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李海棠随婉儿父母南下广州,经广州都督府竟逢广州都督送客,满街都是挤着看热闹的人车马难行便性停下来看了看热闹。李海棠细看那客人,认出那作男打扮的客人是女扮男装,不由得好奇,开始天马行空的猜测这女人来历,不想随那人鱼贯而出的护卫竟呼啦啦地围住了他们的车马。
李海棠大惊,心道难道是他们在扬州的事发传到广州来了?
正惊骇着,就听见身边的婉儿一声惊呼:“大伯父!”李海棠脖一僵,咔咔地转头过去一瞧,只见婉儿已经泪流满面。婉儿长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这会儿眼泪落如珍珠,小嘴儿撇得跟个长歪了的小喇叭花一样,让人一瞧真真的是一个小可怜,惹得好人不心疼。
“哎,我的小乖乖,可怜的小乖乖哦。”车门帘一掀,刘都督那气势不凡的面容出现在门口,只是他张嘴说出来的话,实在是与他面容不符得很呐!
一转眼,刘都督身边多出一个人来,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易钗而弁的妇人,婉儿一见她那小嘴儿撇得更凶了,眼泪唰唰地直往下淌,声音哽咽已然说不出话来,小身板儿随着抽泣一耸一耸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
妇人见状立即就红了眼睛,一边伸手来抱婉儿,一边眼神像飞刀一样朝刘都督嗖嗖地扎去,也不顾是在外面,张嘴就朝刘都督骂去:“咱们别理你这窝囊的伯父。”
“夫人呐!”刘都督老脸胀红,一双虎目哪还有半点威势?竟是满目的求饶!
嗬!不想这威风八面的刘都督竟是一个惧内的!李海棠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景。
刘都督有心求饶,一个劲儿地给刘夫人使眼神,示意还有李海棠这个外人在场,不想夫人根本就不给他这个面,看了李海棠一眼,骂声却依旧不停:“现在知道丢人了?早干嘛去了?你也算是一方诸侯,自己的亲侄女叫人欺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是是是,夫人教训地是!”面对夫人的雌威,刘都督半句反抗的话也说不出来,双手搭拱一个劲儿地给刘夫人作揖认错。
真是好大的威风啊!这才该是女儿家的气派!李海棠暗暗地朝刘夫人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赞道,心中也是无比的向往:我以后若是有她这么半分的威风就足了!这时她的脑里不由得浮现出一个高大的男身影来,小脸儿便是一红。
李海棠女扮男装,为了求方便并没有用那些特别复杂的易容术,只是稍在眉眼修饰了一眼,换了男装而已。她这会儿年轻还小,这般一拾掇立即变得雌雄莫辨,只是看上去显得年龄颇小。
“这位小哥……”刘都督实在是受不了夫人的指责,将话题引向李海棠。
想是也骂够了,刘夫人虽是余怒未消,这会儿倒也不再喋喋不休,接了夫君的话口朝李海棠道:“想必就是救我儿于危难的李公吧?”
刘家阳盛阴衰得很,刘义章叔伯四个没有一个姑母,平辈兄弟十七个没有一个姊妹,到了儿女这辈几十个侄就婉儿一个女孩儿。平日里婉儿在这个大家庭里真的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也有人搭个梯上去给她摘,这回吃了这么大的亏,刘家哪里肯依?之所以忍,全是因为刘义章最近在官途上遇到了些麻烦,本来事情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不想再节外生枝。饶是如此,刘义章夫人也是难吞这口恶气,她本出身武将世家,家渊源,一身武艺十分地了得,这副打扮就是想装了刺客去给她家宝贝婉儿出气的。
听了刘家人愤忿之词,李海棠暗自泪流满面,真的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她哪辈能得婉儿半分福气,她就是死也甘心呐!
可她也知道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就在李海棠在广州都督府痛并快乐着的时候,京城长安的高官王爵们也在受着煎熬。就在昨夜有消息从宫中传出,说是皇帝要易国号了。
世人都知道当今的天下本是姓宇的,至所以现在姓杨,那是因为当今皇帝的爹以宇家上门女婿的身份继承了周的皇位,说到底这个天下还是宇氏的。先帝也算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征东倭,战突厥,平南夷,开海,立下了不世之功,使万民称颂,官臣服。可就这样,他也没有动过要易国号的心思,但如今他那个刚上位不过两年多便要改国号了!
当然,大臣们心里其实也清楚,这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先帝在位二十多年一直都在给杨氏制造立功建业的机会,他每兴一次征战,每建一次功业,便有大批的杨氏弟得到封赏,虽然封王的很少,爵位都不是很高,却个个都手握实权,而宇家的宗亲们虽然爵位越来越高却离实权越来越远。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早将宇家架空,虽然到了死时也没有改回杨姓,但他却将皇位传给了“继后”所生的二皇,而慈故长公主所生的皇长却在他活着的时候被赐死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那层纸没有被捅破,对宇氏来说便还有层遮羞布兜着,现在皇帝要易国号无疑是要连这块遮羞布也要一并扯了。
依着先皇帝的意思是用水磨的功夫慢慢地耗,把宇氏财力耗干,人力耗空,在民间的名望耗淡至于消弥,到时候什么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但是很显然,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再明明伟大的君主也是做不了身后事的主的!
先皇帝老谋深算,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滴水不漏,就算宇氏明知道卅情是怎么样的却是一点儿办法也也使不出,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一直视为骄傲的儿竟量个急功近利的狂徒!
这不是逼着宇穷图匕现么!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驼骆比马大,宇氏当政数十年,就真没有几个誓死相报的忠臣?
所谓一朝天一朝臣,皇帝要改朝换代,必将是要将那些与旧皇室亲近的臣整下来的。在这个时代,社会的主体是阀门大族,这些豪族位哪一家又是**存在的?就是普通的阀门都莫不是你家联着我家,我家勾着他家,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局。何况是曾经的皇族?在几十年里多少皇族的公主下嫁阀门,阀门的女儿嫁入皇室,亲连着亲,血融着血,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岂是你想动就能动的?
更何况,现在这位皇帝实在不是一位高明的皇帝,且不说他这皇位得来的便颇有诽议,只说他登位后的事情。从登位起他便大动作不断,先是征高句丽,又强推科举,再到如今的大运河……虽说这些在后世的影响无一不是重大的,有利的,个个都是不世的功绩,但是这些大事哪一桩不是涉及利益诸多?若说一件件地慢慢来,几十年后他未尝不会被人们赞一声圣祖明君,但他件件都是挤到一块儿地办,这就叫各大士族和姓有些受不了了!
也不知道皇帝那脑是怎么想的,士族和姓的怨声如潮,他愣是没有在意,别说是做出点姿态来缓和一下紧张关系了,这时候竟然还要易国号!
这真的是不作不会死,他却使劲地作死的节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