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咀嚼故事的动物,人类用故事而非数字或图像来思考。
无论是传说、诗歌还是历史,人类都在孜孜不倦地讲着故事。
仪式是让故事变得真实的重要手段:所有的仪式中,献祭最为有力。人一旦为故事承受痛苦,就更愿意相信这故事。(注1)
——1024号培养箱第193次观察记录。
越往三分之地交界处行去,地势越加起伏崎岖,待到后半途马车已经无法再上,众人只得下车步行。诸葛也在路途中醒来,被人搀扶着走在队伍的中后段。
三分交界处,盘龙山脉渐次隆起,山脉下则盘踞着支流汇聚的嘉凌江。而东风祭坛,正处于盘龙嘉凌共同造化的一处风水宝地。
青山围四面、碧水绕三方,端的是云雾缭绕,上风上水。(注2)
然而这次众人运气却不太好,行至半路时头顶已是乌云密布、天色昏沉,日头被厚重的铅云挡住,再加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枝叶,当真是目视艰难,全靠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带路。
暴雨将至,心乱如麻。
终于钻出了密林,还不等众人喘息,兜头盖脸就是一场倾盆大雨。雷声滚滚,闪电自远处天空陡直劈入山坳,山风不止,雨斜如柱。
把众人浇得措手不及直骂娘、呆若木鸡透心凉。
“祭坛在哪呢?”眼力被暴雨严重打折的刘辛也不禁急躁地发问。
没等到人回答,却见白发诸葛分开人群径自走到了最前面。瓢泼大雨在他头顶半米处自动分流,雨水蜿蜒而下,看起来就像有个一人多高的透明罩把他罩了起来,让他片雨不沾衣的鹤立落汤鸡群。
只见他一步一步缓慢向前,随着雨幕被他渐次分开,众人终于看见雨幕之后就是一道高不见顶的青石阶梯。
原来祭坛就在眼前!但是暴雨之下,实在难窥全貌!
开祭坛的人一言不发,跟着的人自然也就不再出声,默默地跟着诸葛一步一台阶往上走去。
细心的七月发现,延伸而上的台阶两旁是凿刻整齐、砌放牢固的巨大石块,一层约10米高,一路上行一路数去,有整整七层,每一层都在下一层的基础上缩小。
这是……
七月看向身边怕她摔倒而托着她手肘的沈星河,土木专业出身的沈星河自然比七月更加敏锐,他低声说道:“金字塔上建祭坛?这让我想起玛雅金字塔,玛雅人修建的金字塔顶部是巨大的平台,平台上则是他们的神庙……”
在筋疲力竭之前,十几人终于上到平台顶部祭坛入口。不料吴家家主孙枭和蜀家家主刘玄早已等在祭坛之外,看来没有大部队的拖累,两人反而脚程更快。
祭坛整体呈圆环状,分为内外两层,此时所有人正等在祭坛外环,但是除了三分之地的人,其余人并不知道祭坛构造的奥秘。
“姑姑,他们都是我稷下学院的老师和同学,我出发前你也曾告诫我好好与师友相处。在‘流云’上他们都见过了赤壁之影,回来的路上我已经答应带大家进东风祭坛了……”周之瑜一边小心翼翼地说好话,一边偷偷觑着孙枭的脸色。
稷下学院众人一面配合着绽放诚恳谦逊的笑容,一边心里暗想:我们要是进不去,就把你在赤壁之影里放水的事情告诉你姑姑!
孙枭向来是个护短的,兼之东风祭坛外环相较内环并无甚要紧,顶多就是匪夷所思一些。而内环,就算稷下学院的人想进,也不一定进得去的。因此她也就爽快答应了。
依旧是诸葛当先往祭坛外环的大门走去,两扇沉重石门在感应到诸葛之后缓慢打开,外面依旧是风雨如晦、天光暗沉,因此靠屋顶与外墙缝隙自然采光的祭坛外环也不甚明亮。
但反而因为光线不足,祭坛外环里的陈设才更加震撼——
沿着外环墙壁,从人可平视的高度起,是一圈一圈垂直墙面的陈列台面,每一圈台面上都整齐等距的放着无数牌位。
牌位,是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
成千上万的牌位,因为呈圆弧状的陈列,带来的震撼和恐惧更加聚焦和厚重。稷下书院胆子大的几个人,按捺住剧烈跳动的心脏,走上前细看牌位上的字——
最上二字都一样,为“安魂”。
自右而左依次是:名字,籍贯和生辰。
恍惚间,七月想起了十五岁的时候,戚冰去世,是沈镜带着自己去公墓祭拜。也是暴雨如注的天气,沿着依山而建的公墓阶梯拾级而上,在某一排停下,左转进入,再路过无数陌生碑刻,直至在戚冰的黑白面容前停下。
路过无数沉默碑刻的时候她是害怕的,陌生的死亡无法激发悲伤却加倍了恐惧。但当她停下,转身看到戚冰坚定而温暖的笑容时,她的心却在泼天大雨中安定了下来。
生死相隔,你爱的人在另一边。另一边就不是陌生、不是恐惧,是你和他们终将相聚的魂之故乡。
诸葛静默片刻,轻轻捻了捻衣袖,十指微动间,只见无数萤火冷光从他袖中飞出,连成一条光带,在他身旁盘旋片刻又四散飞入墙上陈列的的牌位之中。
就像是昨夜赤壁东山扬起孔明灯的场景倒放,这些微光没入牌位渐渐消逝——这就是诸葛从赤壁之影里带回的游魂,他们又回到了安息的地方。
“我叫张青,江陵人,xx年生。”
“我叫石敬,邺城人,xx年生。”
“我叫温酒,建邺人,xx年生。”
……
赤壁游魂,音容宛在。
死而后生,生而赴死,此为祭坛,也为命运的循环。
***
“好了,大家都出去吧,让诸葛单独呆一会儿。”孙枭这个即将卸任的三分之地话事人还是婉转地赶客了。
“哦……”虽然觉得好像还差点什么,但进也进了、看也看了的稷下众人,依言开始离开。
因为光线晦暗,人数不少且都被淋成狗的稷下众人挤作一团往门外涌去,别说见面后压根都没正眼瞧过他们的孙枭,就是稷下众人的亲爹妈在这里,要认出自己的孩子也是一顿好找。
于是,有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藏在视线死角,并没有随大流离开。
沈星河:这祭坛使用面积严重不足啊,占地面积这么大,怕是有暗门?
韩深:让孙枭震怒的那把红色掌中钥匙,诸葛还没用呢……
百里:来都来了。
注1:参考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第20章《意义:人生不是虚构的故事》
注2:化用了一个小可爱的家乡,四川阆中的地理描写。
注3: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萤火挽歌》,实在是太难过,埋下了反战主义的种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