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醒来时,已是傍晚,屋内只投进来黄昏的最后一缕光。被吞噬的前一刻,云舒捂着胸口喘着粗气逃离了梦境,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能从耳中听到自己狂乱的心跳。</p>
</p>
眼见着最后一缕光变窄变细直到消失,屋内陷入黑暗。这个时刻醒来,最是磨人。夜色渐晚,看着天色晦暗,就像被全世界抛弃,打心底里生出一种格格不入的厌世情绪。</p>
</p>
她坐在床边双眼空洞,承受着梦境的折磨。梦魇来的太多,频繁到甚至有些习以为常。她用指尖轻揉太阳穴,感受皮肤下的跳动逐渐放缓,直到恢复正常。她很快就平复了自己,眼神又恢复了如常的神采。身体缓过来,心却像被拖拽向无尽的深渊。心中的不安日渐扩散,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压得她喘不过气。</p>
</p>
她努力不去想,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去麻痹自己。每每这时,她都会炼制丹药,用精神的高度紧张回避跳跃的思绪。今天不同,她要去藏书室,看看能否找到有关小人参精的古籍。看书也是一个宁静心神的好办法。</p>
</p>
药仙的藏书室中,书籍种类纷杂。师父在世时,她每次进入查阅书籍都要得到准许。自师父过世,云舒再没来过。这次答应小人参破解他的禁锢,除了师父的藏书室,她想不出哪里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云舒推门,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阻碍,三十多年没有打开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簌拉拉震下许多尘土,一股子陈旧的霉味钻到鼻子里。藏书室和她印象里毫无变化,只有厚重的灰尘和蛛网昭示着岁月的痕迹。一套桌椅,一盏茶具,十几个大书箱。这些是师父留给她的全部家当。</p>
</p>
开始吧,她在心里想,先清理出来。</p>
</p>
可是她还是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埋头苦干一直到深夜,偌大的藏书室也才清理出一小半,心知这事急不得,只希望尽快查阅完,了了这桩心事。</p>
</p>
第二天,云舒出了一趟门。她把丹药给季小月送了过去。季小月气色比离开小桑屯之前好了不少,看到云舒更是喜笑颜开。但是云舒知道,再过几日,季小月身体中淤积的气就会表现出来,将季小月吞噬。云舒嘱咐她在身体状况突然变差时服下丹药,季小月连连称是。</p>
</p>
临走时,她不太好意思地启齿发问婆婆经此一闹是否安好。云舒不禁心疼这个姑娘,虽然婆婆对她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还是放心不下那个暴戾的孤寡老太。云舒不好做什么劝说,只道她状态没什么问题,让夫妻二人不要惦记。</p>
</p>
自此,云舒每天都分出大部分的空闲时间扎在藏书室。一本一本的古籍消磨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生命力在逐渐流失,云舒感觉自己更枯槁了几分。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这期间,她只上了几次山去采必备的药品,顺便看看童欣和王大同。小人参没再催她,每次和她一起默默采药。千年人参本就对山上的草药极为了解,让云舒事半功倍,他率真可爱的秉性也不断打动云舒内心的坚冰,作为一个朋友,让她逐步接纳。可是她每每对着小人参希冀的目光,都有些心虚,受人之托,她心里憋着劲想找出方法来。她没欠过别人什么,此刻却觉得自己随意的许诺,就像是一笔债,让她如坐针毡。</p>
</p>
两个月后,她把药典和古籍读过了一大半。这一天,她如常来到藏书室,准备消耗一整天寻找破解的方法。八个书箱中的书已经马上读完了五个。她拿起第五个书箱中的最后一本书,发现了不对劲。虽然这些xiāng zǐ规格一样,但是这个书箱中的空间,却比其他的小上一些。研究一番过后,发现原来是箱底之中另有玄机。云舒轻敲箱底,传回来了空洞的声音。想来这箱底之下,还有一层。</p>
</p>
她找来工具,小心地破开xiāng zǐ底。果然,这箱中暗藏了一个夹层。云舒心道奇怪。药仙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藏书室设置一个这样的机关?有什么东西,是要藏起来?这居所只有师徒二人,藏又是不想让谁发现?难道——是自己?也许师父也有秘密吧,像她一样。能看透她的人都离开了,秘密,只藏在自己心里。想到这,心里又泛上一丝凄凉。她毫无保留的人,对她保留着秘密。</p>
</p>
她心里疑惑,不知道药仙几十年前为何费心思这么做。略一思忖,还是顺着破开的洞口伸手进去去看看夹层里有没有什么遗留的东西。用灵感指导自己,终于摸到了什么。</p>
</p>
是一个锦囊,上面装饰着金丝花纹,绣着“乾坤”二字。里面空空如也。</p>
</p>
云舒继续伸手去摸索,摸出了一封信。</p>
</p>
拿出信来,云舒不由得瞳孔一缩。上面是药仙的笔迹,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云舒启。封口处还有一行小字,平历七百九十年。</p>
</p>
云舒感到脊背发凉,霎时间觉得自己被看得通透。平历七百九十年,那一年,师父寿终正寝,时年云舒二十九岁。这是师傅三十六年前留给她的书信。</p>
</p>
颤抖着打开封口,展开书信,云舒一声轻叫,捂住了嘴巴。</p>
</p>
只见一张泛黄的书信纸,除了两道折痕以外平平整整,上面是她最熟悉的笔锋。</p>
</p>
————————————————————————————————</p>
</p>
云丫头。</p>
</p>
吾与汝师徒二人相伴二十载。然为师终要先行一步。临终之时唯有爱徒惦念于心。</p>
</p>
汝自幼秉性天真自在,翩翩少女,未浊于世。虽有神通,然望汝流年中安稳一生,此生远离江湖纷扰。为师护汝安然三十载,未曾托付他人。未料世事无常,吾身受重毒。吾通晓黄岐之术,医人无数,终不能自医。哀哉!</p>
</p>
尔来近八百年,天下安宁,不复动荡。自二十年前恶敌复萌之势如星星之火。吾自离开师门,悬壶济世,以报吾师,以醒吾志。现以身为报,以命为偿,若护得百姓一丝,阻得恶敌一毫,身虽死,得始终,无愧师门矣。</p>
</p>
然大战在所难免,只盼吾爱徒此生交幸,不与其中。弥留之际,每每心忧,存虑终有一日江湖变故,迫汝外出游走。为师身无长物,徒留二三造化与汝傍身。思量再三,不亲手相交,以防汝孑然之时,怀璧招惹祸事。故存于此。待汝遇事求解,自然见此信。</p>
</p>
既见此信,得宝物,仍不知两全法,可带此信一寻瑶台城霍莼。</p>
</p>
盼此信此生不与云丫头得见。</p>
</p>
霍迁,</p>
</p>
绝笔。</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