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宋志文起了个大早,借了胡同口王大爷家的三轮车直奔人民公园。
当他来到人民公园时,周凯和沈军都还没来。
宋志文也不急,蹲在车旁一边看着来往的行人,一边抽着烟。
不多时一个戴着草帽的老汉骑着车来到了宋志文身边。
宋志文见状起身丢掉烟头,面上泛着笑容迎了上去。
两人低声说了些什么,老汉从车后面的竹筐中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物件儿递给宋志文。
宋志文接过后打开看了看,将东西放进三轮车里,掏出钱点了几张递给老汉。
老汉见状乐呵呵的将钱收好,啥也没说骑着车转身离去。
周凯和沈军来的时候,宋志文正在迎接他的第三个客人。
见到两人,他道:“来了,先在旁边坐一会儿,等我忙完。”
说完他又跟面前的中年人低声交流起来。
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中年摇了摇头,似乎不太乐意。
宋志文呵呵一笑摆了摆手,转身朝周凯和沈军走去。
中年人见状好像有点急了,连忙快步上前拉住了他,低声说了几句。
宋志文嘴角微微上翘,从口袋掏出票子数了数递给对方。
“你这是干嘛呢?怎么弄的跟地下工作者一样。”沈军好奇问。
宋志文神秘一笑,拍了拍三轮车中那些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道:“小心点儿没大错。”
“我看看,啥宝贝。”沈军上前,想要掀开油纸看一看。
但宋志文却伸手制止道:“急什么?等回头去我家慢慢看。”
沈军撇了撇嘴,没有再说什么。
整整一上午,宋志文三人就在公园里聊天,时不时的便会有人送东西过来。
直到晌午时分,三轮车装的差不多了,口袋里那一百来块的启动资金也见底了,宋志文这才招呼着二人骑车回到了家中。
老爸和大姐中午都不回家,在厂里吃大灶,小妹红红前两天也被送去了外婆家玩。
家里只有妈妈和二哥。
三人回来时,正好赶上饭点儿,沈军和周凯也都是老熟人,自然也不客气,索性便在宋家蹭了顿饭。
“妈,我回屋了,有事儿叫我。”吃过饭,宋志文冲妈道,说完便拉着两人回了屋。
“这老三,神神秘秘的在搞什么鬼。”乔翠萍狐疑道。
顿了顿,她望着宋志武低声问:“刚才三儿拿回来那些是啥?你看见了没?”
二哥则是笑道:“没,不过您就放心吧,三儿虽然有点皮,但拎得清轻重,不会做啥坏事的。”
乔翠萍听到老二这么说,便也没有再说什么。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宋志文虽然从小就是个皮猴子,可也绝对不是什么坏种。
回到自己屋内,宋志文将门插上,然后搓了搓手,眼中泛着金光望着地上那十几个油纸包裹。
“现在能看看这是啥了不?”沈军问,他的好奇心早就被勾起来了,要不是宋志文拦着,早在公园他就忍不住撕开油纸看看了。
“打开打开,全都打开。”宋志文道。
沈军和周凯闻言二话没说,上前将油纸包打开。
看到里面的东西,两人都傻眼儿了。
只见里面装的竟然是一个破收音机!
“我当什么宝贝呢,合着就这破东西啊?”沈军翻了翻白眼。
“破东西?这可都是钱!”
“钱?这破收音机怕是都响不了了吧?”沈军不屑道。
“当然,能响的谁会卖啊。”宋志文道。
说着上前将其他油纸包全部打开,只见里面装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收音机,足足有十几个!
“我说志文啊,你这到底要干啥啊?”周凯也有些无语道。
宋志文闻言轻笑一声,拍了拍其中一个收音机问:“你们知道这收音机在供销社卖多少钱吗?”
“这种双江牌的卖110,前几天我跟我爸去供销社还瞅见了,而且还得凭票。”周凯道。
宋志文点了点头道:“是啊,但你知道我收这一台多少钱吗?”
“这已经坏了,送人都没人要,你还拿钱收?”沈军道。
“坏了可以修啊,你说我要是把这收音机修好,卖个六七十应该能卖出去吧?可我收这一台才花了十块钱!”宋志文笑着问。
沈军无语道:“说的轻巧,要是能修好人家自己怎么不修?还给你捡便宜?”
宋志文笑了笑,没有解释什么。
这年头收音机可算得上是家里的大件儿了,很多人省吃俭用几个月都不一定能攒够买一台收音机的钱,更何况现在这年头你要买收音机光有钱还不行,还得凭票!
因此如果家里的收音机坏了,大多数人都是能修则修,除非是实在修不好,或者是修起来不划算,这才会卖掉。
目前阳县只有供销社有一个修理电器的档口,而且修理费奇高,经常一个收音机修一修就得几十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显然是非常不划算的。
为什么会这么贵呢?倒不是说不好修,其实收音机的原理很简单,修起来也并不复杂。
主要还是当下是计划经济时代,收音机里的元件一般都是原厂生产,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
就算是国营修理铺想要从原厂购买,也得开很多证明,很麻烦,成本也很高,而且厂家还不一定就乐意给你发货,这才导致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整整忙活了一下午,十几台收音机被拆的七零八碎。
望着那一地的零件,沈军和周凯都有些眼晕的感觉。
“好嘛,原本还有个样子,现在拆成这样想在拼出个样子都难了。”沈军道。
宋志文却是没有理会他,微蹙着眉头蹲在地上拿着零件一一翻看着,时不时将一些挑拣出来放在一旁。
终于,将所有的零件都筛选一遍后,宋志文嘴角微微上翘,拍了拍手道:“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些。”
“怎么个意思?”
“这十几台收音机里大概有七八台能修好,剩下的虽然修不好,但是里面有不少元件都能用,留着等下次再收一些回来没准就能派上用场了。”
沈军愣了愣,狐疑的望着他问:“真的能修好啊?”
“那不是废话吗?要是修不好我收这些破烂干啥?”
周凯微眯着眼睛道:“我想我明白志文的意思了。”
“哦?他啥意思啊?”沈军望着周凯。
周凯笑了笑道:“志文这是打算拆东墙补西墙,这么多坏了的收音机,不可能每个都是同样的毛病,随便凑凑也能凑出几台好的。”
宋志文冲周凯竖起大拇指道:“要当老师的到底是不一样啊,一看就透。”
沈军则是眨巴着眼睛想了想,然后眼中一亮拍着脑门道:“对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没想到呢?”
顿了顿,他兴奋的望着宋志文道:“这么说干这个还真能赚钱?”
“当然。”
“我看不少赚!志文今天收这些收音机花了一百来块,如果真能修好七八台,就算按照一台五十来算,那就是三四百块,纯赚三四倍的利润!”周凯道。
“哎呀我去,这……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为啥别人就想不到呢?”沈军傻眼了。
“不是想不到,咱阳县三个废品收购站都是国营的,里面的东西都是各大厂定期定点来拉走,根本不给普通人卖,普通人就算想到了也不可能去那里面淘弄零件。”
在发现这个商机之后,宋志文就去过废品收购站,提出比国营厂更高的价格购买里面的报废电器,可是废品收购站的人怕犯错误死活不给卖。
“普通人买不到,那供销社的修理铺应该能买到啊,他们不也是国营的?”沈军问。
宋志文笑了笑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他们不敢,他们还怕从废品站淘弄零件来给人修东西会被人告他们以次充好呢。再说,他们也只是给国家打工,定价、供货渠道都是国家安排,他们也没必要去弄那些,有的修就修,没的修就不修,反正也不影响工钱。”
“志文,早上卖给你东西那些人是啥人啊?”周凯问。
宋志文道:“都是收废品的,废品收购站不肯直接卖给我,我就只能找他们了,这些人走街串巷收来的东西论斤卖给废品收购站赚个差价,我给他们的价钱比废品收购站高的多,他们自然也就乐意卖给我了。不过这事你们可别声张,要是传出去没准就得被人给我扣个挖国家墙角的大帽子。”