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穿越到大周,封候加爵,逐渐适应了大周贵族生活,大脑中周室贵族生活的记忆,也全部被激活了。
他还记得,公元前824年,他三岁那年,就开始陪太子,也就是他的王兄姬宫湦读书了。太子宫湦七岁,他三岁,年龄相差不大,在他的央求下,母后姜氏为他求了情,父王才同意他作为太子的陪读,跟其它几位公卿世子一起,随太子一起上学。
太子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均位列三公,都是周室重臣,都是太子的老师。又有少师,少傅,少保,作为三师的助手,共同辅佐天子,教授太子各种文化知识。
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宫廷里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师者必为官或为退休官吏。国之重臣太师、太保、太傅,也即是帝王之师。早在周成王时期,由于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于是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即保护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这就是三公的职责所在。又设置三少,均是上大夫一级的。叫做少保、少傅、少师,都负责太子的教育培养。三公既有分工,又紧密合作。三少是三公的助手,同太子饮食起居在一起,方便对太子的培养教育。
詹文从小聪明伶俐,博闻强记,尤其喜欢母后姜氏给他讲历史典故和朗诵起来、像优美歌曲的诗词歌赋。虽还未入学识字,对于母后讲的历史故事,只要讲一遍,他便能原样转述讲给服侍他的宫女或他的小伙伴听。听过的诗词歌赋,也能听一遍即能一字不差的朗诵吟唱出来。
关于他的母后,他还听他的奶妈说过一个故事。他的母后姜氏是齐国国君之女,从小接受贵族式教育,颇知礼乐,素有贤名。据传母后与父王周宣王新婚初期,父王贪念床第之欢,经常早睡晚起,疏于朝政,母后姜氏便摘掉耳环簪子来到永巷请罪,并让傅母转告父王说是她让父王起了淫逸之心,使得君王疏于朝政。君王好色必然引起骄奢淫逸,长此以往就会天下大乱,这就是她请罪的原因。父王听后大为感动,从此勤于朝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后脱簪”的典故。
詹文的母后掌管六宫,是后宫之主,每天要处理很多繁杂的后宫事务,自然没多少时间陪伴他,讲故事、念诗文给他听。偶尔为之,詹文便听得如痴如醉,两眼发直。
姜后生太子姬宫湦时,怀胎未满,属于早产。詹文的父王宣王向大臣们询问是何征兆。大臣们回答说如果生下的男婴身体有残缺、骨骼有缺失,则国家无碍;如果男婴身体完好无损,则国家就会灭亡。
宣王认为这个男婴是不祥之兆,准备将其遗弃。仲山甫劝宣王说:“天子您年龄大了也没有男嗣,这本身就是上天遗弃了周朝,您如果再把男婴遗弃了,那和国家灭亡有什么区别?”
宣王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詹文的母后姜氏也因此对宫湦颇有疑虑。
而詹文作为老二,却是足月顺产。出生后父王和母后见他长得虎头虎脑,甚是喜爱,宣王便为他取名至弘,字文禄,又名文。
詹文三岁时,便表现出超强的记忆力和旺盛的求知欲,姜后每日事烦,无暇顾及,见孺子可教,且喜且怜之,便有了让他提前入学,陪太子宫湦一起学习的念头。但她又不敢有违礼制,贸然向宣王提出。
这天,宣王打理完朝政,回到后宫姜后处,见次子至弘(即詹文)正缠着他母后讲故事,正听得津津有味,不觉开怀大笑,道:
“吾儿竟然这么喜欢听故事啊!“
姜后忙放开抱在腿上的詹文,拉詹文一起伏地请安让坐。
宣王落座,叫詹文过来,慈爱地将他抱在自己腿上坐着,继续与姜后讲话。
姜后见宣王满脸喜色,便问道:
“敢问王上,今天有何喜事,令王上如此高兴”
宣王道:
“今天确实有喜讯,受命出征的大将军尹吉甫击败在镐京周边劫掠财物和人口的猃狁,班师回朝复命了!京畿周边的危机解除了,寡人也可大大松口气了!”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姜后伏地叩头向宣王道贺。
“王后平身!”宣王抬了抬手,示意王后起身。
姜后重新落座,见宣王喜形于色,便提出自己的想法:
“王上,文儿自幼聪颖,记忆力好,求知欲强,应为可造之材!这不,刚才还缠着我给他讲历史典故呢!奈何我打理后宫事烦,常常无暇顾及照管培养他,可否让他提前入学,随太子跟三公三少学习六艺”
“噢吾儿小小年纪,就想上学了”宣王慈爱的望着詹文道。
詹文用力地点点头,又从父王腿上爬起来,伏地叩头道:
“望父王恩准!”
“哈哈哈哈…!”宣王大笑道:
“吾儿有志于学,这是好事,比起你那厌学的王兄来强多了!可惜你尚年幼,还不到入学年龄啊!学习可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好玩,是件苦差事呢!”
“文儿不觉得苦啊!能上学多好!可以听故事,知礼乐,习骑射,多好玩啊!”詹文生怕父王不同意,赶忙表态!
“噢!原来文儿想上学是为了好玩啊那可不成!一旦上学就必须持之以恒,学有所成,精通礼、乐、御、射、书数六艺,要吃很多苦,可不是好玩的!”
“文儿不以为苦!求父王恩准!”詹文继续求情。
“文儿愿学,就让他试试吧!他真的记忆力超强,应该能跟上的。即便跟不上他王兄,也当是半玩半读了!到了上学年龄再安排正式课程教学也无妨!”姜后也在一旁替他求情道。
“吾儿真有好记性那我考考你,先背一首你母后教过的诗文给父王听听,《鹿鸣》会背吗?会就背《鹿鸣》吧!”宣王道。
詹文连忙说:“会的,会的!”于是开始背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詹文奶声奶气,一气呵成,一字不差的将《鹿鸣》背诵了一遍。
“哈哈哈…!不错不错!那再讲个母后讲给你听过的故事给父王听听吧!“宣王听完《鹿鸣》,又出考题。
“那讲个我大周先祖降生的故事吧!也是母后讲给我听过的。”詹文见父王高兴,更来了兴致,开始继续表现:
“我大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tái,音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ku,音酷)的正妃。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见一个巨人脚印,心里欣然爱慕,想去踩它一脚,一踩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满了十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上,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垫在他身下。姜原觉得这太神异了,就抱回来把他养大成人。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
“弃小的时候,就很出众,有伟人的高远志向。他游戏的时候,喜欢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种出来的麻、豆长得都很茂盛。到他成人之后,就喜欢耕田种谷,仔细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就在那里种植收获,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尧帝听说了这情况,就举任弃担任农师的官,教给民众如何种植庄稼,天下都得到他的好处,他做出了很大成绩。舜帝说:“弃,黎民百姓开始挨饿时,你担任了农师,播种了各种谷物,解了民众饥馑,你的功劳很大。”于是把弃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另外以姬为姓。后稷的兴起,正在唐尧、虞舜、夏商的时代,这一族都有美好的德望,代代相传,以至能以德配天,众望所归,最后取殷纣而代之,成就了我大周基业!。”
讲到先祖们的神奇传说和光辉业绩,宣王也是引以为傲,频频点头!
见有戏,詹文再次请求道:
“父王考也考了,求父王恩准文儿去跟王兄一起上学!”
姜后也道:
“文儿既好学强记,王上就破个例,让他试着上一段时间看看吧”
宣王微笑着看向姜后:
“那就让他试试待我知会三公三少,安排他们多教一个学生。”
姜后笑着叫詹文:“文儿,还不快快谢过父王!”
“谢父王恩准!”詹文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谢恩!
就这样,三岁的詹文便成了太子的跟屁虫,每天陪太子读书,四更便与太子一起起床,到父王、母后寝宫请过安后,便到学堂上学,由三师、三少轮流为他们教授各门知识。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三千年前家与国之大周詹候传》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三千年前家与国之大周詹候传》 第四章 陪太子读书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三千年前家与国之大周詹候传》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三千年前家与国之大周詹候传》 第四章 陪太子读书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