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伸出车窗外,试图抓住迎面吹来那咸湿的风,宽阔道路上稀稀落落的跑着两三辆车儿。
赵安在专心致志的开着车子,小李在后车坐盯着窗外的风景出神,不知道是否怀念起这个城市以前的美好风光。一年过去变化了很多,不论是风景还是心情,但人的柔软总是怀旧,就像是途遇相别多年的老友抑或阔别多年的故乡,总是让人热泪盈眶。
“车停在这,你们就不用跟来了。”
车开到花园外停稳,柳依去路边一间稀落的小吃店带了俩包子,向花园里面走去。看惯了平时压抑的高楼大厦,一进到人迹稀疏的花园,尽管有些幽静冷清甚至荒芜,但还是让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走到桥洞外面,看到流浪汉躺在那里还在睡觉,柳依领着包子走过去在他面前晃了晃。闻到肉香的流浪汉猛的坐起,那速度仿佛是追逐猎物的猎豹,快到影子模糊。
“你又来,这次我可没犯什么错误。”
睁开眼看到站在面前的是那天的jǐng chá,伸出抢包子的手悬在半空,流浪汉悻悻的说着。然后收回手卷了卷身上的破烂衣服,重新躺了下去。
“路过这,想起你就顺便过来看看你脚伤好了没?”
把包子放在他面前,柳依看了一圈没有地方能坐,摸摸鼻子尴尬的站在那里。流浪汉接过柳依手中的包子,先自顾自的吃了起来。柳依自然没有这么好心,大清早的会专门跑到这里来看一个陌生人,只是柳依知道,流浪汉对一个城市的了解,可能比我们旁人详细的多。
“jǐng chá大人,直说吧,找我啥事?”
流浪汉心里清清楚楚,面前的jǐng chá完全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是他既没犯法,身上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无牵挂反而显得一身正气,身正不怕影子斜。
“知道咱们这还有多少能接骨的医馆开着吗?”柳依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问道。
“打听这干嘛,你腿断了?这不挺利索的,还是胳膊断了?”
流浪汉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打趣着面前年轻的jǐng chá。对于这个城市,他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在这里流浪了二十多年,几乎睡遍了这个城市的所有大街小巷,哪里人善良会多给点,哪里又发生了什么喜事,都会在他们流浪汉之间的交流中口耳相传。只不过被占领后日子都过的拮据,流浪的日子也越来越黑暗,要不然他也不会失心疯的去抢一个姑娘的包。
“别扯犊子,哪些还开着,要是知道赶紧说。”柳依说。
两三口就吃完了手中的包子,流浪汉看柳依着急的模样,也不再玩笑。
“城西有两家,城东有五家,城北有三家,城南本来有几家,不过陆续的都关了。”流浪汉擦擦嘴,站起来指着东西南北,一个一个的向柳依介绍。
“还有这么多?”
这数量也确实把柳依吓了一跳,自己手里就只有一个指纹,要是去一一排查起来难度很大。齐鑫小区在城东,嫌犯受伤走不了多远,理应先去城东查查,可是店铺也不会在凌晨还开着,如果嫌犯自己处理伤口那就更没法查了,这要怎么办······
“你是不是想找那种特殊的?嗯?”
看柳依思索的模样,流浪汉又不正经起来笑嘻嘻的说。
“嗯?”
在思索如何抓疑犯的柳依,没反应过来流浪汉那笑容猥琐之下所蕴含的意思,不禁疑问出声。
“唉~,没想到啊。看着这么斯文的小伙,还穿着警服,啧啧啧······。其实告诉你也无妨,在城南还真有那么两家····那家伙···以前我还去过一次··那fú wù没得说···”
流浪汉开始自顾自的说起来,说着说着嘴中留下一串哈喇子。看到眼前流浪汉这副模样,柳依瞬间明白了他刚刚话里的意思,看着问不出什么,转身准备走。
“别走啊,你不是想知道哪家医馆晚上会开着嘛?城北,洪家医馆!”
看着柳依转身要走,流浪汉对着他的背影淡淡的说道。
“不用谢我,一清早jǐng chá跑来套话,傻子也知道昨晚肯定出啥事了。”流浪汉说。
嚯,看来要对眼前的流浪汉刮目相看了,柳依心里想到。对着流浪汉点下头没说什么,快步走回警车里。
“走,洪家医馆。”柳依说。
“洪家医馆?”听到柳依说出这个名字,后排的小李吃惊的重复了一遍。
“怎么,你知道这家医馆?”柳依看到小李的反应,觉得奇怪,就问了句。
“那在咱们市那可是顶顶大名,听说洪家医馆一直谨遵传统,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人,只要是患者就给你治病,而且还有个奇怪的规矩,想治病就得先签字画押。”小李兴致勃勃的说。
“呵,那咱今天就去瞧瞧!”
时间刚过九点,车子重新启动向着城北驶去。城北簇拥着很多的高楼,大多是居民小区,沿街的虽有很多的商铺,但都冷冷清清。在小李的指挥下,车子左拐右拐到了一条更加冷清的街道,路面整洁,路两边的榕树挥舞着硕大的枝叶,遮蔽了大部分的空间。
“到了,就是这里!”小李说。
车停在一小巷口,柳依他们下车走进小巷,进入眼帘的全是古朴的建筑。青砖黑瓦的矮墙围成一个个朴素的小院,走了没一会,不用小李提醒柳依也知道到了地方。宽阔的院门挂着俩大红灯笼,门前蹲着两尊貔貅镇宅,红木大门的正上方有一块匾,洋洋洒洒的写着“洪家医馆”四个大字,门栏足有半人多高。
“大气!讲究!”
柳依在心里叹着,没想到在如今纷乱的年代还能见到这么讲究的院落,以前的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走上前去推开门,进门一块刻着福字的石牌坊挡住了所有的视线,绕过石牌坊是摆满花坛的大院,一条整洁的石子路通向古朴的正厅。清静优美的环境,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好久没见到穿官服的来这了,三位此行所为何事啊?”
刚刚走进大厅,一声充满磁性的声音传了过来。只见大厅hòu mén走出一老人,一袭白衣步伐稳健,两鬓虽已斑白,却依然精神抖擞。两目炯炯有神,全身收拾的干净利索,迎面走来给人以清风拂面之感。
“想必您就是洪先生吧!”
老人静静站在面前,让柳依感到一种镇静自若。
“呵呵,先坐!”
把柳依三人让到旁边木椅之上,洪先生坐到正北方的主座,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转头看向他们,示意柳依说出此行的目的。
“先生,我们这次来是想问问,今天凌晨有没有接收一名腿受伤的患者。”柳依说。
“呵呵,我们医馆行医以救济苍生为本,只要到我这的都是需要我帮助的人,至于是腿受伤还是胳膊受伤,那我就记不清了。毕竟啊,人老了,容易忘事!”
老人笑呵呵的对着柳依他们说。柳依听出老人话里的意思,是有这么一个人来过,只不过不能说出来,这应该是医馆里的规矩。
名气这么大自然有他的道理,能恪守规矩自然就有更多的人信赖,每一句俗话都有它身后深刻的道理,之所以流传甚广自然也有它所触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