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不敢想这些事,但她又不能不去想,因为这是她的责任,从把小家带回来那天就背起来了的责任,而她是一个不会被任何艰难责任所畏惧退缩的人的女人,她看着进入梦想的小家,摸着他的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小家说“孩子,越是困难,咱们就越是要走下去呀”这时窗外传来了鸡鸣,一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因为小家他们睡的地方的窗子每天晚上都是外公用厚木板给遮起来,到白天又取下来的,今天木板没有取下来但是外面的天已经大亮了。外公外婆每天都起的比较早,像这样无法入眠的夜晚最让他们煎熬的不是无法入眠。外面外公劈柴烧火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这意味着一天的劳动就开始了,家里养了几头猪,十几只鸡,每天需要喂食,然后是找猪食,翻地,砍柴。家里没有柴比城里人口袋没有钱还要难熬所以尽管家里堆了很多柴但还是要不断的堆。每天虽然起的早,回来的晚但是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有时候小家问他们为什么不停下来玩几天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小家正在菜园里帮他们干活,外公回答到“人只要活一天就要干一天的活才对得起今天吃的米饭,我更害怕没有事给我干。”“所以有时候一块地你给我翻来覆去倒腾半个月?”外婆接着外公的话说到“那次不是地太硬了嘛”外公给自己找理由起来了。这时外婆又说道“你可别听你外公的,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像隔壁村的那个小伙子一样,走出大山。就不用像我们天天这么累了。其实外公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天天和稻谷打交道才明白每一粒米饭的来之不易,所以有时候小家吃饭掉了外公也会叫他捡起来吃掉的。而他们自己吃饭很少掉一粒饭的,掉了也是自己捡起来吃掉的。外婆又接着说到“但是你不能懒,一个人懒起来那就要倒霉了,就像咱们的同宗你牛叔一样,那么大了还没结婚,别人背后都叫他孤老仔,整天好吃懒做的,你可不能学他”看着外婆严肃的表情小家赶紧说到“不会不会,我一定要做一个勤快的人,就像我老师教的,要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说的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一会而外婆好像想起了什么,对小家说到“你可不能当着牛叔的面叫他孤老仔呀”“那有什么不能说的我看到好多小孩都这么叫他的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嘛”“你这个傻孩子,你要当着他的面说多伤别人自尊,着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好的事咱们可以说,别人坏的事咱们记下来不要犯就行了知道吗?”“他还只是个孩子嘛说那么多他又听不懂”外公插嘴到“就是因为事小孩子所以有些事不能惯着,三岁定八十知道吗?可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别人都讨厌的人”看着他们吵架小家就低头捉他的土狗子玩去了。
所谓的学堂,其实就是一家别人不要了的房子稍微装饰了一下的,像小家这些5,6岁的小孩子也只能说是让他门先进去熏陶一下的,不想听随时可以走的。总共就一间房里面有一二三年级再加上他们这些还没上年级的春季班的小孩,里面就有点挤了。学校里就一个老师即是校长又是主任即是数学老师又是语文老师地里自然老师。所以对于小家他们这些孩子都是看到他们坐不住就叫他们出去玩的,而他们也乐的出去玩
清明过后就是谷雨了人们也就要开始忙起来了,芒种的时候就要下秧,所以得提前做好准备把田犁耙一下,修饰一番,放好水。还有各种蔬菜要开始种了,红薯白薯南瓜署的苗都可以开始培育了,整个村庄忙的气息渐渐浓了起来,一般情况下有的家长忙不过来都会叫读书的小孩子请假取帮忙的,但有的家长则是再忙就算少种几亩田地也要让孩子待在学堂里,因为他们觉得把孩子放在学堂比把秧插进稻田还有希望一点
立夏到了芒种也就不远了,立夏要吃竹笋,那样能长力气就像迎雨破土而出的小竹笋一样,一晚上的时间便拔节上天,遗世群立。高处的风吹的都不一样的。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吃食,也算是个辛勤的劳动人民的一点慰藉。小家家的秧苗已经长的差不多,外公拿出黄历来左掐右算看秧苗进田的时间。外婆在远处说就在芒种那天插秧了,你去挽工,挽工的意思是去找别人帮忙商量一下谁在芒种那几天空闲,一般都没有空闲的,然后是你帮我插秧我帮你插秧这样来互相帮忙的,有时候忙不过来,别人又帮了你你又不能帮别人那么就记下来他帮了几天到时候等又空了再去帮他。芒种这一天,外公外婆天没亮就起来烧火做饭喂猪了。天刚亮就有很多人来到小家家吃饭,也就是外公出去挽的工。虽然过了立夏但是水还有点冷,但人们的心情却是愉快的,要知道,人可以没有菜但不能没有饭,人是铁饭是钢,所以芒种这几天也是比较重要的日子,这几天也就是过端午节的时候,的外公挑着一担拔出来的秧苗,带着一伙人向准备好的稻田里走去,山旁边的布谷鸟在布谷布谷的叫着看着农民们把希望插进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