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仙”
轩逸长老开口,只有四字,却似惊雷劈下,炸得众人刚刚平复下去的心绪又起波澜
修门不是仙门,修者更不是仙人,这是自从牧蜀进入若梦门后,方才知道的事情。
较之凡人,修者随着修为提升,体魄强大,不老不古,更可御使万物,飞天遁地,已然近仙。
不过万物终有寿尽时,即使再强大的修者终究是抵不过岁月,染尽了暮色,还有遗憾徒留。
天地有大限,岁止十万,寿有尽时。
不知这天地间多少惊才艳艳之辈寿足十万,看不到天途,寻不到真理,不能得道,不能成仙,终绝于时间之中。
不能成仙,便会老,便会死,牧蜀无法接受这种事情。
修者虽能长寿,却不能永远不老不死。自己会死,然然会死,自从知道修者不是仙以来,牧蜀心中便有一股失落之意,深藏心中。
此刻知晓世间有仙,牧蜀心中的失落瞬间去了大半。
“大千世界何其之大,修者无算,一些门派,圣地,拥有世间最好的修炼功法,有这世间最惊艳的绝世天才,尽管如此,成仙着仍寥寥无几。”
轩逸长老对着众人发问,道:“你等可知这是为何?”
讲道台下,众人沉思,或小声讨论,直到过了半晌却不得其法,无人能够回答。
“这天地本不全,万物皆有缺,何况人乎。”
轩逸长老如是说道。
“天地为何不全?”
安轶疑惑着问道。
“这天地若全,为何人生儿有别,生儿有缺?”
“这天地若全,为何有大善之人,为何有大恶之辈?”
“这天地若全,为何富啖贫之肉,贫啃富唾骨?”
“这天地若全,何有百岁耄耋,不足三月早夭?”
“人无完人,人生而有缺,而修行便是补完人体缺陷的道路。”
“若为修,没了富贵,撇去善恶,岁则无穷,且当与天争。”
“若为修,你便是在逆天,天若不容,便有祸事天降。不仅有天地大劫,更有人伦祸事”。
轩逸长老眼冒神光,瞳孔之中似有电闪雷鸣,人鬼哭嚎,森然恐怖。那是天地大劫发生时的伴生景象。
“天地有意志,不容许天地间有有过于强大的存在,因此修者自气海境之后,每次到达一个阶段便有一小劫,每次到达一个大境界便有一次大劫。天地大劫每渡过一次,便会被天地认可一分,更有天地福泽灌体,助力修行,可谓福祸相依。”
九天雷落,一道接着一道,几乎快要连到了一起。
有紫电,有白芒,更有一些呈漆黑之色的闪电快如水桶般粗细,随之而落。光芒大炽,不论万物都劈了个粉身碎骨,只有一片片碎骨莹白,残血刺目。
浊气蒸腾,一股股灰色的雾霭十分浓重,从虚空中冒出,旺盛如海遮天蔽日,在不断翻腾,有无数人在浊气中挣扎,噬皮蚀肉,化骨蒸血,如阳春三月,白雪在消融。
鬼影绰绰,无数恶鬼形象狰狞,皆长嚎短啸。恶鬼茫茫,越境而过,但凡有人,必定剥其皮囊作衣,且围而食之,生啖其肉,痛饮其血。
冰寒冻界,万里玄界碧蓝,寒气森森,如烟尘滚滚。寒气汹涌而过,只有无数冰雕还剩,不怕顶天巨兽,还道是蚁穴蝼蛄,皆须毛清晰,如同还活着一般。
轩逸长老不断演法,那一幕幕似幻如真,难辨真假。
讲到台下,众人听讲,面带骇色,皆因轩逸长老眼中雷芒更甚,哭嚎更戾,惊悚骇人。伴生之景已是如此,难以想像天地大劫时该有多么恐怖。
“天地大劫好过,人伦祸事难躲”,轩逸长老继续讲道:“天地大劫可以以力强渡,人伦祸事却躲之难躲,更遑论去渡之”
“何为人伦祸事?”
牧蜀不解,众人亦是满头疑惑,小心问了出来。
“人伦者,即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有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若父戾子逆,君暴臣奸,夫妇离心,长愚幼拙,朋友反目,则人伦混乱,祸事将起”
众人皆静默,低头沉思,面露愁容,心中所思,凡数种种。
红尘俗世,人人有别。芸芸众生,众生众相。
只要与人相处,必然有情感产生。这世间感情,有喜、怒、哀、乐、惧,爱、恨、怜,还有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更有舒适欲和**。
每一种细枝末节的感情变化,都会让相知相交的人们之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与然然会有离心,反目的一天吗?”
牧蜀心中刚刚有了这个念头,便一阵摇头。
“绝无可能”,牧蜀声音坚定,如是说着。
“世间有仙,或者是世间曾经有仙”,轩逸长老接着说到:“史料记载,自生灵有文字记录开始,世间共诞生了一百四十七位仙人,疑似仙人十九位”
“为何会有疑似仙人?”有人提问。
“仙,凡人难以度量,修者不可猜测,只知那十九人法力滔天,气吞天地,无一不是盖世人物。你等可知,这大千世界曾今共有四颗太阳,其中一颗便是被一名名为帝晨子之人以无上法力拘拿炼化,炼成了一件绝世宝物,可惜此后随着帝晨子的消失,那件宝物也随之不见”
众人听之皆惊骇莫名。
太阳,那高悬九天之上的太阳竟然被人摘了一颗下来,炼化作为了宝物。
要知道在众人的认知中,天上的太阳一直只有三颗,且照耀了大地无数年。凡俗之人以农耕为生,植被作物生长,若这天上的太阳全被人摘个干净,那岂不是天灾末日临头?
此等可摘炼太阳的高手竟有十九人,而这十九人人只是疑似仙。
“真正的仙该是怎样?”
牧蜀心有疑惑,不得解之。
“仙?”
轩逸长老似在神游天外。
“世人记载有仙,却无人得见,如何猜?如何想!”
轩逸长老好像也有些惆怅。
“都言世间有仙,却只有记载,从来没有人真正目击过的证据,这是为何?”
轩逸长老似在问众人。
“难道说这世界之外还有有另外一界?这些成仙之人羽化飞升,离开了这里。”
沅赊脑洞大开,这是来自沅赊故里的一些传说,被沅赊加以一点自己的想象,说了出来。
“并没有。”
轩逸长老摇头,道:“古往今来,大能之辈无算,所有的可能性,所有微弱的线索都早已被人验证过,除却我们的世界外,并没有另外一界。”
“若是若是那些记载中的仙,都是骗局,都是被人为杜撰出来的呢。”
有人大胆猜测,竟敢将万古以来无数人都知晓的事情全部推翻。
若这事成真,这等于灭绝了无数人的念头与希望。
牧蜀也心中一紧。
“这天地有仙,这无需怀疑。”
轩逸长老很是肯定。
“为何如此说?”
牧蜀问道。
“这天地有仙,每当有人成仙,这世间便会有福泽天降,普照世界,令人顽疾痊愈,病痛全消。”
轩逸长老演化成仙之景。
“即使是将死之人,若是赶上这场福泽,也能起死回生,多活上几年。”
“更何况”
轩逸长老将一副人像演化了出来。
“若有人成仙,这世间所有人都能看到成仙者的相貌这是天地在为众生演化。只是,只能看,不能记,不能忆,更无法临摹下来。”
被轩逸长老演化出来的人像,有一种空灵之质,超凡脱俗,有仙姿绰绰,与这凡俗世间格格不入。
只是,这人像面貌模糊,神形不清,完全无法记入脑中。
“我等修者皆因不同理由走上修行之路,修道之路坎坷,充满无数艰难险阻,若无大毅力,大气运,难以更上一层,更遑论成仙”,轩逸长老悠悠而叹,语含沧桑,像是有千古的岁月无法一言而尽。
众人听讲,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待到众人口干舌燥,腹中空空方才觉醒。沅赊肚内更是传来声声巨响,如蟾鸣,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几日间,众人之间越发熟识,沅赊也甚不在意。
“多谢轩逸长老”
待到今日讲道完毕,讲道台众弟子恭身谢礼。
后山食堂,众人围席而坐,就着酒菜,畅快而谈。
酒是西岭最有名的墨玉花酒,菜虽是普通的家常小菜,却被掌勺之人炒的色香味俱全。更不用说酿酒之人与做菜之人,一人为门内三师兄浊贤,一人为门内七师姐雯仙。若梦门虽为修行门派,小有所成之后皆不甚需求口腹之欲,偶有所念,俱是前来寻找此两人。
当然,大多时候两位师兄、师姐是不在的,若要果腹只能自己动手。好在这食堂之中锅碗瓢盆,菜肉瓜果都很齐全。
酒自飘香,菜香流转。
自从入门以来,前三日,便由沐沐率领众人在门内四处走动,熟悉环境。
在这之后,每日间,众人都会于讲道台集合。门中长老每七日为一个周期,每天都会为众人阐述天地万理,讲修行之学。
牧蜀也从一个只懂务农贩菜的农民,略微懂得了一些修行之道。
可惜修道难,成仙更难,虽有记载,成仙着不过寥寥凡几。欲修行,单靠己身吞纳灵气作用寥寥,须知人寿有尽时,人力亦有尽时。因此前辈先人创立万法,以助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