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长平之战——飓风 > 第十五章 平原君慰问廉颇,马服子突袭南线

《长平之战——飓风》 第十五章 平原君慰问廉颇,马服子突袭南线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因为林胡犯边,大军压境,而赵国的大部分兵力都集结于上党地区。迫于压力,孝成王决议派平原君赵胜出使林胡,赠予金帛美女,暂时取得边境相安无事。由于情况复杂,待赵胜出使林胡回来,已经是郑朱议和走后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赵胜回到府邸,安排侍从卸下行装,自己打算好好休息一下,明日里拜见孝成王,奏报这次出使林胡的具体事项。尚未用过晚饭,还在更衣洗漱之时,侍从就来报道,马服子赵括求见。

    原来赵括对于孝成王派郑朱议和之事态度上是坚决反对的,无奈孝成王只听赵豹、楼昌之言,只好急盼着平原君回来,再想办法扭转形势,改变孝成王的想法。今日里一听说平原君回来了,就火速赶了过来。

    听说赵王听信楼昌、赵豹之言,竟然派郑朱去秦国议和,赵胜愤怒的把手中的手巾扔在了地上,激动地说道:“我们的大王啊,犹豫不决,边打边和,如何利于战争?我们既然已经派使者联络诸侯共同抗击秦国,这边却又偷偷派人和秦国议和。如此这般,必将让赵国失信于诸侯,孤立作战。”

    赵括在一边补充说道:“现在秦军也开始修筑堡垒,并不断增兵,也是准备长期作战。因为国内的青壮年都上了战场,今年我国的秋收也受到了影响,很多粮食来不及抢收都烂在地里,收成下降,来年我们国内的粮食一定紧张。”

    平原君感叹道:“即便是议和,如何能够想到派郑朱前去呢?这家伙吹牛欺哄可以,如何能够办得和谈大事?大王啊,我的大王,真真的有些糊涂了。”

    平原君估算了一下,郑朱已经出使走了三个月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回来了。虽然已经于事无补了,但事不宜迟,万一咸阳传来了什么消息,难保孝成王不会继续做出庸俗愚钝的决议。

    平原君命令下人备车,即刻去面见孝成王。方进得宫来,正匆匆走路,却听到身后有人在轻声呼唤自己。待回头看时,却是一个白净微胖的青年公子模样的人,看着似乎有些面熟。这青年快步赶了上来,跪拜在平原君面前,带着哭腔说道:“相国大人,你忘记了,小的是郑朱的儿子郑壁啊。”

    原来咸阳城里,已经传遍消息,秦王故意拖延,既不谈和也不谈战,却将郑朱一行全部扣下了。漏掉的那个仆从赶紧更衣化妆,偷偷潜回邯郸,报与郑朱府里。家里女眷听到了已经哭成一片,赶紧叫郑壁进宫来禀报孝成王,教想办法救人要紧。

    这郑壁进得宫来,亦是急的六神无主。虽然父亲被秦王扣下,但是毕竟没有完成大王的使命,万一大王动怒如何了得。正想着如何给孝成王有个好说辞时,忽然看到了平原君,如同得了救星,赶忙迎了上来,哭天抹地的给平原君诉说了一番,求平原君说与孝成王,想办法救郑朱性命。

    平原君听了,又惊又气,惊得是昭襄王果然利用这个机会使了手段,气的是郑壁不为国之大计着想,口口声声都是力保其父安全,不由得连连摇头。当下却也无更好之策,劝慰了几句,却教郑壁且先回去,自己当禀报孝成王,一定会想一个妥善之策。

    孝成王这些日子也是七上八下,惴惴不安,急等着郑朱媾和的消息,却突然听说平原君进宫来了,顿时又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遇事有了商议之人,得了依靠,害怕的是赵胜知道了议和之事,责怨自己。

    君臣叔侄见面行过礼后,孝成王上下端详了平原君一遍,感慨的说道:“叔父这三个月来鞍马劳顿辛苦了,面色都被草原上的风给吹黑了。听说北面林胡已经安定了,这次您又为我赵国立下了大功啊。”

    赵胜哪有心思听这些,紧忙说道:“大王,你我都知道,现在赵国最紧要的不是北面的林胡,而是西面的上党,还有秦国。我一进邯郸城,就听说大王已经派郑朱去秦国议和了,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何不能等我回来商议呢?”

    “相国啊,你远在北方边境,不了解具体情况。廉颇出战不利,接连丢失了高平关、光狼城,秦军已经打到了丹河岸边。孤担心我军接连战败,甚至威胁到了邯郸,不如趁我军主力尚在,还未损失之际,早早与秦国决议,划丹河为界与秦国议和。因为时间紧迫,就让郑朱前去了。”说罢,孝成王有些得意的说道:“这次孤许给秦国七个城池,相当于半个上党,再加上郑朱又在秦国广有人脉,秦王应该会答应。况且即便和谈不成,也没有关系,反正现在廉颇也牢牢守住了丹河西线,拖也能把秦国拖垮了。”

    平原君叹了一口气,道:“大王,你也早已说过,仅靠赵国的力量难以彻底击败秦国,必须广泛联合各路诸侯,形成合纵之势。而现在赵国既然已经在和秦国议和,那么还给各国派出使者求援,这不是自相矛盾,欺瞒诸侯吗?”

    孝成王被赵胜一点拨,猛然间警醒过来,也感觉自己的做法有些欠妥当,甚至会绝了各国的援助之道。心里这样想,但是嘴上犹不服气:“诸侯各国要有诚意,早已经出兵了,何必还等到现在呢。孤看唯有我们自己出面去解决问题,孤已经派出了斥候,估计还有几天就知道郑朱的进展了。”

    平原君摇摇头,接着说道:“大王你可知道,秦王已经利用这次郑朱出使的时机在咸阳大肆酒宴,广加舆论,现在各国都已经知道秦赵再议和,估计过几日派去各国的使者就都空手而还了。”

    平原君因为气急交坏,言语间已经有了责斥语气。孝成王尽管知道自己错了,但毕竟还是一国之君,于是不满的回到:“如果郑朱说通秦王,和赵国平分韩国上党,那么各国的援兵也就不需要了。”

    平原君也感觉到了自己言语不妥,虽然自己是孝成王的叔父,毕竟还是要有君臣之分,当下放低声音道:“大王,方才我在宫门口遇到了郑朱之子前来通信,说郑朱一行已经被秦王扣留在一处院子里,任何闲杂人员不得进出,现在哪里还有秦赵议和的可能。秦王利用了郑朱,做个假象给各国看,结果还是故意不谈。并且扣押郑朱,但私下里却命秦军加快进攻,手段确是老辣。”说完,平原君感慨了一声:“秦王原本就善于谋虑,现在身边又有了范雎,二人联合起来的决断谋略水平乃当今世上是一等的,如何能错过这么好的时机呢?”

    孝成王待听到郑朱被扣的消息后,就已经呆呆坐在了座位上,平原君后面说的话全然没有记到脑子里,愣了半响,紧锁眉头,再也说不出话来。

    平原君早已预料如此,不想孝成王公然难堪,上前回道:“大王,事已至此,我们就依据目前形势,加紧督促廉颇,叫他趁秦军攻城乏力,疲惫不堪之际打上两个胜仗,叫诸侯各国看到赵国不仅在和秦军争夺上党,而且还有击败秦军的实力,到时候再派出苏代进行说服,合纵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毕竟各国虽然图谋自保,但是都清楚秦国的虎狼之性。”

    孝成王想到了郑朱还在秦国扣押,犹豫了一下说道:“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激怒秦王,取了郑朱的性命。”

    平原君看到孝成王到了国家的生死关头还在顾念个别人的安危,哪有大国君主的气度,心里不仅一阵发紧,几乎要发作起来,硬是忍了下去,耐着心劝道:“大王,现在已经顾不得郑朱了,何况他是大王您派出前去议和的使者,又是秦国违约在先,料想秦王也不会过于为难与他,在天下人面前留下话柄。至于郑朱家里面完了我会派人代表大王过去宽慰一下。”

    “先前孤已经多次下诏令督促廉颇出战,但是廉颇以为秦军坚锐,不可正面却敌,故而长期坚守。这次又要督促廉颇出战,看来还要烦劳叔父亲自去一趟了。”孝成王已经完全没有了底气,带着请求的语气给平原君说道。

    “也好,大王就命我代表您前去长平慰劳军队,我去了自然会给廉颇传令,教其寻机出战。”

    离开赵王宫之后,赵胜召集各路官吏长史,安排筹措过冬军粮和军备,三日后带着赵括、虞卿等人前往长平大营。

    为便于指挥,了解秦军动态,廉颇甚至将自己的临时指挥所全部搬到了南山上。看着对岸的秦军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布防,各个工事要寨也是环环相扣,紧密连结,让赵军无隙可钻。

    前段时间孝成王已经数次派人送诏令来催战,可是廉颇进攻无法,只好固执的认为依照目前情形,只有坚守才是唯一的良策。

    坚守就要和秦军拼后勤,拼消耗,廉颇盼望着秦军粮草不济或者其他诸侯国来救,以此打乱秦军,多次上书劝赵王联合楚魏出兵相援。廉颇思索着,如果楚魏乘秦赵对峙发兵北上,直取秦国腹地,那时秦军被迫回师,自己带领赵军随后掩杀,定然可获大胜。但是都过去四五个月了,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似乎没有一点动静。

    站在南山的瞭望台上,廉颇望着对岸依稀可见的无数黑色大旗,心中开始郁闷之极,却无计可施。正在这时,手下军将来报,赵王派平原君前来慰劳军队,三天后就抵达长平了。

    瞭望台是整个长平山区的最高点,山里的微风徐徐吹来,廉颇白发和白色的胡须一起在风中摇曳,被战火硝烟熏得已是浑浊的双眼放射出平淡的光芒。廉颇知道,赵国后勤紧张,赵王一定快挺不住了,这次表面上平原君是来慰问将士们,真正的目的是摸清军中的现况,赵王要催着决战了。

    三天后,平原君一行如期抵达了泓氏城长平大营,赵国的将士们明枪厉马,列队欢迎平原君一行。平原君看到兵士和将领们依然精神抖擞,充满斗志,心里倒也宽慰平静了许多。

    当夜,赵军将士们组织盛大的宴会。长期的对峙,赵军将士们普遍都存在厌倦思乡的情绪,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泓氏城长平大营顿时成了狂欢的世界。沿河的各个堡垒,也是锣鼓喧天,篝火连营,丹河东岸整个都似乎被映红了。

    喧闹的情景传到了丹河西岸光狼城里,守将司马梗听说了,赶到河边一看倒也乐了,说道:“今个儿是什么日子,整个赵军都狂热起来了!来人,传令下去,叫各处把火也烧旺些,把酒拿出来,都整上,咱们老秦人不能输了阵势!”

    这秦军何尝不是也憋屈了几个月了,你拥我抱的立刻闹腾了起来,喝酒猜拳不亦乐乎。司马梗喝的有些了醉意,冲到大鼓面前,一面懵懵的击着大鼓,一面高声唱着秦歌:赳赳老秦,还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马上周围的秦军将士都响应着唱了起来,天空中四处洋溢着激昂悲壮的声音。

    平原君本来酒量就一般,又禁不住赵国的各位将领们来回敬劝,宴会开始不久就有了醉意,冯亭赶紧安排侍从扶回了房中。醒来时,已经到第二天辰时了。

    赵括和虞卿、冯亭早在门外等候了,匆匆洗漱之后,几人陪平原君用饭。平原君不见廉颇,问道:“廉颇将军呢”冯亭道:“昨天夜里欢庆了一夜,廉颇将军担心秦军突袭,宴席还没散就去了南山上指挥所里,现在还没下来。”

    “老将军真是国家的脊柱啊,我们用过饭,也都上去看看。”

    这南山的确是丹河东岸最高的一座山峰,险拔峻峭,森林密布。赵军沿山修建了宽约一丈的环山道路,每到地势险峻之处便有一队赵军驻守,当真是易守难攻之势。过了山腰快到山顶时候,突然见到数十个大粮仓依山而建,十分壮观。

    平原君看到后,不由赞叹的说道:“廉颇将军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看的这么小心谨慎。但粮仓建的这么高,取用多有不便。”赵括却笑了起来:“相国不知,这粮仓建在高处,一方面便于看管,主要还是威慑对岸的秦军,要他们知道赵军粮草精足,知难而退。”虞卿在一旁补充道:“所言极是,兵者,诡道也!”

    再向上过了两个小山头,就基本到了山顶上。赵军早已经将山顶平出三亩大小的一块平地出来,盖了一些砖瓦房,建成了指挥所。在边缘处还设立了瞭望塔,烽火台,一边还立着各色的大旗、战鼓,用来遥控指挥部队作战。

    现在赵军的统帅廉颇正站在瞭望台上,俯视对岸秦军连绵数十里的营垒,廉颇身形雄伟如山,在赵军中的威信有如定海神针。

    见到平原君等人到来,廉颇急忙将他们迎上瞭望台。平原君远远向河对岸望去,只见秦军营垒连绵数十里,中间以壕沟分割为十六个大型方阵。黑色的秦军战旗迎风飘展,整个秦军大营显得错落有致,远远望去似乎透露出阵阵杀气。

    平原君对廉颇说道:“看来秦军也已经计划长期对峙了。秦赵两军已经在这里相持了十个月,由于大批青壮年都在军中,影响了春耕,今年秋天的收成也不好,国内可以征集的粮食越来越紧张了,目前勉强可以凑活过冬,春天就紧张了。”

    廉颇知道平原君话中的本意,想要激将自己早日出战结束战争,不满的说道:“我军粮食紧张,但秦军远道而来,粮食更紧张。上个月秦军在对面山上乏马岭也开始建立粮仓,储备过冬。我一看那种建法,明显不合常理,肯定也是假的。”

    平原君不高兴的说道:“将军不知,秦国毕竟地大物博,关中本来就是产粮地区,加上巴蜀地区的粮食不断从丹河运过来,总体上还是强过赵国的。”

    赵括在一边也补充说道:“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此以往秦国和赵国必定两败俱伤,就是打败了强秦,也只能是会给魏、楚、韩等国创造机会。”

    廉颇见到毛头小子赵括竟然硬搬兵书上的条例来说自己,立刻脾气就上来了,气呼呼的说道:“秦军本次出动的全部都是蓝田大营精锐,善于山地作战,而今防守坚固,绝对不易攻克。我军现在将三四十万秦军主力耗在这里,秦国国内必定空虚,大王应当迅速联合魏楚,只要有十几二十万精兵从南部进攻秦国,直捣咸阳,秦国必定大乱,到时候我们前后夹击,必能大获全胜。”

    “将军不知,现在魏楚等国皆畏惧秦国,不敢出兵相助。如果赵国能够发动几次有成效的进攻,打败秦军,倒是可以让别的国家看到希望,敢于和赵国联合起来。”虞卿也随着平原君敲打廉颇。

    廉颇听了,依然毫不妥协的说道:“别国指靠不上,那么可以调动北边的骑兵,从北上党进攻秦国,还能从侧面打乱秦军。”

    平原君见到廉颇语气生硬,反复找理由拒绝出战,不禁有些动怒了:“现在北边林胡和匈奴时刻准备大兵犯境,擅自调动北方边防军,不仅是晋阳,连同邯郸城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赵括又说道:“将军既然想好了正面据险不出,与其坐等秦军后勤补给自乱,为何不派出小股的精锐骑兵不断骚扰其后勤补给线,不求战果只求拖垮敌人。兵法说,正兵以对,奇兵制胜。光打消耗战,战术未免过于单一。”

    廉颇被几人连连发问,已是心情暴躁,亟待发火,见到赵括如此说话,立刻暴躁起来:“竖子知道什么,秦军几十万大军盘根错节扎立在丹河以西,壕沟、木栅到处都是,防备森严。大股骑兵容易暴露目标,陷于险地,小股骑兵又发挥不出作用。战场情况极为复杂多变,可不是念叨几句兵法,凭空想象出来的。”

    “怎么不行!”赵括被廉颇回呛几句,也有些急躁了:“给我一万骑兵,赵括愿意亲自带领着沿丹河南下,突袭秦军南长城防线,打乱丹河运粮通道。现在秦军粮草主要由巴蜀顺丹江运到长平,我军只要频繁积极的出动,就能打破秦军的补给线。”

    “好,马上就行,我这就下令从前锋营调一个骑兵万人队,由将军指派,我们就看看你如何突袭。”廉颇激动地说起话来胡子也随着一翘一翘的,不给赵括一点回旋的余地。

    平原君见到二人冲撞起来了,互不相让,驳斥道:“军国大事,讫同赌博儿戏,二位将军都在军中担任要职,如此言语草率,过于失态了,叫众人耻笑。”

    赵括连忙上前跪了下来:“相国见谅,虽然赵括在言语上有些过激,但是依然坚持我的想法,亲自袭击秦军。目前已经到了冬季,两军久未出战,我军突然袭扰,不仅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还能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廉颇老谋深算,本来对秦军作战一直心中无底,现在见赵括勇于出战,心想,不防借机让他试一试,如果失败了,刚好可以杀杀锐气,给自己挽回一些颜面,如果胜利了,打乱了秦军的南长城防线,倒也解开了目前这个死局。于是说道:“相国,我看赵将军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就给赵将军一次机会,我刚好也可以观摩领教一下。”

    “也好。”平原君见到二人都如此坚持,刚好也想亲自领略一下秦赵两军的战斗力,长长自己的威风,特地嘱咐赵括:“赵将军,此战是突袭战,小心出击,达到目的就行了,如果遇到秦军顽抗就立刻撤回来。”

    “好,那我再问廉颇将军借上一个熟悉南长城防线地形的人,好指引带路。”

    话音刚落,冯亭身边的一名年轻军官突然站了出来,说道:“禀报将军,属下是上党郡府都尉李焘,我驻防过南部山区,极为熟悉南长城一带地形,自愿为将军带路。”

    原来这李焘一直侍奉在冯亭左右,清清楚楚的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做为一个青年军官,他对于廉颇畏惧出战的做法也有意见,比较佩服赵括的勇气和胆识。现在看到赵括突然发问,立刻就按耐不住自我请战了。

    “好,那就有劳李都尉了。”赵括见到身边就有青年军官支持自己,又惊又喜,不待冯亭回应,立刻同意了。

    廉颇也是一个急性子,马上就接着话:“相国,请随我等这就下山到长平大营中,我给赵将军调派兵马,随时就可以出兵。”

    廉颇知道赵括久在军中做为参谋,熟悉赵军的兵性战况,也不敢马虎草率,给赵括调派的前锋营是赵军中的精锐进攻部队,带兵是副将昭通,全部都是轻骑兵,共一万人。每人配弯刀一把,长矛一支,弓箭三十支,一般作战时每人携带三天的口粮,主要就是执行突袭进攻任务的。

    赵括将前锋营分为左右中三队,左右两队各三千人同时进攻南长城两处壁垒,中军四千人根据情况随时接应。

    在赵括编队之时,李焘已经描绘出了南长城防线的地形图及秦军大致布防情况,拿与赵括参看。赵括大喜过望,不想上党军中竟有如此精心缜密的将官,几个人一起定夺了大体进攻路线。

    李焘回到北山上党郡郡府时,已经到了戌时,天早已经全都黑了。李焘首先想着冯亭或许还没有入睡,该去给简要报告一下,看看他还有没有什么嘱托。

    远远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张望着,却不正是碧昔么。这碧昔下午听冯亭说李焘已经勇敢自荐,明天要随赵括去突袭秦军,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焦急的等待着李焘。现在见到李焘,还未言语,眼圈就已经红了:“李焘,明日里你果真就要出战吗?”李焘说道:“不要紧的,身为军人,关键时候就要敢于陷阵杀敌。”“我知道的,就是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你的伤才好不久。”二人边说边往屋里走。

    冯亭也在等着李焘,听到二人的说话声,就从后厅走了出来,说道:“李焘,回来了!”李焘连忙拱手说道:“大人,我们已经安排妥当,准备明天卯时出击!”

    冯亭赞叹道:“没想到今天你能够突然站出来,主动为赵将军带路,让赵国的大臣们都看看我们韩国的将士也是有胆识有血性的。好样的,我没有看错你,你是就我们上党的猛虎!”李焘从来没有被冯亭这样高格的夸奖过,一时激动不已:“我没什么,大人,就是被赵将军一腔热血给感染了,况且我也早就在心里攒了一堆怨气,想要给秦军发泄一下。”

    “也是,相对于廉颇将军的沉稳保守,赵括将军年轻胆大,富有冲劲。这次果敢出击,扰乱秦军粮道,打乱其后勤线路,正是我们早都希望看到的。我已经让何跃将上党郡府的一千两百名重装骑兵都准备好了,你明天也带上吧,数量虽少,但是都熟悉太行山路,也是自己的韩**士,你不但便于指挥,而且关键时候还能确保你的安全。”

    李焘没有想到冯亭竟然如此关重自己,立刻跪拜在地,“多谢大人,李焘感恩不尽,明日里必当尽力血战!”

    “好了,我先进去了。”冯亭对碧昔说道:“明日李焘还要早早出战,你也让他早点回去休息吧!”

    看着冯亭进屋,碧昔从内衣衬里掏出一块碧玉来,给李焘戴在脖子上,轻轻抚摸着说道:“这是儿时起祖母就给我戴的,上面刻有平安符,现在你带上它,无论你在何处,我都一直陪着你,等着你回来。”“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李焘紧紧的握住碧昔的双手,满眼神情的看着碧昔,忽闪摇曳的烛光将两个人的身影映在白色的墙壁上,融为一体。

    清晨全部骑兵用过早饭,在卯时静悄悄集合完毕。赵括在朦胧的晨曦之中骑马奔驰在队伍前列,左边是李焘,右边是昭通和何跃。

    赵括大声说道:“秦军屡次犯我赵境,掳我百姓。而今又侵略上党,我三晋子弟皆为血性男儿,必将给秦军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踏平秦军,扬我国威。”

    赵括的一番话调动起了大家的情绪,所有的士兵顿时态度激昂,大声呼喊:“踏平秦军,扬我国威。”

    赵括昨日里已经具体给几路赵军将领都安排了进攻部署,现在一声令下:“众将听令!”“在!”“注意保持队形,接近秦军营寨前切勿喧哗。左军随我在前,右军跟上,中军压阵,出发!”

    一时间,一万余名精锐铁骑如一股铁甲洪流一般,静悄悄出了长平大营,沿着丹河向秦军南长城防线杀将过去。

    驻守南长城防线的是秦将王离。攻下光狼城之后,赵军南长城防线就立刻处于秦军南北夹击的境地,廉颇及时毁坏防线并撤离了守军,将军队全部收缩在了南山以南的防线里。

    秦军之后修复了南长城防线,而王离的主要任务是监督保证丹河的运粮船能够顺利穿过河谷抵达空仓岭。由于南长城防线后面还有河内郡支撑保障,王龁和王离都从没有想到赵军会贸然进攻南长城防线。

    辰时出头的时候,秦军的前哨突然发现了赵军的大队骑兵,立刻吹响了牛角,并鸣金报警。整个大营里的士兵们开始迅速集结,将领们指挥着到各处防守,尤其将弓弩手先赶到营寨高墙上。由于赵军轻骑兵到来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全部在河谷散开成扇状一样开始进攻,虽然前锋很多骑兵被射倒,但是后面的骑兵继续冲击,同时开始放箭还击。进攻面过大,秦军仓促之间未能全部散开防御,很快丹河东面的营寨就被突破了。

    那个时代还没有马镫,骑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技术活,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进攻成功的骑兵只能在营寨里来回冲击着秦国的步兵和弓弩手。

    赵括看到初步进攻目标已经实现,迅速命令左右两军分别向最近的两处南长城防御工事进攻。南长城本来是赵军建立防御南面径城方向的秦军的,所以修建时基本都考虑南险北缓,尤其有两处关隘更为突出,北面几乎无险可守。李焘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迅速指引两路赵军展开进攻。

    关隘下,赵军骑兵纷纷下马,用盾牌挡着关上秦军的飞箭,开始爬坡进攻。王离在关上飞舞着长剑,拼命指挥指挥秦军抵抗,由于一时间无法预计赵军具体的进攻人数和进攻虚实,王离迅速派兵报告后方径城的守将及武安君白起,一旦赵军突破防线,就准备增兵支援。

    赵括率领中路赵军,一面迅速派两千名骑兵组成防御战线,驱逐营寨的残余秦军,其余一千名骑兵开始抢运丹河岸上的粮食。赵括敏锐的观察防线进攻效果,看到西面防线已经动摇,就迅速带领一千名骑兵加紧攻了上去。

    不一会儿就突破了西面的一处长城防线,秦国兵士们和都尉全部战死。这时,赵军的长平大营和秦军的光狼城也全部随着南长城战势调动了起来。

    廉颇和平原君等人早已经亲临南瞭望台,命军士擂鼓助威,并且挥动大旗,似乎指挥调动部队,吸引秦军主力的注意力,以减轻赵括的压力。

    而王龁同样上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丘之上紧密关注着战场局势。王龁也是经验老道,从赵军突袭的骑兵人数和方式上感觉,这应当不是正式大规模进攻,只是一场以破坏抢夺粮食为主的突袭战。

    身边的众位秦军将领可没有耐心了,纷纷要求领兵出战救援南长城防线。王龁冷冷的说道:“慌什么,赵军敢以一两万骑兵突袭南长城防线,后路又无大军支援,无非可能有两个缘由。或者故意造势,迫使我军调动兵马支援南长城,赵军主力再从长平大营内出击进攻我军。或者嘛……”王龁说到这里顿了顿:“前天夜里赵军又吼又叫的闹了半夜,我就想是不是赵国朝廷里来了要臣了,如果真的是那样,今天这场进攻也就是赵军给赵王作秀的了。”

    “传将令,大营里各路军马暂时都不要轻举妄动,将领不可擅自出兵,南长城能否守住就看王离自己的造化了,不去理他。司马梗,你火速集结五万重步兵立刻进攻南山赵军营寨,主要目的是切断赵军骑兵的退路,即使他们占领了南长城,在我军南北夹击下也只是死路一条。”

    平原君在山上看到赵括竟然突破了南长城防线,大喜过望,想要顺势完全拿下秦军南长城防线,扩大战果,立刻要求廉颇派军支援。廉颇知道南长城防线处在秦军两面夹击之下,攻下来也守不住,原本不想派兵支援,但碍于平原君情面,担心留个见死不救的话柄,遂派丘迟调集三万骑兵接应赵括。

    丘迟大军在河谷遇到秦将司马梗率领的秦国步兵,双方迅速混战在一起。秦军士兵各个勇猛当前,训练有素,看到赵军来攻,迅速布好箭阵,丘迟军队以骑兵为主,目标明显,在秦军箭阵面前猝不及防,伤亡惨重,纷纷后撤。

    平原君望到增援受阻,唯恐赵括有失,即令廉颇点起狼烟召唤赵括归营。这边赵括虽然攻下了西长城,但是东长城王离守住城垛拼死坚守,久久不能攻克。西边垛口被击散的秦军也逐步聚集过来,估计附近径城方向守卫隘口的秦军也会支援过来。

    赵括见到偷袭秦军的目标已经达到,命令赵军烧毁秦军的船舱、粮食、营寨,开始返回长平大营。

    南山下小东仓河谷处,司马梗硬是用步兵竟然击退了丘迟的骑兵,在东面早已经列队准备好了弓弩箭阵和步骑方阵,等待阻挡进攻南长城的赵军回营,试图将其全部消灭。

    远远望到赵军骑兵搭弓上箭,呐喊着冲了过来,司马梗狞笑着说道:“找死,今天就让你等看看秦军的箭雨,这里就是你们葬身之地。”一声令下,秦军的弓矢如同雨点一般飞了出去。这秦军弓弩射程远过于赵军骑兵的弓箭,况且十分集密,前面的赵军骑兵们纷纷落马,赵括见状,赶紧命令收住队形。谷道狭小,从正面突破秦军的军阵看来极为困难了,眼看着赵军马上面临前后夹击的被动局势。

    突然,从河谷旁边的山中嘶喊着杀出了一队骑兵,这队骑兵人马全都披上了玄色衣甲,一看就是重装骑兵。他们从秦军侧面迅速冲到阵地里,左右来回冲击,秦军步兵们措不及防,顿时军阵大乱。

    原来,赵括精通兵法,在进攻突击之前就已经在考虑部署军队接应后退的事情了,没有将希望完全放在廉颇身上。刚巧见到李焘带来了一千名上党重骑兵,适合防守冲击,心中大喜,立刻有了主意。

    沿路观察地形,咨询李焘,预计秦军可能会在山口截击赵军,遂命令何跃从小道带兵隐藏到山上,但见赵军回撤时,以旗帜为号令,立刻下山支援。

    两军混战仓乱之中,司马梗带领秦军虽然搜索了路口,却也未能顾得上山进行大规模搜索,也没有料到赵军竟然会在这山间小道之上埋伏军队。现在何跃得了信号,立即率军杀出。这上党骑兵善于山地作战,原本就愤恨秦军,又想在赵军面前展露威力,故而一个个勇猛作战,秦军步兵一乱,前面的弓弩兵也随即被冲乱阵型,无暇顾及前方的赵军,赵括顺势带领骑兵们冲了进来。

    司马梗见到军阵以乱,秦军面临前后夹击的险境,赶紧命令后退重整阵型,而赵军也不恋战,急于回营,于是立刻击鼓发令。秦军也倒是配合,不由自主的闪到两边,让开一条道来,看着赵军骑兵穿梭而过。

    一场硬仗,惊心动魄,赵括带领其余的赵军平安回到长平大营。稍许,平原君和廉颇、冯亭、虞卿等人也都已经从山上下来。刚才的一场突击战,惊险刺激,看得大家都心惊胆颤,现在看到赵括率领大军平安归来,心才都安了下来。

    平原君赞赏的说道:“马服子不虚为名将之后,有胆有谋,此番出战击溃秦军南长城防线,打出了我赵国的军威,待回邯郸之后我一定报与大王,为你请功。”

    “早闻赵将军精通兵法,今日亲眼目睹,万分敬佩。此番杀伤秦军应当在两万以上,重挫了秦军的锐气,如此破秦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冯亭仰着头,长捋着胡子,不住地赞赏。

    赵括也不谦逊,傲然说道:“我看秦军也不过如此而已。上党郡的骑兵战术优良,这次多亏了李焘和何跃,有了他们我如虎添翼。”

    “那好,我回去一并请功,参加的军官都有封赏。”

    这时虞卿看到廉颇矗立在众人边上,不尴不尬的沉默着看着大家,就站出来说道:“这次突袭,展示出赵将军胆谋过人,但是秦军能够在混乱之中,大军不乱,而且迅速集结有效阻击我军,可以看出秦军的战斗力和整体战斗素质都远高于别国,是很难对付的一支军队哪!”

    正说话间,一名军中司马来报:“廉颇将军,我等奉命清点损失,一万名前锋营骑兵损失三千八百人,上党郡骑兵损失二百一十人,后续救援的骑兵损失了一千两百人,伤八百人。”

    廉颇黑着脸道:“这样的偷袭作战,仅靠运气而已,况且损失也不再少数,没什么值得推广的。你们先叙,待我去看看如何安置伤兵。”说完,也不等回话,径直出去了,留下了一屋子的大臣官员们面面相窥。

    光狼城里,秦军也在清点盘算损失,统计下来死亡八千人,伤五千人。王离跪在大堂之下,大声说道:“禀报上将军,末将失职,致使赵军突破营寨防线,军中伤亡惨重,甘愿受罪!”

    王龁不耐烦的看着他,用手指着说道:“赶紧起来站到旁边去,不要再添乱了。”然后有些阴郁的说道:“赵军本次突然袭击我军,我们没有准备,猝不及防,都有责任。还好,这次只是折了一些人马,损失了几船粮食,没啥大惊小怪的。传令下去,修整营寨、工事,补充兵员。”

    司马梗禀报道:“将军,据抓获的赵军俘虏交代,是赵国的丞相平原君到赵营督战了,这次带领骑兵突击的是赵国的马服子赵括。”

    “赵括我听说过,名气很大。我原以为就知道整天夸夸奇谈,看不出还有些带兵能力。还有,果然是平原君来督战了,难怪这几天赵军动向不定,怪事频出。督战,怕是粮食不够了吧。”说罢,王龁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们还就是不打了,慢慢拖死赵国。烧我们几船粮食算不得什么,马上下令督促着加紧运送。”

    说完,王龁回头命令军中长史杨狄:“立刻上书应侯,赵军加兵添将,防线过长,我军兵力不够,请求继续年后加兵增援。”

    进入十二月份,突然一场大雪覆盖下来,伴随着北风呼号,上党郡一夜之间温度骤然降到了零度以下,整个山上全被大雪覆盖的白白一片。

    秦赵两国的士兵们都蜷缩在军营中,依偎着相互取暖。由于粮食紧张,廉颇已经下令两顿饭各减三成,到处都是抱怨连天的军士。

    从北山上远远望去,丹河已经结冰,像一条玉带一样蜿蜒曲折的伸向南山,河对岸的秦军营帐像一个个白色的馒头,整整齐齐的搁在笼屉里。如果不是四周的军旗还在随风轻轻舞动着,似乎感觉整个山里都已经被山神封印了。

    北山上党郡府门前的平台上,一名女子披着白色的披风,站在那里,静静的吹着韻。音色低沉浑厚、音域空灵柔美,从宽广的原野中传播开来,天地也似乎为之动容。

    李焘轻轻的走到旁边,一面静静的听着心上人美妙的音乐,感悟着内心的激动,浑身上下全部被音乐笼盖,完全陶醉其中。

    突然韻声停了下来,李焘忽的睁开眼睛,却看到一双清澈纯净的眼睛看着他,那目光充满柔情。李焘递过去一个暖手包,紧紧抱住碧昔已经冻得有些发红的双手。“碧昔,你一个柔弱女子,跟着我们在这山野之中,受了很多苦啊。”

    “傻瓜,这有什么苦!”碧昔浅浅的笑了:“你和我的父亲,我最亲最爱的两个人都在我的身边,我现在就觉得我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李焘从胸中摸出了被捂得热乎乎的玉石,故意表现的神情怪异,说道:“自从我带了这美玉,夜里竟然常常梦到你,你是不是把魂儿都附在上面了。”

    “你讨厌,今天夜里我变个妖怪吓死你。”碧昔脸色一红,扭身便走,三五步后突然回头又说道:“一会儿过来,我给你做了一件夹袄,来试一试合身不?”说完咯咯笑着跑去了,清脆的声音依旧回荡在空旷的山野里,久久不曾散去。

    秦赵争夺上党的这场战争终于成为持久战,这是双方国君最初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军长时间的对峙给秦赵双方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持久战有什么危害呢?由于各自几十万大军不能离开上党郡,而这些大军每日必须消耗大量军粮和物资。这造成国内农业生产滞后,商业萎靡,百姓苦不堪言,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丈夫或者儿子在军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尤其是赵国,农业根基不如秦国,赵国北方五原郡、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面积占赵国一半,却没有农耕,不能提供粮食。平日这些地方还要从中原各地调粮,因此赵国不得不从他国高价购入粮食,国库逐渐空虚,赵孝成王苦不堪言。唐雎早已经打探清楚了,赵国的粮食已经很紧张,估计最多撑过冬季,开春可能就会因为缺粮不战自乱。

    赵国如此,秦国的境况也不乐观。秦军的粮食运送,从关中平原走陆路和巴蜀走水路。同样路途遥远,共计动员了十余万民夫送粮食,一路损耗过大,虽有范雎的熟练测算,但是也逐步窘迫起来。

    如果秦赵两军再在丹河两岸耗上一年,秦国会被耗穷,赵国会被耗垮。昭襄王可不想这样发展下去,他的目标是远大着呢,可不仅仅是一个赵国。冬天时候昭襄王下了王命,命范雎和王龁在春季之后寻找机会打破僵局,尽快和赵军决战。

    冬季大雪封山,道路艰难,一般情况下,诸侯国之间不会发动大规模战争,武安君白起也就顺势回到郿县老家静养,第二年春节之后才回到河内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长平之战——飓风》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长平之战——飓风》 第十五章 平原君慰问廉颇,马服子突袭南线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公子您慢走 连载中图标 公子您慢走
  • 末世的魔女 连载中图标 末世的魔女
  • 操作太骚会闪腰 连载中图标 操作太骚会闪腰
  • 丫头要逆袭:男神,你走开! 连载中图标 丫头要逆袭:男神,你走开!
  • 妖孽王爷要出嫁 连载中图标 妖孽王爷要出嫁
  • 乱世烽火乱世情 连载中图标 乱世烽火乱世情
  • [韩娱]撞到一个呆萌小鬼 连载中图标 [韩娱]撞到一个呆萌小鬼
  • 臣服之主 连载中图标 臣服之主
  • 绝世神主 连载中图标 绝世神主
  • 真界神王 连载中图标 真界神王
  • 总裁的甜甜妻子与天才儿子 连载中图标 总裁的甜甜妻子与天才儿子
  • 假千金她不服输 连载中图标 假千金她不服输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