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初,盘古以巨斧劈开清浊二气,清气为天,浊气为地。清浊二气,一阴一阳,唯有彻底分开方能达到阴阳平衡,不再聚拢。盘古双手托天,脚踩大地,身体不断生长,终使天地分开,阴阳平衡,自身竭力而亡。
盘古死后,气息化为云雾,声音化为惊雷,双眼化为日月,身躯化为山川,血液化为江河,汗泪化为雨露。而盘古灵力在天地间孕育出生命,其间能力超凡者,称之为神。
中原大地之上有一羲族,精通术法武道,羲族首领伏羲氏,世称羲皇。羲皇有两女,长女九天为术法之祖,次女宓妃为武道之祖。
东海之外有一娲族,集鱼、蟒、鲛等众多生灵。娲族首领女娲氏,世称娲皇。娲皇好hé píng,存任心,常以天地为己任。
神州南极蛮荒之地,有一姜姓部落,族民善用火,精炼丹农作。首领号炎帝,第一任炎帝神农氏,世称农皇,神农氏为万物声息而尝百草、炼丹药,退位之后,其子姜魁为第二任炎帝,世称帝魁。
极北之地有一龙族,乃盘古灵力之精华孕育而生。首领烛九阴亦称烛龙,身长千里,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吹气为冬,呼气为夏。烛龙不比羲皇、娲皇、农皇有济世之心,只求独善其身,然龙族力量之强大,天地间无一部族敢与之抗衡。
盘古灵力孕育出生命,元神却不知所踪。其形貌流传于世间,为众生所敬仰,万物稍有能力,便幻化为盘古样貌,更有神力无穷者,通过修炼使真身向盘古靠拢。女娲氏修其首,神农氏修其身,烛龙得其脸貌。
千万年过去,天地间无一物能完全修得盘古样貌,众神遂生出一心念:造一部族,以盘古样貌为真身,加以善待,以供修炼、幻化而效仿。
故而女娲氏取九天息壤,采众神之灵力,灌以黄河之水,造一部族,曰:人。
中原大地上,人类在神的庇护下,心智之成熟,繁衍之迅速,令异族忿忿不平。终于引发战争,与人族相邻的九部落、八十一氏族在大酋长蚩尤的带领下向人族宣战。
战争之初,众神高高在上不愿插手,以免被认为欺凌弱小,有损威名。然九黎之中亦有神祗,人族渐成溃败之势,九黎大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各部族皆牵连其中,令天神动怒,不再袖手旁观。春神太昊与神农之子——炎帝帝魁,联手人族首领轩辕氏及其二子少昊、颛顼共同领兵对抗九黎部落。
九黎神祗因与天地众生作对,被世间改称为魔。大酋长蚩尤为魔帝,九位部落首领为九大魔神。天吴、蓐收、旱魃、玄冥、后土、刑天、帝江、强良、奢比尸,九大魔神分持九黎法器:都天王旗、修罗夜叉、魑魅魍魉、玄冥幽盾、黎殇号角、刑天战斧、帝江神锤、蟒羽长弓、噬神心匕。
战局虽有缓和,然轩辕、颛顼、帝魁、太昊、少昊的五路大军仍无法为天地众生打败九黎部落,遂向羲皇、娲皇、农皇借三神器:伏羲琴、女娲石、神农鼎,以镇压九大魔神和九黎法器。而后众神采首山之铜为轩辕氏铸一神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此剑取名为——圣道轩辕剑。
轩辕以此剑破蚩尤盾,重伤蚩尤,大败魔军。蚩尤、刑天、帝江率九黎部族逃往玄海,被众神施加结界相隔,余下七位魔神被三神器所封印。
此战之后,天地秩序随之建立,分天、地、人三界,人、仙、妖、神、魔、鬼六道。
三皇为: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女娲。
五帝为:黄帝轩辕、炎帝帝魁、青帝太昊、白帝少昊、黑帝颛顼。
位列三皇之下,除五帝外还有烛龙、共工、祝融、西王母等数位创世神。其中有四位分管神州大陆四极,北极紫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东方真武大帝、西方勾陈大帝,合称四方天尊。
众神之中,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素来不和,共工大意轻敌,深以为水能克火,被祝融大败后,不堪羞辱撞向不周山,令天柱崩塌,九霄天火泻于人间,眼看要将大地焚为灰烬。
危难时刻再度女娲氏下凡,寻五彩石补天,拯救万物。女娲在人间享尽尊崇,又被大地上的盎然生机深深吸引,为之眷恋,最终决定不再返回天界。众神念其功德,未除去女娲神籍,准许其在大地上生活。
不久后,女娲与一人间男子成婚,居于南疆一带。众生不解人皇何故下嫁于此,曰:人类成婚不为繁衍,为一情字。
天地秩序稳固后,众神为达到盘古境界,相继选择神隐,将自身化入太虚,仅在天地间留下一尊幻影来处事。三皇神隐前,担心七位魔神终有一天会从三神器中复苏,故在天地正中央、盘古之心处修筑三皇殿。恰逢轩辕曾孙唐尧氏,在人界功德圆满,遂归入神籍,命帝尧镇守于三皇殿外,看管七大魔神。
天地间,兵刃汇聚灵气而成神器、法宝,偶有灵力充沛的神器、法宝,在机缘巧合下孕育出新的生命——灵类。灵类身处六道之外,道法无可估量,或如同蝼蚁,或比肩神魔。
世事流转,沧海桑田,神州皓土之上,会有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