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系统三国VS古今中外 > 第一百零二章 准备当家

《系统三国VS古今中外》 第一百零二章 准备当家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大汉十三州之扬州,共领有六郡,其中九江和lú jiāng在长江以北;丹阳、豫章、吴、会稽四郡在长江以南。

    事实上此时长江的名字就是一个字——江。

    按汉朝人的习惯,在河流名字后面冠以“水”字方便称呼,也就是说,此时的长江应该叫江水,黄河叫河水,不过为了方便,本文依然以长江相称。

    至于江东这个地理名词,在汉朝所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而袁耀为了统一扬州,便把扬州江南的四郡统称为江东,跟历史上东吴所谓的江东六郡稍有区别。

    东吴的江东是包括江北lú jiāng部分区域,还将豫章郡一分为二,新设了庐陵郡,而袁耀的则没有,或者说还没来得及有。

    袁耀新得的秣陵就是丹阳的一县,历史上将被东吴改名建业,定为首都,也是后世南京首次成为国都时的最初形态。

    至于现在,秣陵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县城,甚至不是郡治所,毫无名气可言。

    丹阳郡领16县,意味着全部占领后,系统kè lóng人的产量将是每日16人。

    其郡治所在宛陵,是后世的宣城,大名鼎鼎的宣纸原产地。

    虽然宣纸产于唐朝,现在还没影,但袁耀已经有计划在此利用kè lóng人造纸了,因为宣纸的选料和这里的地理环境生长的植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肯定利于造纸。

    不过宛陵位置有些过于内陆,离长江稍远,所以袁耀还是打算将他的老巢定在秣陵。

    毕竟这里是后来的十朝古都,风水要好一些。

    有了秣陵,代表着袁耀开始拥着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也代表着他开始需要自己“居家过日子”了,一切钱粮补给都需要自己搞定,没有lú jiāng太守刘勋这个保姆伺候了。

    而自从他开始计算钱粮之时,冷汗就不停的往出冒,他甚至有些后悔给士兵tí gòng一日三餐的决定了。

    之前一个士兵一日两餐,所消耗的粮食跟一个平民没啥区别,平均每月每人15斛,一日三餐后变成了18斛。

    看上去增加的不多,不过每人3斗而已,但架不住人多。

    袁耀现在要供给的士兵已经超过了7万了!

    袁耀虽然被穿越了,但貌似依然遗传了袁术爱爆兵的习惯,丹阳兵、荆州兵,各路降兵是来者不拒,逮到就收,不过几场胜仗,兵力就扩充了一倍还多。

    之前有lú jiāng供给,袁耀完全没考虑粮草的问题,现在一考虑就有点被吓到了。

    7万大军中,有2万属于lú jiāng,这些袁耀可以不管,剩下的5万都是他自己的,平均每万人月耗粮18000斛,年耗粮216万斛;5万人就是月9万斛,年108万斛。

    而袁耀现在拥有的粮食是30万斛,还是刚刚抢夺刘繇统计出来的,光吃也只能支持三个月。

    还有军饷没算!

    前文交代,汉朝士兵是服兵役的义务兵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军官是需要支付粮饷的,否则就更控制不住军队了。

    袁耀算了一下,按左将军府兵制,每一营一万兵马如果将领军官齐全的话,每月需要给这些当官的支付9560斛粮饷,差不多每1万人每月1万斛的标准,5万人就是每月5万斛;每年60万斛。

    如此算来,袁耀的五万大军不算兵甲器械,单算粮和饷,每月要支出14万斛;每年168万斛。即便其中每月5万军饷是可以用金钱支付的,但光靠掠夺来的粮食,想供养这五万大军还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袁耀的地盘能有多少产出呢?

    虽然此时袁耀只占有秣陵一县,但拿下整个丹阳郡几乎是没有悬念了。

    袁耀是从寿春起兵而来,而寿春是扬州治所,所以境内郡县的基本信息还是有备案的。袁耀临行之时,让人抄录了一份,只是一直没机会查看。

    寿春记录的丹阳郡有户约12万,口约63万人。耕地面积约300万亩。人均耕地不足5亩。

    现今农业技术,平均亩产粮3斛,也就是说,丹阳一季产粮约900万斛。

    东汉田赋一直施行的是三十税一的超低税,不过袁术的领地已经改为十税一了,所以他的名声不怎么好,又爆兵,又加税,一直背着个横征暴敛的骂名。

    但江东之前一直没有更改税率,依然是三十税一,所以袁耀要不要加税是个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若不加税的话,三十税一每季收粮可收田赋不过30万斛,跟袁耀的需求差得远了。

    若跟袁术一个税率,加税到十税一的话,那一季也只有90万斛,还是远远不够。

    若江东像北方那样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那袁耀就死定了。

    那么江东的气候条件,可以支持一年种几季粮呢?

    后世的江东可是鱼米之乡,水稻产量比粟米高,还可一年两熟,冬天甚至还可以再种点油菜什么的增加收入。

    但现在的江东还处于半开发状态,属于中原人口中的蛮荒之地,水稻也还没有资格成为主食,主要种植的粮食依然是粟米,所以一年两熟的水稻还没影。而是跟中原一样,处于两年三熟的阶段。

    小麦从西方传入是中国第一次“粮食革命”,让一年只能种植一季粟米的华夏人可以穿插种植一季冬小麦,这样中原地区就从一年一熟变成了两年三熟,每两年增加了一次粮食收入,使华夏的人口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而中国的第二次粮食革命还没开始,但诱发此次革命的关键因素袁耀确是知道的,那就是他心中一直惦记的——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其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随后在宋朝官府的主导下向北扩散。

    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高产;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其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迅速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而伴随着地理环境不同,相继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所以,占城稻对长江流域稻作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占城稻引入,才出现了一年可以两熟,甚至三熟的粮种,而且产量比一年一熟的粟米、小麦要高一倍,从而引发了第二场“粮食革命”。

    这场粮食革命让历史上的宋代人口出现急速增长的趋势,开国初年,全国人口约5000万人,到200年后的公元1200年已经超过1亿,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庞大国家。

    而宋朝的土地面积还没有汉朝一半大。

    所以袁耀要想养得起这几万大军,除了继续扩展地盘增加收入以外,占城稻就成了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甚至决定着他未来领地的人口数量。而人口数量则决定着kè lóng人的上限;州郡的划分,以及袁耀的生命上限!

    所以,占城稻一定要拿到手,而且是越快越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系统三国VS古今中外》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系统三国VS古今中外》 第一百零二章 准备当家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嚣张穿越:金牌推拿师 连载中图标 嚣张穿越:金牌推拿师
  • 青春的蜜忆 连载中图标 青春的蜜忆
  • 影瞳 连载中图标 影瞳
  • 星尊之菜刀chuán qí 连载中图标 星尊之菜刀chuán qí
  • 文艺圈清流 连载中图标 文艺圈清流
  • 斩魂门 连载中图标 斩魂门
  • 盗君心,王的神偷拽妃 连载中图标 盗君心,王的神偷拽妃
  • 假六耳 连载中图标 假六耳
  • 太古尊主 连载中图标 太古尊主
  • 化风道 连载中图标 化风道
  • 女神特派使 连载中图标 女神特派使
  • 影视剧中的魔兽玩家 连载中图标 影视剧中的魔兽玩家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