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露台帐内 (内,夜)</p>
……</p>
慧深:“老师,写《拾遗记》的王嘉,死得早了些,很可惜。”</p>
何承天:“嗯,王嘉是被后秦的姚苌所杀害的。为师年轻时曾读过不少王嘉的文章,那时他还活着。有人说他搞异端邪说,看不起他,可老夫以为不然!”</p>
慧深:“嗯,如何不然?”</p>
何承天:“要说王嘉这人呢,的确很怪,他有官不做,有房不住,偏要凿岩穴居,住在山洞里。” </p>
慧深听着,兴趣昂然。</p>
慧深:“有房不住,喜欢住在山洞里?呵呵,这人倒真是奇怪了,他为何偏要住在山洞里呢?”</p>
何承天:“呵呵呵呵,他为何偏偏要住在山洞里呢,为师倒也说不上,可王嘉此人了不得啊!别看他住在山洞里,嘿嘿,他还有好几百个弟子呢!”</p>
慧深:“哟,好几百弟子!”</p>
何承天:“是啊。这王嘉啊,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p>
慧深:“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那就是说,这王嘉能预言?”</p>
何承天:“对,王嘉会算,能预言,并且预言得极为准确!”</p>
慧深:“预言得极为准确……哦,我想起来了,王嘉,就是那个北朝人王嘉!记得我少年时,有一回智能方丈来看望老师,你们闲聊时说到,北朝人王嘉曾经预言过:苻坚将败于淮南,后来,苻坚果然败于淮南。是吧?”</p>
何承天:“对啊!王嘉曾经预言过,说苻坚将败于淮南,后来,苻坚果然大败于淮南淝水,就是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 </p>
慧深:“呵呵呵呵,那场淝水之战可是青史闻名啊!打败苻坚的就是我的恩姐谢金玲她家太公:谢玄大将军!我每天练的这把‘谢玄之剑’,就是恩姐送给我的。”</p>
何承天:“对对对,呵呵呵呵,这‘谢玄之剑’,可真是把好剑!”</p>
</p>
9-6、 瓦棺寺 (外,夜)</p>
智明、智清两人在瓦棺寺值巡。</p>
智明:“其实,我挺羡慕慧深的,他跟着何大人,能学到好多学问哦!”</p>
智清:“对啊,能学到好多学问!哎呀,他小时候吧,是我们俩教他读书写字,现在呢,好多学问,我们都得去请教他喽!呵呵呵呵……”</p>
智明:“呵呵呵呵,我们那时候教他的那些学问,也都是慧基方丈选好了的,要我们自己教,哪能选得那么好的内容啊!”</p>
智清:“对对,说得对。其实啊,我们也是边学边教。”</p>
智明:“说得没错!咱们就是边学边教。自从何大人来了,慧深就成了何大人的学生,何大人腹中的学问那是何等了得!”</p>
智清:“嗯,从这点上说呀,慧深还真是有福份哩!”</p>
智明:“阿弥陀佛,能跟随何大人,的确是慧深的福分。当然,也是慧深与何大人天生有缘。” </p>
智清:“呣,何大人曾经是荆州刺史谢晦的咨议参军,但何大人却酷爱天文星象。” </p>
智明:“是啊,何大人酷爱天文星象,是自幼受他舅舅的影响。后来何大人离开荆州刺史谢晦,转任朝廷星象官。”</p>
</p>
9-7 、露台帐内 (内,夜)</p>
何承天:“那场淝水之战,将永远青史留名,谢玄大将军也同样将永远青史留名!”</p>
慧深:“是啊,永远青史留名!”</p>
何承天:“呵呵,咱接着说王嘉。也正是因为王嘉准确预言了苻坚的事,后秦的武昭皇帝姚苌要他跟随自己,王嘉不从,最后被姚苌杀害。”</p>
慧深:“唉,罪过,罪过……,真可惜。”</p>
何承天:“是很可惜,因为王嘉不肯跟从他,就把人家给杀害了。唉,这个姚苌!”</p>
慧深:“造孽也!” </p>
何承天:“哦,你刚才说到的挂星槎,是王嘉的《拾遗记》上的……这一段,是吧?” 何承天打开了书卷……</p>
慧深:“对,就是这段:‘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槎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槎,亦谓挂星槎……’” </p>
何承天:“嗯,嗯嗯……‘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冥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可惜,到了虞夏就再没有这个卦星槎出没的记载了。”</p>
慧深:“嗯……,老师,我觉得这挂星槎好像是,好像是一种能够在天上飞的船。” </p>
何承天:“这挂星槎好像是……能够在天上飞的船?呵呵呵呵……,这猜想有意思,怎么会想起来把挂星槎比作天上的船?”</p>
慧深:“老师,你还记得王嘉《拾遗记》中的另外一篇记载的‘沦波舟’么?”</p>
何承天:“你是说,《拾遗记》中说的沦波舟——螺舟?”</p>
慧深:“对,就是沦波舟——螺舟。这《拾遗记》中说:始皇帝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p>
何承天:“对对对,这螺舟的记载也很有意思!因为舟形象个大海螺,所以称其为螺舟,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沦波舟’。” </p>
慧深:“令人称奇的是:这螺舟,或叫它沦波舟,它还能沉到海底航行,而水又不得浸入,简直就是潜在海底航行的船嘛。这是何等奇妙啊!”</p>
何承天:“是啊是啊!这点是奇妙,太奇妙了,太令人称奇了!”</p>
慧深:“而能在天上飞的挂星槎就更奇妙!而且挂星槎上又能载人,于是我想,螺舟,是水里的潜行之船,那挂星槎,就象是在天上的飞行之船了。”</p>
何承天:“螺舟是水里的潜行之船,挂星槎是天上的飞行之船?……”</p>
</p>
9-8 、瓦棺寺 (外,夜)</p>
两人边值巡边说。</p>
智明:“哎,对了,记得那年,谢晦不舍,又把何大人要回去一阵,哎呀,在何大人去荆州的那段时日,把慧深哭得跟什么似的,你还记得吧?” </p>
智清:“记得!不过哭归哭,何大人去荆州的那大半年,慧深还每晚都坚持为何大人观象记录呢!那时候,慧深大约也就十四、五岁吧。” </p>
智明:“嗯,差不多。其实何大人当时也并不愿意去谢晦那儿,只是剥不下面子,谁料想去了,还赶上一场劫难!若不是何大人命大,都差点儿回不来!”</p>
智清:“说的是啊,那谢晦早先跟随武帝刘裕,资格太老,他又不肯收敛着点儿,结果得罪当朝,被朝廷伐兵征讨。”</p>
智明:“朝廷伐兵征讨,谢晦被杀,何大人几经磨难,终于逃过一劫,回到建康。阿弥陀佛!”</p>
智清:“阿弥陀佛!回建康好啊,何大人天生是个做学问的人,他心系天文观象,同时,他心里也放不下慧深。”</p>
智明:“说得对,慧深与何大人的师生之情,可谓深也!”</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