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低调、一定要低调。”吕建国听着袁一山和吕大河聊天不断地告诫自己。袁一山和吕大河对形势的判断是相当准的,地处中部的江城市确实是等到2000年以后才慢慢开始加速发展,直到2017年才变成为中部明星城市。至于钢城的扩大是肯定的,与首钢搬迁不同,钢城一直没动窝,说明当时选址时已留足了空间。吕建国使劲想也没想起袁丹的形象,只依稀记得是一个漂亮的大姐姐。
袁一山与吕大河聊了些形势后就转到子女身上。吕永平和丁作康年纪差不多,主要聊的是工作上的内容和抓钢耗子时发生的趣事。
吕建国安静地听着,瞅准机会敬了每人一杯洒,没想到很快头就开始发晕,这具身体的酒量还没有练出来,三两酒就不行了,要知道穿越前的吕建国可是酒场上拼杀出来的,已很少遇到对手了。
“建国这孩子太实在,”袁一山看着爬在桌上发晕的吕建国笑着说:“胆子有了,只是酒量还要多练练。”
“才从学校出来,没见过什么世面。过段时间估计能好些。”吕大河解释了一句。
“对了,建国的事你是怎么考虑的?”袁一山需要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
“这事和大山有关,他想让建国留村里接他的班。”吕大河简单介绍了情况,现在南湾村的年青一代大多急着到处找钱,能沉得住气的人很少。吕大山只好将目光瞄准刚毕业回来的学生,从中选出几人直接进入村委、一步步培养,几年后就能成为村的能担重任的干部。
“大山的想法是好的,”袁一山点头认同说:“建国到钢城做买卖,不就耽搁了村里的事吗?”
“这是说起来还有案子有关系,你还记得那两个捡到零件的人么?”吕大河说着说。
“记得,你的意思是建国带着他们两人一起干。”袁一山很快反应了过来。
“大体是这样,经过案子后两人被吓得不轻,其中那个赵玉凤有做饺子的手艺,建国就想着带他俩换个事做,如果真做成了比拾荒强不少。村里其实也没太多的事,现在能遣返的都弄走了,村里的事就更少了。”
“那成,我把这边的情况说一下。”袁一山介绍了自己这边的情况,丁作康辖区里有一个临街的老房子,虽然是平房但面积不小、水电齐全还带一个小院子,因为是较早建成的宿舍区,人流量不小,较适合做点小买卖。房子是厂子统一建的现在空置,丁作康出面将它要了过来。
“这地方你说了算。那就定下来吧。明天让永平带建国去看看。”吕大河点头认可,这事就定了下来。
“哥、快起来。”早上六点多吕建军就跑进屋将吕建国摇醒。
“建军?我昨天怎么回来的?”吕建国晃晃脑袋清醒过来,昨晚敬酒后的事情完全记不清了。
“是永平哥送你回来的,你醉得跟死狗一样。”吕建军嘲笑地说。
“嘿嘿,昨晚喝多了。”吕建国有点不好意思。
“你赶紧准备一下,呆会永平哥就要来了,他说今天和你一会去看房子,我也要去。”吕建军望着哥哥说。
“现在都是乱糟糟的样子,等房子定下来布置好了你再去看也不迟。对了,你今天不上学了?”吕建国拒绝道。
“那好吧,等搞好了你一定得带我去。”吕建军同意了,她本打算逃学一天结果没能得逞。
“那是必须的,到时我第一个带你去参观。”吕建国疼爱地看着单纯可爱的mèi mèi。
“那我先去上学了。”吕建军跑了出去。
吕建国走出房间,爷爷和父母都下田干活地了,堂屋的桌上摆着馒头、稀饭和咸菜。洗漱后简单吃了几口饭,吕永平就开着车到了。
“永平哥,吃饭了么?”吕建国问。
“上车,我们到钢城吃。”吕永平示意吕建国上车。
“好。”吕建国关好院门,上车直奔钢城。
“建国,事情都说好了,今天去看看房子,如果合适的话就定下来。”吕永平边开车边介绍昨晚商量的结果。有事直接找丁作康,他帮着解决。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朋友已约好了,由丁作康坐东大家一起吃个饭,相关的证照就能给办下来。
吕建国想了一下说:“钢城有点大,运输是个问题,能不能搞个二手摩托或小车?”
吕永平点头说:“这事也商量过了,丁所给你找了辆查没的摩托先骑上一段时间,如果生意真得行,那就给你找辆报废吉普开开,这段时间我也没什么事,教你练练车,回头弄个驾照就齐全了。”
吕建国心理很感动,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让身边的亲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帮自己。平复了一下心情,努力保持镇定笑着说:“你们把所有的事的都准备好了,我好像没什么事可干了。”
吕永平摇头说:“我们只是搭了一个台,真正唱戏的是你,混口饭吃容易,但想要干一番成绩出来就不容易了。”
车很快到了目的地,吕永平停好车,带着吕建国来到街角一处院子说:“应该是这所房子,你看看位置怎么样?”
“这位置好。”吕建国点头说,凭着自己十来年成功小老板的经验判断,这可是好位置,很适合作餐饮。
“那我们先找地吃饭,等丁所上班后拿钥匙进屋里看看。”吕永平看了一下手表,现在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
吕永平开车沿着马路绕了一圈,没发现有什么象样的早餐店,开了三条街才找到早餐店,两人进去吃了早餐。
“建国,你发现没有,”吕永平感觉有点怪:“这一片做餐饮的好像很少。连街边摆摊的都不多。”
“我也发现了,”吕建国点点头:“待会我们再观察一下。”
吃完早餐吕永平开车在这附近转了好几遍后在路边停下车,吕建国站在街角观察了半小时,人流量不小,但这附近偏偏做早餐、开饭店的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丁所的到来,迷底很快揭开了:山青一村是最早的宿舍区,从北方支援过来工人师傅们主要生活在这里,人人有工作,北方人大多习惯自己在家做饭,不像江城人早餐都是在外面吃。再加上这些师傅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结果大大压缩了周边餐饮业生存的空间,曾经也有不少人到这里摆摊卖早餐,结果生意惨淡,很快就选择离开。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想短时间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谈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