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记着今日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记着今日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道坚?包待制取的字?”苏轼开口问道。

    甘奇点头:“嗯,包待制取的。”

    “拜入包待制门下,极好,教人羡慕啊。”苏辙是真有些羡慕,对于此时的苏轼与苏辙来说,甘奇这就算是有了一个硬靠山了,他们兄弟刚入京不久,虽然勉强与欧阳修攀上了一点关系,但多少还是有点无头苍蝇的感觉,所以羡慕甘奇也是正常。

    甘奇却答:“我还羡慕你们兄弟呢。”

    甘奇为何羡慕苏家兄弟?因为苏家兄弟才牛,自己家学,谁也不拜,还自成一门,大苏学士,小苏学士,不久的将来,文坛士子,哪个不以拜在苏家门下为荣?

    苏家门下的学士也是真正的牛人,苏家门下有四大学士。

    黄庭坚,大文学家,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分别是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

    秦观秦少游,婉约词派之宗,几乎就是婉约派真正的开山鼻祖。

    另外两个也是名噪一时的文坛大家,一个晁补之,一个张耒,

    这才是真正的开宗立派,甚至以后,那些才子俊彦,连跟苏轼同席饮酒聊了几句天,立马荣幸得到处去吹,逢人便说:“我昨日与大苏学士坐而论道。”

    然后旁人大概会回一句:“去你妈的吧”

    苏辙此时把三柄剑放在案几之上,开口说道:“道坚兄,三柄剑,你挑一柄。”

    甘奇有些诧异,看着三柄剑,不明所以。

    苏轼解释道:“道坚,我准备效仿古之君子,从此佩剑而行。”

    甘奇闻言莫名也有一种热血的感觉,连连点头说道:“好,好,你我三人,从此佩剑而行,为天下士子做个表率。”

    苏辙面色微微有些尴尬,摆手说道:“佩剑而行,乃你我意气风发,崇尚古之君子,至于为天下士子做表率话说大了,说大了”

    苏辙有些不自信,三人年纪轻轻,凭什么说要为天下做表率。

    没有想到苏轼却大手一挥:“道坚此言有礼,便从你我开始,为天下士子表率也,何以士子到得如今,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呜呼哀哉,来日文人打马能上阵,才称君子也!”

    未来的苏轼有过一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个少年,当真与众不同,与大宋朝其他的文人士子皆不同。

    甘奇已然一百个同意苏轼之言,便把案几上的一柄剑取下,亲手挂在腰间佩好,然后拔出一看,寒光一闪,甘奇有言:“好剑!”

    苏辙答道:“重金打造,最好的铁,早已百锻成钢,去那铁匠铺,恰巧遇上,本是殿前司要的刀,被我兄弟买下,成了三柄剑。”

    甘奇拿着剑左右挥了一挥,剑法一途甘奇并不熟悉,却也挥得极为高兴,口中一语:“杀人之剑也。”

    苏轼豪气也起:“来日当杀人,锄奸除恶,西北杀狼。”

    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脾气”。能不能真正对脾气,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能不能真正亲近的最重要的原因。

    此时的甘奇,只觉得这个年轻的士子是真正的对脾气。

    甘奇把剑收入剑鞘之中,与两人说着曹杉的案件,苏家兄弟也未走,等着下午开堂审理。

    午饭刚罢,包拯已然在更换官服,佩戴官帽,玉带。

    昨日之案,今日开审。

    整个汴梁城,谁也不会想到包拯会如此行事,更是谁都猜测不到今日开封府会开堂审理这件牵涉甚广的大案。

    连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乃至尚书省,不说反应了,连知晓都还来不及。

    包拯已然把惊堂木拍得劈啪作响,先带众多从犯。

    从犯之中,硬气之人无数,上堂而来,即便挨了板子,依旧一句不言。

    却是那不硬气的人,也不少,上堂跪倒,板子还没有起,竹筒倒豆子,早已一通说。

    司马光亲自执笔记录,着人签字画押。

    “庄喜贵,杀人从罪,念你坦白有功,判牢狱三年,出充徭役。”包拯宣判。

    堂下之人已然大喜,口中拜谢。坐牢三年当真算不得什么,坐十年二十年也算不得什么,因为当今官家三不五时就要大赦小赦一番,说不定下个月就能回家了。唯有徭役多少有些震慑力。

    “带下一个邓五通。”包拯低头查看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流程手记。

    不得片刻,包拯怒道:“脊仗来打。”

    当堂用刑,噼噼啪啪,哀嚎不止。包拯又道:“有人举报你从罪杀人,你可认罪?”

    举报之上,就是上一个获刑三年的庄喜贵。倒也不能说是举报,而是他老老实实回答了同行相熟的几人是谁。

    “哪个杀千刀不得好死的举报老子?”

    “当堂咆哮,来人,掌嘴。”

    一个木牌子,照着嘴巴一通抽。

    甘奇算是在长见识,这个时代审案,有些意思

    嘴巴鲜血直流,牙齿掉了几颗,漏风的牙齿带着不清晰的话语:“包相公,小人也要举报。”

    “好好说。”包拯眉头舒展,示意一旁的司马光准备记录,当堂记录的事情,本也不用推官司马光亲自执笔,只需要检查核实即可,但是司马光同学很是敬业,刚刚入职,要好好表现。

    包拯审案的速度极快,这一切还不过只是铺垫而已,待得铺垫过去,包拯开口:“带曹杉。”

    曹杉上堂,重重的木枷扣在脖颈之上,走路都有一些抬不起头来,却还使劲去抬头,眼神也在不断扫视众人。

    “堂下何人?”包拯按照流程来问,即便知道堂下何人,也少不了这一遭程序。

    “包拯,你莫不是不认得我?你拿了我,准备如何审啊?刺配何处?还是秋后来斩?”曹杉还在昨日气愤的情绪当中,他似乎还很有自信,或者说也不那么在意,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曹杉心中,坐牢就坐牢,刺配就刺配,秋后问斩他是不信的,就算秋后问斩,他怎么都觉得自己死不了。

    既然如此,与其公堂之上涕泪俱下去求人,还不如是个好汉模样,管他包拯如何审理,低头求情那是不可能的。

    “堂下可是济阳郡王之孙、吴王之子,宁晋曹家曹杉?”包拯又问,程序一丝不苟。司马光早已提笔不断在写。

    “我就是曹杉,你要审就审,要判就判,赶紧的,别拖拖拉拉误了事。”也怪包拯行事速度太快,若是再等得几日,待得狱中的曹杉听得一些外面的风声,再审理之时,曹杉必然不会再如此有恃无恐了。

    包拯点头:“带人证,物证,一并把尸体也抬上来。”

    何海与郑中和连忙带人去忙碌。

    接下来的场面,甘奇看得是摇头不止,本是相亲相爱的夫妻,转眼一个成了冰冷的尸体,还要妻子当堂辨认尸体,何其残忍。

    辨认了还不说,还要面对掳掠强奸了她的恶人。还要指认,还要答话。

    甚至还要听曹杉口中喝骂:“贱货,贱人”

    “掌嘴!”包拯一声怒喝。

    不得片刻,甘奇带着狄咏与甘霸几人也上堂作证,还要在司马光的记录下面签字画押。

    流程走完,挨了一顿嘴巴的曹杉,依旧满不在乎,相反一脸的怒气盯着包拯,像是在记仇,记下了包拯让人打他嘴巴的仇。也在记着那些家奴招供之事。

    那女子,早已瘫软在地,泣不成声,由几个人抬了下去。

    包拯起身,在拍惊堂木:“曹杉,你强抢奸淫民女,绞死举子刘世珍,指使他人杀害刘王氏未遂,又指派家奴当街抢人厮斗,诸条大罪,你可认罪?”

    “认,爷认,你判,你判就是,爷认了又何妨?包拯,你就记着今日,还有甘奇,还有那些狗奴才,一个个都记着今日,待爷来日寻你们去。”曹杉有些满不在乎,就算有些在乎,今日也不会说出一句低头之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回到北宋当大佬》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记着今日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逆天神女:帝尊宠妻太嚣张 连载中图标 逆天神女:帝尊宠妻太嚣张
  • 重生九零:娇妻甜甜哒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九零:娇妻甜甜哒
  • 快穿女配:反派他心狠手辣 连载中图标 快穿女配:反派他心狠手辣
  • 一宠成瘾:燃情老公夜夜缠 连载中图标 一宠成瘾:燃情老公夜夜缠
  • 御喵仙大人 连载中图标 御喵仙大人
  • 重生:暗夜蔷薇魅之殇 连载中图标 重生:暗夜蔷薇魅之殇
  • 穿越之倾城傲天下 连载中图标 穿越之倾城傲天下
  •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连载中图标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 军夫请自重 连载中图标 军夫请自重
  • 末世主播不好当 连载中图标 末世主播不好当
  • 重生帝女凰途 连载中图标 重生帝女凰途
  • 步步经婚引妻入局 连载中图标 步步经婚引妻入局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