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坨村一路向南就是海珠镇了,一个多小时的脚程。村里人多节俭,一般都是走路去集市,鲜有雇车。丽君家东面邻居是东山大叔一家,西面邻居老张头一家就有一辆驴车,平时会拉些脚程,老两口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丽君走在一条土路上,四下张望着,这是一条两米宽且平坦的路,据说是几年前官府修建的官路,道路两旁偶尔是稀疏的树木,偶尔有干涸的沟渠,路上行人不少,多是挑着扁担急匆匆的赶往集市。
日出东方的时候,丽君看到了一座古朴小镇,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长满了青苔,诉说着悠久的年代,海珠镇主要分为东西两街,东街全以青石板铺筑,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古朴幽远,生活在东街的百姓相对富足一些,镇上有权有钱的人家多居于此,店铺林立,街上并不拥挤,往来的行人衣着整洁大方,表情淡然;西街各式各样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一起,高高低低的石板把路引向一个又一个拐角。石板颜色也很多,青色的,青中带黑的,还有黑色的。生活在西街的百姓相对平民化一些,每三天都会有一次集市,周边村子的乡亲也会来此摆摊,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走进西街,丽君觉得眼睛都不够看了,各种新鲜瓜果蔬菜土特产,荷包刺绣小玩意,糖人泥人木头人,小鸡小鸭小乌龟,好想买肿么破。田氏牵着看傻眼的丽君穿过拥挤的集市区,进入后街。丽君看到热闹的店铺才清醒过来,忙问道“娘,咱们去哪家饭馆”。田氏回道“如意饭馆,你爹以前猎到野物也是卖给他家,朱老板人不错,给出的价格也公道。”
如意饭馆生意不错,十几张桌子中大半都有客人在吃早饭,二层估计是雅间,丽君随田氏从后门进入饭馆,看到的便是一片繁忙景象。田氏找到熟识的王小二表明来意,片刻后就见到了朱掌柜。“王老弟今天怎么没过来,这次又是什么好东西,哈哈哈”人未到,声先至,丽君猜测朱老板是个爽快人。
“当家的前几天去打猎摔伤了脚,这几天还不宜动,这是我们在海边捡的海货麻蛤,您尝尝味道可还行”田氏回道。丽君在旁边乖乖的当个小朋友就好,并没有传说中的霸气侧漏,侃侃而谈,她娘看来自己就搞定推销这事了,丽君完全没有表现的机会(摊手状)。
朱老板正色道“不严重吧,我还奇怪这两天王老弟怎么没有过来呢。”
田氏笑道“劳朱老板挂心了,不碍事,修养几天就好了。”
“那就好”,朱老板一边说着,一边从陶罐中拿起麻蛤细细品尝。虽然没有了刚出锅的热乎气,但完全无损麻蛤的鲜美味道,毕竟凉拌麻蛤也是非常好吃滴。朱老板奇怪道“这麻蛤完全没有沙子,也不腥气,味道当真不错。”
“我们有办法给麻蛤去沙,至于腥气,在水煮时加入葱段,姜片,八角即可,麻蛤本身就是滋补,美味的食材,同时还可以与韭菜等其他菜色搭配食用。”
转眼间朱老板已经吃掉了好几个麻蛤,沉思了一番,说道“我这要先试水,明天辰时你先给我带三十斤过来,每斤定价六文钱。”
“成”田氏痛快的应下来,毕竟一斤肉十四文钱,这个价格已算公道了。
走出如意饭馆时,一陶罐的麻蛤已经变成了五十文钱,看田氏喜形于色的样子,估计这已是不少钱了。
田氏牵着丽君继续往后街走,越到后面店铺越大,路过林氏布庄,三杯醉酒肆,田氏在仁医堂前站定脚。从包袱中找出那包蛇蜕,田氏犹豫了一番走进大堂。丽君感觉到了田氏的紧张,握紧了她的手“娘,咱这蛇蜕可好了,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我听阿虎哥说仁医堂很厚道,上次他妹子发热就是在这里治好的。他们家钱不够,仁医堂还让他们晚几天交钱呢。”
田氏明显放松了一些,笑道“你这个小八卦,谁家的事都知道。”走到柜台前,田氏对小二温声道“小哥,您看这是我们在林子里寻得的野生蛇蜕,您这里可收?”
小二看了一眼蛇蜕,说道“这需得仁大夫来定夺,请随我来。”
田氏牵着丽君走到后堂,看到一个头发半白,慈眉善目的老者正在翻弄草药,也许医者身上自带祥和光环,丽君就感觉这位老者特别亲切,田氏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小二和老者说明来意后,仁大夫起身,笑道“可否让老朽看看那蛇蜕。”
田氏忙将蛇蜕双手递过去,仁大夫仔细查验,并用手摩挲,说道“这条蛇乃蛇龄三四十岁,蛇蜕齐整,尤其白色更为难得,乃是中上品,定价三百文,您看可使得。”
“使得,多谢您”田氏喜出望外道,接过小二递过来的银钱,走出店铺,田氏的表情依然很梦幻,简直不可思议,没想到这蛇蜕如此值钱。
“娘,咱们接下来去干嘛呢,要去买东西么”丽君摇着田氏的袖子问道,那兴奋劲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即将狂奔而去。
田氏这才回过神来,“哦,咱们去集市逛逛,买些米面,待会你要跟紧娘,不要乱跑,集市上有拍花子的,每年都丢小孩”。田氏看丽君这锃亮的眼神,不得不再次叮嘱她。
“嗯嗯,知道了,娘”,丽君郑重点头道,作为一个淘宝爱好者,丽君心里简直乐开了花,最喜欢这种漫无目的,充满惊喜的逛街了,前世她就特别喜欢逛集市。“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淘宝的小行家”丽君心里哼着小曲,跟着田氏往回走,加入了热闹的赶集大军。
田氏带着丽君在集市口的李记油铺打了五斤花生油,花掉了二十文钱;犹豫了再三后又去旁边的粮铺买了十斤大米,花掉了六十文钱;至此丽君估算出一文钱约等于前世的一块钱,一千文钱就是一两。田氏将米和油暂存在粮铺后,带着丽君去了集市里面,给彤彤买了一串糖葫芦;本想买些新鲜蔬菜,可终究因为价格略贵没舍得买。
这时,丽君看到一个卖黄豆的老农,比起其他摊位前的人满为患,这里相当清净。丽君和田氏说想过去看看,两人便走过去了,发现除了黄豆竟然还有棉花种子,丽君简直喜出望外“老伯,这些怎么卖啊”。
满脸皱纹的沧桑老农看到面前的母女,笑道“小娃娃,这些黄豆两文一斤,这些棉花种子五文一斤,都是我特意挑的好种子哩。”
“娘,我想买五斤黄豆,一斤棉花种子,好不好”丽君和田氏撒娇道。
田氏微皱眉头,“黄豆除了榨油,做豆腐,一般人家是不吃的,还有你知道咋种棉花么,咱们村都没人种嘞”。
“娘亲,山人自有妙计,你就给我买嘛”丽君神秘兮兮的啥都不说,就用充满渴望的小眼神瞅着她娘。
“好了,好了,给你买”田氏总归还是个宠女儿的娘亲,就这样花了十五文钱给丽君买了黄豆和棉花种子。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十五文也算是不少银钱了,所以丽君才只买了一斤棉花种子,只是想尝试,希望让家人看到效果而已,毕竟棉花的价格还是不菲的。
田氏带着丽君一路逛过来,最后到了张屠户的铺子,丽君感觉自己就像八辈子没吃过肉了,看到生肉都觉得“啊,好美味,好吸引人”,也是醉了。十四文一斤的肥肉,田氏买了三斤,花掉了四十文,丽君还卖萌要到了两根大骨头,不过骨头上面的肉实在少的可怜,估计也是没人买的。
从粮铺拿上寄存的油和米,顺路给彤彤买了一串糖葫芦,田氏就这样大包小包的牵着丽君回家了,摸着胸口的两百多文钱,想着明天还能继续来送麻蛤,田氏感觉日子充满了奔头,回程的脚步都轻快了。丽君看着田氏上扬的嘴角,因为笑容而更显眼的鱼尾纹,心里暗暗下决心“很快就会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