否被拯救却关切自己是否有人陪伴,在渴望依靠他人的幻想中渐渐沦为真正的弱者。

    你想要长大,就给自己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

    伤害他人能抚平自己内心的苦痛吗?当a因自身的怯懦而自卑时,面对a,我们乐于发掘出b所有自私、愚蠢的证据,以为a会因此突然就变得自信或至少也会令a感到一丝安慰。像每次看到有人比我们更值得同情,鄙夷或痛恨时,我们的表情不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就是超乎异常的平静,心里说着: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物质不是与思想无关的另一产物,而是思想的实体。当我们渴望飞翔才有了飞机这坚固的翅膀,当我们需要了解世界的不同角落正发生着什么才有了这覆盖全球的网络,当我们试图接近大自然去感知地球的魅力才有了跋山涉水的摄影机,当我们好奇浩瀚天际才有了与月球的零距离…不值得争的不是物质是肮脏的**。

    生命的过程,其价值不在于支配,在于理解和学习,在于一个人能以怎样的代价去寻觅和探究生命的真相。

    有时,人想要的不是爱情,是力量。虚伪的孤独一再充当人一味退缩的借口。并没有多少人去学着停止放纵自己这常常因无助而渴求着被爱且无能做到去爱的荒芜的心。

    不是无知,是无法从已知的一切里走出来做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选择。不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而是不能舍弃它,不能离开这个伤痕累累的身体,好像一旦不注视着它的痛苦,它就要在一瞬间崩溃接着被无情的自己毁灭殆尽!它需要你的爱并且胜于其它一切对你的需要。

    改变自己,从今天做起。改变世界,从每一天做起。

    任何事并无实质的区别,更不能决定任何人的实力,是人自身决定了自己的价值。没有该或不该去做的事,想或不想去做的事,了不起或愚蠢的事,邪恶或美好的事…只有懒于去做或勤奋去做的和无所事事或造就奇迹的人…有了理想就给自己不被理想压垮的心智,莫被自己的欲求或梦吓倒,我们不在于做事在于做人!

    思想的回旋与恒动,本就没有专属于个人的东西,皆在于万物的共同创造。若要纠结人的个体,不过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微弱却自由的思想意识选择。个人纵然独立的活着又时常看不到出路的深陷孤独,可他永远都可以重新依赖这个世界,依赖任何他所渴望的思想,学习和感受他能探索到的一切。我的文字源于生活。

    要给自己勇气,用来迎接神秘的未来,也用来从过往中反省并学会控制自己一时的情绪,你是你所有思想的主人而非它们的容器。

    爱情不是猎奇或快感,而是找到一个人,通过这个人你的心变得平静,因为当你面对他时你没有任何设防的理由。

    每个人的人生都由他自己创造,并没有一个已然存在的属于所有人的未来。

    什么也寻获不到,因为若不是从一开始就认为那是已经失去的或者认定其并不存在,人是不会去寻找的。往往,人都在遗憾中渴望或在虚无中幻想,却没有人敢于正视事实,以一种坚定和清醒而非仅仅善感的姿态迎向那因会消逝而无比珍贵的明天。

    生命是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旅程。绝望和无助随时侵袭自我,使人没有闲暇去照料一份感情,也没有力量去守护受到伤害的自己。突然停在思念里,停在希望里,因一份时不时隐现的自知之明而感到心动和恐惧,总是一边用力去爱一边又选择逃避。

    为心灵打造一个坚固的牢房,自己将自己捆绑,开始没完没了地质问,拷打、利诱、费尽心机地想要从无知的自己这里得到所有的dá àn,哪怕自己都还没有勇气去提出任何一个问题。还不曾真正开始一段旅程就已经倒下了。

    人所经历与看到的已经发生的事使人相信生活的多种可能而不再满足于生活的基本需求,常常为自己定制了多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向往着更好的人生,不甘心自己简单的过去。纵然付出代价也要实现心中最高的理想,有时这被称为希望,有时又被称为**。对他人人生的幻想,是人错过自己人生的最大理由。

    人多少都有虚荣的一面,我们内心有恐惧,对自己的真实了解使我们发现了自身的诸多缺点,当我们无力或惰于改变自身的不足时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隐瞒和欺骗。这恰好说明了,我们只要想去做什么,什么就会特别简单。当我们想要的不是欺瞒而是坦诚时,坦诚也会很容易。唯一困难的是选择。所以选择吧。

    虚荣的人是这样,恐惧却只躲起来恐惧,渴望却只悄悄地渴望,不去爱却声称自己爱…虚荣使他们轻快地做着自己想做的那种人,只是需要格外辛苦地隐瞒起这事实。故此他们总是拥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外在同时也拥有更多为人所不知的内在。比起对内心的探索更执着于对借口的寻觅,他们始终沉浸在想当然的谎言里。

    没有自我的人总是以他人为依据来评判自己,他们喜欢跟他人一起错、一起喧闹、一起判断是非对错…

    即使对他人的人生造成巨大的改变也无法使其从自身命运的过往悲喜中挣脱出来。认识命运并勇于把握突破命运的机会是人完成自救的一线希望。人所有被动的改变仅仅是其生命表面的涟漪,唯有主动出击才可在充满悲剧的人生中沉淀属于自己的喜剧。

    人,总是对自身的愚蠢行为乐此不疲,又在面对自身的无知时感到无比的压抑,好像他可以非常愚蠢但绝对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故此,人唯一的小聪明全部都只用以逃避真实的自己直到自己天真的相信自己已重要到不应如尘埃般随风而逝。

    痛苦不算什么,纵然它使我们的心灵支离破碎,使我们的信念摇摇欲坠,它也不算什么。叔本华说过:“事实上,当我们度过一个令人焦虑的时期后,难道不总是感到一种显著的精神上的升华吗?”当然,我们可以疯狂,可以更疯狂。

    对自身的尊重与坚持才是真正可以使人变得更强的力量,即人年轻的心灵对生命和世界的热情探索和无畏觉知。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力量,是对一切的爱。

    生死,是人生的始末,被看作我们存在以及如此存在的缘由与归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令人不可自拔、泥足深陷的是此时此刻的感觉,以及对过去的长久反思与对未来的不断幻想。前者意味着成长过程即当下,后者则往往被人极端地看作为生死。无一不是重要的。

    当一个人对世事与人类充满同情,他会把所有罪恶造成的苦痛完全埋葬于心,在那里,苦痛霸据着他旺盛的生命力以时刻不停息地燃烧他的灵魂。承受折磨却沉默的他迫切扼杀令他人心灵也饱受受摧残的任何可能。灵魂的煎熬与绝望使他将创建幸福新世界作为活着的最高使命,每一天他都以全部的生命呼唤爱的发生。

    被变幻无穷的需求蒙蔽了良知,是所有本可以不平凡之人身上最平凡的事。我们难以停止去渴求的心,无论渴求的事物在如何荒诞地玷污着我们作为人类的尊严。

    人习以为常的,拥有后并想继续拥有然后再促使自己再去得到更多的事物给了人一种不会有任何危险的错觉,使得人自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世界。毫无疑问这些没有丝毫生机却给人以安全感的生活就是我们内心最无法抵挡的yòu huò,它以最隐秘的诡诈方式夺走了所有人的信任并阻止了我们超理想前进的步伐。

    人往往以为局限自身的仅仅是那些会给其带来羞耻感的肮脏欲念。但无路可走的根本原因是人没有做出任何选择。比起真理人更愿意觉得把人从**中拯救出来的是人所受的伤害,而且正是痛苦成就了人的与众不同。怀抱痛苦的人停滞不前并因此颇感自豪,因人麻木地相信人所能承受的痛苦就足以证明人的价值。

    很多时候人是被自己的思想驱赶的。任何无关自己的选择都多余并致命,懂得却不面对的人所造成的失败,不该去抱怨和自我安慰。人生,唯真正的勇士乐于跟随真理,他们所以无畏无惧,不是他们愚蠢而是他们敢于实践心中所想,毫不迟疑。而放弃自身思想的人不断逃避现实和真相,什么样的惩罚对其都不为过。

    有些事,想要做成需要集合众多的人;而有些人,想要做成则需要背离众多的人。无论怎样,伟大的事业,向来免不了人与人不断建立和维持个体与团体间和谐的关系;而不管何时,清醒的生命,总是独自一人**裸地面对一切。

    对立的事物同时存在并不意味着冲突和矛盾,而是需要去探索和认知其各自的存在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好坏和等级之别,而是针对于人的需求时,事物就分为益于人或无益于人。人当学着客观地看待事物,而非以己之好恶对世间万物做出片面的见解或判别。

    不要甘于仅作为他人眼中的你,也不要被自己的个性束缚。要相信,你可以成为任何一种曾在你心中闪现的灵魂。你不属于过去,是过去属于你。而你只属于一个这样的生命,它随时都乐于迎接未知的挑战,也时刻渴望探索一切新的发现,并期待所有新的改变。它不是一种被注定的,而是从来都在变化的炫丽存在!

    唯有付出最多努力的人,才是怀抱最大希望的人。悲观源于一个异常贪婪却格外贫穷的心,它知其想要的永不可能被自身满足,故此它往往无所作为,终在自身愈加严重的堕落和虚伪中一无所成。一个活着的人,必须做到:坚持不断深入地了解自己并绝不放弃。

    人无时无刻思索和在意着的不是自己,而是给予其力量和希望的人和事物,当然也同样给予其伤痛和悲愤。人,像是空洞的深渊,首先需要着,无所谓得到什么,继续需要着…

    对于你决定去在乎的人,你只需要做到:无论何时何地,要乐于向他和整个世界宣布,你的眼里错的不会是他,为了他你可以反抗一切。

    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轻易得到的,是不会被人珍惜的。凡是人不愿皆力争取的,皆是人不想要的。无论曾经是否拥有过,人渴望的都是此刻没有的。之所以欲求此刻没有的,是因为人不知道也不在乎此刻所拥有的,即生命本身,人自身。

    因为被爱所以贫穷,唯有去爱才使人富有。**滋养贪婪之心,信念创造奋斗之人。

    时间的存在是因果律的错觉,永恒的只有此时此刻。当我们渴望从过去寻找dá àn,或者从未来发现希望的时候,当我们一次次制定计划,规划时间,觉得自己可以利用时间去做些事情的时候,不过都是在自欺欺人,并为逃避责任寻找合理的借口。

    当自己不需被小心呵护时也不必假惺惺地守护他人了,人根据自身需要苛求外界又根据外界需求限制自身,安慰着有所需求也一切都需求至上的虚弱自己。并非谁都有孤独,并非有了就能把自己任意丢进去。需要更多的感受和认识、勇气和破坏力、有去创造一个世界的理想和必须实践此理想的信念并接受孤独的事实。

    天真的人总是一次次向他人诉说自己的理想,可在他完成理想之前是不会有任何人完全相信他的,包括他自己。

    就是这样,越多地感受,越多的沉默,直到无话可说,不得不做。

    一个真正拥有时间观念并富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用时间去推脱自身使命的,他只会坚定地把握每一刻,清醒而毫无迟疑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做一切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在他心里,重要的不是如何利用时间,而是竭力让自己的每一刻都拥有价值。

    人与人之间,理解不可停止,一旦停止就意味着没有了关系,人与人总是陌生的,个体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控制自己,何况他人?

    如果对他人的幻想多于对他的理解,一定会失望的。

    爱,通常发生在凝视着一个人的时候,当发现了爱,人往往不是渴望继续得到而是想办法留住那一刻使其永恒。

    人的情感飘忽不定,瞬息万变,如远处的风,高处的云,不是可以把握在手的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而唯一可以把握的是自己的实力和作为,昨日的少年,明日莫要把希望再托于他人,学着依靠自己,学着不去迟疑,创造一个源于自己的新世界。

    关于心灵,没有一个伤,可以愈合。

    人不怕人说了伤自己的话,却怕那些话不只伤害到自己,它们也是事实。

    被生之疑惑的锁链牢牢捆绑而难以挣脱痛苦的人,他们并非没有思想,没有爱而已。惟有纯真的自由之灵可独揽发现真理而非解答或定义真理的不以个人目的而发生的快乐。

    人的无我注定会爱上他人自私的样子,他人以痛伤人的方式告知人,该尝试去换一种方式生活,因为人想要保护的人里还有自己。人的自私,不是刻意地伤害,是逃避内心的疼痛,反抗让他伤痕累累的命运。

    从来都是强者爱弱者,而不会有弱者爱强者,因为世界上不能出现没有理解的爱,更不能避免因理解而产生的爱。

    弱者永远不能去做强者的朋友,就像他们永远不能去做强者的敌人一样。他们能做什么?毕竟除去一张刻薄的嘴和一个局限愚钝的脑袋,他们就是世上最穷的人了!

    人性,就是反抗****的忘我境界,纵然无从摆脱愚蠢,可作为一个人,至少他爱了,而不仅仅被自己奴役,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人之所以从不满足,是因为他心中永远仅仅只充满着爱。

    你说你要寻获的dá àn不是人的思想,可你眼里、心里都是人,他们占据着你,你才会有痛苦,才会感到自己需要,并且真的开始需要从这个世界得到一些不同于人、不同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你的目的,就要首先忘掉你的目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到达,这是在生活中行不通的方法,只在哲学中才有可能。正如叔本华所说:“讲台上,课凳上叫嚣着的,一贯以个人目的为最内在动机的,头巾气的吵嘴,和他对真理的恬静认真的探讨没什么共同之处。”“因为正确的见解本不是按意图的模型塑成的。”你的问题是痛苦,不是生命,是生命里微不足道的一个点,没有什么能托起它,因此一旦你看到它,你就开始好奇它到底怎么和你联系起来的。去学习吧,那是快乐的事。想要了解就要去了解而不是去跨越、去无视和逃避。不要像个女人,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质疑和痛恨,像个男人,自由勇敢地追求,即使追求的是虚无和孤独。和叔本华一起谈谈真理,而不是痛苦这种无关痛痒的幻想。无论何时何地,别欺骗自己,真理就会与你同行,陪你去你要去的地方,那里无人可抵,故此它一定很美丽,在静默里渴望着你的微笑。

    思想在实践之前毫无价值。沉浸其中,唯有一片虚无在与自我残存的意识不断冲突,迫使生命寻求冲破命运的旅途。回忆沉重才不在乎是否一个人上路,责任造成了忙碌才无所谓灵魂的孤独,没时间品位幻想的无助,只好一次次在以为可以爱的地方停住,抖落心灵的荒芜,践踏现实的残酷,是一颗战士的心不停征服自由的缘故。

    可怕的不是人把自己丢进人间的地狱,可怕的是人不愿去拯救他。所有人手里都握有一把枪,也总瞄准着一个人,可以选择杀他,或者救他。

    质疑与斗争的冲动时刻左右着他,致使无论面对任何思想地出现他都只是即刻求索出不同的角度以理所当然的自信姿态去表达他对此思想的不满足,不断另辟蹊径地否定着对方而根本不去思考事实究竟是什么,心中毫无信仰的他仅仅是善于思考罢了。这就是思想家中的诡辩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森雨空漠海》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森雨空漠海》 第八章:思考(二)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江山为聘:苏沐传 连载中图标 江山为聘:苏沐传
  • 重生之鸿蒙传说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鸿蒙传说
  • 老四哥 连载中图标 老四哥
  • 金山梦 连载中图标 金山梦
  • 那年的花是否开了 连载中图标 那年的花是否开了
  • 聊斋之剑仙 连载中图标 聊斋之剑仙
  • 我和大小姐的婚约 连载中图标 我和大小姐的婚约
  • 我以新婚辞深情 连载中图标 我以新婚辞深情
  • 灭欲行 连载中图标 灭欲行
  • 诱宠傻妃:呆萌... 连载中图标 诱宠傻妃:呆萌...
  • 吉诺弯刀 连载中图标 吉诺弯刀
  • 异世界的女剑神 连载中图标 异世界的女剑神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