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长平之战——飓风 > 第九章 众大臣忠伪难辨,孝成王贪图上党

《长平之战——飓风》 第九章 众大臣忠伪难辨,孝成王贪图上党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了,赵国今年也是多事之秋,又是边境和林胡的贸易纠纷,又是燕**队有集结攻赵国的迹象,意图报前年被攻占厉城的仇恨。孝成王翻阅竹简,整整忙了大半日,待审批完全部奏章,感到心情舒畅,吃过晚餐就早早休息了。

    孝成王刚入睡,就立刻进入了梦境,梦见身旁有一件曾未见过的衣服,便将它穿在身上。在铜镜前一照,更看清这件衣服后面有背缝,衣服的两边颜色完全不同。他就穿着这件衣服去御花园散步,走着走着,忽见一条大龙迎面而来,到了他面前大龙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孝成王想:它一定是等着我骑啊!想着便爬上龙背,大龙腾空而起飞入高空,可是没有到达天上,孝成王便从龙背上摔了下来。当快落到地面时,他看见地上金玉堆积如山,心想我的国库从此就可充实了。到了地面,他高声命令周围的臣子:“都过来,快把地面的金玉收藏起来。”谁想喊声大了,一惊而醒。

    第二天起来之后,孝成王把专管筮卜的史官召来,让他对昨晚做的梦进行占卜。史官听完孝成王述说梦情以后,口中祈祷,认真看了看卦象,却迟迟不肯开口。孝成王看到史官左右为难的样子,便知其中不妙,说:“你且直接说吧,恕你无罪。”史官道:“大王,这是个不祥的梦。梦里穿有背缝、并且两边颜色不同的衣服,是表示不完整,残缺不全的象征。梦乘龙飞天而不到天上就掉了下来,是有气无力,虚而不实的象征。梦中看见金玉堆积如山,更是使人忧虑的象征,因梦与实际常常是相反的。梦得财往往是失财。请大王今后多加注意就是了,特别是注意不要贪做而不该做的事情,以避免灾祸发生。”

    孝成王原想自己梦见金龙,又乘龙而起,应当是个好梦,却不想是这么个说道,听后顿时闷闷不乐。

    晌午后,平阳君赵豹求见,向孝成王提请提高农田赋税之事。近几年赵国国内局势平静,没有大的战争,百姓的收cd上去了,赵豹借机想建议孝成王提高农田赋税,增加国库收入,但是孝成王担心增加百姓的负担,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君臣二人正在商议之时,内侍来报,有韩国上党郡守冯亭派来的使者求见孝成王。

    听得上党郡守派人前来,孝成王和平阳君都感到有些意外。上党郡现在已经成为一块孤地,在应侯范雎施压之下,韩王已经命令上党郡归附秦国了,这事众人皆知。本以为秦国都已经接受了上党郡了,却没想到竟然还在韩国手中。孝成王想,难道韩国不想丢失上党,向我赵国求救?当即宣使者到宫里来见。

    使者正是冯亭郡下的长史贾卯,贾卯进到宫里,见了孝成王坐在榻上,约莫三十来岁的样子,旁边还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臣。贾卯对孝成王道:“上党郡长史贾卯奉郡守冯亭之命,求见赵王,有要事禀报。”

    孝成王看这贾卯二十出头,仪表堂堂,不仅有些欣赏喜欢,问道:“我听说韩王已经答应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了,因何缘故还未交付?”

    贾卯道:“大王,韩国野王被秦军战取之后,上党郡也随时不保。在秦国逼迫之下,韩王被迫答应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官员和百姓皆不愿接受秦国统治,大家素来敬仰大王的圣明,知道大王体恤百姓。现在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的官员和百姓,在郡守冯亭的带领下愿意全意奉献给赵国,接大王的统治。”说完献上了书简和上党郡的名册。

    突然听到上党郡自愿归附赵国,孝成王立时惊呆了,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看到內侍传递上来了上党郡的书简和名册,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惊喜之下,孝成王问道:“你等已经奉了韩王诏令移交上党?现在却又突然投向赵国?左右扑闪不定,孤怎么知道你们究竟何意?”

    贾卯早预料道孝成王会质疑真假,回复道:“大王,韩王割让上党郡是情非得已,实则对暴秦痛恨至极。我上党军民亦不怨恨韩王,知道他的难处,但也不想受秦人统治。现在赵国在大王的带领下,国泰民安,上党郡紧邻赵国,百姓们自然都非常清楚,十分仰慕大王。所以我们都愿意归附赵国,何况原本韩赵就是三晋同根,我们愿意接受大王的圣明统领,大王就不必多虑了。”

    白白得了十七座城,已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现在又听到贾卯反复说自己圣明英武,孝成王神经完全被刺激得兴奋起来。但是在外臣面前,还得有大国君主的风范,不能给人看到贪婪不堪的模样出来。孝成王故意做出为难犹豫的样子,对贾卯道:“闻听你所之言,倒句句在理。但是我赵国也是有诚信之国,不过么,既然如此……”“大王!”旁边的赵豹看到孝成王就要应允贾卯了,赶紧起身劝阻道:“如此重要之事,就在这里草草答复上党的使者,臣看有失礼节。臣看不如先让使者到驿站休息,待我们商讨之后,在朝堂上正式回复上党郡守,方显我大国本色。”

    孝成王在兴头上突然被打断说话,心中不快,但看到赵豹言之在理,又想到自己如果急于答复,过于草率,是应当和几位重臣合计一下的。于是下令道:“派人去通知韩拓,将上党使者安排到驿馆好好歇息,上等酒饭给照顾好了。”然后对贾卯说道:“贵使先回去随时听候孤的召唤就是,无论如何孤都不会亏待你等。”

    贾卯退下之后,孝成王问赵豹:“刚才你劝阻我,是觉得现在接受上党不妥吗?要不是就是在顾虑秦国?”赵豹听了说道:“大王,臣听说圣人认为,无缘而受禄,必定会招来祸害。”

    孝成王不满意的说道:“刚才使者说的很清楚,上党人投奔赵国,也是仰慕寡人的千秋大义,怎能算是无缘而受禄呢?”赵豹却自有自己的看法,说道:“大王,秦国为了蚕食韩国的土地,故意切断上党和韩国的联络,认为如此就能轻取上党。韩国守不住上党,之所以把上党献给我国,是企图把战祸转嫁给我们。秦国蒙受疲劳,而我国坐享其利。强秦不能从弱韩的手上得到上党,那实力有限的赵国又怎能从强秦得到上党,怎么能说是意外之获呢?不如不要接受。”

    孝成王见到赵豹态度坚决,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是韩王要献上党与秦国,而上党军民自愿归附赵国,怎么就可以认为是韩国的嫁祸之策呢?这么重要的上党郡主动投奔我们,而我们却因为畏惧秦国,不敢接受,叫天下人如何看待赵国,还有什么人敢来为赵国做事。我看,就是嫁祸赵国,我们也要无所畏惧,把上党郡接过来。”

    赵豹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依旧劝道:“大王,我们可是虎口夺食,从强秦手中拿取上党郡。秦国必定不会罢休,问罪与赵国,那时,赵国将如何面对秦国呢?”孝成王知道自己的这位王叔平日里小心谨慎,看样子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这样吧,叔父且回去再好好想想,让孤也仔细琢磨一下吧。”

    赵豹一出宫,孝成王赶紧迫不及待的派人去宣召平原君赵胜、宗室赵禹、蔺相如、虞卿等人都到宫里来。待众人到齐后,孝成王让內侍给大家展示书简和户籍册,说道:“刚才上党郡守冯亭派使者前来,韩国已经无力防守上党郡,准备割让给秦国。而上党郡百姓不愿意投向秦国,因为仰慕我们赵国,说我圣明有方,冯亭愿意带领全郡百姓臣服赵国。”

    这个消息太有震慑力了,不仅对孝成王很突然,而且所有人也都没有料到。孝成王环视了众人,看到大家惊诧的表情,不仅有些得意起来:“方才平阳君在这里,极力劝阻寡人不要接受上党郡,害怕因此得罪秦国。我召集众位爱卿来,就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赵禹最先说话了:“此事确是出乎意料之外。平常大国动员数十万大军,经年累月攻不下一座城,还要付出重大伤亡,现在一下能得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怎么能够畏首畏尾的,机不可失。”

    蔺相如很看不起赵禹这些宗室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心理,但是也支持接收上党,及时补充道:“先王在时就提过防上党之形,秦赵两国谁先占据了上党,就占据了地形优势,给对方无形的军事压力。现在既然上党郡主动归附赵国,应当立即决断接受上党郡,以防秦国得知消息后强攻上党,赵国反而就被动了。”

    蔺相如是惠文王时留下的老臣,受了提携赏识的恩惠,所以每每说话时最爱提及先王如何如何,今日也是如此,孝成王为此十分厌恶。但此时孝成王听到蔺相如之言附和自己的想法,赶紧点头道:“嗯,蔺卿说的有理,孤也听先王提过。”回头见到平原君竟然不说一句话,就问道:“相国之意呢?”

    赵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一直仔细听着,心理早就把个上党之形思索了个里外透彻,见到孝成王问自己,缓缓地说道:“臣也认为应当立即接纳上党,理由有三。其一,从地理形势上增强邯郸西部的防务,上党如果入秦,邯郸的门户洞开,此所谓唇亡齿寒,所以赵国不可不保。其二,秦兵东进,意在吞并各国,东方各国都清楚,与其坐等秦国各个击破,不如联合一拼。东方各国又想联合,又不敢联合,因为谁先联合,秦又会先攻谁,于是各国处于两难选择。如今秦兵到了家门口,上党郡又愿意归附,归附则赵国国力增强,也有利于形势,所以赵国不惜一战也要接受上党。其三,惠文王二十九年,秦军二十万大军攻韩国,赵国援救,秦赵阏於之战,赵胜秦败。我赵国为三晋之首,有与秦国抗争的能力。”

    “对,现在诸侯各国也只有我赵国有能力敢和秦国分庭抗拒。现在事不宜迟,快事快办,我马上召见冯亭的使者前来,告知他赵国立刻派军接收上党。”孝成王看到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表现的有些急切起来。

    赵胜没有理会孝成王的举动,继续说道:“大王,接收上党郡之后,当务之急不在军事,而是在于安定民心。首先给予上党郡守等官员加官进爵,以示奖励,也让他们能够死心塌地的为我赵国效力。”孝成王道:“相国所言不错,不但要加官进爵,还要赏金,让天下之士都看到赵国也厚待义士,都能够来投奔我赵国。”。

    “大王,既然赵国接受了上党郡,就是等于和秦国暗地里已经撕破了脸面,以昭襄王和应侯的性格特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我国必须做好与秦国作战的准备了,不可大意。”虞卿在一旁谨慎的提醒道。

    “对,接受上党时,应当派一员虎将前去,要能够镇守住!”

    “臣推荐马服子赵括,赵括熟通兵法,正是年富力强,充满干劲之时。”平原君平日里和赵括交好,一直想有机会就提拔推荐赵括,现在机会来了,自然不会放过,马上就在众人面前推出了赵括。

    “上党局面不同寻常,派马服子不妥当。”蔺相如说道:“马服子赵括虽然满腹经纶,名冠三军,但是从未单独统领大军打过仗,还需要一定的战争磨炼。况且这次对阵的是强大的秦国,必须派军中有经验有威名的将军前去。”

    “大王,鄙臣也赞同蔺相如大人说的,必须派一员猛将,赵将军有些年轻了,对阵精锐的秦军怕难以应付,可能还会影响赵军的士气。”虞卿也对世家子弟出身的赵括有偏见。

    赵括是孝成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又是赵国宗室,孝成王原意本来也想派赵括前去,但是经蔺相如和虞卿一说,只好暂且放下这个想法。目前赵国的名将赵奢、庞媛已经故去。当下还有齐国的田单、燕国的乐毅客居赵国,但是开拔上党对阵秦军是大事,孝成王不想启用别国的将军。大家议了议,最合适的人员就是赵国的老将廉颇了。

    廉颇虽然勇冠三军,多年来为赵国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但是他脾气暴躁,经常不服从国君指挥,孝成王并不太喜欢他,但是现在看来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众人都看着孝成王,孝成王说道:“那就命廉颇为将,带领八万军队进入上党郡,一面防止韩国人反复无常,一面威慑秦国。”

    赵禹道:“大王,八万军队是不是有些少了?万一秦军真的来攻上党郡,恐怕难以抵挡?”赵胜不满的说道:“你不管军队钱粮,如何知道后勤供应的难处?上党本来就是个贫瘠之地,军队用度全靠外部供给,大军在外时间过久,必将拖累国力。先派八万军队足够了,即便秦军来攻,我国离上党郡远远近于秦国,到时候再调集军队支援也来得及。”

    其实孝成王现在也是左右为难,既贪图上党,又害怕秦国,内心里是不想和秦国发生战争的。但是目前事已至此,上党郡这块绝大的利益完全诱惑了孝成王,既然贪图利益,只能硬着头皮先往前走,到时候再看形势而动吧。

    在这次闻名、重要的朝议上,孝成王最终做出决议,派相国平原君赵胜到上党受降。封冯亭为华阳君,给予民户三万,封其十七个县令为侯,各给予民户一千,官吏都加爵三级,人民每人赐金六镒。

    第二日,为了表示隆重,也为了显示出赵国的诚意,孝成王在朝会上召见了贾卯,宣布赵国答应冯亭的请求,让他先回去复命,三日内赵国就将派平原君前去接纳上党,并重赏贾卯金一百镒。贾卯见顺利完成了使命,还得了封赏,兴冲冲的立即回上党告知冯亭去了。

    很快,上党郡投靠赵国的消息就传遍了邯郸的大街小巷,军民们觉得赵国德高威重,现在又得了上党这么一个大郡,愈加强大起来,个个都兴奋激动。一时间邯郸歌舞升平,四处洋溢着欢乐愉悦的景象。

    平原君安排相府属官到国库中领取了给各级官吏的赏金及锦帛,民众的过于繁琐,就通过减免赋税达到赏赐目的。三日后带着一百多人的使团队伍从邯郸浩浩荡荡出发前往上党郡。

    故关的韩军守将墨夺早已从贾卯那里知道上党附赵,平原君将出使上党的事情了。现在看到浩浩荡荡的使团队伍,连忙出关迎接,并派兵士负责引路,带着平原君一行向端氏城去了。

    五日后平原君到了端氏城,冯亭带领上党郡的一干众官吏出城跪拜迎接,平原君连忙下车亲自扶起冯亭,将冯亭带到车上,并肩坐车入城。端氏城的百姓们看到赵国的使臣前来接受上党,并礼待上党郡守,无不感到宽心安慰,纷纷在街上踊跃欢呼,迎接赵王使团。

    进到郡守府里之后,平原君对众人宣布了孝成王的诏令。属官们自然都欣然接受封赏,唯有冯亭内心里确是另外一番汹涌澎湃。冯亭想到已经不负王命,终于完成了上党归赵的使命,不禁泪如泉涌,当面拒绝接受孝成王对自己的封赏。

    平原君不解的问道:“郡守大人难道还有什么疑虑吗?”冯亭掩面流泪说道:“冯亭多谢赵王能够接纳上党郡,救上党人民于暴秦统治的水火之中。但是冯亭做为一方郡守,上违背了韩王的命令,下不能保境安民,已经是万分羞愧了,现在更不能用国家的领土来换取自己的加官进爵。”

    平原君抚着冯亭肩膀,笑着安慰道:“赵魏韩本来就是三晋一家,现在强秦犯境,上党郡被完全隔绝,归附赵国不但是形势所迫,也是上党人民的愿望。冯大人能够果断抉择,带领上党郡入赵,就是为上党人民做了极大地好事,怎么能够过于自责呢?我想韩王知道了也不会怪罪于你。”

    但是冯亭心意已决,坚决不肯接纳赏金和封爵,平原君见此,只能先劝慰几句,待过些时候再说罢了。

    “我已经从赵国给上党运送来了必要的粮食和物品,华阳君现在依然是上党郡守,肩负有治理上党的重任。”平原君说道:“过几日廉颇将军就带领八万大军进驻上党郡,抵御秦军,保卫上党安危。”

    “多谢赵王,平原君尽可放心,我们一旦臣服赵国,必当忠于王事,为赵国效力。”“这几日就有劳华阳君先带我到处看看上党郡,我也有机会安慰安慰郡里的乡亲父老。”平原君实际上对着上党郡充满了好奇的心理。

    上党郡长平山谷,位于丹河峡谷中,这里山大沟深,东面二百里地就是故关,要从东面进入上党郡这是必经之路,历代韩王都把此处做为战略要地。

    闻听到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大约三千名骑兵出现在了长平峡谷上方的大山坡地上。领头的老将军大约六十余岁,银白色的络腮胡须在风中飘扬,双目炯炯有神,似有夺人之威,这就是赵国的名将廉颇,和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此次廉颇带领三千名先锋骑兵进入上党,查看地形,为后面的军队驻守做好准备。不战而得上党郡,在文官们那里是喜事,说明赵国有实力有威望,但在廉颇眼里却是一件不齿之事。韩国已经答应将上党郡给予秦国,而赵国却接纳了上党郡,无异于偷窃。而且廉颇绝对认为秦王必定会派兵攻打上党郡,临行前廉颇请求孝成王多派些军队,做好御秦的准备,但是孝成王不但以国力困难为由拒绝请求,还要求廉颇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主动进攻秦军,要隐忍克制。如果要战,就要速战速决,然后迫使秦国妥协,放弃争夺上党郡。

    看来孝成王真正内心中对和秦国为敌是有所顾虑的,只想吓住秦军,但是在其他臣子中面前不好表现出来,却偷偷给自己透露了实情。廉颇想,这是什么逻辑,既然已经把不该拿的拿了,就要知道后果,敢于放手一搏,现在明着逞强,暗地里却已经泄了气,可笑至极。想到这里,内心里只是冷笑。

    立马站在山上,看到长平地形险要,两边有大山作为屏障,中间有丹水作为依赖,下方泓氏城附近地势平缓,还可屯兵,是个绝佳的防守之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过了丹河峡谷,再往前大约五十里地,就到了跑马岭,这跑马岭南北方向,也是山岭陡峭,中间却有个约么一里地的峡谷,韩军在谷口处修筑了高平关,亦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处。出了高平关,沿山谷约莫一百里地,往西就是沁水河谷了,上党郡的郡府端氏城就坐落在这里。

    廉颇将大队骑兵暂时安置在沁水河边,自领了百十个侍卫准备进城,却早有冯亭郡里的属官来见,原来冯亭和平原君都在端氏城北面的的坝城,特派人来请廉颇。

    廉颇生性傲慢,原本以为冯亭会大开端氏城迎接自己,不想却被叫到了坝城这个小地方,心里有些气愤,但是碍着平原君之面才赶了过去。到了之后,本想将冯亭揶揄一番,但看到冯亭一副忠厚敬人的模样,对自己也是谦恭有礼,倒也消了气。

    坝城的地方官员早已经安排准备好了酒菜,这里就招呼着平原君和廉颇、冯亭坐下了。冯亭的心思哪还在饭菜上,赵王是派平原君来了,廉颇也来了,可是赵国大军还迟迟未到。冯亭知道秦王性格的,万一秦军现在就来,仅凭上党郡这杂七杂八的六万军队是绝对防守不住的。刚吃了几口,就瞅个机会,急着向廉颇问道:“听说廉颇将军将带八万军队来守卫上党郡,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抵达,我已经命令将端氏城里城外都准备妥当了,就等将军的部队到来了。”

    廉颇还未回答,平原君抢先笑着说:“我王都已经安排了,临行前廉颇将军就已经调动各处兵马了,预计再有半个月左右就陆续抵达上党了。大军调动,须严整有序,华阳君切莫着急。”

    “平原君莫笑于我,端氏城离秦国的马邑不远,我也是担心秦军突然有所动作,失了端氏城,我们就全部被动了。”

    廉颇在来的路上就有了防守部署的想法,原本准备再思索一下,但是看到冯亭不断追问何时赵军能够协防端氏城,心里也燥烦起来,直接说道:“端氏城距离马邑过近,而且远离位居河谷,地势平坦,不易防守。我准备将主力军队放在长平一带,依靠高平关、丹河、丹朱岭构筑防线,即使秦军拿下了端氏城,但是过不了高平关,也会知难而退。即使不退,我军守住高平关,也就保住了韩国的大半个上党郡。”

    廉颇的话叫冯亭听罢背后直冒冷汗,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献出上党郡,而廉颇竟然直接把端氏城首先给放弃了。冯亭不甘心的说道:“廉将军,端氏城是上党郡郡府,缘何就这么轻易的让给秦军,叫上党郡的百姓们知道了岂不要寒心吗?人心不稳,上党也就不稳了。”

    廉颇不以为然的说道:“我自然会派一万士兵驻守端氏城,但是秦军来犯时,只会接应你们撤到高平关以西。长平距离赵国较近,而且山路不险,易于行军,军队在那里赵国也便于补给接应。”

    平原君赵胜原本听了廉颇的部署也有想法,但是经廉颇一番解释,想到驻守长平可以节省粮草辎重运输成本,减轻赵国负担,立刻也赞同其战略部署,对冯亭说道:“华阳君,我看廉将军的安排是合理的,如果我们盲目为守卫城池和秦军争夺,最后可能不仅会失去端氏城,更可能完全丢了整个上党。端氏城的百姓可以撤到邯郸附近去,赵国地域庞大,完全可以合理安置这些百姓的,你就尽可放心就是。”

    冯亭见平原君也坚持廉颇的部署,并且极力劝慰自己,只得作罢,不再强求,但是内心还是集结了一块心病。

    三天后,平原君回邯郸给孝成王复命。廉颇亦带着属下赵茄等将军们去长平摸查地形,部署赵国的军队。

    由此,赵军在上党的部署,就集中在东上党这个地缘板块,由于北上党的屯留并不需要直接面对秦军,因此东上党的长平,就成为了赵军主力部署地点。此后的长平之战,就是围绕长平这个板块而展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长平之战——飓风》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长平之战——飓风》 第九章 众大臣忠伪难辨,孝成王贪图上党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公子您慢走 连载中图标 公子您慢走
  • 末世的魔女 连载中图标 末世的魔女
  • 操作太骚会闪腰 连载中图标 操作太骚会闪腰
  • 丫头要逆袭:男神,你走开! 连载中图标 丫头要逆袭:男神,你走开!
  • 妖孽王爷要出嫁 连载中图标 妖孽王爷要出嫁
  • 乱世烽火乱世情 连载中图标 乱世烽火乱世情
  • 背个游戏去重生 连载中图标 背个游戏去重生
  • 异能者霸气觉醒 连载中图标 异能者霸气觉醒
  • 神手一脉 连载中图标 神手一脉
  • 大牌天后[古穿今] 连载中图标 大牌天后[古穿今]
  • 修真之妖孽弃少 连载中图标 修真之妖孽弃少
  • [综]楼下那个女汉子 连载中图标 [综]楼下那个女汉子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