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静的来临了,像前两天一样,流风又一个人来到了修武场。可能是已经对这里熟悉了的缘故吧,流风并没有绕着修武场转悠,而是直接坐在了修武场中央的石板上。从小他就养成了一个人独立思考的习惯,因为一个人可以使他心静,使他更明白什么才是真我,并最终一步步促使他走上自己的道。盘膝坐下,望着天空静静的想着《大道论》上、中、下三篇的内容。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感觉他还是想不通、弄不明。可能从小除了林儿姐教他自己和母亲还有几位村人的名字外,其它的字他就不认识几个,所以他感觉里面的词深涩难懂,里面的话至奥至悬,里面的真意非常人可以参悟。好在的是从小过人的记忆力,可以帮他完完整整的把整篇《大道论》记下来,这或许就是上天的公平吧。思来想去他决定先专心研究《大道论》的上篇。
上篇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今专以人生言之。学长生者,只要以阴功为体,金丹为用,则天数亦可逃也。
仔细思考了下,流风发现这里边的关键词,也就是他不太懂的,就是‘无名’和‘有名’。再仔细思考关键字就在这个‘名’字上。搜刮净脑汁,他记得有一次好像听谁提到过‘无名’就是‘无形’,也就是没有形状的意思,那么‘有名’就是有形状意思。那从阴阳到造化,从无形到有形是什么造成的,或者说什么起了关键作用呢?如果说是道,那‘道’又是什么?‘金丹’更是何物?
道一般常被说为是道路的意思。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多了就有了路,那么道路是不是随地都是呢,显然不是的,人们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地方开路,为的就是省力和方便,慢慢的道路也就成了制约人们的枷锁,因为潜意识的意识左右着你该往哪里走,该怎么走。细细推敲道路的产生,流风感觉‘道’内涵的就是规则的意思。世界只要有了规则,有了秩序才会有形有序,一片规整;而不是错乱无秩,一片混沌。
那‘金丹’又为何物?他是听说过神仙之人都有自己的道果,是他们自己修真的鉴定和凭证。要想得到‘金丹’看来要进行修行和历练了。最关键的是要是有了功法和‘金丹’之后,貌似人可以长生,这给了流风极大的鼓舞,但也有一个问题是他母亲能不能修炼呢?想到这里流风决定以后有机会问问夫子。
现在‘道’和‘金丹’都解决了,那么这二者又有什么关系呢?‘道’就是规则和秩序的意思,这没什么可以说的。‘金丹’是修炼得来的,那要怎么修炼才能得来呢?世间那么多练武之人为什么没有‘金丹’呢?看来这个之间还是缺少了什么关键的东西,而这个东西自己似乎不知道,要明天看看夫子是否会说这些事情了。想完,看了看周围已经不早了,起身向屋内走去。
一大早人们就坐到了前屋,一个个的瞪着大眼睛期待着夫子的到来。看来对于未知的世界他们都充满了好奇,求知的强烈**看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坐在窗边的夫子一边读者书,一边淡淡的笑着说到:“看来今天是认真了啊,好吧,那就早点开始吧。”意念一转,夫子已经来到了土台上。至于他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来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也不想多问,现在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如何进行修真。“好了看你们表现不错,就给你们说说如何进行修真。”夫子一手捋着胡须,一手背腰站着说到。
修真大道,窃阴阳,夺造化,了性命,脱生死,为超凡入圣,成仙作祖之大事,非尘世一切草霜水泡,忽有忽无,虚而不实之小事可比。
元道真人曰:“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鱉沉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则死。是故圣人知气之所在,以為身宝。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知全,能知上则泰安定。”
重阳真人曰:“心田清静,性地hé píng。端念正身,不离当处。神归气复,性定精凝。魄魄混融,阴阳交构。丹田有宝,对境无心。一气归根,万神朝祖。”
这两位真人先祖都提点我们修真要注重心境,而修真最重要,也就是最基础的就是气。
仙圣曾曰:“一名先天真一之气,一名生物之祖气,一名先天灵根,一名元始宝珠,总而言之曰真灵至精之气。此气在儒则曰太极,在释则曰圆觉,在道则曰金丹。无形无象,非色非空。然虽无形而能生有形,无象而能生实象,非色而能生妙色,非空而却是真空。本於先天,藏於后天,为性命之根、仙佛之种、圣贤之基。知而修之,可以脱生死、出造化、超凡入圣、不生不灭。”
随着后人的修炼和法则的完善,逐渐的就有了现在的门派和各自的称呼,但总而言之此气就是咱们修真界统称的元气。
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中。水以养鱼而鱼不知,气以养人而人不觉。养气者须自调息始。人能虚心凝神,回光内照於真人呼吸处,体其上下,顺其自然而存之,心与息相依,神与气相守,念念相续,打成一片,自然神气归根性命合。
脐在人身之中,名曰中宫,命府包藏精髓,贯通气脉,善养者自离进坎填离,心息相依,使二气相交,水火既济,自然一气纯阳,身轻体健,故脐者,生之根,气之蒂也。
下边就给你们说说元气的修炼法则,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你们一定要牢记领会。
好好听好了,修气法则为:“静坐澄心,宛若禪寂,以月视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勿令喘急,吸时气自下而上,呼时气自上而下,一上一下,若存若亡,毋令间断,亦毋令矜持,但随其出入,少加调停尔。调息者须似之,绵绵密密,幽幽微微,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调之不废,真气从生。”
自行真气只是懂得驭气预身,延年益寿罢了,真正想要有日行千里,挟泰山以超北海,还要结合具体的修行功法。
修真界有三乘之法,务上乘者乃上智之人,易於会悟,一了百当,生而知,安而行也;务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会意,闻一知二,学而知,利而行也;务下乘者下智之人,极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学,勉强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之。然虽分三等,俱要从实地上用功夫。若悬虚不实,略不关心,不但中下之人终无进益,即上智亦落於空亡。
修真界的功法除了一些散仙修士,一般都在五大修真门派之中,将来你们要选择什么门派,修行何种功法,就看你们自己的悟性和造化了。
再给你们说说修真的境界。
道家天涯宗的境界分别为通灵、筑体、驭气、蜕脉、结丹、入仙和飞升;佛家佛教的境界为通灵、筑体、驭气、质骨、谛心、化佛和飞升;魔族魔宫的境界分别为通灵、筑体、驭气、蜕脉、育胎、变魔和飞升;巫族巫门的境界分别为通灵、筑体、驭气、蜕脉、浮魂、转鬼和飞升。
各个门派所对应的境界的能力都是相当的,只因修行功法不同,表现不同而称呼各异。由于咱们时间有限,我也不确定你们擅长修行哪门功法,所以只会教你们通灵、筑体、驭气三个阶段的内容,至于最后学到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努力和灵利了。
下边给你们解释一下各个境界的具体含义。
通灵就是你们感受到周围的元气,而不再像以前一样把元气和各种气体混为一谈。具体做法就是:“莫起一念,万虑俱忘,存神定意,眼不视物,耳不听声,一心内守,调息绵绵,渐渐呼出,莫教问断,似有若无。”等你们感应到似有似无的元气在你身体周围游荡时,说明你就达到了通灵的阶段。
筑体就是引气入体的意思。将一点点的元气吸收入体内,在你身体中循环游荡,滋养身心。筑体完了,就要天天往复的引导真气循环自身,也就是所谓的练气。练气是一个一直伴随修真的过程,上到飞升者下到初等修士都要做,所以它不属于任何一个阶段。
驭气就是驾驭真气。不是引气入体和练气那样,而是可以随意的控制真气流动甚至是化气成形。只有真正学会了驭气才算是走进了修真界的大门。
最后我再强调一遍:“你们不管何时都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且不可为所欲为,胡乱shā rén。要不然,不管什么门派,不管你逃亡何处,我定不饶你。”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另外提醒你们明天开始学习识字和练武。”不待沉浸在修真世界的十七人回过神来,夫子已经说完离开了屋子。
夜晚流风一人独自坐在修武场上,抬头望着天空,回忆着夫子今天所说的内容。
原来我想的‘金丹’和‘道’的之间的联系就是元气,‘道’就是元气的控制法则,‘金丹’就是练气修到一定阶段才可以修成的凭证之物,、。‘金丹’结成之日就是驭气大成之时,到时候再结合具体的功法就可以长生不老、化仙飞升了。好了今天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开始修炼。
自此流风就开始了自己‘平人间,定天域,战神界;拥ài rén,护亲朋,守真我;千锤百炼修得万古至高境。’的修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