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 > 之“彼此”刘岱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 之“彼此”刘岱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一段,战死了不少各路将领,但大多为小说杜撰人物,只有华雄祖茂徐荣胡轸四个个值得一提。</p>

    华雄,董卓手下大将,官拜都督。历史上的华雄并不像小说中那么勇猛,只出现过一次就挂掉,正是被孙坚斩杀枭首的这一次。</p>

    祖茂,字大荣(史无所载,见于演义),孙坚手下心腹将领。对孙坚忠心耿耿,当孙坚被徐荣打败,突溃重围的时候,始终护在孙坚的身边。当发现孙坚头上所带赤帻引人注目,被敌兵追逐的时候,就与孙坚换了头盔,戴着孙坚的赤帻引开了追兵,孙坚奔走小路才得以逃脱。而祖茂则在引开敌军后将赤帻挂在坟地中烧不尽的桩柱上,躲进了树木草丛之中。自此史书上再也没有关于祖茂的记载,而小说中在这之后祖茂又冲出树林与敌军决战,最后被华雄所杀。或许祖茂真的死在了这场战役当中,亦未可知也。不过这则故事则成为三十六计中金蝉脱壳的经典案例,而流传至今。</p>

    至于徐荣和胡轸二人,在小说里,前一个被曹操部将夏侯惇刺于马下,后一个被孙坚部将程普刺中咽喉。但是在历史上两人都死于后董卓时代,即李傕郭汜闹京都的时候。所以在此先不累评,留待以后再说。</p>

    在董卓计划迁都长安的时候杀死了两个汉末高官。</p>

    周毖,字仲远。西凉武威郡(今甘肃武威)人,官居尚书。</p>

    伍琼,字德瑜,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人,时任城门校尉。</p>

    两人都是汉末名士。小说中所录二人故事大体与史载相符。当董卓进京以后,两人得到了董卓的信任。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当时袁绍因为反对董卓废立之事,而逃出京城。周毖伍琼两人就劝董卓说道:“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董卓深以为然,听从了两个人的建议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而据《三国志董卓传》中所载,两个人还利用董卓对他们的信任,保举了很多封疆大吏,使得董卓“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而这些人一到任上就与袁绍组成了讨董联军。董卓知道以后,“以为毖、琼等通情卖己,皆斩之。”而在《资治通鉴》里则更为明确地记载了董卓杀周毖伍琼的前因后果。在董卓计议迁都的时候,周毖伍琼二人“固谏迁都”于是董卓大怒,说道:“卓初入朝,二君劝用善士,故卓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于是“庚辰,收琼、毖,斩之。”董卓斩了周毖伍琼以后,杨彪和黄琬害怕自己也会受到牵连,就跑到董卓那里去谢罪,于是董卓又开始后悔杀了周毖伍琼,就上表让杨彪、黄琬做了光禄大夫。</p>

    在这里面董卓的这种后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周毖伍琼“卓信之,而阴为绍”为袁绍等人的起兵tí gòng条件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董卓杀的一点都不怨。不过作为京城士人集团的一员,对于军阀董卓的所作所为肯定是看不惯的,明附之,而阴坏之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由此也可以看出董卓的不得人心。</p>

    在董卓逃往长安以后,关东义军的内斗就毫无悬念的开始了。其中东郡太守桥帽是第一个被干死的诸侯。</p>

    桥帽,字符伟,桥玄族子。先为兖州刺史,后迁东郡太守,甚有威惠。这是记载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注引《英雄志》里的话。所谓“威惠”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持势弄权,一种是声威和恩泽。在这里,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桥帽这个人估计人缘是不太好的。因为在唐朝的章怀注本《后汉书五行传》里记载了应劭的一句话“关东义兵先起于宋、韂之郊,东郡太守桥瑁负觽怙乱,陵蔑同盟,忿嫉同类,以殒厥命。”应劭是汉末有名的一个学者,他的这一评价应该还是很客观的。小说里说“兖州太守刘岱,问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瑁,尽降其众。”大体也符合史书“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的记载”。</p>

    今天想主要说一说,这个杀死桥帽的刘岱。</p>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汉末群雄之一。以兖州刺史的身份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与桥帽相恶的原因估计还是争地盘的问题,因为桥帽也曾经做过兖州刺史,东郡又是兖州的治下,这种关系之下两个人决一高下也是迟早的事情。《三国志》引用续汉书和英雄记的话说“(刘)岱、(刘)繇皆有隽才”“岱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 刘繇就是刘岱的弟弟。想来刘岱为人还是不错的。</p>

    不过,关于刘岱,能够引起关注的并不是他的为人,而是两个同姓同名同字,不同籍贯的“彼此”刘岱。在小说中第六回,刘岱杀死桥帽之后许久便再没有露过面,直到第二十二回,刘备背反曹操,曹操命刘岱王忠领兵五万去征讨刘备。在这里有一段交代,是这样的“原来刘岱旧为兖州刺史;及操取兖州,岱降于操,操用为偏将。”这样看来这个曹操用为偏将的刘岱和前面杀桥帽的刺史刘岱应该是一个人了。可是如果读《三国志》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是两个人。</p>

    兖州刺史刘岱,在史书中经历了讨董卓,杀桥帽之后,在袁绍和公孙瓒争霸的时候,又非常明智的选择了袁绍,而战队成功。不过在李傕郭汜闹京都的时候,青州黄巾军又起,逾百万之众入侵兖州。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终被黄巾军所杀。而曹操则在鲍信等人的拥立下,趁机接管了兖州。而鲍信也在这之后的一场攻打黄巾军的战役中力战而死。所以,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出讨伐董卓的刺史刘岱和攻打刘备的偏将刘岱并不是一个人。</p>

    有人考证过《三国演义》的版本,在嘉靖本以前一直存在着两个刘岱,只是事迹混淆,让人迷惑。到了毛宗刚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时候,就针对这一混乱的现象做了改动,删除了刘岱被青州黄巾军所杀的事情,虽然使得前后统一了起来,却让两个原本不同的刘岱变成了一个人。想来毛宗刚父子也没有去认真研读史籍,使得这一错误遗传至今。其实只要仔细看一看《三国志武帝纪》是不难发现这一问题的。裴注里引用魏武故事里的话,清楚地说道,“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p>

    彼兖州刺史刘岱,非此司空长史刘岱也。</p>

    小a斯蒂芬写于2017年7月17日。</p>

    </p>

    </p>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 之“彼此”刘岱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我姐姐不是我的姐姐 连载中图标 我姐姐不是我的姐姐
  • 游戏也是戏 连载中图标 游戏也是戏
  • jí pǐn巫妖 连载中图标 jí pǐn巫妖
  • 枪神纪同人浩劫之后 连载中图标 枪神纪同人浩劫之后
  • 谁是我 连载中图标 谁是我
  • 丹王 连载中图标 丹王
  • 清贵总裁追冷妻 连载中图标 清贵总裁追冷妻
  • 故事开始的那些年 连载中图标 故事开始的那些年
  • 瘟冥蛊国 连载中图标 瘟冥蛊国
  • 断袖总裁我宣你 连载中图标 断袖总裁我宣你
  • 末世战神 连载中图标 末世战神
  • 易天改地 连载中图标 易天改地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