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春雷乍破,裕京的虫鸣渐盛起来。
淅淅沥沥的连下了几天寒雨,好容易天老爷大发慈悲,拨开了那看似轻笼却不易散的阴云,顺便也将盘桓在人们心头的阴翳拂去了。
“这雨怎么停了?唉,今年,可是比不上去年喽……”刘老爹佝着身,将手背在背后,巡视着自家的地,一边叹息道。语毕,他微微抬头,耷拉着的眼皮半掀起,浑浊的眼眯着,打量四周的情景。
寅时将将过半,天色还透出些许乌黑,照说还是好眠的时辰,放眼望去刘家村田埂上灯光点点,时不时就飘过来几句人声——
“怎么停了?今年的雨也忒小气……”
“就是啊,这么点雨,地里的种根本没吸饱水,我拿什么去养活家里那几张要吃饭的嘴?”
“也是撞邪了,还有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畜生来地里撒野……”
“唉……”
刘老爹的纸糊灯笼里,最多小拇指一半长度的火光半明半灭,烛火东倒西歪,一副蔫头巴脑的模样。
他踱着步子慢慢转过身,没走几步,埂子上便响起一声:“爹!你又将灯笼背在身后,小心哪天真摔到沟子里去,叫你爬都爬不起来!”
一听这话,刘老爹眼睛立时瞪得浑圆,对朝自己跑过来的儿子没什么好声气:“小崽子敢咒爹,嫌命太长了是不?!”刘六嘿嘿一笑,麻利接过刘老爹手里的灯笼,挨了记踹,陪着笑道了句哪敢,就把话题扯开了。
“爹,今年的天气恁怪,往年油多的接都接不动,现下好了,小孩尿尿似的,这点瘾哪够?”
两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刘六的衣裳穿得整整齐齐,他回头看了眼薄雾中的田,跟自家老爹抱怨道。
刘老爹不语,直到快至家门口,才缓慢开口唤道:“六子啊……”
“爹,咋了?”刘六声如洪钟,扭头看着刘老爹。下一秒,他刻意放低的求饶声以及刘老爹不紧不慢的教训声就顺着田野传了出去。
“老子是怎么说的?让你好好念书好好念书,你非不听。油什么油,啊?!那是春雨贵如油!先生教你的东西,全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
“爹你还说我?你总统也就会那一句诗!”
“……”
“啊!爹,你是我亲爹,求你了,放手吧……”
“……”
“疼,爹我疼,你松手,我错了,我下次再不乱说话了……送菜!我还要送菜,耽误了时辰就不得了了,松手吧……”
送菜确实耽误不得。刘老爹闻言,猛地松开了蒲扇般的手,冷哼了声,“快去!莫耽误了时辰,把贵人得罪了。”刘六的耳朵骤然失了力道,不自觉的向前踉跄了一步,等他捂着耳朵稳住身形后,把灯笼朝刘老爹手里一塞,对他来了句爹,儿走了就像兔子一样弹了出去,两条腿迈的飞快。
“呸!小崽子,活像老子要吃他一样。”看着往村口飞奔的背影,刘老爹对着地啐了一口,眼底染上了几分笑意。
*********
“六子,又挨揍了?”刘六往板车上一坐,驾车的刘屠笑嘻嘻的来了一句,扬起手中的鞭子照着前方畜生的屁股上就是一抽,板车嘎吱嘎吱的动了起来,向着村外驶去。
刘六没理他,过了一会径直问刘屠道,“屠子哥,你这骡子多少银子买的?”
刘屠睨刘六一眼:“怎么?想单干?”说罢不等刘六开口,不无傲然道:“找熟人,一两三钱银子买的。”
“嘶!”刘六倒抽了一口冷气,犹不敢置信,“有这么贵?!”
“嘿,我买的骡子是西域宝马和裕京的好母驴杂交出来的,卖我的人只差没指着自己的屁/眼子赌咒发誓了,他说这骡子最少啊……也能活个十几年!”话音刚落,刘屠的鞭子又落在那骡子的屁股上,骡子吃痛,拉着板车跑的更快了一些。
刘六的眼有些直,“你把攒着娶媳妇的钱都用来买骡子了吧?”刘屠没做声,但也没否认。
刘六动了动嘴,想说些什么,终是没开口。
刘屠也不再说话,只管闷头驾车。
一路无言。
走了大概有半个时辰,两人一车驶进了裕京城。此时还算早,天色虽转了青,可还是灰蒙蒙的。主街上人影稀少,就算有,也是一些婆子妇人从乡下巴巴赶了来,要抢一个好摊位的。板车在街上溜达而过,熟门熟路的进了一条青石巷里,巷子的中间处嵌着一扇双开红木门,门上钉着铁质的门钉用来装饰。刘六说不清那门的材质,只觉气派非凡。
再三确认门口的牛皮灯笼是亮着的后,刘六敲门唤道:“赵管家,是我,刘家村的六子,我来送菜来了。”
等了一会,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从门里传来,刘六又耐心的等了一会,门终于开了。
家仆打着哈欠,嘟囔了句今天来的倒是早,刘六闻言便陪着笑,一连声道:“辛苦这位哥哥这么早开门了,小弟我也什么好孝敬的……”说着从板车上拎出用草绳捆好的两兜菘菜,硬塞进他怀里,“不值钱的玩意儿,哥哥别嫌弃。”
家仆也不知是不是因吸进了府外的新鲜空气,脸色好了很多,瞅瞅怀中的菜,又打量刘六一番,缓了语气道:“赵管家在帐房等着,你随我来。”
刘六忙应了,跟着他一路走,眼睛丝毫不敢乱瞟,缩着头走在这只配贵人住的雕梁画栋里。
其实刘六根本连外院的一半都没走完整,光是见到影壁上的巍巍浮雕,就不禁想着要是能用这材料来盖房子,他家铁定是村里头头一份气派的人物。
进了账房,烛光里的赵看乾正噼里啪啦的拨拉着算盘,这架势每次唬的刘六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半晌,方听上方的声音道:“一百二十四文钱。”
刘六小声说了句谢赵管家,又道:“赵管家辛苦,小人也没什么报答赵管家的,今儿的板车上为赵管家备了半筐子菜,还望管家好歹收下。”赵看乾捋了捋下巴上的小胡子,意味不明的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单音,也没说要,也没说不要。
刘六听赵看乾出了声,心顿时放到了肚子里去。他领了那一百二十四个铜板,往外走了几步,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回来再次对着桌案前闭目养神的赵看乾恭敬道:“小人差点忘了,那板车上还有刘管家的一筐子菜,劳烦赵管家顺把手了。”
*********
“屠子哥,今日的费用。”刘六从那堆宝贝疙瘩里抠出十个递给刘屠,脸上的神情不无肉痛。
刘屠接过那十个铜板,一一在麻布衣服上蹭过了,才小心的放到了胸前的暗袋里。
“有个骡子就是好。”刘六不无羡慕。每天光是跑一趟,就有十个铜板的进项,还不提做别的赚的钱。
“六子啊,哥告诉你,这人,有舍才能有得……”回村的路上,刘屠眯着眼,神情满足。
不等刘六开口,他又摆摆手,“算了……六子,你跟我不一样,我无牵无挂,说买骡子,一咬牙就买了。你呢,刘老爹和刘大娘就不提了,上头三个没出嫁的姐姐,下头一个小兄弟还擤着鼻涕,你挣的在村里算起来,也不算少了,可这一均摊……”
刘六也知道自家的情况,于是只听着刘屠唠叨,自个是一话不吭。
等吧,等熬个几年,姐姐们嫁了,日子就能好起来了。刘六在心里默默的念道。
“你那嫁出去的两个姐姐,就没给刘老爹添个把进项?”刘屠有些疑惑。
刘六听这话,低声道:“钱给我娘买药花出去了,她生奇儿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剩下的钱得攒着,爹说要让奇儿以后上私塾。”
刘屠啧了两声,这回轮到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想了想,还是把嘴闭上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别人家的事,外人最好少掺和。
默不作声的走了一段路,刘屠憋不住,干脆寻了个别的话题与刘六聊:“六子,你每天送菜的是哪个富贵人家啊?那大门上连个匾也没有,总不会是哪家大人的外室吧?”说到外室二字,刘屠摸了摸下巴,嘿嘿的笑了。
刘六顿时黑了脸,趁着村路上无人,大声斥责道:“放你娘的臭狗屁!这种肮脏话你也敢瞎说?!”
刘屠的脑子一时没转过来,还有些懵,“六子,你发那么大的火干嘛?”看着刘屠仍旧不明所以的样子,刘六冷哼了一声——这声冷哼颇得刘老爹的真传,“瞧瞧你那一脸蛤/蟆样,简直蠢得过了头了!谁告诉你那门是正门了?那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门。一个送菜的,还想走正门?你莫不是骡子踢了脑吧?”
刘六毫不留情的话语让刘屠的脸是青一阵白一阵,他心里不舒坦,带着些不服与刘六辩道:“你六子才是在哄我,那门要真是侧门,就你每天送的菜的分量,够一个府的人吃啊?”
说罢,似乎认为自己说的再对不过了,刘屠挑眉斜瞅着刘六,一副我看你能说出些什么鬼话来的模样。
“谁又告诉你我送的菜要让全府的人吃了?”刘六说的不慌不忙,看到刘屠脸上的惊讶,接着道,“那菜我们自家人都舍不得吃,那是专门供给府里的老少爷们,夫人小姐尝的!”
“可可可……可这样菜就又多出来了啊。”刘屠连话都有些说不囫囵了。
刘六瞥了他一眼,幽幽道:“……不多。每道菜府里的厨师都要做上好几份,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刘屠默然。
他只是个普通村民,在他有限的想象力中,根本描绘不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盛,他唯一的感受就是,但凡是富贵人家,都很是奢侈浪费。
*********
“六子,那个人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王孙公子啊?”
“哎,那还只是个三品官老爷,称不上皇子王孙的。”
“我的老天爷,我以为那么花哨的吃法,肯定是哪个皇亲国戚嘞,那个官老爷是谁,你知道不?”
“知道,朝廷里的户部尚书,似乎是姓曲……”
“那你说……曲尚书的女儿愁不愁嫁啊?”
“……”
“哎,这同样是女的,六子你的姐姐就是劳碌命,而官家的女儿就生来富贵命,不愁吃不愁穿的,简直是下凡的仙女了。”
“屠子哥,你还想每天挣我这十个铜板吗?”
“想啊!”
“那你从现在起闭嘴,什么话也别说,不然我去邻村找张大牛,让他用牛车带我,慢是慢点,也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