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 第十四回

《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第十四回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鱼米之乡渑水河绕邵家圈

    佛教圣地石佛像落石佛堂

    渑水河是临淄境内一条非常著名的河流,它发源于齐国故城申门外的申池,即如今长胡同村村南,故城城下。以前这里平地出泉,泉水众多汇集成河,顺故城西墙外北流,经长胡同、督府巷、东西石桥、邵家圈诸庄,至王青分流,史载:西流者为系水,北流者为渑水,近代学者认为上游为系水,下游为渑水,故此有二水同源的说法。

    以前渑水河流域是鱼米之乡,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是达官显贵们的避暑胜地,是赏荷垂钓、品尝名吃、娱乐身心、品茗弈棋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邵家圈村名即以渑水河绕过一圈而得名,四面环水,垂柳荫浓,荷花绽放,河水清清,鱼儿嬉戏,鹅鸭成群,加上一望无际的芦苇滩,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环境极其幽静。明代文人认为这里符合“明堂辟雍”的条件,战国时著名的稷下学宫即在此地。这里出土过有“稷下”字样的石碑,据传这座石碑民国时期被人们当作普通石料砌在了石桥上,后来又被人们运到家中,砌在了屋脊上,才得以保存到现在。

    邵家圈明代以前立庄,曾名“蔡家桥”。明万历年间,邵氏自益都县抬头村迁此居住,后成村中旺族,因村被渑水四面环绕,形似圆圈,而更名邵家圈。现有居民475人,位在齐故城大城西北墙外,西距土桥2里,村周围曾发现过齐国的陶瓷遗址,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并出土过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和陶器、模具等,该遗址如今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期取土制陶,形成了以村为中心,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地貌,所以四周被水环绕。只在村西有一块凸出之地,在早有一供奉准提菩萨的准提阁,该阁高约15米,宽约8米,分三层,一层摆香案,二层是过道,三层放菩萨像,像高约25米,木制彩绘,额头多双眼,两侧探出18双造型各异的手,象征千手千眼。两侧各立侍童一位。邵家圈近代著名人物为音乐家陈振铎(1904-1999)。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明堂辟雍”,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地方。“辟雍”即明堂外边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谓圆满无缺之意,圆形像辟,辟即指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之意。建“明堂辟雍”,无论主体尺寸,房间数量构件个数,均有象征意义。一般不外乎周易、八卦、阴阳五行,天圆地方等等。比如12个房间代表12个月,四根抱柱代表着一年四季,24根铜柱代表着24节气,28柱代表着28宿,庭院每面360步为乾策216与坤策144之和等等。内容繁琐,难能尽知其详,他包括了皇家的礼制,天文地理、吉祥数字等。文人学士把邵家圈比喻成这样高贵的建筑,可想见当年该村环境的优雅,地理位置的特殊。

    作为传承文化的象棋huó dòng,邵家圈也开展的很好。较早,棋艺水平亦高的老一代棋手,非朱文森、朱文玉兄弟俩莫属。前者务农,生于1925年逝于1996年,享寿72岁。他精一手“五七炮棋”布局,中残局功力也很老道,是一方名手。后者也务农,生于1928年逝于2000年享寿73岁,棋艺不在前者之下,布局不拘一格,见招拆招灵活多变,无论急攻型的当头炮,还是斗智斗勇的仕相棋,他都较为熟悉,尤精残局,与朱文森齐名,在齐都一带十分著名。俩棋手是亲兄弟,共兄弟五人,文森为行三,文玉为行四,文森膝下一子,文玉膝下一子一女。祖上是书香门第,家有藏谱,多为残局,何种棋谱,后人已经忘记,莫知其名。以他俩常去西石、葛家和些名手对弈推断,棋艺水平当属上乘,区内名手。稍晚一些的棋手有邵春明(1950-1992)他擅长仕相棋,一般以屏风马应对当头炮,平常当头炮棋手攻不动他,对水平较低的棋手,遇先手他也用当头炮棋进攻,但遇到高手一般走仙人指路仕相棋。一方一地知名棋手,可惜早逝,1992年煤气中毒去世。朱清源(约1939-),区内知名棋手,以仕相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亦可,曾在区象棋大赛中进过录取名次。他务农,为了解他还闹了一个尴尬事,很早就听棋友说他棋艺水平高,但始终未见本人,2016年春,核对棋手资料时,托他邻村一个棋友去要diàn huà号码,顺便核实一下年龄,到村一问,说有事出门未归,隔天又去,原来已经于去年去世了,好不得劲。健在棋手当属邵春新棋艺较高,他生于1958年务农,在辛店居住多年,好像做点小生意,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辛店棋摊经常和他下棋,那时还有袁长江,刘安福这些老棋手,邵的棋艺以当头炮为拿手套路,进攻犀利招数多变,顶炮进攻受阻,他会及时卸掉中炮,移形换步重新组织进攻。一些老棋手都被他杀的一愣一愣的,区内知名棋手。邵家圈当代名人为邵春萍,齐鲁美术馆馆长,企业家,热心公益事业,棋艺有一定造诣。

    邵家圈顺齐故城墙北去2里,即粉庄。周代立村,因村址原为周代齐都临淄的粉脂作坊而得名,现有居民472人。该村位在临淄齐故城,大城西北角城外,西距王青1里,过去只隔着渑水河,东南距西古城2里。庄南的齐故城大城北墙西段,有大城西北拐角遗址,庄西北有座清代所建石桥。该村曾经出土过精美的画像石(墓门),现收藏于临淄石刻陈列馆。粉庄较著名棋手为陈光鉴(1934-1988),他享年55岁,务农,精熟会计业务,算盘打的特好,字也写的漂亮,有一定私塾底子。解放初期,在临淄县委工作过,后因为兄弟们少,为伺候老父未留任,回村后在大队负责多年,每逢有工程均为带队人。村中红白公事多为账房先生,德高望重乡誉极好之人,惜1988年逝于车祸。陈的棋艺先手喜走当头炮,后手一般走屏风马布局,屏风马一般认为是堂堂正正之布局,齐都一带很著名的棋手。他多子女,膝下有五子一女。王新亮(约1949-2014)享年66岁,务农,棋艺擅长当头炮布局,镇知名棋手。健在棋手有王明月(1945-)和王桂昌(1949-)俩人均务农,前者擅长当头炮棋,中、残局功力尚可,村中棋艺较高者。后者先手喜走当头炮,后手喜走屏风马,中、残局功力较深,中局尚有些谋子妙招,弈品弈德均好,当地知名棋手。齐都镇文化站的王桂东就是粉庄人,常为象棋赛事操心费力,劳神不少,对象棋huó dòng贡献亦大。另外李忠全、王景立、陈文勇、王桂良、王涛等棋艺均具一定水平。

    粉庄东南去3里,即石佛堂村。该村位在齐故城大城西北角墙里,东离辛广公路1里许,西偏北点距邵家圈约2里,东南距傅家庙2里,与石佛堂和邵家圈三点成一线,略偏东南西北向在一条直线上。石佛堂约南北朝时立村,初名“桃花村”,因村周围多桃树而得名。至北魏时期,村内建寺,寺内有石佛,遂更名“石佛堂”,现有居民796人。村南有春秋至汉代的冶铜、冶铁、铜镜、铸钱遗址,曾出土过多块镜范,年代多为西汉时期,石佛堂寺坐落在村北,始建于北魏永安三年(530)之前,宋元时期曾进行过重建,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又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后来被毁,现存寺院为20世纪90年代所建。1998年后辟为佛教的huó dòng场所。寺院有正殿三间,东西各有配殿两间,东为药师佛殿,殿东南首有关帝庙,西配殿为护寺者住。大殿内置弥勒佛一尊,高约114米,宽约045米,厚达024米,背部刻有42个佛像的石屏,底座刻有三国时期曹植的亲笔题名。两间有佛像3尊,雕刻栩栩如生,各有特色。上述佛像均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佛堂寺门外,东西原各有古槐一株,树龄均达600余年之久,惜毁于文革。

    石佛堂村棋手以王登峰(1940-)较早,棋艺水平相对来说较高。他务农,兄弟三人,登峰为长兄,现住齐都敬老院,饭后无事便与棋友大战车马炮,由于艺高,常被众人联手进攻,他也不甚在意,近处名手也时去造访。他擅长当头炮布局,中、残局功力较深,是齐都一带较著名棋手。腾师勤(1956-)务农,擅长当头炮布局,获得过镇象棋赛第五名,该镇棋艺较高者。滕建民(1978-)务农,中专毕业,大车司机,与人对弈先手喜走当头炮,后手喜走顺炮局,擅运炮之棋手,该镇棋艺较高者。另有崔书军、刘军良、刁金国等人,棋艺也很是不错。

    石佛堂西南去2里,即永顺庄,宋代立庄,因近临淄齐故城内的花柳巷而得名“花柳巷”,因“花柳”音近“瓜里”故又名“瓜里庄”。清咸丰年间,村民因庄名不雅而改为“永顺庄”,取事事顺心之意,现有居民482人。该村位在齐故城大城内西侧,庄东南有晏婴冢,庄西南角有大城西门遗址。庄南有48号夯土建筑居住遗址,传说是齐国国库所在地,庄东偏南有45号、47号居住遗址。晏婴,字仲,谥号“平”,长期担任齐国国相,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据史载他死后就葬于自己的府邸,墓在永顺庄东南300米处,高10余米,方圆近百米四周有围墙,墓前有明万历二十六年所立石碑一座,上刻“齐相晏平仲之墓”,字为山东巡抚尹应元所题。碑左右两边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五十三年(1714)重修碑两方。另有1982年秋,临淄区文物部门重新篆刻的晏婴像碑和他的传略碑。永顺庄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踩寸子”。该艺类似于当地秧歌,但表演形式别有特色。村民刘本忠(生于1919)是正宗传人。据传该艺是乐陵县一对讨饭的姐妹所传源自隋朝宫中的“拉旱船”。永顺庄未访到去世老棋手,健在棋手以朱玉华(1937-)较早棋艺也较高,他人民教师退休,膝下一子二女,棋艺较全面,什么棋都能应付,视对方布局妥善应对,见招拆招不落俗套。该地区较为知名棋手。孙荣文(1962-)务农,与人对弈先手一般喜走当头炮,中、残局善运马,马踏八方,进退自如,曾获镇象棋赛第四名,它是该镇棋艺水平较高者。刘敬孟(1963-)务农,qì chē司机,先手喜走当头炮布局,后手一般走士象棋,村中棋艺较高者。

    永顺庄西南去1里,即督府巷,西北去半里,即东石桥。督府巷周代立庄,现有居民492人。位在临淄齐故城大城西效,小城西北效,南距长胡1里,北距西石也是1里。村东有渑水河,村南低洼地带有战国、汉代的制陶遗址,南北长510米,东西约520米,村西北有春秋战国时的遗址。村内清代曾有八大景:康熙年间大殿、慈云阁(又称准提阁)、过街楼、关帝庙、莲花鱼池、蟹湾、齐燕古道、渑水垂钓。文人有诗一首,单道这八景曰:古刹巍巍穆清风,莲池粼粼鲤鱼红,关帝庙前叙轶事,慈云阁上观辰星,蟹湾碧水映明月,齐燕古道通北京,渑水垂钓情未尽,过街楼台听更声。据传,督府巷是因明代某都督是该村,建有府邸而得名,明以前名“小庄”,山东巡抚陈济去青州路过此地,在此休息,见这里风景秀丽,特赐村名“太平庄”,又见村中有都督故居,又赐名“督府巷”。后人们以音近俗称“豆腐巷”。村内如今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督府四平腔”,二“督府芯子”。象棋较早棋手为李义宗(1941-1982),他务农,膝下有二男二女。棋艺较全面,且打过棋谱,非一般庄户手可比,中、残局也比较好,关于他一些下棋的故事知之甚少,据棋友描述,他在齐都一带很是知名。健在棋手有如下几位:李建宗(1950-)务农,自己经营小生意,村中棋赛组织者,每有huó dòng都积极协助村委组织,如2008年庆祝奥运象棋赛,棋手竟达30余人,不大的小村竟有如此规模相当不易。李建宗本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棋艺很是不错,镇知名棋手。宋文玲(1968-)务农,擅长仕相棋,曾获得过一次村中象棋赛冠军,该镇棋艺较高者。朱文生(1969-)务农,不大参加外面的赛事,村中棋艺较高者,擅长当头炮布局,中、残局功力尚可。

    督府正西去2里,即朱家辛庄,该村西去2里,略偏北点是九仙村,不知何故,地图上看九仙村向齐都镇地界突出一块却属于凤凰镇,让人不明就里。在早梧台镇是由周边乡镇拨村相凑而成,如今已经并入凤凰镇,梧台镇东南几个村庄原本就属于齐都。明嘉靖年间,傅家庙朱氏八世祖朱昌言、朱昌蓂(蓂音ming,蓂荚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象征祥瑞的草,又念mi,菥蓂也是一种草本植物),迁此建立新村,故名“朱家新村”,后以音近延称为“朱家辛庄”。现有居民350人。该村著名人物在早有:秀才朱文明、朱调元、朱桂秋、岁贡朱禹臣,太学生朱世俊、朱辅等;近代则有:老八路朱中厚,好干部朱光泗,优秀jǐng chá朱信之,一级法官朱光胤等。一个小庄竟然出了这么些人物,确实了不得。作为传承文化的象棋huó dòng,朱家辛庄也开展得很好。该村有两位早期老棋手,一朱光左,一朱忠兴。俩人情况差不多,都务农,均因家贫而终身未娶,享寿都在70余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酷爱象棋更是共同爱好,按年龄推算应都是清末出生棋手。关于他们的擅长套路和棋艺特点,已经少有知者,只知道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慢,一头午也下不了几盘棋,走一步往往思考十几分钟才走下一步。有时出庄找棋友下棋往往通宵达旦成宿的下,烤上些地瓜,地瓜吃完也就明天,这才停棋罢战。以棋艺水平而论,按当时的标准俩人均算高的了,知名一方。朱忠兴在寿光待过多年,与一寡妇相濡以沫日久生情,虽非明媒正娶也算半路夫妻,后来还有了一个男孩。晚年朱来了老家,此子还来待了几年,由于家徒四壁,空空如也,无以生计便又回了寿光。朱忠杰(1938-2014)村中老书记,村中每有象棋huó dòng他一般都是组织者。本人也酷爱象棋并有一定造诣,以仙人指路仕相棋为拿手套路,也是一方名手,朱永芝(1945-)务农,初中文化,先手喜走当头炮,后手一般走士象局屏风马之类的棋,村中棋艺较高者。朱光升(1949-)务农,高中毕业,**党员,当过海军,棋艺较高,擅长罗汉炮棋,十分厉害,该镇棋艺较高者。这个“罗汉炮”即指叠叠炮,开局拉当头炮然后再退一,再把另一炮叠在中间,车占胁道,双马连环,从中路进攻,势猛难挡,一般棋手招架不了。擅长此布局者,大都见过棋谱,否则很难精熟。用不好,子力阻塞,自己堵自己,让对方车占胁道别相眼,出将助攻,棋局会瞬间崩溃。朱光德(19501115-)务农,初中文化,与人对弈擅长当头炮布局,后手喜走士象棋,另外朱志龙。朱好之等人也是该村棋艺较高者。

    朱家辛庄南去半里,略偏东点即张家庄,该村位于张皇公路北侧,西距河辛公路约2里,东距长胡同也2里,现有居民420人,多朱姓。朱姓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从诸城西关迁此居住。村中有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是著名,“张家寸子”此艺类似于当地的高跷,但比高跷短,人踩在上面做各种表演,很有特色。该村著名人物为北京出版社社长朱乐青。象棋棋手以朱敬(1918-1993)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他务农,膝下有二子,酷爱象棋一生,棋艺以仙人指路仕相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有一定功力,老一代著名棋手,在齐都一带很有声誉。年青一代健在棋手以朱建强最具代表性,他生于1971年,自少年时期便受到朱敬等老一代棋手影响,迷恋上了象棋,由于聪慧,艺进神速,加上刻苦打谱,更增进了基本功,如《桔中秘》一谱,他便用功不少。棋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尤精残棋,能缠斗,擅谋子,弈风弈德颇佳,与人对弈庄重安详,口无碎语,无论对手棋艺高低均一视同仁,从不轻视对方,在棋界声誉很好。他比赛成绩辉煌,曾在区大赛中与人并列过亚军,在第一届“牛山杯”象棋大赛中获得第三名,多次获得区赛第五名,其他大小比赛或前或后也进录取名次。朱建强是近代区内最著名棋手之一。如今他在村内干卫生员,虽说身体不是太好,但尽量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群众fú wù。另外朱好良、朱志杰、朱建荣等人棋艺也具一定水平。

    张家庄西南连着常家庄,该村紧靠张皇公路。清康熙年间,槐务常氏第十一世常嘉升,迁居此地立村,故名“常家庄”,现有居民378人,常陈二姓为村中大姓。常家正南半里为谢家。常家健在棋手有陈志勤(1954-)务农,当头炮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也很有功力,一方名手。另有一早期棋手,棋艺水平甚高,他是解放初期随军南下干部,上海某食品厂厂长,上世纪50年代被错划成右派,文革期间在家乡被迫害去世,他姓常名承德(1925-2015),17岁便参加革命队伍,敌伪时任过锄奸队队长,解放初任过惠民县县长。膝下有7子3女(同父异母),均聪慧,事业有成。此人的棋艺高到何种程度,由于他极少下棋,也不大观看下棋,故人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对一般布局离杀或丢子好几步,便断定棋输或丢子,十猜九中,平时棋摊对局他连看也不看,视而不见。他的棋艺如何上身现已很难考证了。另外该村常承明、常继刚、陈春光等棋艺也具一定水平。

    常家庄东南去1里,即大王庄。该村位在张皇公路北侧,东北距长胡1里,正南距小刘家也1里,正东2里略偏南点为桓公台。现有居民206人,多为王姓。战争年代有王洪臣、王新男两位革命烈士。“桓公台”又名“梳妆台”“点将台”,位在故城小城内,北部偏西,西距西墙约300米,现高14米,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地下夯基呈长方形,台顶有两层,东、西、北三面成陡峭状,南坡略缓,东北两面150米处便是著名的排水道。如今市区两级政府已对桓公台进行了整修,围台建了石台阶,面貌已经今非昔比。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王家庄的象棋棋手:王怀秋(1928-2014)务农,高寿棋手,享寿87岁,他兄弟俩,弟名怀东,有三个姐妹。妻王氏已经81岁高龄,身体仍十分康健,膝下有二子二女,长子新国,次子连国。怀秋棋艺擅长当头炮布局,灵活多变,进攻不成及时卸炮变架,后手喜走士象棋,与对方拼内功。齐都一带知名棋手。于长江(1931-2014)享寿84岁,棋艺也擅长当头炮布局,中、残局功力较深,齐都一带较著名棋手。村中负责三十余年,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乡誉很好。膝下有二男二女。王怀明(约1942-)务农,棋艺以仕相棋为主,村中棋艺较高者。他与王怀秋是叔伯兄弟。王玉南(1956-)务农,初中文化,与人对弈喜走当头炮棋,审棋细腻,一方一地知名棋手。王文南(1961-)务农,高中文化,棋艺以当头炮仕相棋为喜走套路,曾获村中象棋比赛前三名的好成绩。在这里增加一名长胡同棋手,徐安民(约1972-)务农,小长胡村人,棋艺擅长仕象局,中、残局功力较深,一方知名棋手。另有王金南、王维学艺也很不错。

    大王庄西去1里,略偏南点,张皇公路南侧,即谢家庄,在这里张皇公路是一直西北而去。谢家明朝以前立村,原名“梅花庄”。明中叶临淄城西门村谢氏分支迁此居住,渐成大户,遂更名“谢家庄”。现有居民720人。该村东南和村西均有战国和汉代遗址,东南面积约5万平方米,村西约有3万平方米。该村多革命干部和革命烈士。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早谢家有一居民,姓谢名天赏,一年进京巧逢皇帝吃饱了没事招募勇士与虎斗,胜者有重赏。一时高兴,谢便揭榜应征,用自己的智慧掘井斗虎,结果巧胜猛虎后得到了皇帝的重赏,并赐名“天赏”。谢家除有8名革命烈士外,近代有捐粮饷有功的谢珍、谢玉成、秀才谢玉振、名医谢朝钦,红军营长谢文英,名医谢洪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树生,南京制片厂厂长谢玉章,军队高级干部谢生章,画师谢春彦,编辑谢弈青,劳模谢洪泉等人物。

    谢家庄的象棋棋手,以谢朝振(1924-2005)和谢朝福(19216-19893)较早也最为知名。前者务农,做过小买卖,卖过豆腐,齐都一带都知他棋艺高,他兄弟俩有三个姐妹,膝下有六子三女。棋艺特点擅长当头炮棋,后手多走屏风马棋,中、残局功力极深。晚年在家常设棋摊,供棋友聚会。谢朝福与谢朝振同时代,务农膝下有一子二女。棋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极深,艺不在朝振之下,弈风弈德颇佳。齐都一带很知名的棋手。健在棋手有谢志强(1954-),他是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退休职工,擅长士角炮、过宫炮之类的炮棋,与人对弈行棋十分稳重,审棋较为细腻,棋艺相对来说较高一些。曾获得过洪山煤矿象棋赛亚军,梧台钢铁厂象棋比赛冠军,多次进其他比赛录取名次。为人处事淳朴善良,是德才兼备之棋手。谢勇(1963-)擅长过宫炮棋,曾获过镇象棋赛第10名,知名棋手。他务农,曾在冷藏厂开车,受著名棋手崔建设影响,棋艺提高很快,该镇较著名棋手。另外谢洪国、谢金荣等棋艺也具一定水平。

    谢家正南去1里即小王家庄,该村正东半里即刘家庄。小王家明末立村,初名“王家庄”,后为别村东北2里处已经有的王家庄(即大王庄)而改为“小王家庄”,现有居民354人。李氏清初从滨州李官庄迁入,为村中大姓。庄西有战国、汉代遗址,庄南500米处有遄台遗址,遄台又名“歇马台”、“戏马台”,现台高5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台上多植柏槐树。此台一估计是信使往来之驿站而名“歇马台”,二是齐王贵族在这里赛马而又名“戏马台”。孙膑赛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用下等马对付对方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对方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对方的下等马,使田忌大胜齐威王。这里还有“晏婴论和而不同”的故事。小王家的棋手当属李相奎(1899-1972)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他务农,膝下有三子一女,享年74岁。关于他的棋艺特点村中已经很少有想着的了,有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棋手,也由于习棋晚,而不怎么了解,他那时下棋,他们都还年轻,只知道按当时的标准来说,相奎是齐都一带较著名棋手。孟庆年(1952-)务农,棋艺以当头炮棋为擅长套路,村中棋艺较高者。谢树静(1953-)务农,擅起马局,中、残局也有一定功力,村中棋艺较高者。另外谢树荣、腾全喜棋艺也很是不错。

    小王家庄西去1里许,略偏北点即娄子庄。该村位在济青高速公路以北,河辛路东侧,汉代立庄,因是汉代政治家娄敬的故里,故名“娄子”,明末清初曾更名“周家娄訾”,清末又改为“周家庄”,民国初年始恢复原名“娄子”。现有居民900人。村北有战国汉代的生活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村内原有“镇村之宝”,一块上古年间的陨石,形似牛角,赭色中夹杂着绿色,上有类似于蝌蚪形的刻字,此石现存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该村汉代有政治家娄敬,明初有重修西天寺的住持僧义温(俗名刘玉岩)。近代有革命烈士王恩元、国之齐、齐瑶亭、周东兴、徐中奎等英雄人物。娄敬又名刘敬,公元前202年,他以戌卒的身份劝刘邦定都关中,不定都洛阳。此建议被采纳,刘邦特赐他刘姓,改刘敬并拜为郎中。以后多次提正确建议,都被他言中,刘邦封他为建信候。娄子有俩去世老棋手,刘希清(1922-1993)务农,享年72岁,膝下二男四女。棋艺先手当头炮,后手士象屏风马布局,棋艺较全面,一方著名棋手。周天来(1923-2009)享年87岁,天来兄弟俩下有一妹,他为长兄,膝下有二子四女。齐都联合厂模具工。棋艺以仙人指路为擅长套路,齐都一带著名棋手。天来次子周景荣(1947-)务农,棋艺也很不错,也擅长仕相棋,娄子一带知名棋手。国学江(1947-)务农,棋艺擅长士角炮棋,过宫炮也常走,娄子一带知名棋手。早晨喜欢散步,每天都以走几里路为快,不走反而不舒服。另有一周姓棋友,在辛店住多年,常在辛店各棋摊观棋,弈棋,棋艺很是不错,虽认识多年,也下过棋,竟不知对方姓啥名谁何方人士,自走访资料方才叙谈,一说棋史,他却一口回绝,不说姓名。此人四五十岁的年纪,高高的个,白净脸,一脸温和,弈风弈德均属上乘。

    娄子西南去3里即谭家庙村,须从村西河辛路向南穿高速路涵洞,右首公路西侧便是。该村正北距东河头3里,距西南耿王庄也3里。明代立庄,明天启年间,谭氏自临淄西关村迁居此地立村,因近菩萨庙故名“谭家庙”,现有居民1440人。村东有一万平方米的战国遗址,曾发现过战国时的燕明刀,为公元前284年至前279年,乐毅攻齐时所铸。村东北有战国时期的陶窑遗址。村内出过画像石(墓门),现藏临淄石刻陈列馆。明清时期,村北曾有马姓回民经营的“马家店”,店附近有马氏坟两座,石碑文均毁于文革。村东头原有大庙一座,内中有“七贤殿”乃guān fāng所建,后殿为“百子殿”,院中建有韦陀庙,西南角有土地庙,东南角有华佗庙。该村棋手以李俊贤(1877-1945)和史成祥(1903-1975)较早也较著名。前者务农,兄弟俩,弟名美贤,俊贤膝下有二子,长子东平,次子西平,俊贤不光棋艺高,还青睐瓦工,据传,一年他出村帮人盖屋,外村窑匠欺生,想看他的热闹,正在一条线上垒砖,忽然一人用瓦刀把线一砍,也无人去接线,互不搭话,只听瓦刀叭叭叭敲砖声,纷纷扬扬各垒各的。既至砌至1米多高,有人提议用线照照,俩人牵线一拉,众人都傻了眼,五、六位匠人只有俊贤砌的丝毫不错,别人都砌的里出外拐,只好拆除另垒,唯有李抽烟休息。据说事后众人都拜了师傅赔了不是。过去盖屋因限于经济用砖只垒门把和窗把,檐和稍,地基上石头也就垒三、五趟砖,其它地方都是用土坯垒,以三间屋而论,前墙得砌六个把,若是硬角子那又得加两个把,一般得两头拉线,还得绷紧,垒起方能一致,试想不拉线往空里垒会怎样。至于俊贤的棋艺特点无人能想着了,只知他棋艺甚高。史呈祥也是清末出生棋手,务农,寿享73岁,兄弟三人,上有一姐。他为行二,膝下有一子一女,棋艺以屏风马为擅长套路,入过大敌曾在潍坊待过。史呈祥是区内著名棋手。付文祥(1946-)务农,擅长过宫炮棋,后手喜走屏风马棋,一方知名棋手。谭希禄(1955-),原临淄酒厂职工退休,棋艺擅长过宫炮棋,中、残局功力亦可,一方知名棋手。谭守敏(1967-)务农,村中棋赛组织者,逢年过节,积极协助村委组织比赛。本人以当头炮为擅长套路,在当地很有声誉。谭学勇(约1974-)务农,擅当头炮布局,村中棋艺较高者。另外谭守敬、王培才、王培禄、王培祥等棋艺也不错。

    谭家庙东南去半里,即尹家庄,该村紧靠河辛公路西侧,西南距合里庄2里,明永乐年间,尹氏立庄,故名“尹家庄”。百年前尹氏迁往他乡,如今村内已经没有尹姓,村南有司马穰苴墓,墓高约10米,东西长38米,南北宽达25米。司马是官职,实际上他姓田名穰苴,春秋晚期著名军事家,初出身贫寒,地位微贱,经名相晏婴举荐,为将领兵,战功卓著,被封司马。后人将他的军事思想整理成书名“司马穰苴兵法”,战国时齐威王又命令稷下先生将古《司马法》融入其中,称《司马法》。该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尹家庄如今有居民1398人,以香菇为产业,经多年打拼,被区政府命名为“香菇种植专业村”。尹家的象棋棋手以刘象玉(1919-20081220)较早棋艺水平也较高,更是高寿棋手,享寿90岁。他务农一生,酷爱象棋一生,棋艺以仙人指路棋为擅长套路。据村人说,他和葛家象棋名手马延忠是好朋友,经常在一块切磋棋艺,棋艺难分高下。刘象玉,多子女,膝下有五子二女,均孝。王维新(1938-)务农,粗通周易八卦,见过《桔中秘》。《梅花谱》等棋谱,本人擅长当头炮布局,中、残局功力颇深,以前常和谭家史成祥等名手下棋,互有输赢,一方著名棋手。苏志华(1948-)退休医生,棋艺以仕相棋、士角炮为擅长套路,偏重于先守后攻型棋手,与对手拼中、残局功力,一方名手。王立山(1954-)务农,擅长仕相棋,行棋稳重,审棋细腻,曾获村中象棋赛冠军,镇知名棋手。王维国(1964-)务农,擅长士角炮棋,村中棋艺较高者。谭希禄(1955-)务农,善“过宫炮棋”,电风扇厂退休工人。

    尹家东跨河辛路,东南去2里即国家庄。该村东距南马坊约3里,南距刘家庄也3里,周代立庄,国氏自明初又重新立庄,以姓氏名“国家庄”。现有居民1260人。庄西南是一处战国、汉代的墓地,曾发掘过战国时期“甲”字形大墓、殉人陪葬墓和大型砖室墓,出土了许多珍贵铜器等文物。该村多革命烈士,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有10人为国捐躯。国家棋手尤属王占鳌(1908-1966)较早也较著名。他务农,膝下有四子三女,四子从兄及弟依次是:冠一、冠杰、冠九、冠如。棋艺以士角炮、仕相棋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深厚,齐都一带著名棋手。占鳌日伪时被逼入过伍,大约在1938年时,监押着一船劳工去东北,几人一商量,都是中国人,把rì běn兵灌醉,把几百号人放跑了。这一义举无人知晓,他本人也从不说,直到文革时,在安合村的诉苦大会上有一高姓居民说到此事,事情才大白于天下。霍训芝(1937-2014)务农,膝下二子一女。棋艺以仕相棋为主,当头炮一般在先手时才走,国家庄一带知名棋手。国元三(1937-)务农,当头炮为擅长套路,中、残局功力亦深,一方知名棋手。王冠九(1947-)务农,王占鳌三子,曾入伍六年,获得过团、营连多次奖励,棋艺擅长穿宫马棋,一方一地知名棋手。霍世民(1931-)人民教师退休,区内著名棋手,他在棋界声誉很高,不光棋艺高超,弈品弈德均属上乘。最早期的清河联中毕业,在区内曾在赵王、葛家、西石、谭家庙、城里等村任教,由于有些任教村庄多象棋高手,受他们影响爱上了象棋,由于聪慧,时日不多便能与这些高手抗衡。后期dìng gòu棋书、杂志,棋艺更加精进,多次进市、区象棋赛录取名次,并多次代表区去市里参加比赛,成绩斐然。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王琳圃协助区体育局组织比赛,他积极参与,出谋划策,以自己在棋界的声望做了不少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临淄的象棋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其功非小。本人棋艺以士相棋为主,顶炮棋也时常运用,功夫见于中、残局,无论谋子、谋势,都有些绝招。他不光在棋艺上有深的造诣,对太极拳、太极剑都有独到见解,多次获奖,对区内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贡献。

    至此齐都镇辛广公路以西,除了西关、小徐家、安合未介绍以外,余21村全介绍完毕,内中南马坊、东石桥、西石桥、大长胡、小长胡、刘家庄村在别章已经有介绍,另外尹家和谭家庙二村是在河辛路以西。余13庄按介绍的顺序如下:邵家圈、粉庄、石佛堂、永顺庄、督府巷、朱家庄、张家庄、常家庄、大王家庄、谢家庄、小王家庄、娄子、国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临淄百年象棋史略》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临淄百年象棋史略》 第十四回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随机系统嗨异界 连载中图标 随机系统嗨异界
  • 超级火爆天王 连载中图标 超级火爆天王
  • 九州方家志 连载中图标 九州方家志
  • 迷城盛宴 连载中图标 迷城盛宴
  • 在无聊的古代,我该做些什么 连载中图标 在无聊的古代,我该做些什么
  • 莫莱希尔:北辰 连载中图标 莫莱希尔:北辰
  • 万界试炼场只有我知道剧情 连载中图标 万界试炼场只有我知道剧情
  • 开局空间签到,锦鲤她种田成团宠 连载中图标 开局空间签到,锦鲤她种田成团宠
  • 九窍神尊 连载中图标 九窍神尊
  • 闪婚厚爱:首席... 连载中图标 闪婚厚爱:首席...
  • 时逝春秋 连载中图标 时逝春秋
  • 梦幻之思 连载中图标 梦幻之思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