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之一字,含义深刻。我认为最少代表4层概念: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唐倾国娓娓道来,“可是如今的人,总是在法的面前寻求侥幸。导致原本简单的一个字,要分成十六个字来解释。”
“如果法度不严,只能给更多的人侥幸的心里,不断地测试国家容忍的底线。如此一来,社会上作奸犯科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人人都想试探,为了牟利,究竟可以怎样不择手段。等到民心浮躁,国无规矩,想要再治理,那可就难上加难了。如今这小个子侮辱了父王,其罪当诛。如果放了他,白狼国内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背后议论?那父王的威严何在?国民的敬仰何在?”
“失去威信的国王,就如同没了利齿的雄狮。纵然有一身神力,又怎能让人敬畏?怎能行使权力?”
唐倾城摇了摇头,有些苦恼,他知道哥哥向来是个严苛的人,干什么都想追求完美,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看来一场辩论在所难免。而结果,却关系生死。
“哥哥,你说得有道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盲目地执法。有个词怎么说?叫法外开恩。什么事,都应该有个具体的分析。让人怕和让人敬是两回事。他虽然骂了我,但他并不知道我是谁。如果知道,我想他也不会骂我,而且更不会上我的马。我擒住了他,把他交给护卫们依法处理,这已经起到了执法的效果,相信他今后也不敢在白狼国随便造次。在我看来,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远比杀了他效果更好。”
唐倾国呵呵笑了起来:“几年不见,你进步不小啊。”
听他这么说,唐倾城松了口气。
“可是。”
唐倾国接着说:“还有个词,叫法不容情。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他骂的不光是你。连父王、母后和我都算上了。我这耳朵是出了名的顺风耳。虽然人在门外,却把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父王是小兔子吗?母后是吗?我是吗?真要给他来个法外开恩,那也得咱全家人都同意,如今我就不会饶他,这法外可开不了恩。”
唐倾城心里暗骂:我这哥哥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脑筋转不过弯。杀不杀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是做给别人看的,能得人心。可是这道理如果说出来,别人可就不会这么看了,会认为咱们心机太重,不敢交往了。
唐倾国神态缓和了一些:“弟弟,我知道你宅心仁厚。什么事,都替别人着想。可是看看先贤的事例你就会明白,执法这事是国事,太重要了。春秋那会儿,七雄争霸。秦国只不过是个小国,国弱民衰。压根没被楚、魏等强国放在眼里。要不是赢渠梁重用商鞅大行变法,他们如何能统一六国独霸天下?他的儿子赢驷犯法,牵连甚广,有些还是宗室至亲,都一一伏法。正因为这样,才有了秦国的军民一心,繁荣富强。”
“如今的汉室,嘿嘿,要我说已是名存实亡。皇帝昏庸无力,宦官专权,各地诸侯分崩离析,又有大贤良师……”他停顿了一下,突然换了个说法,“别看白狼国是小国,如今效仿大秦,父王有你师傅朗宁变法,持之以恒,发展国力,未尝不能觊觎中原。”
朗宁,唐倾城的师傅,也是刚才那个陪他在江边的老者。几年的学习,耳濡目染,他也知道哥哥的话不假。乱世果然就要到了。乱世中的成功没有定律,也无法复制。奸雄也好,枭雄也罢,目的都是天下。哥哥的野心很大,大到让他觉得说出来都是耸人听闻。能在乱世中立足发展,也许已经是白狼国能做到的最好的努力了。他笑了笑,如果哥哥不是王子,这番话也许会惹下杀头的麻烦。
可哥哥就是这么一个爱把理想,或者说野心挂在嘴边的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唐倾国笑了笑,突然一把抱起弟弟,高兴地说:“好了,好了,几年不见,别在这浪费时间,快随我去江边看看吧。”
见哥哥似乎也没有要杀那小个子的意思,唐倾城欣然答应,和他一起离开了。
俩人走到门口,唐倾国故意慢走了几步,到了唐倾城的后面。他慢慢转身,冲守卫长使了个眼色,指了指弟弟,又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便离开了,唐倾城并没有发现这个小动作。守卫长会意,等二人走远了,他才手起刀落,小个子终究没能逃出死亡的命运。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