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也非装逼,他是真能背出树来,谁叫他最近几月在县学的课业就是读史。
那孙固孙五郎约是二十多头的年纪,又是西军家庭出身,要说兵书或许他还真读过几本,可涉及到史经这类读书人专精的学问,只怕就无能为力了。
果然黄杰一番背书之后,一句“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就啪啪啪将脸给打了,见他吃瘪的模样孙元和孙贵也是哈哈大笑,孙元道:“五郎也是,难道不知黄家大郎可是县试案首,,这大宋立国开始便金瓯北缺,失了养马之地无法组建骑兵部队,于是先被辽国狼骑兵虐了几十年,跟着又跟党项人、青塘吐蕃人拉锯,还能硬抗近百年时间,一是靠大宋的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百姓有热血,二便是靠的是大宋军事系统对步兵战阵的研究和完善,这也才创造了历史上的一个仅有的奇迹:以步兵战阵对抗骑兵冲击,并获得相对较多的胜利次数。
当然,北宋的几次大败的确存在着官僚体系影响军事系统造成惨败的事实,不能全说是非战之败,却也不能抹杀了大宋军阵在对辽国狼骑兵、西夏铁鹞子和青塘吐蕃人的战斗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话说回来,只说孙贵倒是认真与孙家的儿郎们讲解,这宋军步军的单兵和小队的作战小阵主要有两人配合的阴阳鸳鸯阵、三人配合的天地人三才阵、四人配合的风雷四相阵、五人的水火五行阵和六人梅花阵,还有七人的北斗七星阵,八人的血战八方阵和九人的九宫万全阵。
按照孙贵的说辞,这些阵势可是宋军步兵在战场上杀敌存活的杀手锏,只在老兵之间口耳相传,因此这才没有被记录在武经总要里。
听了一堂课下来,黄杰若有所思的回了家,不过确实没敢去触老倌的眉头,反倒是直去舅父的书房,对姚政道:“舅父,俺想请了孙家的十二叔孙贵做差役教头,他是西军老卒,曾做过夜不收的统领,也是军中练兵使,一身战场上厮杀斗阵积下的本领,比何都头要强了许多。”
正在看书的姚政斜眼看了黄杰一眼,便也点头道:“允了去休,莫打搅为父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