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逍遥江山 > 说四件事

《逍遥江山》 说四件事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说四件事,第一件从今日起更新,往日每天的中午十二点,晚上七点半,九点半,改成现在的中午十二点,晚上七点半,凌晨十二点正,请诸位注意查收。79免费阅

    至于为什么要改,第三章在凌晨,是因为在小景看来,每天凌晨更新后,那些白天要上班的上班族可以在上班之前十几分,或者半个小时,看到每天的第一章,相对于以往的每天等候到晚上九点半,甚至是十点要便利得多,所以小景决定改了,希望诸位书友们喜欢。

    第二件事,就是在447章、448章、449章,写了戒指和其他几件信物,一些书友们说好像没有这个戒指,戒指应应该是现代的,对于这个我说几句。

    第一,古代的信物中,很早就有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一说,只是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

    《太平广记》里说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已忧思而死,二人遂神会于王氏宅中。

    《云溪友议》写韦皋与玉箫相恋,依依惜别时韦皋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五至七年后来娶玉箫。但后来韦皋违约不至,玉箫绝食而死。再后来韦皋成为西川节度使,知此事后悔恨不已,遂“广修佛像”以赎罪,最后玉箫托生为歌姬,又回到了韦皋的身旁,再续一世的情缘,可以说这里我写戒指并没有错,而这里也足以说明,戒指在很早就出现了。可不是只有现代才有的。

    至于第二个信物缠臂金。绾臂双金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别》中写道: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馀缠臂金。

    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在理学禁锢日深的南宋,朱淑真是一位敢于冲破藩篱,热烈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子,这首诗表达了她与恋人分别后肝肠欲断的思念,思念使她日渐消瘦,憔悴,以至于缠臂金都松脱了。可惜她到底没有见到她思念的人,因为她爱的人最终选择了逃避,朱淑真只好写下“待封一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后抑郁而终。

    第三个信物同心结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

    唐长孙佐转妻子的诗《答外》写她为给戍边的丈夫做同心结,以倾诉相思和离情:

    征人去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

    结作同心答千里。君寄边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不心离,离字频看字愁灭。结成一衣和泪封,

    封书只在怀袖中。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言为心声,所谓“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这个汉字就象是一张“不舍心怀、情用牢结”的网,却网不尽天下痴儿女故事的万一,目睹神伤,这里给诸位说一说。

    至于第三件事,说起来挺有意思,我在456章写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写了“武德九年(公元六百二十六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其中很多书友来骂人了,说看了《隋唐演义》,李元吉是李世民的三弟,四弟是李元霸,温和的一些书友只是质问了两句,而一些不温和的干脆骂人,对此我有些无奈。

    李渊称帝之前有四个儿子,都是他的发妻窦氏所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隋朝大业十年逝世,享年十六),四子李元吉。。

    高祖二十二子:窦皇后生建成、太宗皇帝、玄霸、元吉,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以太宗子泰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阳。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琼子保定嗣。薨,无子,国除——《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这里记载了很清楚了,是第四个儿子,所以这里不是我错了,李元吉确确实实的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而为什么会出现第三子,一来是《隋唐演义》太多人心,一些没看史书的书友就认定了李元吉是第三子,李元霸是第四子。

    很多书友根本不知道李元霸就是李玄霸,清朝整理唐书,避讳康熙玄烨的玄字,改为元。所以在很多书中看到称李元霸是李渊第三子,十六岁岁死至于是不是说唐等小说及文献中说的那么勇武,多认为虚构,其虚构原形结合了李渊四子李元吉的形象特征及勇武特征,也由第三子被改为了第四子)。

    第四件事,就是很多书友问年号的问题,说年号真的是汉武帝独创的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说几句,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年号为中国古代首创,源于周朝的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的共和时代,但其后的周天王们没有延续这一制度。直到西汉的武帝刘彻即位,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公元前140年)。“元”即开始,在汉武帝之前,帝王没有年号,汉武帝开始创建年号,敢于做前人未曾做的事,这种开创精神充分体现在“建元”这个年号上。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

    但很多人建元年号,并不是汉武帝一开始就定名的,而是有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认为“改元宜应天瑞,当用瑞命纪元,选取名号”,在武帝元鼎三年时新作出来,再往前追加所定的。但是更多人还是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而一些人考证认为发现的一些文物上有元鼎之前年号的铭记,《筠清馆金石记》上还记载有铭刻建元年号的汉朝文物。而一般认为文物上的款识都应该是当时所记,从而判断出元鼎之前年号并非追加的。但不管怎么说,从汉武帝后,年号一直传了下来,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三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五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

    到了明清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注解: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分别是正统和天顺,是因为他前后两次登基(南宫复辟);第二个个是清太宗皇太极,他于明天启六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天聪十年四月,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所以改元崇德;第三个同治皇帝,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祺祥为年号,仅仅使用了半个月,慈禧、慈安两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改年号为同治,取“两宫同治”之意。安、唐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逍遥江山》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逍遥江山》 说四件事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俏妃逆天记 连载中图标 俏妃逆天记
  • 仙域临时工 连载中图标 仙域临时工
  • 大宋开发商 连载中图标 大宋开发商
  • 傲武战神 连载中图标 傲武战神
  • 重生最强农妇 连载中图标 重生最强农妇
  • 香江 连载中图标 香江
  • 灭幻空间 连载中图标 灭幻空间
  • 知否从袁家庶子开始 连载中图标 知否从袁家庶子开始
  • 一不小心推倒竹马 连载中图标 一不小心推倒竹马
  • 废土星球 连载中图标 废土星球
  • 弃女皇妃 连载中图标 弃女皇妃
  • 火影之一拳城管 连载中图标 火影之一拳城管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