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gua=&ot;java&ot;sr=&ot;/gaga/pa-tprightjs&ot;>
“第二个结婚纪念日,你又忘记了。”
“不是在上班吗?要不周末补过。”
“你想一想怎么过?”
“我们去吃大餐?”
“不要!”
“那在自己家里煮?”
“你能不能不要尽想吃的,你看看你的小肚囊。”
“给你买衣服,你自己买,我给你报销。”
“你用心点,好不好?没想清楚之前,不要心不在焉地胡言乱语。”
我心里一团乱麻,对于如何讨好老婆没有主意。这种感觉就像被人催债一样,拿不出钱,赔礼道歉,人家不接受,赖皮不还,自己形象坍塌。我搜肠刮肚,终于想到了。
“老婆,我们周末去国家森林公园吧,我们第一次正式约会的地方。”
老婆怒气稍稍消了一些,答道:“可以,那周末你一定要陪我去,不要再找理由了。”
“一定,一定!”我连连保证。
恋爱的时候,约会是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卿卿我我、脸红心跳、如胶似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突然,结婚纪念日的活动竟然在潜意识里跟催债相提并论。
“你不爱我了。”老婆最近说这句话的频率变高了。
“我爱你!”我没有移情别恋,对妻子和女儿是深爱着的,这是可以确定的。只是,说出口的时候,自己也感觉缺失了什么东西。
结婚两周年,老婆和我的脾气都越来越大,我们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有时候一言不合竟然恶语相向。我们从相识开始总是针锋相对,针锋相对有一种棋逢对手的快感,而恶语相向则是一颗毒菌,让鲜妍的花朵枯萎、腐烂。
夫妻之间关系的恶化,往往不在夫妻之间暴发,而是始于婆媳矛盾的激化。婆媳关系,在我们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问题,并且从家庭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俗语“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熬”透露出媳妇的苦楚,“讨了媳妇忘了娘”的“忘”透露出婆婆的辛酸,“十对婆媳九不和”的“十”之“九”概括了婆媳雷管炸药般易燃易爆炸。小时候听过太多恶媳妇或恶婆婆的故事,坐观山虎斗,幸灾乐祸的心态;长大后看到母亲和妻子关系不和,被两面夹击,里外不是人的处境。
母亲和妻子,起先相敬如宾,然后情同姐妹,接着反目成仇,最后面和心不和,起承转合,合拍合辙。两代人,三观差别本来就大,又碰到社会急速变化的时代,这种差别就被装上放大镜。母亲受的教育还停留在外婆前清的思维里,老婆受的教育已经是世界潮流的最前沿,一个多世纪的思想碰撞,在一个屋子里、一张饭桌上演绎,可谓大观也。至于争吵,全是鸡毛蒜皮的因由。从情同姐妹到反目成仇的导火索如下:
儿媳妇:“公公那么瘦,你儿子却很壮。”
婆婆:“是啊,一个在户外工作,一个坐办公室。”
儿媳妇:“你儿子跟你们长得都不像,不像亲生的。”
婆婆:“……”
在我母亲的哭诉中,她说我老婆没大没小,敢怀疑我不是她亲生的,难道是怀疑她年轻时候出轨吗?
在我老婆的解释中,她们只是闲聊,并没有母亲说的那层意思,谁会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样推演?
不管孰对孰错,总之,她们从此结下梁子、心存芥蒂。一句不中听的话、一个不同的意见、一丝不良的情绪,都是可怕的火星子,难保引燃一串连响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