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留下了, 其他皇子促成一波往外走。一路上, 梁锋和梁机都在安慰梁煜。二人你一言我一句,把太子从头到脚数落了一遍。而许是梁煜天生性冷, 不喜附和。二人说归说,他却是不搭话。直过了下马桥。
众皇子才拱手告辞。
肃王梁机近日与大哥走得颇是亲近, 自然一道。瞧着那头离开的人影,梁机哼了一句:“他永远这么一副不声不响的样子。太子说的那些话也没错。”
献王瞧他一眼,撑起一个假笑,“可人就是眼睛够毒。谁会想那些个东西?可想是走了外头一趟,这心眼子变小, 人变抠了。”
梁机有些恼, “怎么偏就是他?好好一个皇子不坐朝堂, 终日里往那等犄角旮旯里蹿什么。”
他这是酸了, 念着这么大一个功德由别人占了便宜去。不由疑惑道:“他从江南回来一趟, 便什么好事都给了他。莫非那地方真是什么洞天福地不成?”
“说不得是碰到什么洞天福地里的人呢, ”献王哼笑一声。上下扫了六弟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 “六弟, 哥哥与你一句话, 你不妨听一听。”
梁机疑惑:“什么话?”
梁锋整理一下袖口, 瞧着前方, “虽说都是一个爹养的。可这身份高低生下便就定了。如今那梁烨是越来越糊涂了。可就算老爷子能把那颗偏的心摆正,选个当得起的,也轮不到咱们。有些事儿, 你就别想了。”
听到这话,梁机瞬间恼了,频频冷笑:“我还以为大哥要说什么呢,原就这些个。若按身份来,梁烨这嫡子之位可也是求来的。偏怎么就他能当太子?你还真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要我说,就凭大哥一身军功,也能争上一争!”
说起当今东宫的身世,也算是凄惨得很。他的母亲原是永嘉帝最最宠爱的一个妃子。不过是因为出身差了一些,是个舞姬。被前朝的大臣嫌弃到骨子里。光是为了封个皇后就吵了好几年。
后来梁烨出生了,她偏又得了大病。又熬了三年,在趟进皇陵之前,终于封了皇后。她等了许多年,眼睁睁瞧着凤印落到自己手上才合眼的。
所以梁机说太子的嫡子身份不稳当,是求来的。
“军功?”梁锋怪笑了一声,大皇子已然对此事憋屈了许久,几乎是吼出来,“就凭着那点子人马,打一枪缩一阵的仗势,也算是军功?什么志气!分明就没志气!”
“所以大哥就退了?怕了?”梁机不怀好意地反问,“你也是个有血气的,怎么就不敢争?”
梁锋瞧他,嘴角勾了一勾,“你也别想挑拨我。你那点花花肠子,谁不知道。可瞧瞧你,入朝以来上蹿下跳这么久,哪里就争的好来?现在什么实干的差事不是在梁煜手里?”
“若不是我身后势力不强……”
“哈,谁强了,”梁锋打断他,一针见血地说:“你瞧瞧那些个世家,谁不是得了父皇指示全都在梁烨身后站着?至于梁煜嘛,他那舅家虽只是个鸿胪寺卿,但在清流之中颇具威名。且等他料理了这次舞弊案,在那等学子眼里不止多少威赫呢!”
梁机不忿,犹自道:“可世家也不都是铁板一块!”
这话倒是说对了,梁锋一笑:“那便瞧你能不能撬得动了。”
说罢挥了挥手,上了自家的车走了。
另一头,梁煜三人走一处。因梁灼悄悄要带梁沅下馆子,三人便在慧明街口告别。临走前,梁灼笑嘻嘻地拉住了梁煜的侍卫冯岩,“颐书可还在他府上?”
冯岩奇怪地看了恭王殿下一眼,“回殿下,还在。”
“那便成了,”梁灼笑嘻嘻的,轻声吩咐,“你等会儿回去的时候。把你家主子在宣政殿门口差点被太子打了的事情和颐书去说,只管说的越惨越好。”
冯岩不明就里,下意识问:“为何?”
“傻呀你,”恭王打了他一下,“会哭的娃儿才有糖吃。我是瞧你家爷每天追着人跑那么辛苦,帮他要颗糖来。你可别忘了,往惨里说!”
这么一说,冯岩便是懂了,点点头便是一定照办。恭王这才欢天喜地地拉着一旁闷笑不已的梁沅跑了。
果然,梁煜一回到府里的第一件事就是问闻颐书在哪儿。听到说是在后花园里钓鱼,衣裳都来不及换便去见人。
那种养起来的锦鲤不好吃,但因为够笨,抛一个勾钓一条鱼。极大地满足了闻颐书的虚荣心,在这里一坐坐了上午。
梁煜看到他甩着钩子浪笑的样子才放下心来,回房换家常的衣裳。冯岩趁机抓住机会,走到闻颐书面前,一副公事公办禀报的样子。
平日里回来,梁煜总会和闻颐书说一说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今儿是冯岩来说,闻颐书只当他有事耽搁,所以也没有起疑,只答一声嗯一下地听着。
可听到梁煜差点儿被打的那一段,眉毛也蹙起来了,“太子要打他?怎么回事?旁边都没人拦着么?”
其实冯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都是回来路上听三个爷瞎聊自个儿猜的。于是在自己猜测的基础上,按照恭王殿下的吩咐又说得稍微惨了一些。配着他一张看上去很可靠的国字脸,尤为可信。
于是闻颐书拿着鱼竿,一脸不高兴了。
见到目的达到,冯岩功成身退,脚步飞快地跑了。
等到梁煜过来的时候,就见到闻颐书难得一脸关切地靠过来,“可有伤着?疼么?”
他先是一愣,再想到刚才在借口弟弟拉着自家侍卫那一副我有阴谋的样子,立刻明白过来。却也没有浪费这个大好机会,顺势就把人抱住了。
闷声道:“没伤着。”
闻颐书关心则乱,愣是从这三个字里头听出一种委屈的意味。又急又怒,也不顾是在外头,就去扒梁煜的衣领,死活要看他被打哪儿了。
“别别别,”梁煜拦住他的手,“真没有伤着。”
“真的?”闻颐书一脸狐疑。
梁煜瞧着他如春波一般的眼眸,瞬间后悔说了实话。顿了顿,捉住人的手放在胸口,凑近抵住闻颐书的额头,呼吸有些灼热,“那你替我揉一揉。”
“他竟然打你胸口!”闻颐书大怒,“他是不是脑壳坏掉了!”
忍住那一阵闷笑,梁煜点点头。
气了一会儿子,闻颐书感觉到脖子上的鼻息,他终于反应过来。见自己的手还被抓着,他一下按了下去,笑得有些凉,“行啊!帮你揉!”
说着像是要捶一样去动手。
梁煜眼疾手快,把他两只手都反剪到身后,“不是这个揉法,你错了。”
然而二人又闹到一处去了。
湖边胡闹了一会儿,天色擦黑。二人坐到一起用饭,闻颐书提起话来:“我都在这儿待了一段时间了。什么时候放我回去?”
梁煜装没听见,答非所问,“舞弊的案子交给大理寺了。父皇命我一旁协助。严大人这两日大约便会上门。”
“哦,所以这件事结束后你就放我回去吗?”闻颐书硬是把话给接了下去。
梁煜还是不搭话,闻颐书一皱眉,“你别当听不见。如果是以前还好说,现在我妹妹在家呢。一天到晚不回去,像什么话!”
“那就等这事结束再走,”梁煜摔下手里擦嘴的帕子。
闻颐书一歪头,料想这人应该不会假公济私,拖着案子的进程不走下去。于是便想着大概过不了多久就能睡到自家舒服的小床。妹妹那边再安抚一下,大概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谁想梁煜这个人真的能假公济私。严正上门求见四回,他三回都说不在或者是忙。拖到闻颐书得训赶来,在梁煜面前撒了一回泼,终于是让这位可怜的大理寺卿有机会见到昭王殿下了。
严正来的那个下午,闻颐书和梁煜正在书房胡闹。
闻纨绔有个毛病,要他在自己书房看些杂书,他看的津津有味。要是在别人家里,书页半天都翻不动。他自己不看,也不让别人看。
跑到梁煜身边坐到他的书桌上,动一动笔,摔一摔本子。动的梁煜看不下去抬头看他。他就笑嘻嘻地凑过去,拿着指尖去划梁煜的鬓角。把竖好的整齐头发给弄乱了,笑着说:“谁家新嫁妇,春睡倦且懒。惊闻门扉响,鬓乱落花来。”
然后便听得一声冷笑,梁煜把人一下按在桌上,抽掉闻颐书头上的发簪,“春睡倦且懒,鬓乱落花来?嗯?”
闻颐书散着一头长发,笑着用腿去勾梁煜的腰,挑衅道:“有本事你乱啊。”
梁煜觉得今天不收拾他不行了,刚要动作,就听到门外报:“大理寺卿严大人到了。”
“……”
一阵恼恨的沉默之后,昭王殿下狠狠敲了一下桌子,放开怀里人甩门而去。背后传来闻颐书放肆的大笑声,惊飞顶上三只燕——怎么看怎么气人。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评论小伙伴提到的“贾家不如林家的话题。”已经有两个小伙伴提起了,想来其他小伙伴也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就来啰嗦几句吧。
首先说明:本文的设定是永嘉帝年轻的时候经过了一场动乱,然后封了一群公爵世家,前面还有很多皇帝。但我们从原著出发,大约猜测是开国功勋才做分封的。参考清朝的侯爵制度:
公 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 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 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 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 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
荣国府宁国府封的是公爵,毋庸置疑。那么林家封的是什么,看原著:,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他家是侯爵。公爵>侯爵,这个不用多讨论了吧?所以从等级上贾家没有不如林家。
——————
又说到荣国府是三代,林家是五代,这个传承历史上看贾家不如林家。其实很简单嘛,贾家人比较长寿,传了三代;林家人比较短命,传了五代。而到了林如海这一代的时候,他家的侯爵位已经没有了,算是一个没落的世家了。但他因为本身素质过硬(探花郎),有世家底子在,求娶国公府小姐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有贾家人不成器,想要个厉害的姻亲。一个求势,一个求才。但从这来说,也得不出贾家不如林家的结论。
————————
另有小伙伴提到贾母自己说过不如林家的话。 这个,人是在谦虚啊。她既然是在说话也就是有人听的,哪有在别人面前说别人家不好的?还有最主要的就是贾家真的没落了,真的没啥拿得出手的人。贾母作为一个经历过辉煌的老人,说出这话不奇怪吧?人家谦虚的话不要太当真~
但是你们看林家啊,就一个女儿了啊,按古代说法那就是马上就要绝嗣了啊!书的标题都写了: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啊!收养啊!而且看过原著都晓得,林如海也挂得很早啊。这么一个绝嗣的没落之家,和现在起码还是国公荣耀的国公府比,哪里比的上了?
————————
说这些不是说非要争个什么,只是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写同人的写手,有些东西还是需要解释一下的。有些小伙伴可能看别的同人看习惯了,带入了一些其他作者的,不能说错误但有些站不住脚的设定所以才会有疑问。在这里,借个地方啰嗦几句。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