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漫话红楼 > 2、金簪雪里埋

《漫话红楼》 2、金簪雪里埋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2、金簪雪里埋

    年轻的时候,因为太喜欢林黛玉了,所以根本就没办法喜欢薛宝钗。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对红楼的不断品读,我渐渐地发现,憎恶薛宝钗,同样是没读懂红楼梦。

    红楼的伟大在于冲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以男权为中心的桎梏,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讴歌女性,讴歌一群青春烂漫的女子。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全书的纲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每个人的顺序绝不是随意的。特别是正册里的十二钗,她们的顺序代表着她们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和赏识程度,并借她们的命运揭示封建贵族家庭败落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金陵十二钗中,薛宝钗是唯一与林黛玉几乎并肩的一个拔尖人物,是作者极力讴歌和缅怀的对象。既生黛,何生钗?既然宝玉的至爱是黛玉,那为何又将宝钗拔到与黛玉并肩的高度?最恨红楼梦未完!仔细研读前八十回,其实也不难推测作者为什么会将钗黛并肩,并将对宝黛钗三人的命运预示缠绕在一起。后世有一些红楼续书和红学研究者认为宝玉最后和湘云在一起,这点我也不敢苟同。湘云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在黛玉、宝钗、元春、探春之后,位列第五,对湘云的判词也只预示了她最终的结局是年轻守寡,而前八十回里一再暗示宝玉最终会悬崖撒手,出家为僧,所以我认为湘云最终不会和宝玉走在一起。但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一个类似湘云的女子最后在曹家衰败后和作者相濡以沫。比如神秘到性别都无法确认的脂砚斋。

    红楼让人百读不厌,极尽琐碎细腻而耐人寻味。对于薛宝钗,历来是赞声一遍,多数人都认为她知书达理,才貌双全,豁达沉稳,宜室宜家。其实在书中的前四十多回里,宝钗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豁达优雅,那么善解人意。她的品格也有一个随着年岁的成长不断升华完美的过程。和黛玉一样,宝钗也经历过一段很幸福的童年,那时她的祖父、父亲、叔叔等都还在。后来家中这些能够支撑局面的男人相继去世后,薛家逐渐衰败。宝钗无忧无虑的童年戛然而止。而哥哥薛蟠呆霸王一个,堂弟薛蝌堂妹宝琴尚小,振兴家族的希望落在宝钗身上,于是在她大约十二三岁时就被送到京城等待朝廷选秀,因此住进了荣国府而没有住进舅舅王子腾家,想必是想借助宫中元春的一臂之力,但书中并没有交代宝钗如何落选的。有红学研究者认为是因为薛蟠德行太差,薛家名声不好导致的,这点我也不太认同。我觉得也许和宝钗过于守拙内敛和不爱修饰打扮有关,宝钗身上缺乏一种青春少女应有的朝气和烂漫。书中一再说她穿着朴素,薛姨妈也说她不喜欢花儿朵儿,贾母一走进雪洞一般的蘅芜苑就连连摇头说“使不得,忌讳”……试想朝廷选秀,参赛的美女如云,个个都使劲浑身解数争奇斗艳,而宝钗在她们中必然会显得过于沉闷和冷淡,缺少一种青春少女的风采和风情。曲高和寡,有几个俗人能够品出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内秀呢。

    落选对宝钗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但书中根本就没有正面提这事。我认为宝钗落选应该发生在周瑞家送宫花那一回里。大约是落选之后深受打击吧,宝钗发病了,并以此借口在家养病。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夫人前去安慰薛姨妈母女。老两姊妹聊着聊着就开始谋划起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来。薛家此次进京选秀志在必得,不想意外落选了,孤儿寡母的,金陵老家也很难再回去了。王夫人为了将宝黛结合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中,于是提出将宝钗许给宝玉。薛家母女也觉得眼下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了,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就同意了王夫人的提议。于是他们活生生的编造出了金玉姻缘之说。因此有了紧接着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在这一回中,薛姨妈对宝玉的亲热劲显然很过火,宝钗对宝玉的态度也很暧昧,半推半就,莺儿干脆扮演起了红娘,直接说出了宝玉的通灵玉和宝钗的金锁是一对,宝钗假装嗔怪她。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宝钗开始暗中留心起宝玉来,并处处与黛玉暗中较劲,密切关注着宝黛之间的一切,用尽了一个少女所有的机心:当元春省亲让宝玉作诗时,宝钗比黛玉还替宝玉着急,她替宝玉斟酌“绿玉”和“绿蜡”时那种言行举止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循循善诱,而黛玉当枪手帮宝玉作诗,则显得很天真俏皮;当宝玉到黛玉的房间给黛玉讲“耗子精的典故”替黛玉解午困时,她又神秘地出现了;当宝黛正在拌嘴时,她借史湘云来了的机会,走上去道:“史大妹妹正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留下黛玉在那里越发气闷,而她却浑然不顾;史湘云来后小住在黛玉房间里,宝玉是个人来疯,舍不得离开她们,晚上迟迟不回自己房间,早上一起床又头不梳脸不洗地跑过去,还让史湘云替他梳头,这让袭人非常吃醋,这时宝钗又出现了。事情明明是湘云引发的,宝玉的天性使然的,而宝钗和袭人却不谋而合地共同将矛头指向无辜的黛玉,袭人酸溜溜地说了一些伪道的话:“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说,都是耳旁风。”宝钗听了正中下怀,于是假装和袭人攀谈起她的年纪、家乡等来,这是两人达成默契正式结盟的开始。正说着,宝玉来了,宝钗却故意走了。她来的本来目的也是要和宝玉他们顽耍的,但她欲擒故纵,显得自己与黛玉不同,很安分守礼的样子。接下来,袭人就像李嬷嬷骂的那样,使尽了狐媚功夫,醋劲大发,百般不理宝玉。一处“贤袭人娇嗔箴宝玉”的戏演得十足,是贤还是醋,连批书人也忍不住提出一样一问。作者用笔之狡黠,往往让很多读者真假难分。真正读懂了,就会觉得妙趣横生。

    宝钗不仅处处在宝黛身上留心,也在贾府上下人身上用心,完全是以贾家准媳妇的心理在积极运筹。上至奉承贾母、王夫人等权势派,下至周全不得势的赵姨娘贾环等,连丫头婆子也笼络。在她的生日酒席上点戏,她完全是顺着贾母的口味来点,用力过猛了,一向和事佬的宝玉都看不过去了。但博学的宝钗引经据典,硬是将宝玉驳得心服口服。第二十二回“听戏文宝玉悟禅机”,将宝、黛、钗、湘青春年少懵懂时的四角关系写得非常精彩,四人的个性惟妙惟肖。尽管宝钗比宝玉大两岁,比黛玉大三岁,比湘云也大三四岁吧,但在这一回中,还是黛玉的气度略胜一筹,她没有真恼直言她不如宝钗、把她比作戏子的湘云,也没有嫉妒博学稳重的宝钗,聪明、率真的她一点也不记仇,过了就了了,反而将宝钗和湘云拉上,一起去点拨自以为悟了禅机的宝玉。

    一般的人只看到黛玉一心用在宝玉身上,却不知宝钗用的心一点也不比黛玉少。就连晴雯都抱怨宝钗说:“有事没事跑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可见宝钗平时并没比黛玉少往怡红院跑。当宝钗扑蝶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谈私传帕子的事时,她几乎出于本能地顺口就嫁祸黛玉,落个完美的金蝉脱壳。她之所以想都没想就嫁祸给黛玉,并不是证明了她真想害黛玉,宝钗还不至于那么坏,只是这种本能的反应恰恰证明了她心里时刻挂念忧虑的就是宝黛的关系,她也是真把黛玉当成了劲敌。当王夫人聊起黛玉的病和所吃的药时,宝玉说了一个海上方,宝钗顺着王夫人,信口就撒了谎,被宝玉揭穿,连凤姐也出面作证了。此时正逢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黛玉去吃饭,黛玉跟着丫头就走了,宝玉说留下来跟着王夫人吃斋饭。宝钗为了掩饰刚才的尴尬,又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之后又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宝钗的话看似无心,实则是在轻描淡写间就将“黛玉长期辖制宝玉”的论调坐实了,这无疑会让在场的王夫人对黛玉更加反感,更加坚定地要实施金玉姻缘,同时也让迎春、探春、惜春等姊妹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对黛玉也会多少吃醋。黛玉的人际关系不怎么样,和宝钗、袭人、周瑞家的等长期潜移默化的宣传造势有很大关系。然而宝钗仍未罢休,估摸着宝玉这一去又在给黛玉赔不是赔小心了,她又跟过去了。果然宝玉正在那里百般俯就黛玉,黛玉正在让丫头熨烫绸子,自己正在裁剪,对宝玉爱理不理。宝钗一来,又装好人摆出调和气氛的样子,因笑道:“林妹妹作什么呢?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但宝黛二人都不买账,黛玉就刚才的场景讽刺笑道:“这也不过是撒谎哄人罢了。”宝钗又欲盖弥彰地解释。宝玉有点烦了,就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到底是宝钗,沉得住气,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来了?”说着便走了。于是宝玉继续俯就黛玉。这一情节着实有趣。宝钗悻悻而去。紧接着,有人来回让宝玉到冯紫英那里去赴会。宝玉赴会回来,得知元春打赏了端午节礼物,正疑惑为啥他的礼物不与黛玉相同,却与宝钗相同。宝黛正在为此分辨不休,这时宝钗又神秘地经过,并假装没看见他们。宝玉说要看看宝钗的红麝串,宝钗亦半推半就。生性淡雅,不喜欢花儿朵儿的她在戴着沉甸甸“没趣儿”的金锁的同时,得到元妃赏礼,立马高调地戴上了她和宝玉独有的红麝串。这无疑是一种对金玉姻缘的造势,也是对黛玉的一种挑衅。“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让傻乎乎的宝玉一度失魂,垂涎上了她的丰美。宝钗的机心可见一斑。而率真可爱的黛玉看到这一幕并没有失态,“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并扔帕子去打失魂的“呆雁”宝玉,那种纯真俏皮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在争夺宝玉这件事上,宝钗并没有像世人想象的那样豁达,她的失态和出格远远超出黛玉。在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中,自以为金玉姻缘是王夫人主动谋划的,如今又得到了宫里娘娘元春的支持,势在必得,不想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种愈重情”中,金玉姻缘受到了老辣的贾母的强烈反击,一手策划了清虚观之行,含蓄委婉地向薛姨妈、薛宝钗表达了她对宝玉婚事的立场和主张,薛宝钗绝不是宝玉妻子的人选。张道士提亲,宝黛按捺不住大闹别扭之后,贾母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咽了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贾母的这番话意味深长,简而言之,她对宝黛的事深谋远虑,操碎了心,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就必然会支持他们走在一起。贾母鲜明的态度和宝黛闹别扭显露出来的真情,无疑给正在兴头,志在必得的宝钗当头一棒,泼了好大一盆冷水,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三十回,一向持重淡定的她“借扇机带双敲”就非常失态了,不仅指着丫头靛儿训斥,还对宝黛之间不能捅破的情愫极尽讽刺,连凤姐都看出了宝黛钗三人之间端倪,感觉到了十足的火药味和醋味,便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几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宝黛钗三人这才消停。

    然而宝钗并没有因为贾母的抵制和明知宝黛之间青梅竹马一往情深而轻言放弃。要说发乎情止乎礼,其实黛玉是真正做到了的,基本都是宝玉主动亲近黛玉。而宝钗除了像晴雯说的那样有事没事就朝怡红院跑,并且还经常傍晚或晚上去,影响他们睡觉,其实这对于比宝玉还大两岁已到婚嫁年龄的宝钗来说是有点出格的;而在宝玉被贾政痛打之后,宝钗就更表现得露骨了。黛玉只是悄悄来到宝玉的床前,真情流露地哭肿了双眼,并心疼地劝宝玉收敛一点以免被贾政毒打,黛玉的表现是一种知己和情人的表现。而宝钗的表现则更像准妻子的表现,先是亲自送来棒疮药,吩咐袭人如何料理,然后情不自禁地说出“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之后,她又派自己的贴身丫鬟莺儿去怡红院给宝玉打络子,在此期间,又跑来问打了什么络子,还笑道:“这有什么趣,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接着又大谈怎么配色。通灵玉引起的金玉姻缘之说一直是横在宝黛之间的心病,而宝钗却时时不忘这块玉。之后,袭人因向王夫人告密而步入金屋,被王夫人单方面选为宝玉的妾室,宝钗按捺不住在大正午第一个来到怡红院,并在宝玉午睡时,不避嫌疑代袭人坐在宝玉床前替宝玉绣鸳鸯肚兜、赶蚊子,已经到了婚嫁年龄的宝钗的行为,其实在那时的礼教下是有点出格的。这不是一个矜持的表姐应有的表现,更像是个妻子的表现。可是恰恰就在这时,她听到了宝玉反对金玉姻缘,只认木石姻缘的梦呓,这让越挫越勇的宝钗终于清醒了。而在此之前,当宝钗误以为是薛蟠弄舌导致宝玉被打而规劝薛蟠时,心直口快的薛蟠,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一语道破金玉姻缘的谎言:“……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赖我说的我不恼,我只为一个宝玉闹的这么天翻地覆……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薛蟠的话戳中了宝钗的心事,回到房里整哭了一夜。这几乎是前八十回里,薛宝钗唯一的一次哭泣,而且是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眼睛也是肿的,被黛玉奚落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总之,宝钗为了得到宝玉也是拼了。选秀失败,退而求其次选定宝玉,宝钗对宝玉有多懂有多爱,我觉得倒是谈不上,更多的是处于本能想要占有。和宝玉联姻,是符合薛家的家族利益的,宝钗对薛家有一种不可推卸的担当。这是宝钗的可敬之处,也是她的可悲之处。然而,渲染得天衣无缝的金玉姻缘遭到了贾母强势的遏制,加上天长日久,宝钗也越来越发现他和宝玉实在不是同一类人,宝玉非她所期。然而,她还是没有轻言放弃,势要与黛玉一争高下。直到第三十六回宝钗听到宝玉的梦呓,她才如梦初醒,真真切切地明白自己和宝玉有缘无分,宝玉心中只有黛玉。自此之后,骄傲自尊的宝钗渐渐对金玉姻缘灰心,并被宝黛之间深挚的爱情感动,从而渐渐和黛玉冰释前嫌。

    宝钗是一个理性的女子,有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凌云壮志,对感情她能做到收放自如,因为她不单是为自己而活,更多的是为“大局”而活。她的存在就是为了顾全大局,周全别人,从这点来说,她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让人肃然起敬。然而她的理性中,又有一种透骨森寒的冰冷,比如她对金钏儿之死以及尤三姐自刎后柳湘莲不知所踪麻木冷淡的反应。对于每一件已经发生的悲剧,她从来不会去做无为的伤感叹惋,她只活在当下,做眼下力所能及的事。金钏儿的死因,她心里有数,但她只会冷静地帮助王夫人善后,并心照不宣地周全王夫人的面子;尤三姐耻情自刎,柳湘莲也因此而冷遁了,薛姨妈尚在感叹唏嘘,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宝钗如此淡定,而呆霸王薛蟠却是个性情中人,沉浸于伤感流泪。然而,宝钗的理性中不仅有冷淡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比如她体谅湘云在叔叔婶婶家不能做主的苦楚,暗中照顾贫寒的邢岫烟,和黛玉冰释前嫌后对黛玉关怀备至等。曹公笔下的人物形象都不是非黑即白,单调苍白的,都是丰满多面的,符合复杂的生活和微妙的人性本身的。

    根据第五回的判词,已经熬成那个年代剩女的宝钗最后应该还是违心地嫁给了宝玉,她为贾家和薛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然而最后宝玉还是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宝钗作为一个可悲可叹的弃妇抑郁而终,可能死于娘家薛家,也可能死于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所谓“金簪雪里埋”。“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钗黛的三观是根本不同的,父母双亡的孤女林黛玉活着只信奉“我是为了我的心”,只想为自己而活,她没有振兴林家的抱负,惟愿“求善嫁”个如意郎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而才貌双全的宝钗的一生背负太多,担当太多,从来没为自己活过,一直在等待时机实现心中的抱负,随时可以为了娘家和夫家的大局奉献自己。她是宝玉一生最为尊敬和亏欠的女子,因此她最终和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所谓“怀金悼玉”。宝钗唯有在书中前四十五回里与黛玉抢夺宝玉的争风吃醋中,显出了她一个青春少女性情的一面,虽然这里面也掺杂了她“待时飞”的“人生抱负”,时常规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不像黛玉那样纯粹因为爱情。

    天下熙熙,红尘滚滚,我们大多数人何尝又不是像宝钗那样为责任为亲人而非常克制甚至很委屈地活着?有几个人能够向黛玉那样“我是为了我的心”而活?所以,致敬宝钗也是致敬无数身不由己的芸芸众生,致敬我们自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漫话红楼》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漫话红楼》 2、金簪雪里埋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重生之不为书生妻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不为书生妻
  • 繁花万丈不如你 连载中图标 繁花万丈不如你
  • 王者荣耀:有缘惊梦 连载中图标 王者荣耀:有缘惊梦
  • 我的三国在燃烧 连载中图标 我的三国在燃烧
  • 倾世医后:高冷将军,请温柔 连载中图标 倾世医后:高冷将军,请温柔
  • 娇妻很大牌:影帝大人别傲娇 连载中图标 娇妻很大牌:影帝大人别傲娇
  • 鸳剑染绫香 连载中图标 鸳剑染绫香
  • 至尊狂兵-快乐的茄子 连载中图标 至尊狂兵-快乐的茄子
  • 诸天综漫大恶霸 连载中图标 诸天综漫大恶霸
  • 快穿之狐狸精的职业素养 连载中图标 快穿之狐狸精的职业素养
  • 凡尘遍宇 连载中图标 凡尘遍宇
  • 总裁大人,求谈心 连载中图标 总裁大人,求谈心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