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走了,炎热也走了,秋天正式登场,施工的黄金季节到了。
早上提前上班一个小时,下午下班时间推迟一个小时,晚上不定时加班。一个半月的魔鬼工期到了。不是夏天也曾经加班赶过工期吗?呵呵,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的。夏天的时候渠道回填基本上没什么进度,主要是砂砾石的回填和开挖。施工的难度相比较而言是比较低的。因为是赶工期很多技术指标也都降到了最低标准,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全部的标段都这么干。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开工时间比计划时间晚了不少,在固定时间内是根本完不成的。这也是业内一个心照不宣的事情,赶工期只是一个短时间段内进行的事情。到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就必须切换回到正常的施工方式了。
正常的施工方式的话,进度相对是较慢的,而且很多技术指标也要高上很多,实际工作中的强度也是比较高的。人们付出的劳动力要多上很多,基本上也是吃不消的,但是也没有办法。水利施工就是这样啊,条件好的时候、条件不好的时候都是要有进度的,除了天气导致的停工。
接下来就是要累死测量班和我们技术部的时候了,测量班要严格进行每层填筑的放线工作了,而我们技术部主要是我,要继续开始砸坑取样的日子里,而且是每天四条渠道一块取,基本上早上出去到下班不会有什么休息的空隙了。还是那么说,就当是自我锻炼吧。
这天我又是背上背包去工地,柳部长跟老朱把小强借了过来给我作助手,这样最起码能更快的完成工作,也能减轻点我的工作量。
路过堆放红土的堆场,红土比我来的时候少的不多。不知道经过了这一个半月之后还能剩下多少?
开装载机的范晓辉和任福成负责给后八轮装土,后八轮的车队分给两队,一队向南往南边的渠道上卸土,一队向北给北边的渠道卸土。我和小强在熟悉的北边渠道上指挥着后八轮卸车,南边的渠道上是柳部长和仕进在负责。测量班也分了两部分,丁工带着溪东在南边放线,小江带着新来的测量班小工于子健在我们这边。
放线首先要打好桩,就是平时用的龙骨,锯成等长的条沿着渠道两边按照一定距离定好,然后用小江支好全站仪,子健拿着标尺听着小江的指挥,调整好木桩的高低。开推土机的薛师傅(他还负责开振动碾)就按照这些个木桩来把土推平,然后再开振动碾来碾压成型。推土的中间,子健还会用石灰在渠道面上打上白点,这样薛师傅就能更好更快的把土推平整。
我们只有一台推土机和振动碾,有些影响进度,但是也没办法,就是这样配置的。不过还好,因为土质比较好,一上午也能勉强的完成两条渠道回填一层的工作。一天下来完成四条渠道各回填好一层还是可以的。而且晚上加班的话,能够把第二天需要的一层土先上到渠道上,也是能追赶一些进度了。
尘哥,这么看来咱们这一天的进度也是很可观的啊。小强感慨道。
是啊,就渠道上来说,进度还是不慢的。咱们还有防护堤什么不少呢,不过现在也没办法。只能趁着现在天气好,先把渠道尽量多填些上来。天气不好的时候,还能填砂砾石什么的,这样有效的分配一下劳动力啊。
嗯,说的也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啊。我看混凝土队他们也是拼命的日夜不停的干啊。
呵呵,没办法,就这么一段好时光啊。也不说他们,还是看咱们吧,虽然部长和仕进帮着盯着回填土施工,但是取样的活儿还是咱俩主力啊。快点儿吧,今天这一百多个样要快点取完啊。
哦,也是啊。你也教教我怎取样啊,不能就你自己一个干啊。俩人怎么也能快点儿啊。
好吧,你看好了。我先取个样。记住每个关键点儿,熟练了就会快很多了。最重要的是要把样都标注好,塑料袋里面都要有标注的条,写上那条渠道和那一层。
嗯,好的,我会努力做好的。
就这样,我们俩开始了一天的魔鬼取样进程,下午仕进也过来帮忙了,这大大加快了我们的进度。我们背着百十来斤的样品回到办公室。
按道理讲是要每层取样送样的,但是这样太耽误进度了,基本上每个标段都会和水科院的实验室达成私下的共识,每周送一次样就可以。每个标段都有自己的小实验室,也是可以先做样看看结果的。某些标准和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基本上就成了阻碍,但办法总会有人想出来。现在施工质量是终身制追责的,谁也不可能瞎胡闹的,除了少数的害群之马大部分还是好的。
晚饭后,我、仕进和小强又上渠道去指挥后八轮上土,为第二天做好准备。看着渠道一天天的增高,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是自己的工作成果啊。过几天就要去送检了,终于又可以去县城转转了,有点兴奋啊,呵呵。野人进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