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李欣莲批发了一批衣服,用大大的蛇皮袋子装着,自嘲说自己想个倒爷。这次她带的钱太少,就把原来要还给张丹青的钱用了。她特意来和张丹青说了一下,等回去以后马上把钱给大宝存起来,给大宝留着念书用。孙平张罗着给她把服装打包,连人带货送上车,告诉她回县里后打电话来报个平安。
张丹青等孙平送走李欣莲母子回来,感激的说:“孙平,从我来了省城,就不断的给你们添麻烦。你回县里,还拜托你照顾她们娘俩个。如今又这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我欠你们夫妻的太多了,我这心里觉得特别过意不去。”
刘蕾说:“说这些话就外道了。这么多年的同学,说起来比亲兄弟不差什么。只要好好干,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你混的好了,指不定我们还要靠你帮忙呢。只是到那时候你别推脱就行。”孙平也说:“我和李欣莲也是同学,不看你的面子该管也得管。如今过了这个坎,你们以后就会顺了,我们盼着你们都过好了,你要成个大款,说起来我们也跟着风光风光。”
张丹青出院后在楼上休养,刘蕾一天休班在家,又跟他说起李欣莲,“欣莲回去也有些天了,听说服装卖的挺好的,欣莲还是很有品味、眼光的。你如今混的也不错了,我看李欣莲说不定后悔了,要不我和孙平再劝劝她,你们还一块儿过日子。总是孩子的亲爹娘,比那不知根底的强。”“你们不用劝了,我和李欣莲到今天这个地步主要是我的责任,是我对不起她。也许本来我和李欣莲就不合适,勉强在一块儿,都不幸福,分开是早晚的事。她是个好女人,希望以后她能找到个知疼知热的男人对她好。”
刘蕾便叹息,“可怜了大宝。”张丹青神色黯然,大宝是个可爱的孩子,可走到如今的这一步,他和李欣莲都不会为了孩子再勉强到一块凑合过日子了。他们都是自私的人,都对不起孩子。他想如果早知道会和李欣莲离婚,当初就不该要孩子。现在孩子的天空破碎了,他怎样也弥补不了。李欣莲将来能找到一个人对大宝好的几率太低了,他想,如果他能找到个好女人,或许可以把大宝接过来跟他一起生活。
想到这里的时候,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刘蕾和大宝在一起时的快乐场景,如果他能和刘蕾在一起的话,刘蕾肯定会对大宝好的。等醒过神来,张丹青把自己的脸抽了一巴掌,呸!我把你这丧良心的,孙平两口子对你一直这么好,你怎么能生出这种心思!他想他得快点养好了,好从孙平家出去。
张丹青休养了一个月后,项目经理找他去谈了一次话。张丹青回来以后就开始忙起来,项目经理把几个项目的管件和钢筋都交给了他,几个项目需用管材不同,有自来水管道、有热力管道,还有污水管道,根据管材制作工艺和型号不同,口径、壁厚、重量各有要求,配套的弯头、阀门等质量要求更高,他必须事必躬亲,把好每一道关口。
张丹青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份刚刚起步的事业中,联系不同厂家,进行产品比对,从中选择合适和价格适中的管材、管件。还有保证钢筋的质量,建立自己的供货渠道。他竭尽全力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打下点基础。
刘大华明年将去深圳特区担任一个建筑公司的副总,告诉张丹青如果他愿意可以跟着一块儿过去。经过慎重考虑,张丹青婉拒了刘大华的邀请。张丹青从到省城就只有一个想法,继续跑他的管件业务。他牢牢记住了一句话,是他师傅最后告诉他的,“做熟不做生”。
从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县铁厂的厂长建立第一家管件厂以来,他的家乡陆续建了许多家管件厂,主要做管材、管件和附件,由于技术和产品比较先进,在全国都小有名气。有了充足货源,他又有经验,在省城有渠道,如果把精力放在管件方面,专一做这方面的生意,比做别的更容易一些。
如果能在刘大华离开之前,建立自己的供货和销售网络的雏形,以后的路就好走了。他相信管件的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依据自己的判断,他决定坚持自己的初衷。为此拒绝了刘大华,他觉得值得。
张丹青如实对刘大华讲了自己的想法,刘大华对他不肯跟随自己倒也没恼,还挺欣赏他的野心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刘大华给他提了建议,他从中受益匪浅。最终他决定先弄门店,从管件厂进货过来,销出去以后再给厂里结账。张丹青先从省建刘大华手下的项目下手,钢筋和管材、管件及附件等统一采取一批压一批的方式,首批货款等第二次货物完成验收时结算,以此类推,最后一批是以工程验收完工日为结算日。
由于有以前的关系,鑫海管件厂和县里的两个小厂给张丹青发了货,张丹青天天在外面跑,也小有收获。他现在比不得大款,可比做材料员的时候收入高了很多。这天他给刘蕾和孙平送了一台热水器,以感谢他们夫妻在他受伤期间的照顾。孙平客气的不肯收,刘蕾爽快的说:“我正打算买一台嘞,你这礼物送的很合我心意。我很多同事家里都安了热水器,如今家里也宽敞了,洗澡就可以在家里洗,再不用去大澡堂了。”孙平便不做声了。
孙平看着人在卫生间里安装,张丹青和刘蕾在客厅看电视。送走了安装工人,刘蕾试了试热水器,笑着说:“怪不得人人想当大老板。张老板,你如今也是有钱人了,我们那么辛苦伺候你这个病人,就送个热水器就完了?啥时候请我们去五星级酒店吃顿大餐吧!”孙平忙说:“刘蕾,咱帮张丹青可不是为这个,动不动五星级酒店,像什么样子。”
这两年酒店分级闹的沸沸扬扬,有学者说什么都照搬国外,搞出个三六九等是在国人之中制造贫富之间的矛盾。可如今是个人有了几个钱就张口闭口的五星级酒店,好像自己这样一说就能高人一等似得。刘蕾平日最是瞧不上这样的人,今天这样说,张丹青知道她是心情很好,拿自己开玩笑了。可她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多久,孙平的话说完,刘蕾眼神都没给孙平一个,起身进屋去了。
刘蕾从这次流产之后,一直心情抑郁。赶上张丹青重伤住院,她跑前跑后的帮忙,虽然着急上火,情绪倒是发泄了出来,这些天在外人面前看着又好像是以前那个爱说爱笑、活泼开朗的人了。偏偏孙平,今天不知是没听出刘蕾的玩笑还是不愿意刘蕾和张丹青玩笑,他这样一说,事情就有些变味了。张丹青当即觉得有些没意思,打了个哈哈,又说了两句,起身告辞,刘蕾也没像往常一样留他吃饭,甚至都没出来送他。只有孙平和他在屋门口没营养的又客气了几句。张丹青觉得孙平好像不欢迎他到家里来了,好在自己也想尽量躲开点刘蕾,倒觉得这样也好。
孙平本来在外讲课,额外有了收入,又有支农的补助,如今买下房子,也没拉饥荒,心里是有几分得意的。可是见张丹青如今发展的顺风顺水,收入多少不敢说,最少是自己的几倍。只说几百块钱的热水器说送就送,眼睛不都眨一下,可见这点钱在张丹青眼里不算什么,这样想着他的心里就不舒服起来。他堂堂的大学生如今还要辛苦的在外兼活儿才能把日子过得活泛点儿,张丹青一个农村高中生,比他过都得滋润,这年月,世道真是乱了。
再看刘蕾平时对他连个笑脸都没有,张丹青一来就有说有笑,说起来生意上的事她也跟着出谋划策瞎掺和,一个女人家,像个什么样子!只是刘蕾根本不管他怎么想,该乐呵还是乐呵。他越发烦闷,眉头皱的多了,两条眉毛中间多了一条明显的竖纹。
憋了一口气,孙平往外面跑的更勤了,只要在省城,哪里有请人讲课的,其他人嫌讲课费少的不肯去的,他便接了讲课的差事。谁要笑话他,他理直气壮的说,“一节课给几十块钱唻,买肉也能买几斤。闲着也是玩,难道像你们一样打牌就有肉吃?”去县里支农如今一个月能去两次,有时候三次。农学院对他的工作热情非常肯定,去年年底评选先进就把科里的名额给了他,今年给涨了十几块的工资。
县里李欣莲的服装加工店如今把门脸重新装修了,门前挂了大大的霓虹灯招牌,“美丽服装店”,店里面整洁清新,灯光明亮,服装样式时尚,还价格适中。不得不说,李欣莲干了这些年服装加工对服装的潮流趋势有自己的理解,她挑选的服装在县城大受欢迎,如今她自己忙不过来,孙铁柱帮他找了一个年轻女孩子做店员,帮着接待顾客。店里的服装加工已经暂停,短短的时间内,李欣莲赚的钱比过去两年赚到的都多。她对孙平充满感激,都是孙大哥指点这条明路给自己。在自己不自信的时候鼓励自己,帮着自己一手把服装店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