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唐乐圣 > 第316章 捐款的套路

《大唐乐圣》 第316章 捐款的套路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有了前一天的演出经验在前,第二天的表演艺人们就显得更加驾轻就熟了,当大家适应了这样的大场面,表演起来就会更加轻松,水平看上去也更高,整晚的节目,有条不紊的来到了最后阶段。

    让所有人比较欣慰的是,今天主舞台的捐款数额和周边其它舞台的相差不大,三千多贯就可以上榜,最高者,也没有突破五千贯,这导致主舞台这边争榜的人不少,不过,这么想他们就错了。

    在梨园众家开始表演《秦王破阵乐》的时候,各个想过在今天这场晚宴上拔得头筹,上台讲话的人,都派人聚集到了捐款台这边,以武氏的武信和赵丽妃的兄长赵常奴手笔最大,他们一个代表着后宫正得宠的婕妤武落衡,一个代表着之前一直得宠的赵丽妃和太子李嗣谦。

    旁的人见到有这两尊大神在,就不敢瞎掺和了,只是在旁边看戏。

    “那个谁,高柔是吧,表演结束之后,你不要直接将截止捐款的数额拿出去宣读,本官有一笔捐款要最后捐。”

    赵常奴现在担任着东宫统家令,正四品的官职,其父赵元礼,更是正三品的太子宾客,两人这样级别的官位,也算是赵氏处于最鼎盛时期的一个象征。

    然而,他们这两人,却都是出身卑微之人,文化水平有限,品行更加有限,得势的时候不懂得收敛,对于高柔这个高力士唯一的义子,也是呼来呼去,顿时引得高柔一阵皱眉。

    “为流民百姓尽心,我武氏当仁不让,还请高署丞稍待,我武氏也可能要继续追加一些捐款的。”

    武信比武忠稍微有脑子一些,而且他知道,有武逸仙这个姐姐帮忙,高力士也算是半个武家阵营的人,连带着,他看高柔,也像看自己人一般,说话自然是客气了许多,相比较之下,高柔对他的感官,就好的多了。

    高柔笑了笑道,“武二公子请放心,由于昨夜各个舞台的捐款者中有许多因为时间有限,没能及时追加捐款,致使最终未能上榜的人,要求咱们延长捐款截止时间,或者公开捐款数额。

    是故,咱们慈善署也根据大家反应的情况,更改了一下规则,在今日的表演结束了之后,会留出足够的时间,给诸位善主追加捐款,只需要在舞台前,直接公开告诉主持人追加捐款的数目,即可现场计入统计排名。”

    “现场追加?”

    在一旁听到高柔的解释,赵常奴眉头一皱,虽然感觉不对,但以他的智慧,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哪里不对,不过,这样一来,最后一下打偷袭拿第一的愿望,却是落空了。

    但是他并不担心,因为,他们赵家不缺钱。

    李隆基每年拨给赵丽妃居住的春华宫的用度,都是五万贯以上,还有各种金银首饰,奇珍异宝以及田地庄园产业的赏赐和收入,赵丽妃平时光收各家贵妇的敬献,她自己都花不完,这些钱除了有一半给了太子之外,另一半,可都是给了赵家,这些年积积攒攒下来,他们赵家的库房至少都有十几万贯的铜钱在腐烂生锈,多花点钱也不怕。

    是以,没有在这里多留,他就回到了席位上,赵元礼的坐位旁边汇报情况。

    当然,一个妃子每年五万贯的花销,在历史上的李隆基的花钱记录里,还并不算高。

    在王皇后和赵丽妃死后,武落衡获封惠妃独掌后宫的那些年里,他可是将后宫每年五十万贯以上的开支,全都交给了武落衡掌管。

    在李隆基晚年杨贵妃得宠的时期,更是给她的三个姐妹每年十万贯的花销,让她们骑价值千贯以上的宝马,甚至在整个马车上都镶嵌满各种珠玉宝石。

    所以,武落衡此时虽然只是婕妤,但因为正得宠,李隆基给的花销也不少,加上时不时的一些赏赐,每年至少两三万贯,而武家兄弟有三代人的积累,还有柜坊这个提款机在,对于金钱的慨念相当薄弱,至少,在钱财储备和收入上,并不比赵氏差,既然是凭钱说话,那么,武信也不担心了。

    不过,他还是慢走了一步,将高柔拉到身边,客气的开口问道,“小弟还想向高兄请教几句这捐款的门道。”

    高柔看了看赵常奴的背影,小声道,“这个捐款么,其实没有什么巧,谁捐的多,陛下就喜欢谁,当然,若是谁能在自己捐的多的情况下,让别人也都捐的多,那么,陛下就会更喜欢他。

    就比如昨日李署正家的夫人,自己捐了一万二千贯,却把主舞台排行榜前十的人的捐款数额全部推高到了一万三千贯以上,我这么说,武二公子你应该懂的吧!”

    闻言,武信眯着眼睛想了一下,还真懂了。

    捐款拿榜首为的是啥?

    讨皇帝开心,让本族在满朝权贵和长安城的百姓面前露个脸而已。

    皇帝怎么才能更开心呢?

    大家的捐款都多他肯定就开心。

    昨天同样在场的武信很快就想到了推高大家捐款数额的方法,那就是挤几个人下榜去,慢慢加,让这些已经捐了几千贯的在榜富豪,为继续留在榜上而展开厮杀,因为,如果不能上榜,那么,他们之前的几千贯捐款就白捐了。

    而且,今天与昨天的情况不同,赵家父子和武家兄弟,只是众多想出招搞偷袭拿榜首的人之中的一个,他们之前并没有参与榜单争夺,是故,整体捐款数额其实并不高,在三四千贯之间,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慢慢争夺前十的位置了。

    武家根本不需要急着出手,静观其变就好。

    不多时,舞台上的节目表演完毕,主持人周文静拿着一张大大的火麻纸,以及一支明显大一号的毛笔走上了舞台。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尽管大家还有些不舍,但今日的所有演出,将告一段落了,下面,即将到来的就是揭晓最终捐款榜单,请这些慷慨解囊的仁善之士,接受陛下亲书牌匾封赏的时刻,下面我宣布,本次慈善晚宴最终捐款榜,排行前十的是······”

    “不对,不是说演出结束后允许公开叫价追加捐款的么?怎么直接就宣布了,咱家可还没有捐呢!”赵常奴一脸郁闷的道。

    与他一样开始喃喃自语的,还有很多先前得之了这一消息,准备看情况的人。

    “你不会是被高柔那小子耍了吧!快,快喊停,咱们家要捐款,今天只需要捐五千贯就能拿下榜首,比昨天可是划算太多了。”赵元礼看到坐在李隆基旁边的赵丽妃一脸怒色,忙一脚蹬向跪坐在他旁边的儿子赵常奴喊道。

    被踹了一脚反应过来的赵常奴连忙在地上站起来举手道,“等一等,等一等,我们赵家还要捐款。”

    他这一声喊,仿佛点燃了所有隐藏在最后才准备出手的人的情绪,纷纷跟着他一起叫喊着“我等也还要捐款,等等再宣布。”之类的话。

    闻言,周文静内心里一喜,暗道上官李龟年真是聪明,知道这些人自己会跳出来,连更改规则的锅,也这么甩了出去,既然是赵常奴先喊的要求追加,那么之后有什么结果,大家可就都会怪到他头上了。

    主位上的李隆基可不是傻子,见到这番情景,朝舞台上伸手示意道,“既然诸位爱卿这般慷慨,那么咱们就稍等片刻,让他们捐完之后,再宣布结果吧!”

    周文静领旨道,“臣遵旨。”

    说完他又转向这些起身喊叫自己要捐款的人道,“诸位上官既然还要捐款,那便报出数额,下吏直接在榜单的空白处将捐款人和捐款数额写出来,最终数额最多的十人,咱们再公布其名号,请陛下封赏。”

    赵常奴闻言,首先扬手高声喊道,“我潞州赵氏,愿意为朝廷安置流民出力,特捐款五千贯,聊表心意。”

    赵常奴这一声喊,顿时让舞台下面好几人的面色一变,因为,捐五千贯他就直接拿了榜首,不仅将原先的榜首给挤了下去,还将原先排在第十的人给挤下了榜去,最关键的是,由于最后一段表演后捐款的榜单没有贴出来,排名靠后的几个人,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十,如果不追加,掉下榜来,可就可惜了。

    于是,他们的呼声也响了起来。

    “我荆州黄氏,愿意再捐两千贯。”

    “我淮南陆氏,愿意再捐两千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唐乐圣》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唐乐圣》 第316章 捐款的套路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盛唐李白外传 连载中图标 盛唐李白外传
  • 玫瑰向阳开 连载中图标 玫瑰向阳开
  • hello,神秘老公 连载中图标 hello,神秘老公
  • 皇帝的养成 连载中图标 皇帝的养成
  • 总裁欺妻,娇宠来袭 连载中图标 总裁欺妻,娇宠来袭
  • 王妃是个贼 连载中图标 王妃是个贼
  • 意义与异议 连载中图标 意义与异议
  • 大梦神踪 连载中图标 大梦神踪
  • 霸临位面 连载中图标 霸临位面
  • 一尘仙路 连载中图标 一尘仙路
  • 东混妖王 连载中图标 东混妖王
  • 死祭 连载中图标 死祭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