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不朽仙缘 > 第三十二章 弱水三千

《不朽仙缘》 第三十二章 弱水三千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侵蚀”同样是水的特性之一,滴水穿石也许需要数十年的岁月,但以长右对水行之道的领悟,可以把“侵蚀”的速度加快无数倍,“天星曜世”大阵撑不久。

    这一点邹春秋三人也很清楚。

    “张门主,之前你所说的转机是什么?”邹春秋一边强行压制伤势主持大阵,一边传音问道。

    “方家已经向华北的宋家求援了,宋家的回复是会请少林寺的一位大师出手,大约半个时辰,这位大师就会抵达!”张龙变缓缓道。

    “居然是八武宗之一的少林寺,传闻宋家与少林寺渊源深厚,果然是真的。不知道来的是少林寺哪位大师?”不见君感叹道。

    少林寺也是八武宗之一,虽然比不上方家和宋家各占据华夏半壁江山,但也是威名赫赫,有许多传说流传,号称禅武双修。

    “是少林寺空字辈的空浮大师。”张龙变答道。

    “空浮大师?我有所耳闻,传闻此人专门在诸多高耸入云的名山徒手攀爬,以苦行磨炼武道,号称‘攀云僧’,真正的深不可测。”邹春秋点点头。

    “但据我所知,此僧的武道境界也就是道台二层巅峰,还没能真正晋升到道台三层,十仙门八武宗门主的层次,对付长右恐怕力有不逮。”不见君知道的似乎比邹春秋更详细。

    “这我也不知道,但宋家不可能无的放矢,应该还有别的准备。”说到最后,张龙变也有一些不自信了,毕竟道台二层和道台三层是真正的天差地别,长右对道的领悟已经达到了道台三层,缺的只是构建道台,也就是说长右只是绝对力量比不上真正的道台三层强者,道术的精妙程度不差分毫,同样不是道台二层能应付的。

    但是没有办法,事已至此,只能等待援兵,相机行事。

    但长右也没有闲着,他凝神感应着什么,片刻后,叹了口气:“妖族的同族们响应我的号召而来,却被人族修士杀戮,我也不能无动于衷。”

    长右看待人族,犹如人类看待动物,杀了就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屠城也是小事,但长右对妖族还是有归属感的,面对妖族被人类杀戮,虽然他分身乏术,但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长右心念一动,数百吨的海水飞到空中,开始压缩,越来越小,奇妙的道韵波动扩散开来。

    最后,数百吨的海水居然压缩成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水球,落到了长右手上。

    极度压缩后,水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本湛蓝的海水变得暗沉,一种死寂的蓝色,带着沉没和寂静的气息,仿佛要使得万物都沉溺。

    这是“弱水”。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弱水”最初不是指一种水,而是指昆仑以北的一条河流,十分难以渡过,号称“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后来弱水河和不周山一样消逝于历史长河,不知所踪。

    而长右通过压缩普通水,再现了弱水。

    “所有沾染了妖族怨气的人族修士,都要承受这一击。”

    “弱水三千!”

    长右将弱水球一抛,水球化为无数道水线,仿佛一只只雨中的蝴蝶飞入天空不见。

    张龙变、邹春秋、不见君脸色都难看起来,因为他们的弟子或手下,都在干杀水妖的事情,虽然这一招“弱水三千”因为威力分化而下降,但也不是那么好接的。

    无数修士成为弱水的目标,方仙道的大师兄邹不害,隐杀的黑杀星,画意宗的吴留仙全部都是这一击的目标。

    李央也成为了目标,毕竟李央杀的水妖绝对不算少,当然跑不掉。

    一丝深沉暗蓝的水线混杂在飘扬的雨丝中飞向李央,仿佛雨中翩跹的蝴蝶,人畜无害,但在气龙上盘膝坐着的李央却是脸色剧变,因为他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这一丝水线传出来的压迫力几乎压迫得人窒息,使得人不能行动,坐以待毙。

    仿佛在面对一座从天而降的大山。

    完全是飞来横祸。

    “怎么回事?一丝就如此沉重,气势压迫得我不能动弹!这是传说的弱水!一丝弱水换算成普通水很可能是数吨,而且道韵波动绝对是道台层次,而且不是一层道台,至少是两层道台,到底是谁对我出手?”

    不过李央马上冷静下来,念头飞速转动:“现在没时间关心谁出手,从道韵波动看,确实是很强大,本质玄奥,但绝对力量却只是勉强达到道台一层的门槛,似乎是攻击被分散了。只能先毁其形,抗下这记道术再说!”

    思考只在一瞬,下一刻,气龙猛地冲向水线,然后爆开,虽然弱水丝线只是轻轻颤动了一下,但也帮李央摆脱了弱水的压迫。

    离开了弱水丝线的压迫,行动就方便了。

    弱水丝线依旧轻轻地飘荡着,仿佛雨幕中不起眼的小小雨丝,朝着李央的方向锲而不舍地飘来。

    李央数指点出,极阴之气、极阳之气不要钱似的冲向弱水丝线,一接触就爆开,阳火、冰花不断地炸开,火星飞扬,冰晶点点,好像在放烟花一样。

    但弱水丝线既没有被蒸发,也没有被冰冻,依旧飘飘荡荡,若有若无。

    弱水丝线是几吨水的极度压缩,想蒸发或者冰冻,难度比起蒸发和冰冻几吨普通水,只高不低。

    神话传说中的弱水河,永远都是死寂的,没有任何生灵,也没有春夏秋冬。

    因为任何生灵都无法在弱水中生存,会被压迫得粉身碎骨,外界的四季,春夏秋冬,也无法影响弱水,弱水不会有蒸发,也不会有冻结。

    很难想象这样的弱水到底是怎样消逝于历史长河的。

    李央对抗这一丝弱水都如此艰难,到底什么力量能使得一整条弱水河消失?

    不过李央没有气馁,只是一边不断挪移位置防止被弱水丝线的压迫力禁锢行动,一边继续攻击着。

    太阴指!太阳指!三气大擒拿!两气游龙变!

    极阴之气和极阳之气攻击不停地打在弱水之气上面,火星与冰晶交替,仿佛是人间寒暑更迭,元气巨手和气龙一遍遍地被弱水压碎又重新聚拢。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央识海里的灵气几乎见底的时候,那一丝弱水终于到达了极限。

    轰隆!

    哗啦!

    仿佛是火山爆发,那一丝弱水线先是飞速膨胀开来,从一丝变成直径数十米的水球,接着水球炸开,化为水浪溅射向四面八方,李央连忙上升躲开。

    但这是一个开始。

    达到道台层次之后,修士使用的道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远程攻击了,每一击都包含着“形”和“意”。

    之前方仙道那人使用的“大江东去”,水流为“形”,豪迈意境为“意”,水流被击破之后,江河之气就承载着“意”侵入了李央的识海。

    当然,气也算是一种载体,只是比较轻便,接近意本身缥缈的特性,可以进入识海,毕竟完全没有载体是不可能的,完全不需要载体那就是传说中“精神干涉物质”的不可思议之境界。

    弱水被破掉之后,一丝若有若无的水气飘了出来,不像之前的弱水水线无比沉重,这回是真正的气态,是“弱水之气”,因为摆脱了弱水自身沉重的束缚,这一丝“弱水之气”速度极快,射向李央眉心的识海。

    李央却没有阻拦的意思,毫不设防,直接将“弱水之气”直接放行进了识海。

    “弱水之气”一进入识海,一股意境就散发开来,这股意境沉重、绝望、死寂,带着沉溺一切的悲哀,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变得无比沉重,压垮人的肩膀,使得人陷入绝望,只有走向死亡才能获得永恒的安息。

    李央心中也开始升腾强烈的压抑感,绝望涌现,生的想法消散,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李央走向死亡,在死寂中长眠,得到安息。

    “放弃吧!人生的一切都太沉重了!何必逼着自己承受?不如走向安息,再也不必管世间一切纷扰!”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其苦短?”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这个声音质询着,蛊惑着,否定着生的意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不朽仙缘》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不朽仙缘》 第三十二章 弱水三千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杀戮帝主 连载中图标 杀戮帝主
  • 作死娇妻 连载中图标 作死娇妻
  • 绝世蛊仙 连载中图标 绝世蛊仙
  • 帝沧 连载中图标 帝沧
  • 映仙路 连载中图标 映仙路
  • 九针传人 连载中图标 九针传人
  • 秦安帝王 连载中图标 秦安帝王
  • 邪魅老公,用力追 连载中图标 邪魅老公,用力追
  • 穿书之成为男主师尊的日子 连载中图标 穿书之成为男主师尊的日子
  • 大富翁游戏 连载中图标 大富翁游戏
  • 隋炀帝选妃 连载中图标 隋炀帝选妃
  • 你若不爱,请放手 连载中图标 你若不爱,请放手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