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她不知道怎么感谢孙平,只能在孙平来县里的时候陪他说说话,他心里的苦如果不说出来,总是憋在心里会把自己苦出病来的。孙平喜欢孩子,她就让大宝多和孙平接触,孙平抱着大宝的时候,李欣莲不是产生一个念头:要是孙平能给大宝当爹多好啊。孙平可能这辈子都没办法有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他给大宝当爹,他会真心疼爱大宝的。随后她就马上唾弃自己,可是这不能阻止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越与孙平相处,接受他的帮着越多,李欣莲越羡慕刘蕾。刘蕾的命真好,上高中的时候就是班级的中心,深受众多男追捧;考上大学,成为国家干部,摆脱了土里刨食的命运;可最令人羡慕的是嫁给了孙平。孙平在高中的时候不起眼,虽然学习很好但很少说话,远不如张丹青活跃开朗喜欢文艺,深受女生欢迎,被戏称为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那时候她那么恋慕张丹青,如今她想起张丹青心里却兴不起一点涟漪,反而觉得孙平才是理想中的好男人。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成长的代价太大了。
多次接触下来,李欣莲觉得她和孙平非常合拍,很多时候他们之间好像有着默契:她从他的一个眼神就能看出来他想做什么,她刚要拿什么东西,他已经递到她的手边。如果她当初考上了大学,和孙平结婚,如今他们的生活得多么和谐呀。而如果张丹青考上大学,刘蕾应该与他结婚,而不是孙平。看,命运总是这么无常,一场高考造成了命运的交错,而命运走向总是在改变,却不知道她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她怀着期待希望孙平来县里,却又有点儿害怕。怕自己哪一天一时头脑发昏把不该说的话说出口,那样孙平会瞧不起她吧,以后哪怕静静的听他说话也不能了。她想勾引有妇之夫,这是多下贱的行为啊!她瞧不起这样的自己,可是心里住着的魔鬼总是不停的怂恿她,她怕自己会被魔鬼诱惑,做出活该被唾弃的事。
如今还有一件事让她烦恼:前几天孙铁柱向她表白,他从高中就喜欢她,他想照顾她和大宝。孙铁柱诚挚的表示如果她不放心,他可以不要自己的孩子,把大宝当成自己亲生的孩子看待。她当即拒绝了。虽然知道会伤害孙铁柱,但是她说的很明白,她不喜欢他,不愿意嫁给他。她不愿意利用孙铁柱,若即若离的给予他希望,那样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孙铁柱从她离婚帮了她很多,她不知道他喜欢她哪里,她一个离婚带着孩子的女人,从哪里看也根本配不上他呀。虽然孙铁柱没有考上大学,他父母都是吃商品粮的,他是城镇户口,高中毕业以后他家里找了门路把他安排到银行上班,如今也是个科长了。即使她没结过婚也跟他门不当户不对。她见过孙铁柱的妈妈,一个富态的中年妇女,看人的时候带着一种审视感,骨子里的透着势利,那种家庭她是绝不敢高攀的。
以前孙铁柱没有把话挑明,她也不好说什么,闹不好要弄个自作多情。如今把话说开了,她以后也要和孙铁柱保持距离。以前她还能借着孙铁柱了解孙平和刘蕾的事,往后恐怕仅仅想知道他现在过的怎样也不容易了,毕竟自己不能那么直白的当面问他。想到这里,心里便愁思百结,陡然,少女时期因言情小说而记忆深刻的几句词闪过心头:“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难道她注定要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馀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后终必,终必成空。”她喃喃的念诵着,已经痴了。
张丹青的业务开展的很顺利。他刚从省建离开,有着人头熟的优势,项目经理手头上的好几项目如今都用他这里的管件等材料,他有联系的几个厂子,在管材和附件上都格外用心,尤其盯紧了质量关,虽然给人不好打交道的感觉,可真正认真做事的人都知道,这才是长久之道,几个管件管材厂家到都对他重视起来,在各方面尽量给予优惠,希望双方能够长期合作。省建承建工程方面,各项目的材料员也省心省力,经过一开始的磨合期,合作很愉快。张丹青充分展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才能,和各级部门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的非常恰当,刘大华对此大加赞赏,对张丹青不能跟随自己很是遗憾。
跟搞工程的人在一起,入乡随俗的就要出入各种场合,张丹青的行头开始更新换代,手持大哥大,夹着真皮手包,脚踩全皮的皮鞋,据说穿几年鞋底都不会磨损。刘蕾见他一次就嘲笑一回“暴发户大款”,张丹青但笑不语。遇到节日或者刘蕾和孙平的生日,他会送给刘蕾几张购物卡,在超市里购物可以顶现金用,一般是几百块的金额。刘蕾开始不收,张丹青说这是客户给的,他也用不着,过了期限就浪费了。刘蕾收了,到超市购物大部分倒是给张丹青买东西,把他小棚屋里的东西换了个遍,如今都是高档时尚的小家电,床上用品等等,一般都是赶上打折的时候购买,比张丹青自己置办这些东西还省钱。
张丹青回头又开始送饭店的餐卡,让他们自己去吃饭或者应酬朋友。刘蕾看他是真心的拿他们夫妻当自己人才这么不见外,便收了。这些卡确实是别人送的,当然张丹青也是付出代价的,他本来也可以送给别人换个人情。如今他送给刘蕾他们并不是为了人情,而是为了交情,刘蕾不想让他觉得寒心。记住他的情意就好了,朋友之间不就是应该这样嘛,不计较谁先付出,付出不求回报。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总有一方先付出,或者付出的比较多,计较多了利益,反倒伤了感情。
刘蕾不掩饰对张丹青的欣赏,对他取得的成绩也替他高兴,在农学院邻里之间没少替张丹青宣传。她言语爽利,措辞夸张幽默,认识张丹青的人都替张丹青高兴,见到张丹青便开始调侃着恭维他。刘蕾自己还到张丹青面前表功;“看,如今大家都知道你有了出息,我们家这间小屋将来做为见证你成功的旧居,可是要成为博物馆的,里面的那些旧东西我还留着呢,等着将来卖给博物馆赚大钱。”
张丹青笑不可抑,“孙平,你听刘蕾听我吹上天了,回头税务局来跟我收税,我让你给我出钱。”孙平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两声,实在是没精神跟他们敷衍。如今他觉得家里令他越来越压抑,他去讲课的时候多起来,每天下班总要好借口在办公室多呆半天儿,去支农也越来越积极。院里领导对他的积极工作态度非常满意,已经透露了要在年底提他为副处长的意思。
他只是觉得他和刘蕾一起呆在家里的时候,家里就如一潭死水,宁静呆滞,人总在这样的环境里呆着,会慢慢枯萎溃烂。他开始更多的从家里逃开,每次他都能从李欣莲的静静聆听中得到心灵的宁静,把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他才能继续以后的生活。才能面对刘蕾和张丹青的笑容,承受着那种在自己家里倒成了外人的感觉。
他也向李欣莲描述张丹青和刘蕾在一起时的和谐之感,他不能流露出他的嫉妒,那只能表示他承认失败,他还要装作一副大度和高尚的样子,做出很开心朋友和妻子能相处融洽的嘴脸。他绝对不会承认的是,他私心里是想让李欣莲生出嫉妒和不忿,那种微妙的我不开心你凭什么这么无动于衷你应该比我更不开心的小心思被他道貌岸然的压在心底,他渴望李欣莲有所表现,这样他就不是唯一一个为此难受的人了。
李欣莲的表现让他大失所望,李欣莲刚知道张丹青如今这么风光的时候,有过一丝怨怼,张丹青要成功了吗?如果没离婚的时候赶上这种机会该多好!不过她很快就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了,张丹青再怎么风光也和她已经没有关系了,她操那闲心干啥呢。不管怎样,她盼着张丹青能够过好,他们毕竟夫妻一场,有过感情,再说他毕竟是大宝的亲爹,他过好了对大宝也有好处。
最让孙平难以忍受的事最近刘蕾迷上了跳舞,除了学院每周末在大礼堂里举行的舞会,还到外面的舞厅里去跳舞,当然都是张丹青送的票。
孙平和刘蕾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流行跳舞,孙平对这种男男女女搂搂抱抱的行为是很反感的,刘蕾却很喜欢,早早的就学会了跳舞,在每周的舞会上都是男生们献殷勤的对象。跳了两三年,和孙平处上对象后知道他不喜欢也就慢慢的去的少了。结婚以后因为孙平不会跳舞,学院里的舞会她也很少参加。孙平不会告诉别人,他当初追求刘蕾的时候,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学跳舞的,可是受了不少罪,最后连跳个三步舞都会把舞伴的脚给踩肿,实在没办法,才藏拙,一直没有在人前跳过舞。
看来如今她已经不在乎孙平的想法了,孙平想来就觉得一阵悲凉。他和刘蕾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他还对刘蕾有着愧疚不舍,对她百般忍让,想着时间长了,刘蕾总会放下,以后慢慢的把她的心还能焐热了。可刘蕾还会给他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