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是个什么东西,在场的众人当中只怕是真没人知道,黄大郎见了如此模样,心中也有了计较,便扭头来看卢二,还未开口便见卢二凑近,指着那绿布包头的胡人低声用黄州土话道:“大郎,这人叫做阿杰布,乃是泉州的坐贾胡商。这些昆仑奴和碧眼奴都是阿杰布手中的肉货,在泉州时阿杰布用五万贯买下了三千斤白盐和二百斤雪糖,只是带来的肉货未曾脱手,信风未至无法蹈海回了西域,便起意要将这些肉货充作货款与俺们博易,俺不敢做主便将他携来。说来这些昆仑奴和碧眼奴在泉州难销,可若是弄到汴梁只怕价钱不差,大郎意下如何”
这蓄养昆仑奴乃是唐时兴起的时尚,那时长安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各种肤色的人满街走,富贵人家多蓄养异族仆婢,其中最为挣面儿的便是昆仑奴和新罗婢这两个品种。
当时的“昆仑”泛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带,所谓的昆仑奴主要指从那里来的仆役,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一带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只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这种黑人昆仑奴数量很少,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
而新罗自然就是如今的棒子国思密达,且彼时唐人就已经知道新罗女奴乃是居家妙品了。
至于碧眼奴,说的就是绿瞳白种胡人了,且在当时碧眼金发的西域白人奴隶,价格要比黑人昆仑奴更为昂贵,主要还是一个物以稀为贵之缘故。
宋初的刘玄英在题潭州寿宁观诗中就提到了碧眼奴,诗文如下:醉走白云来,倒提铜尾秉。引个碧眼奴,担着独壶瘿。自言秦世家,家住葛洪井。不读黄庭经,岂烧龙虎鼎。**都市中,不受俗人请。欲携霹雳琴,去上芙蓉借你吉言,他日若真能连中三元,俺定忘不了你青禾的功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