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府立于熙熙攘攘的长安主街后方。不同于杨府的僻静,曾府的周围平日里人来人往,时时喧闹异常。有时竟实难让人相信这便是堂堂国相所居之地。不过曾世安本就是喜闹之人,能将府邸建于此地的,恐怕除了他,也就没有别人了。
一阵大风袭来。曾府后院,一个身手敏捷的黑衣之人跃上了墙头,稳稳地落在了地上。他悄然穿过前厅,看到了正悠然站在前院中修剪花草的曾世安,便快步走上前去耳语了几句。曾世安听后,却面不改色地继续做着手上的事,只是缓缓开口问道:“此信可准?”那黑衣之人听出曾世安口中之疑,不由分说地跪了下去,“国相放心,属下之言句句乃他亲眼所见。他对国相尽心尽力,想必不会有错。”
“那书中,可有写了什么?”曾世安似乎并不在意他信誓旦旦的诺言,眼神仍旧飘离着,漫不经心地问道。
“依他之言,所述三同。当分青月,红弧及定远。当日名声之噪,可谓再无人能及。”那黑衣人虽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却仍能看出年纪不大,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之意。他定定地跪在地上,言语确凿地复述道。
此人名黄思宗,是曾世安身边的密探,也是曾府府兵的领兵,平日里来往曾府十分频繁。只是大多数时候,他都身着一身黑衣来往各处,为曾世安传递信息,安插人手。久而久之,曾世安对他也可谓是十分器重。
“怎么连当年的三同会都扯出来了?”曾世安放下手中的东西,轻笑了一声。“看来当年的教训还不够惨烈,总还是有人意图再一次赴汤蹈火。”曾世安转过身来,招了招手,示意他移步里屋。
黄思宗解下面罩,站在曾世安面前。“大人,属下有一事不明。”曾世安的手里拿着本书,胡乱翻了几页,头也没抬地说:“你是想问,为何我如今突然要紧盯北迟渊的行动,是吗?”黄思宗顿时低下头来,“大人英明。”
曾世安抬起头来,望着旁侧透进来的光眯了眯眼睛,“人人都传这位北先知能够算尽天下事,神出鬼没,心思难测。万事堂每日又是门庭若市。从前未曾考虑过他,一是想到如此贤才当不甘为我谋事;二是北迟渊此人,可助谋,却不可听令。他绝不可能对我言听计从。且此人原则在心,常年救济长安城中的困苦百姓,做事有始有终,你便该知他是如何之人。只是如今之势,他倒是可以为我们一用。”
“大人可是想站在启王殿下这边?”黄思宗突然如此开口。曾世安听闻此话,向黄思宗投去一个漠然的眼神。黄思宗连忙低下头去,“属下多嘴。望大人恕罪。”
曾世安此刻却俨然又换了一副神情,如同在思索什么一般,对着面前诚惶诚恐的黄思宗说:“你不必惊慌。你所言不错,我的确是想助启王谋得东宫之位。如今的后宫之主是我幼妹,启王又是皇后的嫡子,我没有理由不去支持他。”
黄思宗的眼神中晃过一丝不解。曾世安嘴角轻扬了一下,又将头转向窗外。“想说什么就说吧。”
“大人您心中可是有什么顾虑?”黄思宗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开口。他已在曾世安的麾下谋事五年,虽不像其他人那般惧他,却也知他脾性难测,因而平日里一向不敢多言。好在曾世安似乎并没有太过在意。
“如今朝廷的情况你也知晓一二。启王虽是皇上嫡子,能力也较为出色,但皇上只是将部分政务交与他审,并无其他。这些年屡屡传闻皇上要新立储君,却到底都是朝臣们捕风捉影的事。三皇子晔王比启王年长几岁,在政事上绝不比启王生疏,近些年势力也呈迅速增长之势。且三年前他就与苏源望的独女苏昀璟大婚。你不是不知,苏家对朝廷来说意味着什么,”曾世安意味深长地收起眼神,“拥有了苏家的势力,就相当于在夺位之路上成功了大半。杨家又素来与苏家交好,难免不会插手此事。晔王的行事作风又颇合那几个朝廷老臣的心意。圣上本就难择主见,遇事极易动摇,若再有他们在圣上面前添油加醋地谏几句言,只怕这朝廷上的风,就快要吹向晔王了。”
“晔王殿下他的生母可是蕙妃娘娘?”黄思宗疑惑地问道。曾世安抿了口茶,“不错。蕙妃是当年皇上的第一个侧妃。早在皇后还未进宫前,蕙妃也是享尽专宠的。只不过这些年后宫又添了些人,她又不懂何为低眉顺眼,便逐渐被冷落了下来。好在还有晔王在跟前,皇后娘娘不怎么为难她,皇上也多多少少能顾念着他们母子。”
“大人既不愿与苏家翻脸那晔王殿下?”黄思宗小心翼翼地向曾世安看去,他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你还是不了解这几个皇子。蕙妃是当年与我一起长大的,她心性极高,也是极为聪慧的一个女子。晔王与她颇为相像的一点,就是心思颇多,太懂得为自己谋划出路。晔王表面上不近朝政,权权交由启王主理,实则私下里与一些朝廷高官走得很近,经常与他们一同探讨政事。而这些官员又大多认可他的想法,故而心中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就会偏向他些。这样的人将来一旦登上高位,内心极有想法,也必定不会顺其大流,定会有自己的一套手段去治理国家。到时我一个前朝国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曾世安讥笑了一声,仿佛是在嘲讽自己。
“可启王与晔王是不尽相同的两人。对于晔王来说,我是万万没有把握将他掌控好的。可启王不同--我与他到底是有血缘之亲,他又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对我的提防自然少之又少。皇后娘娘自小就为他规划前程,他的人生基本上可以算是被他人安排着走,因而耳根子软,心中极其缺乏自我主张,又不够果断。他还年轻,做事的分寸是有,却不一定懂得如何治理朝政才能让朝臣心服口服。他为人的确仁善,但若说他心中没有承继大统的野心,我是断然不信。综其所述,若是将来启王真的登了位,身边没有个一朝之臣扶持着,做事冲动急躁,只怕会缺乏号召,也难以令朝廷上下满意。这些朝里的老家伙啊,论起惹麻烦来,谁也不一定比谁强。”曾世安丢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走到一旁,默然地站着。
黄思宗听罢,心中已有了数。曾世安之意,是要借北迟渊的手将启王扶上皇位,从而名正言顺地执掌监国大权。“只不过,依启王殿下的心性,如今我们暗中做的这些事,怕是不会为他所同意”曾世安伫立前方的背影一滞,继而缓缓回过头来。“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便是了,至于启王那边,不必你操心。若他如今不赞许,不让他知晓便是了。不过将来待他登位那日,他也一定会明白,我所做的所有,都是为了他好。”
黄思宗沉默地站在原地,看着曾世安的背影,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曾世安却又发问于他:“你方才说,北迟渊或许与苏家有什么联系?你且细细说来。”
黄思宗愣了一下,随即走近了一些,行了个礼:“回大人,这只是属下的猜想罢了,还并未得到证实。不过属下想着,既然北迟渊能不假思索地将心爱之物送与苏昀辰,那么想必其中定是有渊源了。”
曾世安似乎也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还是抬起手来晃了晃。“我知道了,记着,此事不必打草惊蛇。叫万事堂的人盯好北迟渊的动向,凡事多加小心,不要被他发现。若有什么风吹草动,记得先行向我汇报。”
“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