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又走没多远,路边一名男子,手里拧着一大个包,像是坐车的,她放慢了车速。那人向她招了手,她停下问:“去哪儿?”
那人说:“回县城,多少钱?”
曾经想,高了也许他不搭,别人从城里来收15,我就收1吧!
那人坐上了,说1就1。分散一人一人的搭车,曾经不怕。开着车又走一几公里,有个女的路边招手,她毫不犹豫地拉上走了。
就这样,曾经路边一个一个地捡,共拉了5人回到县城,既学了车又找了钱。
到了县城后,曾经胆子就大了,这里根本没人查车的手续全不全。曾经放心大胆地在城里拉了7个人回上高镇,在路上又捡了个挤在车里拉走,5元钱一人。一趟下来,竟然赚了好几拾元纯的。
到了镇上,天色已晚,曾经不打算拉人了,除非是遇到熟人,否则宁愿不苦这钱。但说来也巧,刚下完人,没走几步,还没出填上,竟然真遇到熟人。你道是谁?原来是曾江,正开着曾经卖给他的三轮车卖完洋芋,刚要上车,曾经就把车停在他身边,打开了车门。
{}/ 回到家里,曾经压抑不住心里的高兴,把曾家冲要拉电线的事情告诉家人。曾母道不觉得拉电与不拉电有多大区别,曾快就高兴了,说明以后可以看电视,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做作业,不用被油灯熏红眼睛。
晚上,曾快在油灯下写作业,曾经就拿出驾校发的书出来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开车有那多么规矩,什么红灯停,绿灯行,在县里都没有红绿灯,何况是镇上,村上。曾经真说不出是自己落伍,还是曾家冲太落后?不管有没有红绿灯,曾经还是认认真真地读起了交通手册,不但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安全负责。她是亲身体会过,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被一场交通事故给弄得面目全非。
曾经有空就去镇上拉人,拉到县城,再从县城拉人回镇上。她只跑白天,不跑晚上,晚上也没多少人坐车,她害怕,坐车的人也怕,晚上没事也很少有人外出。这样做下来,比开三轮车拉货轻松了许多,收入也还可观,但是曾经依然惦记着种天麻的事情,有一次到县城还特意去买了本关于天麻种植技术的书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