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云看着弘历远去的背影心想:“哼——都说伴君如伴虎,我一定要把这只虎玩弄于鼓掌之中,我还要让这只和为我所用还要让他对我言听计从,皇太后虽然的被我哄的团团转,可是她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说不定哪一天就翘辫子了。”
“如果这个老太婆翘辫子了我可就失去了依靠,到时候皇后和布贵人、云贵人就会想着一切办法来对付我,到时候我的处境可就非常的危险了,所以现在我必须把弘历给牢牢的抓在手中,万一老太婆翘辫子了我手里还要弘历这张王牌,他们就不敢对我轻举妄动。”
皖云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的眼光和心机,果不其然没有多久朝廷中便发生了一件大事,在京城有一个巨商叫沈云义据说他是沈万三的后代。
至于沈云义到底是不是沈万三的后代无从考证,不过这个沈云义和沈万三一样富可敌国,沈云义经营当铺、茶叶、酒楼和古董,沈云义的生意分店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沈云义虽然富可敌国可是只有一个独子叫沈文山,这个沈文山长得是一表人才而且才华出众,沈云义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非常知足,因此沈云义不再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做生意上了,于是沈云义便请来私塾先生教沈文山读书。
你别说这个沈文山还真争气居然金榜题名考上了头名状元,沈文山这个头名状元可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的,沈家这回可是高兴坏了。
雍正在金殿上召见过沈文山,雍正一看沈文山长得是一表人才而且才华出众非常高兴,于是雍正就把沈文山请道皇宫里和他吟诗作赋,雍正请来几个师爷来考沈文山的学问,让那几个师爷出上联让沈文山对出下联。
可是没想到沈文山才华出众出口成章对答如流,雍正不由得打心眼里佩服沈文山,说来也巧那天淑君也来到皇宫里,淑君一看沈文山相貌堂堂才华出众而且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沈家顿时不由得心生爱慕之情。
淑君一看沈文山如此的才貌出众就想办法要把沈文山弄到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是才貌出众就会被人惦记,淑君回到家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云贵人。
云贵人一看既然淑君如此的喜欢沈文山于是就给皇上提个醒,好让皇上给淑君和沈文山赐婚也好满足女儿的心愿,于是云贵人就跑到皇上跟前把淑君的想法告诉皇上。
皇上一听心里也非常高兴于是就向沈文山提起此事,哪知道还不等皇上说完吓得沈文山立刻跪在地上,沈文山说他已经有了未婚妻而且不日就要完婚。
皇上一看沈文山已经心有所属而且不日就要完婚也不好强人所难,皇上请沈文山吃过饭后就让沈文山回去了,可是没想到淑君就看中了沈文山,非要和沈文山共结连理修百年之好。
于是淑君就缠着云贵人要她出面达成她的心愿,云贵人无奈只好再去找皇上出面要求赐婚,皇上考虑再三拒绝了云贵人的要求,因为沈文山已经有了未婚妻而且不日就要完婚,总不能逼着沈文山休妻再和淑君完婚吧。
云贵人一看皇上不答应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可是淑君却胡搅蛮缠整天的寻死腻活,最后云贵人实在是没有办法就派人打听沈文山的未婚妻是谁。
云贵人很快就打听出来了沈文山的未婚妻叫慕容蝶儿,要说起慕容世家那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门望族,慕容坤也是富甲一方威名赫赫的大财主。
慕容坤有四子一女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四子皆以成家立业唯独小女慕容蝶儿还未出嫁,慕容世家和沈家乃是世交交情莫逆,而且慕容蝶儿和沈文山更是指腹为婚的,沈文山和慕容蝶儿情投意合恩恩爱爱,彼此都发下毒誓她今生非他不嫁他今生非她不娶。
云贵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于是就派人向慕容家说明此事,云贵人还派人给慕容坤稍了一封书信,书信中的大概意思是让慕容蝶儿放弃和沈文山完婚,把沈文山让给淑君格格事后云贵人定当重谢。
可是没想到慕容坤看完了书信便一口回绝了,于是不久云贵人又派人稍来一封书信威胁慕容坤,书信中说如果慕容坤不答应以后定遭祸端,还望慕容坤好自为之三思而后行。
慕容坤看完了书信顿时是怒不可遏,于是慕容坤便严词拒绝还回了云贵人一封书信,书信中怒斥云贵人的卑劣行径劝她悬崖勒马,切勿一意孤行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云贵人看完了书信不由得勃然大怒,云贵人心想:“好一个不知好歹的慕容坤,你居然敢拒绝我还敢言辞激烈的抨击我,我看你是寿星佬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如果我不给你们慕容家一点颜色看看你也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的厉害。”
于是云贵人就动用朝廷的势力给慕容家暗中施加压力,朝廷就派人找借口打击慕容家,朝廷说慕容家的营生违法就查封了慕容家的商铺,可是慕容坤并没有屈服依然要让女儿和沈文山如期完婚。
这下子可是激怒了云贵人,于是云贵人就设下了一条毒计欲至慕容家欲死地,结果居然引发了一桩奇案而且惊动了朝廷轰动全国。
结果慕容坤横死于牢狱之中慕容家的四个儿子也牵连在内,慕容蝶儿为了给父亲报仇雪恨为了营救两个兄长就求助沈家,沈家和慕容家乃是世交沈家自然是鼎力相助,可是没想到却连沈家也牵连在内。
要知道沈家和慕容家那可不是寻常百姓家,这两大家族可是威名赫赫的两大名门望族,这两家不但富可敌国他们在朝廷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尤其是沈云义和朝廷中的高官都交情莫逆,于是沈家就发动群众到处散播皇家的卑劣行径,朝廷里的高官也纷纷为沈家出头喊冤,这回云贵人可是捅了马蜂窝了,一场宫廷巨变皇商较量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有人可能就说了谁还敢和皇家作对,干脆把慕容家和沈家的人全部都杀了岂不是一了百了,谁还敢和朝廷分庭抗礼那不是以卵击石吗,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慕容家和沈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且还有许多朝廷中的高官出头为沈家鸣不平,难道要把沈家和慕容家的亲信以及这些高官都斩尽杀绝吗,所以实行暴政绝对不可取更是千万不能为,否则就会激起民愤引起社稷动荡江山不稳。
当然了如果雍正是一个不明是非的暴君或许可以这么做,但是雍正在未做此事之前必须考虑到后果,所以雍正断然不会这么做的。
由于慕容家和沈家的影响力一时之间各种流言蜚语蜂拥而至,而且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云贵人,皇上一看如果再不查清楚此案就会更加激起民愤,从而会更加的一发而不可收拾。
于是雍正立刻命令刑部彻查此案,可是刑部查了两三个月居然毫无头绪,把雍正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一天苏公公来到皇宫里禀报,皇太后让皇上火速赶往皇太后的寝宫不得有误,雍正一听不敢怠慢立刻急匆匆的赶往皇太后寝宫。
雍正立刻命人备轿赶往皇太后寝宫,雍正来到皇太后寝宫立刻向客厅走去,雍正来到客厅一看只见皇太后居中而坐一脸的怒容。
皇上立刻上前深施一礼道:“皇额娘如此急匆匆的召见皇儿有什么急事。”
皇太后一听啪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皇太后大怒道:“你不要以为哀家整天待在皇宫里对外面的事情就一无所知了,哀家对于外面的事情可是一清二楚。”
“现在到处传言云贵人为了招婿沈文山就迫害慕容家,结果慕容家被弄的家破人亡沈家为其奔走也惨遭横祸,现在朝廷上下以及全国各地都在纷纷流传此事,而且有诸多朝廷大员也为沈家和慕容家鸣不平。”
“此事非同小可严重的影响我们皇家的声誉和国体,甚至会引起朝廷动荡江山不稳此事必须彻查到底,如果这件事的确上云贵人所为决不能姑息。”
雍正道:“皇额娘有所不知,皇儿已经把此事交给刑部彻查,相信不日便会查个水落石出。”
皇太后大怒道:“你休要忽悠我这个老太婆,刑部畏惧皇家的威仪肯定会畏首畏尾,所以你必须派出一个得力干臣彻查此案。”
皇上想了想道:“皇额娘,皇儿以为弘历深谋远虑而且地位显赫,在众皇子之中其才智和地位最为显赫,因此皇儿以为不如派去彻查此案最为合适不过了。”
皇太后想了想道:“嗯——弘历的确是一个人才,以弘历的才智和地位彻查此事确实最为合适,你一定要再三的嘱咐弘历一定要秉公而断千万不可徇私舞弊,不管是谁如果牵涉此案绝不姑息。”
皇上道:“是——皇儿遵命,皇儿这就下圣旨命令弘历火速彻查此案。”
皇太后点点头道:“嗯——既然如此你现在就回去拟草圣旨吧。”雍正点点头然后就离开了皇太后的寝宫。
皇上回到皇宫中立刻拟草了一道圣旨,皇上立刻命令苏公公都东宫太子府宣读圣旨,苏公公接到命令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拿着圣旨前往东宫太子府。
弘历正在和孝贤纯太子妃聊天,这时突然小德子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小德子立刻跪在地上道:“启禀太子,苏公公带着皇上的圣旨已经来到东宫了,请你立刻赶往东宫的大门口接旨。”
弘历一听立刻向大门口跑去,弘历来到大门口一看苏公公拿着圣旨正在等着自己呢,苏公公一看弘历来了于是就打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目前沈家和慕容家犯下奇案有损皇家声誉,特命太子弘历彻查此案不得有误,太子弘历钦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